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8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趣,实在是有趣。
  苏咏霖真正的生气了。
  当然,苏咏霖从来不是一个不能忍耐自己情绪的人,眼下,他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他让与他接触的人都不动声色,不要把他们之间的谈话往外传,他有一些想法,需要他们的配合。
  这件事情按下不表,趁着这个来到地方深入地方的机会,苏咏霖也较为深入的考察了一下整个广南东路地区的风土人情。


第1359章 南宋已经彻底灭亡了
  此番南下,苏咏霖带着很多部下和广州复兴的基层会员们到处走走看看,觉得自己了解到了不少东西。
  他此前从未来到过岭南地区,对这一时代的岭南地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是完全不清楚的,这一次自己走走看看,感触颇深。
  他多次公开宣称大明国和大明国的官员们不要保留过去封建王朝的臭毛病,岭南之地开发晚,荒地多,但是不代表就是什么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岭南也是大明国土,岭南人民也是大明国民,类似于【南蛮子】之类的侮辱性蔑称他不想再次听到,什么蛮荒之地什么流放终点站之类的,苏咏霖也不想听到。
  他还和梅州、惠州等地一些中原、江南地区的移民做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祖辈、父辈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岭南避难的,问他们的祖籍,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未来打算。
  他们当中只有少部分人流露出了想要回老家看看的想法,大部分人还是想要留在当地。
  几十年了,他们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老家虽然好,但是现在,他们属于这里,他们属于这个全新的家园。
  他们不走了。
  不走也好,留在当地,建设当地,未来明国的开发政策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向岭南倾斜的,发达的海上贸易也能给岭南带来充足的建设资金。
  用不了很久,岭南就会成为下一个江南,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大粮仓。
  在正月月底的时候,苏咏霖得到了张越景和赵玉成的联合军事报告,得知广南西路已经被明军全部拿下了。
  地方上的那些地主团练和试图偷袭明军的土司武装被明军全部扬了,少数选择投降和接纳明军进驻的土司武装得到了暂时的保留,宋官方势力被彻底消灭干净了。
  也就是说,宋作为一个国家政权和实体,至此彻底被消灭干净,不复存在,已经失去了和明国共论天下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成为了过去式。
  南宋已经彻底灭亡了。
  不过那些土司和地方势力虽然愿意接受明军的进入和控制,但是对于明国的政策,他们到底元不愿意接受,还有着非常大的回旋空间。
  如果苏咏霖有所担忧的话,就应该安排一些军队留在当地,以备不时之需,并且尽快展开土地改革和改土归流的政策,将所有人口置于政府的管控之下。
  与此同时,南越李氏王朝也没有出兵北上觊觎大南关,大南关被顺利拿下了。
  大南关一带并没有发生预想的激烈战斗,大南关守军望风而降,没有进行抵抗。
  但是赵玉成麾下猛将、原江南西路起义军领袖之一的张小虎率军突袭拿下大南关的战术动作却起到了奇效——
  那些从明军南下开始就一路向南逃跑的南宋官僚、大地主大豪强们所结成的数支逃难队伍在大南关一带被明军一网打尽。
  张小虎率军抵达大南关之后,就在附近发现了一批人数超过千人的逃难队伍,然后又在上石西州、下石西州一带发现三个逃难队伍,组成成分全都是南宋官僚和不敢抵抗明军的地主豪强,以及他们的家眷。
  他们眼见明军追击而来,感到十分恐惧,于是拿出钱财雇佣当地的土司帮忙组织军队护送他们进入南越国境内,希望以此逃脱明军的追击,获得新生。
  当地土司和一些深山密林部落首领见钱眼开,于是动用武装力量保护他们,和明军作对,还偷袭明军,引起张小虎的极大愤怒。
  张小虎决定动用火油和火药对付他们,用火油焚烧深山老林,用火药炸毁他们的部族建筑,然后士兵们以小组为战斗单位进入密林作战,成功剿灭了十数个和明军作对的土司、密林部落。
