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辨回到了家里。
  曾氏兄弟出了曾巩之外,其余几个都已经在欧阳辨借的院子居住了,这里只剩下苏氏父子和曾巩,不过倒是不虞冷清,因为于谋和陆采薇都在。
  欧阳辨回家和家里人吃了晚饭,在席上和欧阳修谈了一下考试的事情,欧阳修还在饭后和欧阳辨进了书房。
  欧阳修看起来有些问题想问。
  欧阳辨笑道:“父亲可是有何为难之处?”
  欧阳修点头:“今日文相公找我说了一些话,我有些不太明白。”
  欧阳辨问道:“哦,可以说吗?”
  欧阳修点点头:“文相公问我,有没有想法往上挪一挪,比如说掌管三司。”
  欧阳辨笑了笑,文彦博的算盘打得不错啊,这是将我父子俩都惦记上了。
  这是怕他不卖力呢,将父亲都绑定到车上,这样他就不得不为了父亲的前程去拼了,真是个好算计啊。
  欧阳辨笑道:“父亲,您应该知道文相公在惦记什么吧?”
  欧阳修点点头:“想来是想对你委以重任了。”
  欧阳辨点点头:“这应该不只是文相公的想法,大有可能是官家的想法,他想让我接受大宋朝的财政,但我年纪尚小,所以要有人顶在前面。”
  欧阳修忍不住有些失笑:“想不到我欧阳修有一日的升迁,竟然要靠我的儿子呢。”
  欧阳辨也笑道:“父亲有福气!”
  父子俩对视而笑。
  欧阳修道:“那你觉得我该不该接?”
  欧阳辨摇摇头:“不要接,父亲的才能不在理财上,应该在更加能够发挥您才能的地方,三司……呵,那个地方。”
  欧阳辨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
  欧阳修很少看到幺儿脸上会露出这样的鄙视眼神,忍不住有些心惊:“和尚,三司怎么啦?”
  欧阳辨赶紧将神情恢复正常笑道:“那地方啊,有钱,但做的都是孙子做的事。
  别的朝代,管钱管钱的部门历来硬气,但咱大宋朝的三司,嘿嘿,岁币,兵费,官员俸禄这三样,就占了大部分的支出,这三样三司怎么也不敢卡的。
  剩下的一些钱,却要管整个大宋朝的需要,那点钱够干点什么,这样一来,今天这个部门去骂娘,明天那个长官去哭穷,后天官家呵斥三司无能,历朝历代的管财人,就没有这么窝囊的。”
  欧阳修沉默起来,一会才叹息道:“大宋也不容易啊。”
  欧阳辨呵呵一笑。
  不容易当然是不容易,但不能因为不容易,就固步自封啊。
  不过这些欧阳辨没有必要说,他只是劝欧阳修道:“父亲,这个差事你别接,文相公若是有什么想法,他会和我谈的,我年纪小,承不住事,但我看包龙图就不错,以他的威慑力,我想做点什么,有他推动,我想还是可以的。”
  欧阳修有些担忧:“希仁兄可不好说话。”
  欧阳辨笑道:“父亲这就想差了,包世伯看似不好说话,但他有政治智慧,而且他是大公无私,只要他能够秉持这一点,我的事情就没有能够推不下去的,因为到时候我要做的事,一定是为了这个天下好的,我不会从中谋私。”
  听起欧阳辨说起这个,欧阳修倒是笑了:“我也相信这一点,你富甲天下,倒真的是没有必要再为自己谋私了。”
  欧阳辨点点头:“所以,父亲这个摊子不要接,以您的才能,即便不接三司,开封府尹的职务卸下来之后,只要没有什么差错,上个枢密使没有什么问题,没必要去三司那个地方。”
  欧阳修沉默了一会道:“你真不需要我去帮你?”
  欧阳辨笑道:“不用不用,我会和包大人配合好的,父亲放心吧!”
  欧阳辨算是说服了欧阳修,但是回去的路上,他没有坐马车,而是选择徒步回去,马车就跟在他后面。
  欧阳辨的脸色并不轻松,步履都颇有一些沉重。
  他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明月,月光照射在他的脸上,有些晦涩不定。
  只见他轻轻一笑:“这雷可不小,父亲您还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为好,我倒是若是被贬谪,父亲您也好照顾一家啊,所以啊,这摊浑水您莫要摊。”
  是的,欧阳辨对进入三司的事情并没有过于乐观。
  即便他想以温和的开源的措施来为大宋增加收入,但他不可能永远都能够开源。
  总有一天,他需要动一动那些人的利益,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改革!
