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说完就不管了,剩下的事情看别人。
  他还得去照顾四个打枪把自己打得肌肉损伤的大臣呢。
  大臣们露出下巴,泡澡。
  遗憾的是,没有人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朝廷重臣,平时女子没少接触。
  关键还不触犯律法,大唐没有这个方面的东西,还认为是雅事。
  历史资料上,李隆基对这方面的女子也十分有好感。
  南曲的大家去梨园的时候,李隆基没少幸过。
  像永穆公主的母亲,其实就是一个那个……那个啥的女子,嫁给了一个人,当妾。
  然后李隆基也看上了,这个女子就把自己男人的妹妹推荐给李隆基。
  才有了永穆公主,人家是大家族的人。
  “诸位知道了吧?军士并不容易,没逼着你们连续开弓呢,你们四个状态,多差?”
  李易在教育三个宰相和一个尚书,丝毫不违和。
  “小易你别说风凉话,你打你不疼?”
  毕构最郁闷,不就是往了一下操作嘛,这给顶的,感觉骨头都断了。
  “老毕你别不服气,我不是用年岁欺负你,我杀突厥人的时候,每一枪都按照操作规范来执行,我那是真正的狙击枪。
  你玩儿个游戏,你跟我一个杀敌的人说话,你不觉得底气不足吗?”
  李易也在池子中泡着,他现在怼毕构。
  “你杀老夫就怕了?信不信老夫脑袋一沉,憋死在水里?”毕构赌气。
  “别,老毕,我错了,你别自杀呀,大唐需要你、陛下需要你、百姓更需要你。
  你别往下沉,要是喝水多了,我就得额外花寿命救你了。
  这样,有得谈,过几天我弄个新东西出来,交税,交税还不行吗?”
  李易赶紧劝,一副我好怕你自杀的样子。
  “哼!”毕构使劲哼一声,实际上是满意了,他就要一个李易的态度。
  李易若是不吱声,他也不会真的样把自己给淹死。
  “老夫工部也不行了,要死了,就溺死在这个池子里吧。”魏知古跟着说。
  “老魏,你放心去吧,我给你准备一副好棺材,你往下沉,我保证不救你。”李易关切道。
  “李易老夫不与你好了。”魏知古往上坐一坐。
  “老魏,今年工部尚书不会动,你那里有事情,我要把一些工业母机制造出来的单方面器械发布出去。
  先给你工部,你工部召集人手来干活,给其他商人打个样儿,劳动密集化。
  然后我再卖东西给他们,你工部也赚到钱了,这个不用管户部。
  咱们的理论是发挥本职行政业务,尝试工业发展实施,以现有资源,整合、推动大唐工事劳作发展。
  体现技术转化功能,加强新生生产力生存能力,成功办成样板工程。
  在业绩效能上有所增加,在就业岗位上有所增加,在……”
  “小易你别说了,我们都懂了,后面的是废话,你就是拿出来个技术,给工部,其他的不用你说,我户部能捞到好处不?”
  毕构不想听了,来点干货吧。
  你这套路的话太坑人了,好好的少年,怎么就这样虚伪?


第九百一十章 红尘争斗几所求
  “没有,保证不会直接针对你户部行事。老毕,你管得太宽了。
  户部是财政问题,我跟工部合作,需要在乎你财政部门吗?
  你财政管什么?我东西都没出来,你想插一手,老魏你就不考虑一下?”
  李易装着不明白里面事情的样子反驳回去。
  你财政部和发改委能直接插手工委会的事情?当然,你要是用宰相身份管,那是另一回事儿。
  现在你以户部尚书的身份说话,你换个一个身份?
  你换个身份,我就换个说法。
  “老魏,咱不能被这小子给离间了,咱们才是一起共事的人。”
  毕构去跟魏知古说话,一副说悄悄话的样子,声音却很大。
  宋璟看不下去了:“隆择,大家又没说什么,你何必如此?”
  毕构悻悻而回,不说话了。
  他一直针对李易是封宋璟和苏颋的口,两个人还没说什么呢,他就哇啦哇啦说。
  看上去是找李易的茬,决心到底的样子。
  实际上是让李易给出合理解释,这就可以了。
  但李易不给,就这么刚。
  给谁看呢?你毕构的牙不疼了?你一面想从李易手里捞钱,一面又护着李易,李易就给你一个人服务是不是?
