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6章 石要过火,人要换种
  术虎思济在战前军事会议上总是显得十分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
  这一点,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们都十分了解,所以他们畅所欲言。
  “就算贼军是乌合之众,聚集大量士兵守城,对我军来说也很麻烦,尤其是城池,不好攻打,骑兵很难发挥用处,若要打,还是要用步军攻打,用弓弩和火器强攻。
  而我军在步卒方面较为弱势,硬是要强攻的话,恐怕会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那些签军究竟能不能派上用场还很难说,所以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准备,比如赏钱之类的。”
  术虎思济麾下将领乌古论济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强攻损失太大,不利于我军发挥优势长处,这是以我之短攻敌之长,岂不荒谬?”
  另一名部将唐括布林表示反对,开口道:“贼军既然决定据城死守,强攻就不是首选,应该想想其他的方法。”
  “什么是其他的想法?你倒是说说看。”
  乌古论济格与之针锋相对。
  唐括布林很不高兴地说道:“这不是正在讨论吗?我只是说你的方法不行!”
  “哼!就知道反对,自己却提不出什么意见,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乌古论济格冷哼一声,气的唐括布林面色涨红。
  “好了,别争了。”
  术虎思济不高兴了,开口打断了两人的争论:“这个时候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我要的是明确的建议!明确!”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扭过了头。
  这两人素来不对付,但是作战尚且还比较勇猛,家族也是挺有名气的家族,术虎思济对这两人素来优厚。
  要是这两人可以精诚合作就好了。
  眼下他却没有那么多闲功夫来调解两人的矛盾,他需要作战的思路。
  一群军官讨论了很多内容,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确定的是最好不要在正面与贼军硬碰硬打消耗战,否则金军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还要被贼军拖到同一水平线上羞辱。
  必须要发挥金军在骑兵上的优势,否则这仗很难打下去。
  这一点他们达成了共识。
  对此,术虎思济相当恼恨。
  痛恨军队疏于训练以致战斗力不足,想当年,大金军队横扫天下,短时间内连续消灭两大强国,那是何等的威风!
  时至今日,连消灭区区蟊贼都要三思而后行了。
  耻辱啊!
  结果到了第二天,新的情报传来,说贼军又增兵了,这下贼军的兵马看上去不少于四万,人数已经超过了金军。
  术虎思济和一群军官深感震撼,不知道这群造反的叛逆者到底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军队发展到这样的规模的。
  那么大规模的叛军,可真不是三两个人就能拉起来的。
  很快,术虎思济就反应过来,意识到光复军肯定是得到了当地地主豪强的帮助了,否则别说拉起来,根本也不可能养得起那么多军队。
  那么多军队每日人吃马嚼的,光养兵那都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一般的反贼怎么可能养得起?
  必然是当地豪强叛变了!
  该死!
  居然敢背叛大金国!
  术虎思济很生气,决定打了胜仗之后要把当地人血洗一遍。
  石要过火,人要换种!
  让你们造反!
  “传令下去,其他不论,每攻克一县城,除了府库、武库不准动之外,其余一切,准许大军随意劫掠!可以肆意妄为,不受约束!”
  为了激发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兽性,术虎思济决定不惜血本。
  术虎思济的命令下达,不仅让士兵们蠢蠢欲动起来,还让军官们也蠢蠢欲动起来。
  肆意妄为不受约束,多么美好的八个字!
  于是这支军队的兽性开始沸腾了。
  有些时候,战斗力就是靠着这种兽性驱动的,主帅许诺军队打败敌人之后可以为所欲为,这会极大地刺激士兵心中的兽性,促使他们爆发出野兽一般的战斗力。
  别说那些女真正兵了,连汉人签军都开始设想自己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正兵老爷们吃块肉,那咱们怎么着也能喝口汤不是?
