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咱么琢磨着买到马,成立一个队伍。
  小易早盘算起另一个地方的丰沛水草和运输障碍突破。
  怎么感觉像两个朝堂?然后自己这个朝堂还要受到李家庄子朝堂的影响和干预?
  怪不得陛下一天天那么轻松,看上去精神头十足,外面还有一个人帮他考虑臣子的权力制约和限制。
  关键这个人本身不要什么权力,他还能赚钱。
  “老毕,你和他们也说说,买的一万匹马若是一时用不上,等开春了,路通后,也放到安北都护府养着,下了崽算你们的,我不要。”
  李易突然跟毕构说起马的事情,一万匹呀,招的人才五千人,一人两匹?当是羽林飞骑呢?
  “也好,你给我装一车蔬菜,我拿回去给大家分分,虾油小咸菜我单独带一坛子走。”
  毕构还能说什么?要菜,回去应不应该跟宋璟说呢?他知道了,估计还要起泡。


第七百八十章 宁肯挺着不退货
  毕构的车装不下一车蔬菜,他车中装了许多书,沉。
  李家庄子派了两辆车给他送蔬菜回去。
  政事堂现在在兴庆宫,一车菜给官员,一车菜给宫中的人。
  皇家种蔬菜的地方离着远,六李庄在城西一段路上。
  毕构一到宫中,先派人去各部找人过来领菜,不提李家庄子的事情。
  “水萝卜算不算辛辣的食物?”
  两车蔬菜搬下来,分两堆,庄子上的人赶车离开后宋璟看到了水萝卜。
  想吃,又觉得水萝卜的皮辣。
  他无法判断去了皮的水萝卜还算是辛辣食物不?万一是呢,嘴里破的地方不容易好。
  “广平你吃芹菜,炒瘦肉丝吃。蒜薹绝对不能吃,还有香菜、韭菜,黄瓜炒鸡蛋或熬汤。怕嘴疼,你吃面条,吸溜吸溜就进肚了。”
  毕构像个熟练的菜农,把菜拿下来归类,什么级别的给的多少不同。
  凭眼睛和手感来看大小与重量,不必上称。
  政事堂要给东西,官员们纷纷赶来,自己带篮子,常备。
  隔两三天,李隆基会给百官发一次蔬菜。
  皇家的大棚种植规模大,给皇亲国戚和官员发,也不卖。
  倒是皇亲国戚种的大棚会拿出去卖,换钱,改善生活。
  他们俸禄没提高,京兆府的百姓收入提高了,商品价格上涨,再不赚钱,好生活享受不到了。
  包括公主们,她们养的人多,只凭借李隆基发的那点不够吃,自己种。
  永穆公主住在兴庆宫中,听到消息,带上自己的贴身侍女挎篮子过来。
  两个人从另一堆里选了几样自己想吃的菜,高高兴兴地离去。
  等别人拿得差不多了,宋璟给自己家的装好,问毕构:“他就没解释一下?”
  宋璟郁闷,你李易坑当朝宰辅,坑完了没有什么表示?
  “小易说可以原价收回去。”毕构看向宋璟的时候突然发现,论算计,李易根本不像是那个年岁应该有的程度。
  “里面有问题?”宋璟很谨慎,不敢再痛快答应,万一反悔,发现自己又吃亏了呢。
  “小易在下一盘大棋,他……”毕构把李易的安排说给宋璟听。
  “安北都护府?养马?水路分段行船和陆地行舟,穿两个沙漠的中途水井绿洲补给?地下河渠?为什么是那里?”