  换成李易那个时候的说法就是,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别给谁说聊斋。
  李易笑起来,扭头问翠柳:“有首歌怎么唱来着。”
  翠柳犹豫不到一个呼吸,立即唱:“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就这个悟性,就是这个反应,就这个配合,就这个默契。
  这就是没有现成的乐器,不然这首歌的乐队都会被其他宫女太监给组出来,绝对不会晚上两秒。
  “我政事堂的人要是能赶上一半,我也知足了。”
  苏颋羡慕、嫉妒,但不恨,他没谁可恨的。
  “回头一人给发两个化妆盒,有觉得不应该的没?”李易心情好了,给宫女太监发福利。
  “没~有~”八个宫女太监一同喊。
  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化妆盒了,新给的,就可以送给王皇后,然后由王皇后给其他妃子、才人什么的。
  王皇后会给他们钱,他们把钱送回家中,他们的家住在同一个小区里。
  不想给家里的,就自己留着,尤其是宫女,都愿意攒钱,等以后出宫嫁人。
  太监就不是,太监希望家里兄弟们多生孩子,到时候过继一个给自己。
  有的太监若是有兄弟,自己还会娶媳妇,然后名义上是自己的媳妇,给兄弟那啥,生了孩子算自己的。
  民间都有借种的,何况是太监。
  更有意思的是,太监有个自己的儿子,他们照顾得更好。
  太监对媳妇儿和借种的儿子好,好过很多真正有自己媳妇和自己儿子的男人。
  “小易,那个化妆盒……”毕构也动心了,他家有一个,给媳妇了。
  但他还有两个嫁出去的妹妹,妹妹比他小很多,他当女儿养。
  不是一个妈生的,是同父异母。
  历史他的父母都死了,包括继母也死了,留下两个妹妹。
  毕构还有个弟弟,同父同母的。
  可这个弟弟作用不大,是他把两个妹妹抚养成人。
  然后不管说是家教,还是朝政,反正他家的后代,又一次守孤城以拒敌,最后城破人亡。
  这样的人,无法从任何角度去指责他。
  该他做的,他都做了,他的后代也做了,以生命为代价。
  现在他想着自己的两个妹妹,要点好处。
  别人想给他好处,他不会要,他就管李易要。
  他知道,旁人许他好处,必有所求,他不会答应。
  换成李易呢,不要白不要,拿了好处,回头再找李易麻烦,一点不心虚。
  “等回庄子的,骊山上又没有,别卖啊,谁卖了以后就没有了。”李易答应给大家一人一个化妆盒,额外的。
  毕构是两个,给他的两个妹妹。
  别看毕构年岁不小了,他的妹妹却很年轻。
  不然也不可能是他把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当成女儿来养,年龄差很大。
  有的人当上了官,连妻子和子女都可以抛弃。
  毕构当上了官,继母的孩子也好好照顾,就这个人品,比宋璟强一百倍。
  其他人不知道,李易知道,他一直也看不上宋璟,除非宋璟在他存在的时候慢慢改变。
  现在泡完了澡,一起吃麻辣火锅的四个人中,有两个历史上已经死了。
  不过由于李易出的出现,现在两个人吃着麻辣火锅,小口抿着泡好了的白酒,很舒坦呢。
  吃着吃着,宋璟想起个很重要的事情:“就一天的假,两件事情,可是我等射击玩上瘾了,明天回不回?”
  他十分坦然,就是包括自己在内开枪,没说你们耽误事情。
  他也不敢,自己玩儿耽误时间,别人玩儿,他指责,推卸责任。
  在坐的是哪一个允许他推卸责任的存在?何况他说假话,陛下还会到庄子,李易会为他圆谎?
  那不是做梦呢吗?李易会对其他人妥协?
  “再来一天,你们今天为了真切感受新式武器的冲击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身体承受了武人都难以承受的伤害。
  以文人之身,担武人之持,不顾辛劳,勇于……”
  “小易,都是自己人,别说了,明天我们不去上班,你帮着安排一下,就是我们试枪累到了。”
  毕构打断李易的话,咱们之间还用如此虚伪吗?
  我们几个确实是打枪了,知道怎么回事儿。
  多一天不去政事堂,政事堂就不能运作了?你说一下呗!