  被强拉来当兵,就算危机重重,若是能搞来一些钱也是不错的。
  他们和普通百姓的区别不大,但是到底还是有区别的——他们能拥有一把武器,是武装。
  因此,他们也能劫掠。
  七月十九日,术虎思济大军在费县以北十二里的地方选择靠近水源地的地方安营扎寨。
  同一时刻,赵开河向赵开山请战,表示自己愿意带领军队主动出击,趁着金军还没有安稳立寨的时候主动进攻,让他们无法安然立寨,争取一举击溃这群金兵。
  “领帅,末将请一支兵马,前往挑战金贼,必为领帅击溃之!”
  赵开山一听这话就皱起了眉头。
  一举击溃这些金兵?
  不太可能吧?
  他于七月十七日抵达费县,没有进驻县城,而是进驻了县城东北部的光复军大寨里,在大寨里和城池相呼应。
  城池本来打算交给赵开河来守,但是赵开河表示他更喜欢热血的战斗,所以拒绝守城,这才换成了陈乔山驻守城中。
  接着赵开山又把李啸安排到县城西北的西寨内驻守,自己带着赵开河与赵玉成两支部队进驻东寨。
  他觉得这样一来整个防线就更加稳固了,金军就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强攻,无法利用野战上的优势威胁他们。
  结果赵开河主动请战,希望可以趁金军没有立寨完毕的时候干他一票,这样可以给金军一点教训,还能稍微提振一下因为先锋两次战败而很低落的士气。
  赵开山还没说什么,站在一边的赵玉成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金贼既然没有立寨完成,一定会以重兵保护立寨,此时进攻,正中金贼下怀,金贼一定会出动大军反击,父亲,儿子以为此事不可。”
  赵开河还没有反驳,赵开山便皱了皱眉头。
  “军营之中无父子。”
  “喏……”
  赵玉成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说道:“领帅,此事万万不可,我军还是坚守营寨,不要主动出战,引金贼来攻,与之打攻防战,金贼后勤比我军困难,时间若长,必然后撤,既如此,我军取得最后胜利并不难。”
  赵开山细细思量,感觉儿子这话说得有道理。
  光复军和金军主力对战,弱点在骑兵身上,所以野战不是好的选择,攻防战才是最好的选择,利用筑好的营垒和城池与金军打攻防战,金军拿他们就没办法。
  无论如何,金军也是要收复这些失去的城池,就必须要和光复军打攻防战,骑兵在攻防战之中作用有限,双方都用步兵打仗,光复军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赵开山感觉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准备支持赵玉成的想法,就地防御,和金军对峙。
  可是赵开河一听这话就忍不住了。
  “玉成,这话我可不乐意听,金贼既然来了,肯定有准备,不可能随便撤退,咱们打守城战,肯定也是一场苦战,还要给他们压着打,自己很被动。
  再者说了,咱们的兵马比他多的多,怎么不能主动进攻呢?咱们可是光复军的主力,要打胜仗,就要打轰轰烈烈的大胜仗!怎能龟缩在营垒之中惹人耻笑?”
  这样说着,赵开河看到赵开山似乎不感冒的样子,于是便又增加了一句。
  “咱们总不能叫苏咏霖把风头全给抢了不是?他刚刚打了大胜仗,风头正盛,兄长作为光复军领帅,怎么能落于人后呢?”
  赵开山听到苏咏霖的名字,顿时一愣。
  他的想法开始转变了。


第127章 赵玉成不懂政治
  赵开河说的没错。
  这几日赵开山其实并不开心。
  苏咏霖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风头正盛,大家都在谈论他是如何击败金军的,对他颇为尊崇,而赵开山却像是被冷落了一样无人提起。
  赵开山对此感到很不满,觉得自己作为领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有人都在讨论苏咏霖,忽视了他,冷落了他,让他感觉到了落差感。
  明明之前还总是围在他身边吹捧他的人,现在都在吹捧苏咏霖,仿佛苏咏霖才是光复军的灵魂人物似的。
  但是赵开山也不是傻子,他也清楚尊重来源于实力,来源于军功,只要军功强大,自然可以得到足够的尊重,军功不强,尊重就是虚的,一时的。
  所以他必须要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以此告诉全体光复军成员——赵领帅才是最强的。
  而这就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于是他看向了赵开河。
  “主动出击,必然是野战,金贼必然出动骑兵,我军骑兵不多,不强,两次小规模交锋都落败了,更何况金贼还有两万军队,这种情况,你打算怎么打?”
