《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卿,明日恰好是休沐日,朕,陪你一起去庄园一趟。”

    李世民知道武士彟心系爱女,于是微笑着开口说道。

    “臣,多谢陛下体恤。”

    第二日,李世民和武士彟一起乘坐马车,直奔庄园而去。

    离开明德门,李世民惊讶的发现,一路之上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

    “陛下,这是殿下让学院的学子们,合力清理的路面积雪,据庄园守卫坦言,殿下担心您来的时候,马车通行不便。”

    “而且积雪久不清除,道路结冰,百姓们通行,也容易受到伤害。”

    李世民闻言,心里瞬间一暖。

    自己做为天子,只关心长安城内的道路积雪是否清除,而他的儿子,把城外道路的积雪都考虑到了。

    “陛下,公主殿下和武曌,迎接过来了。”

    “看来,长乐又是使用千里眼,看到了我们。以后朕,再想悄悄的来,怕是难喽。”

    李世民掀开窗帘,告诉后面马车上的武士彟,武曌也来迎接他了。

    武士彟闻言,直接跳下了马车。

    “父亲……父亲……”

    武曌挥舞着小手,一路晃悠悠的跑来。

    “想父亲了吗?”

    武士彟快步跑到武曌面前,一把抱起,一年未见的爱女。

    没想到这一年,武曌竟然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不但长高了,而且又白又胖。

    “嗯,武曌自然想父亲啊!”

    “既然如此,那就跟父亲回家过正元节。”

    “不嘛,想父亲,并不代表武曌会跟父亲一起回家。”

    “武曌还有许多课业,再说了,武曌还有两个师弟,他们需要我这师姐给他俩授课呢!”

    武士彟闻言,面露为难之色。

    “父亲可是答应了你母亲,这次会带你回家过正元节的。”

    提起母亲,小丫头眼角噙满泪水。

    “那武曌过完正元节,就和母亲一起回长安城,咱们长安城的府邸,不是一直空闲着吗!”

    武士彟微笑着点点头,只要她能回去过年,一切都好商量。

    外面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进入房间以后,武士彟终于明白,武曌和长乐她们,为何衣着如此单薄了。

    因为这房间里面,实在是太暖和了。

    李渊看到武士彟自然也是非常高兴,二人一个眼神,都可以读懂对方眼神里的意思。

    午宴准备的非常丰盛,也让武士彟找到了,武曌又白又胖的原因所在。

    这一次,武士彟没有跟随李世民返回长安城。

    虽然长安城里有他的府邸。

    一是,武曌想要他留在庄园住几日。

    二是,武士彟也确实有话要跟李渊说说。

    这一住下,就是三日多的时间。

    武士彟,看着武曌一本正经,教导王玄策和席君买的样子,忍不住想笑。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还真成为了大师姐。

    状元学院的名声,已经名满天下。

    五十名考生尽数金榜题名的壮举,前无古人!

    李根送走了武曌和武士彟。

    并且赠送给武士彟一部双筒望远镜,而且让武曌给母亲带走诸多礼物。

    武曌一步三回头的,登上了马车。

    扑在父亲的怀里,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一走,天高路远,小丫头知道,没有三两个月时间,是回不到这庄园里面了。

    庄园里面。

    长乐,王玄策和席君买,全部围在一起。

    就连李渊也探头探脑的,来凑热闹。

    没办法,李渊虽然人老了,可是好奇心还是存在的。

    刚刚李根说,可以让潮湿的木材,自动点燃起来。

    彻底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此时艳阳高照,李根手持凸透镜,对准柴禾。

    “冒烟了……”

    长乐瞪大眼睛一声惊呼。

    “什么东西冒烟了?今日为父和宿国公前来,竟然无人迎接。”

    李根起身一看,竟然是父亲和程伯伯来了。

    “父亲,程伯伯。大哥正在用镜片点火呢,说是给程伯伯征讨突厥用的,生火物件。”

    嘴快的长乐,将李根的秘密透露个一干二净。

    呼!

