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又瞪周贵一眼,她发现在这个周贵比起宋德咋差那么多?
换成宋德,绝对不会自作聪明多话。
周贵噗嗵一声就跪了:“我知道错了,不要赶我走。”
“你给我起来,大男人的跪什么跪?看看大棚中还有菜没,摘了给邻居送去,今天不卖菜。”
小兰更瞧不起周贵了,李家庄子的人不兴跪的。
“啊,起来了起来了,不是跪你,不,是没站稳。”
周贵想说他在跪李东主,出手太狠了,关键是别人看不出来。
第八百一十七章 无法更改莫轻动
周贵屁颠屁颠地去安排人摘菜,他已经完全确认,自己的小庄子跟灞水李家庄子有着直接的联系。
李家庄子没直接用庄子的名义动手,定然是照顾这边的小娘。
李东主若是以庄子名义出手,会死人的。
额滴的娘呀,家中祖坟冒青烟了,自己竟然找到这样一个东主。
“小娘,我没找好管事,他太傻了,都不如李家庄子三级管事,更不用说宋德。”
小兰在懊恼,这个周贵,什么都说,没有丁点城府。
“李家庄子的三级管事,最开始仅仅是寻常人,都是李郎教得好。小兰你饿了吃点东西。”
永穆公主有涵养,对手下也好,学王皇后。
“回去再吃,确实饿了,天冷,吃着灌一肚子凉风,会生病。”小兰咽两下口水,馋。
李家庄子送来的熏鸡是热乎的,味道飘出来。
她知道熏鸡的骨头都是酥的,然后肉脱骨、皮离肉,使劲一搓就散架子。
“我也饿了,忍一忍。”永穆公主吧嗒下嘴儿,继续送东西。
昨天邻居们可不知道自己庄子的实力,发现情况不妙,就跑来帮忙。
把自己安排到一个小山包上,一群人拿着菜刀、镰刀、竹竿、木头棒子。
还有土篮子、藤筐当盾牌。
已经足够了,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小娘,你说他们会不会把空白账册交给我们管?”小兰的野心很大。
张家村子就给李易一个空白账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李家庄子,张家村子会组织起村子里的武装力量打出去。
她也想要一个空白的账簿,代表着完全信任,拿着能弹劾县官,比万民伞还好用。
“李郎过来他们就会交。”永穆公主没去奢求。
“我当然知道啦,整个京兆府,哪个百姓不听李家庄子的话?小娘,你说姜辉会不会找人报复?”
小兰眼中充满了期待的神色,她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
……
被小兰说的报复的事情,李林甫不晓得背后是什么,他找到了姜皎。
“舅父,你那远房亲戚被欺负了,还被逼得吐血,我要出手了。”李林甫表面上对姜皎十分恭敬。
姜皎神色黯淡:“别动,我下去了,你要好好做事。”
“舅父你……”李林甫惊了,姜皎要下去?下去了自己怎么办?
“那个小兰的庄子是永穆公主的,出手的是李易。李易没挑明李家庄子,已经给面子了。我这位置……”
姜皎知道情况了,背后是李家庄子,自己的亲戚,输得不冤,对方好歹给留个活路。
然,十六个人去永穆公主的庄子要点燃大棚,被抓了。
这事没有证据,但陛下需要证据吗?
你说你们是去点火,被抓了说的,没被抓是不是要杀人?杀长公主。
李易是针对姜辉一家,当初多狂,现在就多狼狈,不曾往死里追。
陛下考虑的自然不同,自己是国公,可以说不知道,但你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你知道什么?