  “两万人他也无法全部投入战场,咱们也只能是几千人之间的对决,既然如此,当然是结阵与之对抗,他有骑兵,我军还有数万军队在后,他要是敢增兵,咱们也增兵。”
  赵开河侃侃而谈道:“金贼远道而来,必然精力不足,不能久战,我军以逸待劳,人数又多,还有数万后备大军为依仗,岂有不胜之理?”
  看似有理,实则空洞,赵开山对此还是颇为不安。
  他非常忌惮金军的骑兵,担心自己这边的军阵扛不住骑兵的威慑,容易被骑兵打崩掉,一旦军阵被破坏了,那骑兵对步兵就真的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见状,赵开河又说道:“昔日我军只有不到一万人,领帅尚且敢于向整个山东东路发起攻击,如今我军有五万,领帅怎么反而不敢对区区两万金贼发起进攻了呢?”
  赵开河的激将法让赵开山的内心产生了一些震动。
  道里的确是如此,当初的不顾一切,到了现在怎么就顾虑重重了呢?
  他的立场开始动摇。
  赵玉成左思右想觉得不该如此,正准备和赵开河正面辩论,但是又想起苏咏霖对他的劝告,于是辩论的想法被他摁住了。
  他转而劝说赵开山。
  “领帅,金贼固然人疲马乏,但是毕竟有数千骑兵,机动力极强,而我军缺少骑兵,行动迟缓,一旦脱离营寨,进军、退军都会遭到骑兵威胁,落入被动,实非上策。
  当下的局面,最好的方式还是固守不出,引金贼来攻,他若攻打,自然无法利用骑兵的优势,只能攻坚作战,我军依靠防御工事与之对峙,总能耗尽他的后勤,逼他退兵,就能取胜了。”
  赵玉成的劝说在情在理,这让赵开山有些意外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里有些暗暗的高兴,觉得儿子张大了,有军事眼光了。
  但是光有军事眼光是不够的,他在政治上还有些稚嫩。
  不错,政治。
  赵开山自己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领导人,不仅要会用军事手段打击外部敌人,也要用政治手段稳固自己的内部地位。
  他不单单是一个军事首脑,也是一个政治组织的首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根据这段时间他自己的学习和体会,他认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军事和政治一体两面,谁也无法割舍谁,政治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
  套用这套理论,赵开山就感觉自己眼下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苏咏霖珠玉在前,打了一场大胜仗,在整个光复军的群体内威望大涨,而军事威望增长,必然带来政治权势的扩张。
  苏咏霖的话语权会增长,他的权势将会扩大,那些仰慕强者的墙头草们可能又要产生动摇了。
  现在苏咏霖还没有什么动作,可一旦他有了什么动作,自己将会十分被动。
  作为光复军大佬,他赵开山要是拿不出可以与之匹敌甚至超过的军事功绩,政治上可就要落入颓势了。
  他好不容易用各种手段把苏咏霖和孙子义这两个威胁拔除,把他们“流放边疆”,确立了自己领帅的政治身份,成为光复军唯一的首脑,可现在苏咏霖却用自己的军事能力扭转了局面。
  赵开山感觉到了威胁。
  于是他认为这场仗必须要打赢,还要打的漂漂亮亮的,让所有人都知道不仅仅苏咏霖会打仗,他赵开山也会打仗,甚至更会,更能带领他们大家获取胜利,获取利益。
  而眼下的局面,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那么就算最后打赢了,也不够漂亮,就不像苏咏霖那样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分量不够重。
  他也要打歼灭战作为回应,让所有人知道,他,仍旧是那个无可取代的光复军领帅。
  “仗要打,还要打的漂漂亮亮,打一场彻底的歼灭战,把这帮金贼彻底吃掉!”
  赵开山一拳捶在了面前的地图上,面色狠厉,语气坚决。
  “此举大善!真不愧是领帅!”
  赵开河非常高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