  明军大规模用火油焚烧深山老林的行动让其他不少土司部落感到震恐,他们一边尝试抵抗明军,一边又感觉这件事情很难成功,继续战斗下去的话很难获胜,所以试图和明军谈判。
  张小虎一边谈判,一边围剿袭击过明军的土司部落,一定要他们付出血的代价,奠定明军强硬而不可战胜的印象。
  经过一番苦战,张小虎率领明军消灭了多家土司和他们的部族武装力量,焚毁大量山林,奠定了极为强硬的形象,并且捕获了他们发现的三支逃难队伍,将他们一网打尽。
  于是四支逃难队伍被张小虎全部抓到了大南关看押,其总人数超过了四千人。
  而就在这群人当中,南孔宗门族人被发现了。
  苏咏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真有些意外,然后便笑了出来,喊了一声好,当即便开始安排前往大南关的准备事宜。
  数月前苏咏霖南下的时候,特意嘱咐右路军一定要着重对衢州展开进攻,一定不要放过以衢州为大本营的南宗孔氏。
  右路军也遵照苏咏霖的要求,尤其是赵玉成麾下第七兵团的第二十一军,直接冲到衢州就要抓人。
  结果孔氏大宅人去楼空,不仅如此,所有的房屋都被他们自己摧毁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不是烧了就是砸毁了,愣是一点东西没给明军留下,逃得那叫一个干脆彻底。
  当时得到消息的时候苏咏霖还有点生气,并且猜测他们到底会去哪里,现在看来一切都已经很显然了。
  孔氏是世界的孔氏,是整个大中华地区的孔氏,不管是高丽还是日本还是南越,甚至是琉球,只要是受到儒家文化辐射的地区,当地统治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定会善待孔氏。
  乃至于把孔氏当作某种象征,并且进一步从文化方面攻击大明。
  儒家思想作为南宋的国家“宪法”,孔氏族人的地位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在儒生眼中,儒家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孔氏作为孔子的直系血脉,那就是中华文化的某种象征,甚至还能扯到统治正统性上去。
  要是真让孔氏逃到了南越,还不知道他们会在当地掀起怎样的风波,指不定还能扯出什么【中华文化在大明已经覆灭,正统在南越】之类狗屁不通的歪理邪说。
  且不说苏咏霖从来没有否认儒家思想当中的某些具有先进性意义的精华思想,现在在学校当中也将其特意摘出来一同教学,单说一个儒家思想就能代表中华文化这一点,就足以让苏咏霖重拳出击了。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上启三皇五帝开创文明,下至我大明革命理论,怎么就你一个孔老二能全部概括了?
  这些儒家门人未免把孔子的地位抬的太高,抬的让有识之士纷纷感到愤怒,感到不满。
  现在既然南孔宗门已经抓到了,当然是最好的,连带着那四千多人一起,把这群趴在民众身上敲骨吸髓的混蛋一网打尽,让他们付出代价,这可比单独抓住南孔族人要来的有意义。


第1360章 苏咏霖不擅长驴车漂移
  洪武九年二月初一,在准备赶赴大南关之前,苏咏霖在广州接见了前来正式拜会他的占城国使节团。
  占城国使节团团长是篡位国王邹亚娜的侄子,他向苏咏霖恭敬行礼,并且献上礼单。
  金银珠玉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当地特产的沉香、象牙、玳瑁、檀香、胡椒、珍珠等等珍奇异宝,还有犀牛、狮子数头。
  更有趣的是,占城国还向大明敬献战象二十头和专门训练饲养战象的象奴二百人,作为一份国礼献给大明皇帝,以此感恩大明皇帝雪中送炭,挽救占城国于危难之中。
  战象作为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特殊兵种,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其实也是挺新奇的。
  中原跑大象的时候要追溯到商代,那个时候,黄河流域都是热带气候,到处跑大象,指不定那时候中原也有象兵,各部落争锋打仗的时候指不定也驱使大象互相冲锋。
  现在却是没有了。
  而且象兵说强也是强,毕竟是个庞然大物,对体型小的生物有天然的压制作用。
  但是要说好对付,也确实好对付,至少在拥有了火炮的明军面前,象兵简直是超大的移动活靶子,可以让炮兵们好好练习一下射击精准度,提高炮手们射击能力。
  苏咏霖亲自观看了那些大象的作战演示,看着那些象奴熟练的操纵着大象进行某些他们觉得很精巧的战术动作。
