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9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日本平民虽然不懂汉话,但是他们认得明军的盐菜烙大饼,只要明军给他们大饼吃,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有得吃,他们不介意为明军服务,为明军运送粮食。


第1655章 平安京会师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日本平民来说,啥玩意日本国和明国之间的区别,啥玩意儿国仇家恨什么的,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
  他们受限于种种限制,只关心自己这一顿能不能吃饱,以及下一顿能不能吃饱。
  平常时候,这种状态非常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够让统治阶级用较低的成本统治他们,尽情的压榨以获取利益。
  但是当外敌展开进攻的时候,这也是他们的命门之一,因为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会保卫他们,只会想方设法钻空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当日本平民发现明军是真的说到做到,一天三顿,每顿都给大饼吃且从不暴力逼迫、伤害他们的时候,明军的治安成本就变得非常低。
  他们会非常安静,老实,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领取食物的时候也是按照规矩排队,不争不抢,领大饼,领菜汤,然后蹲在一边大口大口幸福的咀嚼,把肚子填饱。
  接着继续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为明军运送粮秣,乃至于处理一些明军来不及处理的杂务,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比较高。
  等明军主力在平安京地区完成会师任务的时候,就感觉他们明明是在异国他乡征战,却莫名的有了点主场作战的感觉。
  日本的平民对他们并不抗拒,反而很愿意和他们配合,他们甚至不需要铜钱,只要一天三顿饭给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很满足了。
  大明可不行,大明的民夫们如果要工作的话,不仅需要一天三顿饭,还要有工钱,至少每十天还要吃一顿肉,还要有医疗保障。
  多少人来,就要有多少人回去,在本土打一仗的后勤消耗还真是不少。
  日本平民不需要,他们只要吃饱肚子,就会自发的为明军从早干到晚,纯纯的优质劳动力。
  青壮年为明军运送粮秣,做力气活,老幼妇孺也跟着大军行动,为大军缝缝补补,洗衣服,做杂活,俨然靠着大军生活了。
  明军三路军队进攻,每一路都有为数不少的日本平民协助办理后勤,总人数甚至超过了六万人。
  以至于本土后勤队伍把后勤物资从高丽运送到日本列岛上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当地的明军已经和日本平民达成了协议,由他们出力帮忙明军运送后勤物资抵达前线。
  这些日本人直接干起了转运的工作,帮助后勤部队分担了相当一部分职责。
  当然了,这其中少不了天网军密探们的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向导,还提供了翻译,帮助明军大部队与本地人交流。
  除了本地平民之外,还有一些本土地主豪强级的人物,他们没有跟着官方力量一起撤退,而是留了下来,试图与明军合作,以此保全家业。
  明军一开始并没有处理他们,接纳他们的合作,要求他们帮忙组织协调后勤人员帮助明军运送物资,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所以明军的后勤到底还是扛住了。
  战争进行到六月二十四日的时候,辛弃疾的先锋军攻破了最后一个日军据点,抵达了平安京。
  六月二十五日,苏绝的先锋军从淡路国登陆摄津国,抵达平安京。
  三支先锋性质的军队在平安京胜利会师。
  随后,六月二十七日,辛弃疾抵达平安京。
  六月二十八日,苏绝抵达平安京。
  至此,明军主力在山城国、摄津国、丹波国一带齐聚,顺利完成了平氏政权破灭战,第一阶段进攻任务顺利完成。
  根据之前明军对日本国的总体分析,判断代表日本中央的平氏政权的主要控制地区就在西日本,而越往东边,其实对于日本来说是相对偏僻的地方,且具备更强的地域性质。
  平氏政权的势力在日本东部和东北部并不强大,当地有相当强势的地方势力,对于平氏政权来说也是需要点羁縻统治的手段。
  所以战争打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经等于是覆灭了日本的中央政权,包括他们的天皇还有几个退位天皇都被拿下了,整个皇族的主要部分也被一网打尽。
  但是要说战争到这里就结束了,也不尽然。
  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一些令制国本来就不靠日本中央的命令运转,他们有相当的独立性质,可视作独立对手。
  所以这一战还需要继续打,大军继续向日本东部和东北部进取,全取本州岛,进而向日本人称之为虾夷的地区发起进占行动,全据列岛,完成这一次的占领任务。
  “大战之后,主席似乎并不打算在日本列岛留下太多人,他的意思是把大部分人迁移走,留下少数人在这里经营,把日本列岛打造为矿产基地和商业港口所在地。
  主席认为日本列岛生存环境比较差,频繁地震,除了平安京周围地区土壤肥沃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留下太多人反而不好,应该把大部分日本平民迁移到大西北和辽东地区,协助开荒。”
  辛弃疾站在平安京城头,对身边的苏绝说道:“到时候,日本列岛会成为大明船队向新大陆进发的中转站,会成为重要的黄金白银产地,平安京周边也会成为产量基地,其他地方也就那样了。”
  苏绝询问道:“如此,在日本国设立行省还有意义吗?”