  这活,得罪人啊!


第158章 财神爷!
  春日已然西斜。
  第一次主持殿试的赵祯颇有些疲惫,但也有一些以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
  赵祯回到暖阁,就张口问道:“考官们已经将试卷筛选出来了么?”
  太监郑大用赶紧答道:“回官家,奴婢已经让人去催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了。”
  赵祯点点头,郑大用赶紧叫人送过来一碗莲子羹,莲子羹里加了木耳,下了一些糖,赵祯尤其喜欢,不过近来太医不太建议他吃糖了,所以赵祯只是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郑大用赶紧将碗拿起送走,回来的时候看到赵祯就着暮光翻阅一本书,最近赵祯常常观摩这本书,郑大用试着看了,但看不太懂。
  郑大用小心道:“官家,最近我常常看你看这本国富论,这本书有何特异之处,竟然让官家如此爱不释手?”
  这句话倒是挠中赵祯的痒处了,他笑着拍了拍手中因为翻阅多次而起了一些毛边的书本:“这是一本致富秘籍啊!”
  郑大用眼睛一亮:“致富?”
  赵祯呵呵一笑:“你这奴才,就知道钱。”
  郑大用嘿嘿一笑:“奴婢生平有两件事是最为关心的,一是效忠官家,二是发财。”
  赵祯听到郑大用承认自己贪财,倒是不在意,他是个仁慈的君主,自然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手下人爱财,那不是什么坏事,有缺点才好控制嘛。
  太祖不也是用钱财让诸多大将卸甲归田,好好地去做富家翁了嘛。
  赵祯笑道:“是啊,你这奴才尚且知道钱是好东西,就是因为钱财何其重要。
  治国安邦也是如此,有钱什么都能够买,买太平,买忠诚,甚至买天下,但没钱的话,就算是朕,也难将诏令传出宫廷之外啊!”
  郑大用道:“官家这话奴才可不敢同意,君父之命,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至上令旨,岂能因为少点阿堵物就无法传达出去,那不都成了乱臣贼子了么?”
  赵祯笑道:“这话你不用说,朕又不是昏君,哪里能不懂这个道理,但说是一回事,但现实又是一回事,没钱那真是寸步难行啊,这本书,就是教朕如何致富的秘籍!”
  郑大用惊奇道:“这书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欧阳学士的幺儿欧阳辨所写,也就是此次省试的会元,欧阳会元自然是学识惊人,但据我所知,会元公才不到十一岁,竟然能够写出让国家富裕的皇皇巨著?”
  赵祯呵呵一笑:“你这奴才,还和我在这装傻,你还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欧阳辨的西湖城里面参了一股么?”
  郑大用扑通一下子跪了下去,带着哭腔道:“官家饶命,奴婢不是有意欺瞒……”
  赵祯止住了郑大用的话:“好了,朕不是怪你的意思,起来说话!”
  郑大用摸了一把眼泪,赶紧起身。
  赵祯道:“你们也是要生活的嘛,投资做生意嘛,也不是什么违法的行为,朕不是不通人情的人,这些都是小事而已。”
  “谢谢陛下宽宏!”郑大用感激道。
  赵祯笑道:“你说一说欧阳辨。”
  郑大用道:“之前文相公和包大人也和官家说了许多,奴才所知,也没有多很多。”
  赵祯笑道:“没事,就从你的角度来说说就好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郑大用道:“是,那奴才便说说自己了解到的。”
  赵祯点点头。
  暖阁四根大柱撑起了颇高的屋顶,斜阳照下,熏香的炉子上有缕缕紫烟蜿蜒而上。
  郑大用细柔地声音在暖阁中飘扬。
  “……奴婢知晓会元的时候,比大多数人都知道得早一些,倒不是奴婢耳目众多,是因为当时官家多是叫我去给欧阳学士传达的旨意。”
  赵祯点点头,这事他记了起来,至和元年,那时候欧阳修刚刚从颍州归来,的确是自己指使郑大用去的接待的。
  “……欧阳学士自小家贫,为人又刚正,所以初来京城,竟然沦落去妻舅那边暂住……”
  赵祯忍不住微笑,欧阳修着老货他是清楚的,花钱历来大手大脚,能够存下钱来才是咄咄怪事呢。
  “……当时欧阳学士的四个儿子我都见过,留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便是会元公了,当时他也就八岁左右的年纪,长得粉雕玉琢自是不必多说,关键是,他的气质非常独特,身上有股玩世不恭的气质,有些剥离感,当时我只感觉此子恐怕是谪仙人吧,不然怎么可能有一股子超然物外的气质?”