    呼!

    李世民和程咬金闻言,齐齐激动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镜片取火?

    这又是什么神仙法术?

    “程伯伯,晚辈听处默哥说,您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征讨突厥了。”

    “虽然现在有了千里眼和滑雪板,做为克敌制胜的利器,晚辈近日思索良久,发现我军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北方草原多风雪,生火届时是个大问题。”

    “这是晚辈曾经给父亲制作,用来勘测桉发现场的放大镜,其实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聚光生火。”

    听了李根的话,李世民和程咬金,都蹲在了地上。

    瞬间,李世民和程咬金都眼睛瞪的熘圆。

    我滴天呐!

    竟然真的着火了。

    一缕缕青烟腾起以后,火焰也随即出现在众人面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缕火苗,瞬间让整堆柴禾火势越来越旺。

    李世民和程咬金,满脸都是震撼之色。

    李根不仅能撒粉成冰,而且可以持镜生火。

    “程伯伯,这样的聚光镜,晚辈给您准备了十面,估计也够大军用的了。”

    “够了,足够了,老夫待军中所有将士,感谢蓝田侯,有了此镜,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也可以吃口热乎乎的饭菜了。”

    李根将使用方法,告知了程咬金。

    原来此镜,只可以在阳光下生火。

    不过,尽管如此,也足够程咬金心满意足的了。

    “程伯伯,北方草原风大干冷,这副防风眼睛,您带上,即便是狂风劲吹,您也可以手持千里眼,观察敌情!”

    “而且,此物最好的好处,就是保护眼睛,有了它,程伯伯就无惧风雪了。”

    嘿!

    程咬金高兴的一把接在手中,然后琢磨半天,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李根微笑着为程咬金套在头上。

    之所以用这个套字。

    因为李根制作的眼睛架,肯定是抗不住北方的劲风的。

    所以李根急中生智,干脆从后面弄了一个套。

    直接将眼睛套在了头上,如此就牢固的多了。

    “嗯,真不错,真不错,老夫感觉看东西又清晰了许多。”

    “不愧是蓝田侯亲手制作的物件,每一样都不是凡物。”

    程咬金戴在头上,抖的跟个二五八万似的。

    让李世民嘴角使劲抽搐着。

    早知道,不带这狗日的来了。

    又他娘的让根儿送出去,这么多宝物。

    “父亲,这是孩儿转动为您制作的,防风眼睛!”

    “咱们长安城,风势没有草原那么大,您戴上这防风眼睛,随时都可以取下来,非常方便。”

    李世民微笑着接过眼睛,比程咬金那个带套的,可要精致多了。

    两条木制的腿,架在耳朵上,嘿,刚刚好。

    “父亲戴上这眼睛,好威风啊!”

    长乐忍不住开口赞叹道。

    这句话,让李世民感觉很受用,不过长乐接下来的话,让李世民又一次倍受打击。

    “不过呢,还是没有乐乐这副眼睛漂亮。”

    长乐炫耀的,将自己的小眼睛取出,让李世民和程咬金都眼睛闪闪发光。

    因为长乐那眼睛,竟然是两条琉璃腿。

    论精致程度,确实甩他们十八条朱雀大街。

    “父亲,程伯伯,乐乐那副眼镜,只是精致好看而已,毕竟风太大的时候,也不让她外出,那琉璃腿很容易摔碎的。”

    原来如此。

    李世民和程咬金都满意的点点头。

    相对于精致好看,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更加注重实用。

    “蓝田侯,老夫此次出征,乃是征东大将军。代国公李靖为征西大将军。老夫,想问问蓝田侯,到底是东突厥好对付,还是西突厥好对付?”

    程咬金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知道是时候,替陛下询问一下心中所惑了。

    李根闻言表情也是微微一愣。

    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啊!

    即便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解决了这两年的大旱和蝗灾。

    可是,陛下这雄心壮志也太大了吧?

