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南是最南边,离长安远着呢,已经给出来两个铁矿,足够大唐用了。
  铜,现在能印刷货币,地位就靠后了。
  李成器又带着一肚子心事走了,走之前去学子那里看看,看看他们在学什么。
  “当地有铜矿和铁矿,含量很高的。”李成器找到李隆基,纠结地说出那里的矿产。
  “不开采,不说。”李隆基更是想到其他人要去争夺。
  “庄子上的学子们在练习丹甑赋,时务策方面,选择了商税、水军、契丹经济文化交流、军械研究。”
  李成器换一个话题。
  “国有丰年好。”李隆基露出笑容,今年的题定下来了。
  他知道二百二十个学子的文采不好,即便再努力,天赋上该比不了别人,还是比不了。
  他们最珍贵的是跟着李易学习新的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特殊的算术、经济知识。
  大唐需要的是此类官员,写文章能凑合看就行。
  “就怕他们帖章的时候没有背好,若是连乙等也没上去,只能给外九流的官,或斜封官。”
  李成器发愁,他怕学子们最基础的都考不好。
  “不要了,在李家庄子的条件好,背诵不行,其他才华自然平平。”
  李隆基坚持,必须把该背的背下来。
  李成器无法,派人去把李易的回答给吐蕃使臣。
  “五千匹牛马?一大笔钱财,好在如今没春耕,许多人家养不起牛马,拿出来卖。”
  伊辛巴躺在床上,分析着牛马价格。
  伯讹忧心忡忡:“怕李易把此事公布出来,我等买牛马时价钱过高。”
  “不会。”伊辛巴笃定道:“我们只买五千匹,卖牛马的人涨价,被买走的高兴,没被买走的会降价?
  降价不甘心,不降价又卖不出去,他们恨李易,李易得不偿失。”
  “既然李易怕,不如我们帮着说出去。”伯讹发现机会,坑李易的机会。
  “说出去,要花几倍的钱买,买不起,李易要的牛马,五千匹买下来,几万缗又花出去了。”
  伊辛巴看一眼自己的腿,对伯讹很不满,胆子那么小,怕李易报复,竟然打断自己人的腿。
  伯讹当作不知道,他笑了:“李易以出题为名,算是给我们个理由,变赔偿为比试,回去好交代。”
  “我不信他能用一个玻璃杯和半杯水弄出来彩虹。”
  伊辛巴多番尝试未成功,不认为李易能行。
  “若他不行,可还给他牛马?”伯讹不想给。
  因为刺杀的事情确实与他无关,他没下命令,更不知情,冤。
  “看他怎么说。”伊辛巴决定把问题扔给李易。


第六百一十二章 水幕天华成神迹
  正月十五晚上,在张家村子住的大棚蔬菜合作养殖户们,带着家人纷纷赶去城中。
  张家村子很贴心地一人送他们一盏灯笼,挑着晃来晃去,颜色各异。
  “我想去叔叔那里看水幕表演。”王皇后抱着儿子不想参加皇城盛会。
  “易弟那里随时能去。”李隆基和王皇后一样的想法,偏偏他不能离开。
  他找个理由,把媳妇儿留下。
  “对,过几天,去李家庄子看水幕。”王皇后看一眼自己的儿子。
  小家伙爬累了,正在睡觉,等半夜的时候会自然醒来,喂奶、换尿布,看烟花。
  李成器也在百福殿里呆着,还有其他几个兄弟。
  李隆基打算让亲爹上皇城城楼,他已经不恐惧有人会跟他抢位置。
  别人利用不了父皇、兄弟,羽林飞骑难道是摆设?