  赵祯点点头,他想起在大殿的时候往下看,欧阳辨又是在第一排,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欧阳辨年纪最小,但端坐时候,一股凛然不可轻犯的气质便扑面而来。
  “……当然啦,皮囊只是其次,关键是本事,奴婢不是读书人,不知道读书人的事情,但奴婢知道,家事国事天下事,是一层一层的,一个人看他本事如何,先不论他大处如何,而是要先从小处着手,先不说国事天下事,能够将家事处理好的人,就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了。”
  郑大用这句话赵祯倒是颇有感慨,对于皇帝来说,家事不仅仅是家事,而且是国事天下事,能够将家里事处理好,的确是颇了不起的了。
  “……京城居大不易,欧阳学士一大家子更是不容易,然后奇怪的是,欧阳学士家竟然很快有了自己的小院,虽然仍然局促,但在京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家,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让这些有了改变的人,就是会元公了,会元公用一纸炒菜方子,在姨父张奇那里,获得了第一笔资金。
  在之后,就是冰室,东西烧,还有如今闻名遐迩的澄园了,都是会元公一步一步做出来的经营,从过年无到有,从有到如今腰缠万贯,会元公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
  而西湖城的建立,则是让会元公成为汴京城都数得着富翁,到得农业银行的成立,会元公在那帮勋贵和贵人的口中,便已经被财神爷所代替了。”
  “财神爷?”
  赵祯好奇道。


第159章 点为状元~!
  “对,财神爷。”
  郑大用笑道。
  “欧阳家从一个落脚点都没有,到如今每个儿子都有一套自己的小院,而会元公建立的庞大的西湖城,以及吸纳了诸多存款的农业银行,如今的会元公,可以动用的钱财几乎是海量的,这不是财神爷是什么。”
  赵祯点点头,就他所知,西湖城已经成了一个偌大的聚宝盆,在里面做生意的商家,一个个都挣得盆满钵满。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是因为皇家的生意也在西湖城里面,他自然是知道的。
  说到这里,郑大用相当的震惊:“……很难想象,如此庞大财富的聚集,竟然是由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孩做到的,想起奴婢十一岁的时候,还刚刚去势,跟着宫里的老人苦苦的学习规矩呢。”
  赵祯赞叹道:“是啊,相比起这个,他能够高取会元倒是不那么令人震惊了。”
  郑大用大力点头道:“是啊,会元常有,但财神爷不常有啊。”
  赵祯笑道:“这或许是上天保佑了,大宋朝近几年国库越来越紧张了,这不,上天就给朕送来一个财神爷了。”
  郑大用喜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官家果然是皇天保佑,福气无穷啊!”
  赵祯笑了笑,但想起了膝下还是无子,忍不住低低叹息了一声。
  郑大用顿时噤若寒蝉,他知道赵祯应该是想起了这事了。
  正气氛低落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郑大用赶紧道:“官家,奴才去看看。”
  赵祯点头。
  一会郑大用抱着一大叠的卷册进来。
  赵祯眼睛一亮:“试卷来了?”
  郑大用道:“正是正是,官家是现在看,还是一会用完膳再看?”
  赵祯笑道:“还等什么,掌灯,正好佐饭。”
  郑大用赶紧叫人掌灯,又吩咐人将饭菜端过来。
  郑大用在灯下打开卷册,这里已经是最后确定名次的时候,糊名已经去掉。
  郑大用帮着拆解:“官家,按照顺序来看,还是?”
  赵祯摆摆手:“先看咱们财神爷的卷子吧。”
  郑大用嘿嘿一笑,从最上面取下来一个卷册道:“官家,这便是了。”
  赵祯见状笑道:“看来财神爷的策论让咱们的考官都征服了,快快打开。”
  郑大用赶紧打开,抽出卷子递过来。
  赵祯如饥似渴一般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