  确实,有其可取之处,随苏咏霖一同观看象兵作战演习的将领们都称赞象兵的威猛,同时提出如果没有火器,只要给大象披甲,常规作战手段确实没什么好办法能够遏制这群庞然大物前进。
  但是有了火器就完全不一样了。
  苏咏霖笑纳这些礼品,然后正式下令册封邹亚娜为金紫光禄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国、占城国王,然后赐食邑六千户。
  因为外国君主在名义上是中央王朝天子的臣子,所以在册封环节上,中央王朝往往会按照本国惯例,以本国官职册封给外国君主,然后再册封某某国王,以示外国君主是中央王朝罩着的,打他就等于不给天子面子,是要受到惩戒的。
  因为大明没有那么多的虚职赐封给邹亚娜,苏咏霖就从南宋的官职体系当中找出一些好用的赐封给邹亚娜,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实际的东西,有个名头就可以。
  而且邹亚娜最在乎的肯定还是那个【占城国王】的名头,有这个,他绝对高兴。
  赐封之后,占城国就成为了继高丽之后明国的第四个正式藩属国、也是第二个还存在的藩属国,占城国将享受一系列的权利,也需要承担一系列的责任。
  比如在战略上成为明国牵制并且最终消灭南越李氏王朝的重要臂助之类的。
  虽然说大明是大国,南越是弟中弟,但是历史上以小博大最后还取得胜利的战例并不少见,南越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对付南北宋也好,对付后来的蒙元帝国也好。
  蒙元帝国当时是多么的嚣张多么的强悍,横扫欧亚大陆几乎没有敌手,但是在南下战略之中,却几乎没取得什么值得称道的胜利,反而还数次损兵折将,几十万大军南下东南亚地区也没能得到什么战果。
  当然原因很多,气候方面,后勤方面,军心士气方面等等,这些原因都很重要,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想要彻底打垮一个有着较为严密组织的国家政权从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苏咏霖十分自信,他确信在军队战斗力方面,明军天下无敌,奈何战争并不总由战斗力决定一切。
  能得到占城国作为助力,对南越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届时再用水师协助士兵从其他方向登陆,三路进军,则胜率大增。
  所以在和占城国使节团团长交谈的时候,苏咏霖特意和他们说起了这件事情。
  但是苏咏霖的意思本来是希望和占城国达成战略协作,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协助明国收拾南越,可占城国这边居然直接就希望明国可以立刻南下进攻南越,说他们可以派一部分兵马协助大明国彻底干死南越。
  大明爸爸那么强大,一定可以办到的,对吧?
  反正现在大军就在岭南,距离也很近,直接干掉他们也很容易,对吧?
  苏咏霖对此感到无语。
  “大明目前来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岭南之地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不是发动全面战争的时候,也不是彻底收拾李氏朝廷的时候,目前来看,稍微敲打一下就是最好的结果。”
  占城使节对此感到失望,但是并不敢妄自反对大明的决策,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南越李氏素来狂妄好战,满朝上下都是好战之人,四处侵犯他国,行事仿佛蛮夷,且对内自称大越国,自号皇帝,行事作风一如中国天子,乃大不敬,昔年南越李氏甚至觊觎中原疆土,大有不臣之心,臣私下里为大明感到担忧。”
  苏咏霖当然清楚这家伙和邹亚娜心里在想些什么。
  但是打仗又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去做的事情,两广刚刚平定,什么都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南下讨伐南越李氏王朝,难免不会犯赵光义曾经犯过的错误。
  苏咏霖又不擅长驴车漂移,也没有赵光义的厚脸皮,真到那个地步,怕不是要羞愧的自裁以谢天下。
  “南越李氏有不臣之心,也是有些年头了,近些年来,倒是没听到有什么风声,姑且看看他们会怎么做,我会派人去要求李氏不准继续动兵南下,你让你们国王放心便是。”
  “那……那如果……”
  “若是南越李氏好话不听,敬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