  “有啥可说的,一会儿我让人把熏鸡一人送一只,官位高的送两只,再高的,送一个大西瓜,最后一批了,再没有了。”
  李易这点事情还办不好吗?给东西呗。
  政事堂其他的官员拿了东西,保证好好干活,别人的面子他们可以不给,李家庄子的总要赏一分吧?
  “哎呀,这么多宰相在啊,还有工部尚书。”李易刚把四个人安抚好,李隆基一家三口来了。
  不,是一家四口,永穆公主也来了,后面跟着永穆公主的护卫,以及贴身侍女小兰。
  “原来是李三郎到此,老夫见过。”毕构站起来抱拳。
  “好说好说,辛苦啦毕宰辅。”别人还没反应呢,小家伙也抱拳,奶声奶气地说道。
  说完他看李易,随即张开胳膊,迈着小腿跑过来,李易把他抱起来,两个人互相看着一起傻傻笑。
  毕构看看其他三个人,对着小家伙鞠躬。
  他高兴,看,你们不如老夫,人家小家伙说辛苦了,就给老夫一个人,老夫守着这个位置,就不会留私情。


第九百一十一章 菱堡设计放风筝
  “铺子封上了顶,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永穆公主要说明白她怎么来的。
  就是她去李家庄子,庄子里的人说李易上了山。
  正巧遇到了六李庄的人,然后大家顺路,结伴而至。
  “等过上几日,物品在制造,另有一利民之事,欲从铺子发放。”
  李易显得很高兴,派人去找王兴。
  王兴跑过来,看着一大群人,对李隆基说出李易教的那番话,正殿就可以给李隆基用了。
  永穆公主自然是正殿偏宫,毕构他们得住偏殿。
  重新送来一个鸳鸯锅,搬别的地方吃,李易跟着去,不管大臣们了。
  “所试之枪,可还好用?”李隆基先涮了块冻豆腐,在鸡汤那一半涮。
  小家伙坐在高椅子上,面前是小汤盅,盛了鸡汤,他自己用匙子小心吹着喝。
  桃红等人站在周围,加上小兰,宋璟那边由华清宫的人照看。
  “正在收集数据,给照门刻尺度,三十丈可破铁甲,六十丈破皮甲,百丈打伤无甲兵。
  然!过了三十丈,准头下降,打人需依靠密集射击。
  对步兵来说,装弹速度依旧过慢,我有一种三段击方式……”
  李易到明朝火器才有的三段击战术拿出来。
  他一讲解,几个人皆明了,很简单。
  “若守城,可由其他人协助装弹,枪支数量和装弹人数决定了开枪频率。”李隆基还是先想着守。
  天暖和,大量水泥会送至边关,用以修铸城墙。
  民夫人多,骑兵骚扰、牵制吐蕃部队,半个月可起城一座,把城往前修。
  “易弟,修城可先修四堡,以墙接堡?”李隆基琢磨出来一个修城池的办法。
  修出来四个水泥堡,有了防护,再用城墙把四个堡连上,比直接修城墙安全。
  李易帮着把那个已经化去冰的冻豆腐夹起来放在小家伙面前的大盘子中,做了一个吹的动作。
  小家伙就低头对着冻豆腐吹,吹几下拿筷子翻个面,再吹。
  “三哥,我有一个图,把四面正方形的城池修成带前凸的菱形建筑。”
  李易扭头,青松拉开箱子拿出东西。
  李易唰唰唰画出个菱堡要塞图,平面上看是一个尖一个尖的。
  “三哥看,敌人攻城,只能顺着菱形的墙面架梯子,此事上面的可向下打,旁边的也可打。”
  李易把图递过去,这样的堡垒,防守面积比和攻城面积大。
  攻城的人爬任何一面墙,俱要被后面墙的人打到,同时面临上方的滚木雷石。
  若派更多的兵挤进凹进去的地方向周围所有位置攻击,投石车一砸一片,投石车扔下去的是炸药包呢?
  如果有时间,挖出来同等边缘形状的护城河,敌人填河也是个麻烦。
  这不是有枪了嘛!射程比正常的弓箭远。
  李隆基的指头顺着线条移动:“枪打得远,城墙上面可起排楼,木架即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