  “自然是有的,这里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咱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能生产粮食的。”
  辛弃疾笑道:“将来多建设几个港口,供往返商船队进发,建设几个港口城市,再以平安京为核心,建立一个重要的产粮基地,再把矿产区也建设起来,彼此用道路相连,建设好这些重点地区。
  说起来,日本列岛上的这些人口,说不定还与我们有些渊源,所以主席打算大量移民,把他们带回国内,编入户口当中,如此倒算是直接把他们拉出火坑了,他们该给主席建立生祠才是。”
  “渊源?”
  苏绝好奇道:“幼安,你说的难道是徐福东渡的事情?”
  “你也知道?”
  辛弃疾点了点头:“当年徐福坑骗始皇帝,说海东之地有蓬莱仙岛,上面有仙人,有长生不老药,于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离开了秦国,东向出海,一去不回。
  现在国史司里的那些人研究古籍,流行一种说法,说日本列岛就是徐福口中的蓬莱岛,徐福就没想着搞什么长生不老药,纯粹只是在坑骗始皇帝,他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在这里扎下了根,自立为王。
  所以国史司里的人合理怀疑说现在的日本国民就是当年徐福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和本地住民的后代,主席似乎对这种说法有点兴趣,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认为的。”
  苏绝看着城楼下那些来来往往老实干活儿的本地人,摇了摇头。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吧?就算是真的,那都多少年过去了?还有人在意这个?”


第1656章 源氏的奋起
  这个说法确实挺玄乎的,大明学者们内部也有很多争议和分歧,纷纷认为这种说法不合常理。
  但是,这并不重要。
  “有没有人愿意相信其实不重要。”
  辛弃疾摊开双手笑道:“我只知道一点,要让这数百万日本口众合理的进入大明并且成为大明国民,我们双方都需要一种能够互相接受的说法。
  我们双方都需要接受对方成为自己人的一种说法,不管是神话,还是切实有考据的发现,这都很重要,徐福东渡只是目前来说最好的说法。
  将来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就能告诉他们,他们的祖先是从华夏大陆离开的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与我大明国民同根同源,是失散多年的亲人,而非敌对者,我们是一家人。
  只要接纳了这种说法,承认大家是一家人,就没有其他的担忧了,他们会老老实实建设边疆的,辽东和西域,会发展起来的。”
  “他们有数百万口众吗?”
  苏绝好奇道:“之前倒没有听说过,人口还真不少啊。”
  “民政部的人通过历年来天网军密探传回来的消息估算的。”
  辛弃疾缓缓道:“据估算,日本国至少有五百万口众,而主席在之后打算把大部分人口都迁移走,只留下少数人,这大部分的人口都要用去填充辽东和大西北,所以不管他们是不是,他们都必须也只能是华夏遗民。”
  苏绝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这样说起来倒还有点意思,不过辽东的状态我觉得其实还好,需要那么多人吗?”