  太上皇李旦心情好,跟儿子终于能够达成真正的共识了,往后再不用担心。
  其他四个王,始终用感激的眼神看长兄李成器。
  他们知道是李成器那天去了一次皇庄,认识了李易。
  从此传奇开始,李隆基心思再不会放在篡位的事情上。
  那李易简直是个神仙,不停地往外拿东西。
  转手还给皇后打助攻,感觉上李易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支撑起皇室的稳定。
  这不皇嫡子出生,李易开始转变行事方针,从搞小发明,变成了推动朝堂政策。
  不仅仅开始收一部分地区的商税,还支援战争,现在处理起外交事务。
  感觉那个少年无所不能,只要他想,他就能够做到。
  政事堂的三个宰相,工部的尚书、户部的尚书、吏部的尚书、太医署、礼部的官学,全围着他在转。
  哦,还有司农寺、鸿胪寺。
  似乎除了刑部,别的部门没一个能够摆脱李易的影响。
  他只要动一动,朝堂跟着看,各邦使臣提心吊胆。
  他一个人搅动风云变幻,京兆府许多百姓在家中给他立长生牌位。
  结果就是自己这些个王,彻底安稳了,不会被杀,好人李易。
  帮助别人家庭和睦的李易,眼下站在调音台前,戴上耳机。
  投影仪准备妥当,三个水幕安排到李家庄子、务工者聚居区、灞水桥外面。
  水幕大,当成大屏幕来播放。
  庄子里的水幕前面是舞台,馨研等大家在那表演歌舞,有音响和话筒。
  二氧化碳出雾设备只有舞台上有,包括各类灯光。
  长安城门开着,今天晚上不关门。
  谁有本事能带兵打进去,皇位都可以给他。
  十六卫经过额外的训练,战斗力增加,羽林飞骑来回奔走。
  皇城和李家庄子的热气球升空。
  李家庄子的窜天猴、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武器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
  李隆基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没有特殊情况,不关城门。
  军队够用,武器也充足。
  等他之后晚上回兴庆宫住的时候,城门开着,在城门和李家庄子之间安排好人员。
  他想出去就出去,半夜也能从李家庄子回来。
  安全啊,李家庄子在那,可以和兴庆宫成犄角之势。
  有人想攻打兴庆宫,李家庄子会立即出兵。
  两地之间距离短,可以军营连绵。
  若是有什么敌军从别的地方打过来,赶紧出去,到李家庄子。
  城门开着,百姓们纠结了。
  他们听说李家庄子有节目表演,还是很特殊的那种,隔着很远能够看到。
  又想看花灯的楼,在皇城那里。
  离着东边城门近的百姓,在经过一番选择,去李家庄子。
  因为李家庄子有大席,外面摆了好多张桌子,饭菜会送上去。
  皇城那里吃东西要自己掏钱买。
  同时人多,拥挤,总会把自己个挤得找不到了。
  百姓们过来,找好位置,坐下自己取食物,都是烤肉串,还有温好的酒。
  俘虏们也在,将近一万两千人的俘虏,今天允许吃烤肉串,同时可以喝一碗黄酒。
  说好了的,今天谁出问题,一个队,当场射杀。
  一切逐步内妥当,灯光给起,伴随着一声嘭,水幕升起。
  灯光照耀下,水幕颜色变幻。
  即便是跟李易去归还小孩子时候的人,都再次露出惊讶的神色。
  李易对着乐队点点头,乐队的彩云追月前奏响起,李易在调音台上操作。
  一个个音响几乎同步发出声音。
  舞台上的景色被投影到水幕上,追光打出来。
  摄像机位调整,新人‘导演’手忙脚乱。
  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出现,一人一个话筒。
  “欢迎大家来到李家庄子正月十五演出现场。”女主持人甜美地笑着。
  “是的,正直上元之夜,能够与诸位共同欣赏演出,是我的荣幸。”男主持也笑。
  周遭的人大气都不敢出,被吓到了,那么大的人在前面的水上露脸。
  “现在我们听到的曲子是彩云追月,由李东主作曲。”女主持人说。
  “不错,所以今天第一个节目,就是彩云追月。”男主持跟上。
  二人报幕完,向后走,轰,二氧化碳喷出来,舞台上烟雾缭绕。
  “哇啦哇啦。”西南蛮俘虏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喊完,这个人直接跪下,额头点地。
  周围的人紧跟着跪下。