“李易?天云商行和典当的是李易出手,还有暖贴?”李林甫聪明,一瞬间给联系起来。
“别去招惹,李易给出了规矩,你敢动,他就往死里整了。”姜皎再次警告。
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绝对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偶然,不然如何跟李隆基关系那么好。
他看出来了,李易有所留手,否则直接李家庄子低价卖东西,说不给升旭杂货铺,那后果……
“一个百亩的小地方是永穆公主?李易亲自出手?怎么会这样?”李林甫也懂了。
他都不敢宣传出去,他知道,说出去就是灭门。
……
“反腐,从来都是由上往下,下面的人若是反腐,只有一条路可走,起义。
所以老宋啊,你现在管着刑部和吏部,要严查地方,许多百姓等着呢。
一只鸡、一只鸭,对百姓来讲都不是小事儿,你我不在乎,百姓心念念。”
晚上的时候,宋璟来到李家庄子吃饭,和毕构一样,看到了李隆基一家三口。
小家伙玩疯了,不想回去,李隆基觉得没有大事儿,就留下。
几个人一起吃饭,小家伙不用手抓了,太烫。
他抓了,小手被烫到,用醋泡过,知道什么可以动手,什么不能动手。
他吃的是油菜炒虾仁,油菜被宫女用刀和筷子给切成小块。
他用筷子和匙子配合着吃,他的主食是牛奶拌饭。
大人吃不了这东西,恶心,小孩子可以。
还有什么酱油拌饭、白糖拌饭,好多白糖放在饭里,小孩子爱吃。
大人要是这么吃,一口就够了。
而猪油拌饭,一部分大人能吃,挺香的。
宋璟吃炒饭,中午剩的,用鸡蛋炒,快好了的时候放葱花。
他有一些名词和术语不是很明白,过来问,李易为他讲,顺便对他说严查地方的事情。
宋璟看着李隆基一家人在跟李易吃寻常的家宴,终于明白自己与李易的差距了。
当小家伙用筷子把一个虾仁费力地放到李易的碟子中,仰头看李易,等夸奖的时候,宋璟就悟了。
这是未来的太子啊,需要李易来教对不?
李易会教授给他多少学问?什么经啊、书啊,在李家庄子估计就是个启蒙。
然后还有算术、几何、物理、化学、政治、经济、金融、外交……
哪个孩子若是能得李易的真传,就是帝王之学。
宋璟抬袖子擦擦汗:“下面也有下面的难处。”
“所以才允许地方截留税收,该贪就贪,但把事情办了。一边拿着钱,一边不办事,能行吗?
尤其是百姓之事,你连百姓的福祉都处理不好,自己能捞到,不收拾你收拾谁?
你有本事自己使劲贪,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是你厉害,不信把我放到地方,我就能做到。”
李易比宋璟还知道地方的事情,他就行贿过,同时也配合人家搞宣传,为民众捐款。
大家寻求的是一个平衡,谁破坏平衡谁才可恨。
该拿的钱拿,该办的事儿办,民众不在乎你拿不拿钱,都知道怎么回事儿。
村子里修通往县城的路,百姓等着。
你说你花十个亿,其中两个亿你跟别人分了,八个亿把路修好,修结实了。
谁会去管你那两个亿的问题?但你贪了八个亿,路废了,百姓走不了,你不死谁死?
“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模式?”宋璟懂新名词,会说模式。
“一地一样,中央,不,朝廷统筹,地方施为,严查紧守,和谐为先。”
李易说出来和谐二字,没错,和谐就是地方官和百姓的利益达成均衡,而不是不允许百姓发声。
第八百一十八章 面对帝师志可同
“隆择说他拿回家的煎带鱼,比我多一块。”宋璟说一句题外话。
“你镶牙吗?他还比你多了三颗后镶的牙呢,现在依旧戴着牙套,诶?他的牙套能摘了,没事了。”
李易没妥协,我凭什么要给你五十二段带鱼?你跟我有毕构熟吗?
你才见过我几次?我去河南府洛阳的时候,老毕很支持,而且我回来了,他还在那里抓蝗虫。
至于涉及财政赋税矛盾,那是官对官,他老毕要是不跟我谈钱,我才瞧不起他。
今天你户部尚书能对我妥协,明天是不是可以对其他人妥协?
你各部尚书因各部事找过来,跟我据理力争,想为朝廷捞好处,哪怕与我翻脸,我高看你一眼。
你到我庄子,因为我的势力,把本部的利益让出来,别怪我翻脸。
李易是这样的想法,像工部的魏知古,你找过来,跟我谈工部的事情,为工部捞好处,压迫我,咱们争,摆开了谈。
你争得越厉害,我越佩服你。
你突然跪了,你是代表朝廷跪的?我直接给你收拾下去。
君子之争,争理、争道、争国事。
我若不争,其他人跟你争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教你们呢。
“小易,有时你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哇!”宋璟没生气,也不敢生气。
“老毕比你更用心,老宋啊,踏实一点,东西我不缺,你做得没有老毕好,老毕总惦记着我的钱,你惦记什么了?”