  宋璟凭借自己对安北都护府的了解,认为除了军事用途外,没有其他价值。
  军事用途走黄河另一边的岸边足矣,铁索浮桥开化的时候能用上,其他的没问题了。
  何必又要加大投资,对,叫投资。
  “里面一定有大事儿,他没说。”第三个宰相苏颋听着呢,他给出判断。
  “陛下估计知道,这等事情,小易不会与我等说,要不是买了他一万匹高价马,他都不能告诉我们多余的马送去养。”
  毕构已经开看开了,李易一天天的琢磨的事情让人跟不上节奏。
  除非天天找他问,问他会说,不问,他也不知道你想知道什么。
  “好好的朝堂不进,非要在外面,心中无大唐。”宋璟批评,嘴里更疼了。
  苏颋这时不想说李易,他出声:“先养着马,等路修好了,送去繁育。比军马差一点的马,生下来的小马可能会有好马。”
  “对,应该有好种马,马群中的母马单独选出来,去找好种马配,还不用给李易钱。”
  毕构一转眼又算计起钱的事情,种马贵呀。
  种马吃的东西,全是好的,李家庄子据说给种马吃胡萝卜、生鸡蛋、鱼骨粉、大豆、青储。
  其他的饲料不用想,保证是最好的,苜蓿草在大棚里种。
  感觉不是养马,是养孩子。
  “先让工盟制作雪橇,等送东西的五千匹马回来,雪橇得还给李家庄子。”
  宋璟想起个事情,买马的时候没有雪橇。
  “李易应该卖雪橇,昨天他说加雪橇三十缗,我们也会买,一个雪橇才多少钱啊。
  现在大部分地方,尤其是草原突厥那里也下雪,运送军资……”
  苏颋在抱怨李易,说着说着他突然停下。
  宋璟露出愕然的神色,毕构嘴角带着微笑。
  苏颋表情变得严肃:“大范围下雪,李易害怕哪里突然有战争,他好组织力量去给送东西?”
  毕构点头:“对,故此他宁肯不赚那份钱,也要保证随时可以调动雪橇,从没指望过其他人。
  现在突厥若是敢犯边,李家庄子一定还能拿出来大量辎重给送过去。
  陛下更愿意呆在李家庄子,因为安稳,不会有准备不足的情况发生。”
  “看看还有什么奏章要处理。”宋璟决定老老实实干活。
  他无法再用不给雪橇的理由去指责李易,李家庄子时刻准备着,不管是受灾还是打仗。
  自己这个宰相根本作不到,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供浪费。
  李家庄子宁肯东西积压,也不往外放。
  苏颋和毕构回各自办公室,再坚持几天,过年就放长假了。
  ……
  “自行车一千缗一辆不贵,长安城中有一辆,从对角骑,很快也能到。”
  李隆基又熟悉一会儿自行车的骑乘,认为比马好用,在长安城骑马,万一马受惊,会撞到人。
  骑自行车自己控制,很轻松,还有刹车。
  王皇后把车放好:“骑到城外,有人抢自行车怎么办?”
  “抢了没用,抢完自己骑,还是卖?自行车暗中有编号,谁买的记录。”
  李易认为别人的智商够用的话,就不会抢自行车。
  跟他那个时候刚有汽车的时候一样,抢到手开不开?别人骑自行车,你开车,太明显了吧。
  自行车亦如此,就那么多,价格高昂,你一个看着就觉得没钱人在骑,暴露了吧?
  何况拎煤油灯和暖水瓶装逼的人,会自己一个人拎吗?有跟班的。
  骑自行车保证也是一群人跟随,它不是交通工具,除非是李家庄子的人骑车去城里办事,别人都要张扬。
  想到拎暖水瓶,李易对李隆基说:“擦鞋赚钱养家的孩子们,应该有个棚子。
  长安城可以在路边摆流动摊位,收取一点费用,用在卫生清理上,比如一天一钱。
  陛下搬到兴庆宫了,邻街开窗通风好,大不了护卫站在陛下要走的路上其他窗户旁边。”


第七百八十一章 年底公主新款衣
  朝堂上的人忙碌中,本年的最后一天到来。
  李隆基一家全走了,包括李旦和斗卢贵妃。
  南曲的一大群人抵达,准备表演节目。
  第一批的四十二个学子也从县中赶回来跟家人过年。
  外面西南蛮俘虏在自己做饭菜,表现好的,允许转为炊事兵。
  炊事兵有机会学习大唐的饭菜制作方法,属于好待遇。
  平时他们吃黑面包,不煮麦子饭加糠了,是把麦子磨出来六零粉后剩下的面与糠制作的面包。
  偶尔有鸡骨架吃,过年了,包饺子,猪肉大葱馅的饺子。
  还允许一人喝一碗浊酒,发了新衣服,新鞋子。
  关键是他们还学习大唐的文字了,不是一般的俘虏,是有知识的俘虏。
  就这样的回去后,可以当个小头头,西南蛮有几个会自己地方文字的?又有几个会大唐文字的?
  “李郎打扰了,过年家中清冷,我和小兰到庄子看热闹。”
  永穆公主竟然来了,她不去皇城那里,跑到李家庄子。
  李易看着她和小兰:“欢迎美女,我都想去你家庄子接你了,又怕太过唐突,你家的豆虫养怎么样了?”