  当彩云追月的舞蹈在伴奏下跳起来的时候,所有西南蛮的俘虏全跪了。
  连着一些百姓也哆嗦着跟他们一起跪。
  跪了一会儿,百姓觉得不舒服,起来重新坐回去,继续看节目。
  西南蛮的俘虏则是跪在那里抬头看节目,不敢起来。
  他们觉得这是神灵的力量,不是他们可以直面的。
  契丹的三百九十人老老实实坐着,瞪大眼睛,神情有些慌乱。
  他们不熟悉水幕投影,更不懂得音响。
  眼前所见到的一切皆是他们认为不可能由人办到的。
  台上的舞蹈继续着,一个个‘大家’尽量配合音乐的情感用舞姿表现出来。
  其动则翩跹,其静成恬然,其行也婉转,其步亦如莲。
  镜头给向了乐队,乐队中的女子同样是那么美。
  主旋律的音到哪个乐器,镜头便对在谁的位置上。
  远处的镜头给乐队一个全景的时候,乐队齐奏。
  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感觉不到晚上的寒冷,也忘记是在李家庄子左近。
  他们像到了仙宫一般,忘了吃东西,顾不上喝酒。
  直到彩云追月的舞蹈表演结束,一个个还愣在那里,回不过神。
  ‘哗哗哗!’李易没办法,带头鼓掌。
  庄户一看东主拍巴掌,一起拍吧。
  其他人明白了,学着来。
  掌声中,男女主持人再次上场。


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此彩虹可再赌
  节目没有结束,一个个来。
  有相声、小品、哑剧、诗朗诵、乐器独奏、小合奏、其他的舞蹈。
  李家庄子的孩子们还表演了大型儿童舞台剧。
  俘虏们被人给喊起来,再跪会跪出病,地上凉。
  半夜的时候,烟花绽放。
  有的人坚持不住,困得直接趴在桌子上,被千牛卫的人送到他们的营房中休息。
  当天亮,节目结束,李家庄子送上热汤和包子、小菜。
  一桶桶的热水打过来,众人上厕所、洗漱、吃饭。
  从别的地方来的‘观众’,一人赠送一条手巾和一个牙刷。
  吃饱了,各回各家。
  他们又精神了,一同回去的时候跟同样观看的人说着哪个节目好看。
  遇到没去看李家庄子节目的人,更是把那场景给吹上了天。
  今天没有大朝会,李隆基开了个小朝会,主要提一下关于雷州、琼州、振州等地官员安排的问题。
  那么远的地方,官位没人争,李隆基说谁就是谁。
  姚崇听着一个个名字,发现都是特别有能力的人,现在官位不高,办事效率却不错。
  他有些舍不得呢,无法猜测李隆基的意思。
  以前他会察言观色,跟高力士差不多。
  李隆基心中想什么,他可以琢磨个大概。
  最近他越来越迷茫了,好官往最南边扔,啥意思?
  “听人说,昨夜李家庄子出了水幕天华,不知怎么做到的,把人的身影给放到了水上,要远就远,想近则近。”
  张说在回政事堂的路上与两个人说。
  姚崇咳嗽一声:“乃是小道,与大事无益。老夫看到的是李家庄子支撑起三万余人的肉串。”
  卢怀慎双手拢在袖子中:“不错,今天早上,又做了大量的包子。
  三万多人,李家庄子一白天提供肉串、木炭。
  一晚上部分人把包子的面发好,馅拌了。
  天亮之前包出来,蒸熟,汤倒是好说了。
  比起除雪为十六卫提供羊汤厉害多了,前线打仗,不需要吃烤肉串和包子。”
  “哎?”张说反应过来。
  对呀,李家庄子后勤更厉害了,哪里是正月十五表演节目,分明是在炫兵。
  做给谁看的?一次提供羊汤不够,再来一次表演。
  “包子怎么包得那么快?”魏知古从后面追上来,他现在是工部尚书,愿意追求技术。
  “是不是他又琢磨出来新的东西了?卖不?收税。”毕构从另一边出现。
  毕构精神状态非常好,不见丝毫生病的样子。
  “你户部到昨天晚上,过年十五天,收了一百二十六万多缗的税,该给我工部拨款了。”
  魏知古看到毕构,开口要钱。
  毕构往旁边躲一躲:“只是过年情况特殊,过了年,往后没那些钱。”
  说话的时候他警惕地看着姚崇,姚崇还兼着兵部尚书,兵部要钱怎么办?
  “看老夫作甚,老夫不想打仗,只愿防备。”姚崇说出他的战略方针。
  “防备难道不需要钱?”毕构嘀咕。
  “那个玻璃杯放水出彩虹的办法,你们琢磨明白了?”卢怀慎老好人,打个圆场。
  “今天吐蕃就要邀请李易演示,吐蕃买了两千九百匹马和两千一百头牛,花了不少钱,李家庄子根本养不起。”
  毕构不愿意多招惹姚崇,顺着话转移。
  “之前从余怀德商队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