李易把话挑明了,你不如毕构,毕构位置正,跟我要钱,没毛病。
姚崇怎么就不针对我了?卢怀慎为什么沉默了?因为人家不在那个位置了。
宋璟愣了,像看到一个陌生人一般打量着李易。
随即他起身,拱手作揖:“李大夫,宋某佩服!”
“别说那些没有用的,老宋你身兼两个尚书,忙不过来就扔一个给别人。”
李易还是不给面子,直接要权,不行让别人上。
“行,今年治理地方,由上往下。”
宋璟不憋屈,被一个不及冠的少年怼,他咬牙要把事情办好了。
怎么不服?没看那个小家伙又夹了虾仁放到李易碟子里了吗?
李易居然坦然地吃了,跟小家伙一起开心地笑。
这是未来的帝师,别人想争都无法去争,因为不会。
李易这一次针对姜辉一家的出手,就给大家上一课了。
是势力的课、是技术的课、是经济供需关系的课。
还有多少手段,不晓得,因为姜家一波打击都没承受住,直接入坑。
宋璟不得不承认,自己能教给未来太子的,李易皆能教。
反过来,李易能教的,自己不知道是什么。
“李易,若一国太子,任由你教,你所授为何?”
宋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控制不住了,当着陛下和皇后的面问出来。
“首教用人之道,再教平衡之道,其次行政之道,最后攻伐之道。”李易顺嘴说出来。
宋璟愣了,他以为李易要按照庄子里的教育方法来进行。
怎么转回头,还是用人、平衡、行政?
没有什么数学、文学、物理、化学、经济,等等学问?
“帝王之道择人为先,帝王之道平衡作辅,帝王之道行政顺之,帝王之道杀伐果决。”
李易坦然,给我太子,我就这样教,我才不会教太子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多的东西他学得过来吗?
我买个电冰箱,坏了我还得自己修?我买辆车撞了,我得自己板金喷漆?
“可是……但是……但可是……”宋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教给学子们的本领不是这样吧?
而且你自己不都是研究出新东西,然后利国利民,顺便坑人嘛。
怎么一到了教授皇子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旁边的李隆基露出笑容,果然啊,自己这个现在的易弟,以后的那啥,办事跟寻常人就是不同。
这才是帝师,而不是什么太子太师。
宋璟表示服气了,原来人家李易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姜家的事情结束了?”宋璟只好转移话题。
“姜家有什么事情?姜皎应该下去,老毕没跟你说?他能力不行,占个国公的位置到无所谓,实权太大了。
还有李林甫,把李林甫安排到京兆府的各县巡查使的位置吧,他会干得不错,二十个县,让他负责监察。”
李易把李林甫顺手安排了一下。
李易没想过把李林甫给收拾下,李林甫对大唐开源方面的作用很大。
很多文人说王莽,给打上各种标签。
李易却觉得王莽挺冤枉的,学历史越多越能明白。
王莽篡位是被逼上去的,当时的国家已经不行了。
他去顶一下,别人推着他上去的,他上去之后,没有针对百姓阶层动手,只是天灾。
大唐可以有,是因为夺下了政权,延续许多年。
王莽不可以有,是因为文人需要用他来当借口。
李林甫很坏,口蜜腹剑,李易知道啊,不过,他觉得帮李林甫安排到京兆府进行监督巡查,这个李林甫才能发挥最大的用途。
量才而用,用不好了就废呗。
他相信,凭借李林甫的能力,一定可以把京兆府的贪腐情况给收拾一遍。
把他放到宰相的位置上是当时要开源,包括杨国忠。
为了捞钱,各种手段,李隆基就默许。
然后把杜甫给坑了,人家杜甫都考科举了,凭什么那一届全罢黜?
李易现在连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