  “需要啊。”
  辛弃疾苦笑道:“你不在中都,不知道咱们动员那数十万人离开家乡前往边境定居到底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真的甚少有人愿意离开家乡定居边境那种苦寒之地。
  都是在家乡住惯了的人,有土地,有房屋,有熟悉的环境和乡里乡亲,一辈子生长在这里,扎下了根,哪那么容易就动员走了?
  但是辽东也好,西域也罢,对于大明来说都非常重要,绝对少不了人,自己人动员不过去,主席就打起了日本人的主意,反正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根本就不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苏绝闻言,默然无语。
  对啊,这些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吗?
  他们只知道自己下一顿和下下顿还能吃到对他们来说属于无上美味的盐菜烙大饼,他们觉得很幸福,很开心。
  如果告诉他们,他们在前往辽东和大西北之后不仅有盐菜烙大饼可以吃,还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甚至能吃上肉,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他们会愿意的。
  大明的民众已经在仁政治理下度过了十几年的幸福岁月,他们对于幸福的定义已经不同了。
  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极高的觉悟前往边境定居,大部分人是不会愿意的。
  强行动员只会造成民心的损伤,民心一旦损伤了,想要再恢复,就很难了。
  而对于这些日本人来说,前往辽东和大西北,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房屋、农具、牲畜,还有优惠的生产政策,乃至于可以得到读书、受教育的机会,那几乎等于是恩赐吧?
  明军会师于平安京之后,进行了五天的整顿和休息,给军队好好的吃了几天肉,补充了营养,积蓄了体力,随后准备展开新一轮的对东部和东北部的进攻。
  他们要荡平全部的反抗势力,处理掉所有不愿意合作的豪强地主级别的人物,把日本国民变成一个个原子化的家庭,顺利的编入明国户口当中,填充到辽东和大西北当中。
  而剩下来的约一百万人口便可以留在当地,在关东平原生产粮食,在石见银山挖掘银矿,在各大港口为商业服务。
  日本列岛上原有的一切原始宗教信仰、文化遗迹将被全部荡平,明国将会把日本列岛彻底打造为一个功能性行省,为明国的新大陆战略服务。
  对于明军的全盘计划,日本统治阶级当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他们也不会那么心甘情愿的就被明军扫出历史的舞台。
  对于日本东部和东北部那些独立性质更加强烈的地方势力来说,平清盛这种猛人不能让他们臣服,明军也未必就可以。
  他们敢于对抗平清盛,自然也敢于对抗明军。
  在明军攻灭平氏政权、毁灭日本中央的消息传来之后,东部日本大部分地区惶惶不安,唯恐明军兵发当地,使得他们的数代人积累的家业付之一炬。
  有恐惧的,就有头铁的。
  以伊豆国为根据地的北条氏家族以其家族首领女婿源赖朝为首,打出旗号,说什么明国无故讨伐日本,是没有道义和诚信的行为,天下人都不会支持明国的暴虐行为。
  所以他们要号召整个东部日本所有还存有实力的令制国的首脑人物们集合全部的实力,与源赖朝和北条家族一起,共同反抗明国暴虐无恩的侵略,以期恢复日本的独立自主。
  源赖朝是曾经和平清盛为首的平氏集团对抗的源氏集团首脑的儿子,两个家族都是武家登堂入室的典型代表,在天下武士群体当中享有相当高的名望。
  现在平氏政权崩塌了,覆灭了,平清盛死了,那么他曾经的死对头的儿子,能够挑起大梁反抗明国暴虐无恩的侵略吗?
  没人知道。
  但是源赖朝绝对不想要就此屈服于明国的军事进攻,就此成为一个失去国家的人。
  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使得他的意志非常坚定,一心想着复仇,现在仇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志向不会因此而消失。
  家恨转变为了国仇,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带领全国志士们反抗明国的侵略,只要平氏办不到的事情被他办到了,那么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复仇,源氏还能复兴。
  他广泛利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