    竟然要一举征讨颉利和突利两大突厥部落。

    东突厥的疆域之辽阔,完全不弱与西突厥。

    而且相比于西突厥,东突厥更是有大片肥美之地。

    “程伯伯,陛下真要兵分两路,直取东西突厥?”

    “嗯,今日陛下专门传诏了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就是传达此意,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士气正旺。”

    “再加上蓝田侯接连献上千里眼和滑雪板,陛下对此战充满信心,众将军也都是豪气干云!”

    “打一个也是打,打两个也是打,还省的以后再千里跋涉了,即便是不兵分两路,颉利和突利也有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我军。”

    听了程咬金的话,李根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若是果真如此,大军即日开拔最好。”

    “哦,愿闻其详?”

    程咬金一副讨教的口吻。

    “程伯伯,如今已是冬月底,现在大军开拔,抵达突厥边塞,还未度过北方最严寒的时期。”

    “颉利和突利,即便有所准备,也绝对不会想到,我军会在苦寒时期发起攻势。”

    “今年不管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都会遭遇百年不遇之暴雪,他们不但牛马羊损失无数,冻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数。”

    “我军可借助天时,打他个出其不意,一举大获全胜!”

    李世民和程咬金,都郑重的点点头。

    “蓝田侯,老夫再问你,若是我军大获全胜以后,该如何处置和管理,东西突厥,诺大的疆域和众多的部落人口?”

    李根端起茶杯,浅饮一口,开口说道。

    “程伯伯,晚辈以为,眼下还是让突人自治为好?”

    李根话音落地,李世民便眼睛一亮。

    “老夫愿闻其详?”

    程咬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双眼炯炯有神的注视着李根。

    “程伯伯,如今我大唐人口,经过多年战乱以后,急剧锐减,现在正是修生养息的最佳时刻,一个盛世,在当今天子的带领下,即将到来。”

    李根话音落地,李世民心情无限好。

    这话,他太他娘的爱听了。

    “即便如此,我大唐人口还是太少了,东西突厥,疆域辽阔,比我大唐的疆域还要大上几分,若是再让朝廷派出官员去管理,朝廷实在是捉肘见禁。”

    “即便是能派出官员前往,我大唐文化和突厥文化的差异,也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长此以往,容易再起祸端。”

    “晚辈以为,此次出征大胜过后,只需将突利和颉利,两位东西突厥的可汗,押解会长安城。”

    “然后,在东西突厥,选出他们自己的官员,此行可带着圣旨前往,一旦选出合适的,忠心大唐之官员,当场即可宣旨任命。”

    “不过这官员也不是白给的,每年要进贡多少牛羊和战马以及金银财宝,必须白纸黑字,给他们写的清清楚楚。”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的适龄少年,开始学习我大唐文化,从娃娃抓起,让他们逐渐被我大唐同化……”

    呼!

    呼!

    李世民和程咬金都激动的大口喘气。

    “老夫再问最后一个问题,难道让他们一直这样自己管理东西突厥?若是他们再造反怎么办?”

    李世民听了程咬金的话,在心里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这个问题问的好,充分展示了程咬金的脑袋里,不都是浆湖。

    “程伯伯,这个问题问的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是,经此一役,东西突厥元气大伤,即便他们有心造反,也需要徐徐图来。”

    “三年?五年?恐怕不行吧?”

    程咬金闻言使劲摇摇头。

    “五年以后,我大唐必将人口开始剧增,那个时候,便可以开始少量的移民,注意,只迁移那些没有媳妇的……”

    “十年以后,那些从小受到我们教育的少年,他们自己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一名大唐的普通百姓了。”

    “造反?他们何故要造反?只要给他们必须的生活物质,百姓们能填饱肚子,这样的生活不香吗?”

    “晚辈以为,香的很!”

    “更何况一旦发现有反心之人,必须严惩,这就需要在他们内部施展一些手段了,当今天子有大名鼎鼎的百骑司暗探,届时也可以在他们内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