  永穆公主脸微微一红,低头不说话。
  小兰在旁边赶紧出声:“养着呢,收了许多虫子,等天暖和了种豆子,指望虫子变成蛾子产卵。”
  “其实不用收太多,蛾子产卵多,若周围有别人家的豆地,蛾子能飞过去。”
  李易没想到京兆府的人如此听话,李家庄子一宣传,秋天的时候虫子涨价了。
  听说还有的百姓捉到的虫子多,埋在土里,家中媳妇儿生了孩子,怕营养不够,心疼地把虫子挖出来给媳妇儿吃。
  就跟他那时以前的人差不多,儿子娶媳妇了,赶紧多养鸡,等着儿媳妇肚子起来。
  到那个时候鸡蛋有了、鸡也有了,整天给儿媳妇吃,一天吃好多个鸡蛋,后来儿媳妇一看到鸡蛋就恶心。
  隔几天炖一只鸡,有钱的买肘子,不怎么放盐,为了下奶。
  到他来大唐的时候,有的地方村子里还这样干,根本不讲营养均衡,甚至依旧重男轻女。
  现在更厉害,那怕是庄户们嘴上不说,生了女娃儿的会好好照看,其实依旧希望嫁出去的女儿和儿媳妇生个大胖小子。
  “李郎,李郎!”永穆公主见李易愣神,在旁边呼唤。
  “闻恬啊,将来有一天你嫁人,想好找个啥样的没?你看我这样是不是挺不错?”
  李易回过神,嬉笑着跟永穆公主问,还指一指自己。
  永穆公主脸上的红色一直蔓延到脖子,赶紧转过身去看向俘虏那边的区域。
  “李东主你咋……咋能这样问呢?”小兰在旁边卡腰。
  “问一问而已,我现在单身。”李易依旧嬉皮笑脸,让站在周围的宫女太监们好不适应。
  平时他们看到的东主就是温文尔雅,面对外人的时候规行矩止。
  偶尔洒脱,让人觉得舒服。
  现在这……这分明是登徒子。
  “李郎可在俘虏身上赚到了钱?”永穆公主看着俘虏们住的地方,突然想到了李易花钱买俘虏的事情。
  在她看来,李易在哪里都能赚到钱,很厉害的哦。
  “唉!”李易却叹口气:“别提了,说吃亏吧,没亏到什么,给个饭吃而已,不额外给工钱。
  说赚吧,老毕那个人啊,他太抠了,我要不是说有军事上的事情,他就盯着我的钱。
  一万一千四百多的俘虏,一直在给朝廷免费干活,朝廷只给点饭。”
  “咯咯咯咯咯!”永穆公主看李易一副要捶胸顿足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这些个俘虏,我其实有另外的打算,现在干活,顺便接受大唐的文化。
  明年把表现好的放回去,随便找个借口,放个百十人回去。”
  李易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文化的冲击才最重要。
  尤其是在大唐强盛的时候。
  按照资料记载,过了年,会有日本的一大群人到大唐,学习知识,顺便还当官呢。
  现在是元正天皇在位,女的,今年虚岁三十七,据说很漂亮,帮弟弟的孩子执掌朝政。
  李易没见过对方,不知道貌美到什么程度,估计比不上面前的少女和馨研。
  面前这个是清秀的美,馨研属于温婉成熟的美。
  李易发现了,说大唐以胖为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西方女人那种胖不是的,带大肚腩的胖唐朝人不喜欢。
  “李郎。”见李易又一次走神,永穆公主十分无奈。
  你一边说着像调戏的话,一边想别的事情,你太假了吧?
  “啊?啊!闻恬呀,我设计了新的衣服,一整套的,不,是好几套,冬季美女穿的,你要不要试试?”
  李易再次回过神,介绍起他抄的设计。
  唐朝有钱人的服饰其实很漂亮了,他加入了他那个时候的一些元素和风格。
  他发明不了化纤的丝袜,却能制作出蚕丝的长袜,蚕丝本色,配上及膝的百褶连衣裙,或分开的上衣。
  外面是毛在外的皮衣或呢子大衣,有长有短。
  这还是因为纺织工艺上来了才制作出来的,一直没卖,都是庄子里的人穿。
  粗糙点的就是毛毡,细的是衣服。
  跟麻一样,粗糙的是麻袋,细的是麻纺。
  这种呢子衣服清洗的话,大唐南方地区比较费劲,不过人家也不穿,穿上热。
  北方只要看脏了,扔雪里,拿棍子一顿敲就行。
  一听李易说新衣服,永穆公主的脸更红了,她知道李易给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