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行,豆秆子会翻到田里养地,然后大家就吃毛豆。
放点盐和大料,别的都不用加,要想加就是桂皮、香叶、姜片。
太费钱了,不放。
豆子也是盖着锅盖先放盐煮出来,颜色是黄的,吃起来有点面。
李易那时想吃绿色的,是先烧开水,然后把豆子泡洗干净了,下到水里焯。
焯完拿出来再放盐,这样就不会变黄,只是吃起来口感不好。
李家庄子新买的地,因为不够肥,豆粒长不大,不煮毛豆吃,也没别的办法。
“减租子,朝廷怎么办?”李隆基跟着拿起个毛豆剥。
“买呀,我与朝廷联合印钱,需要东西花钱买。
等着蓝田县的商税试点成功,其他十九个县也成功,按照不同的模式推行商税。
商人不是要兼并么,兼并了转成商税,回头补贴给百姓。
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不是现在的左藏和右藏,左藏收租赋,调用来指派百姓和雇佣百姓干活。
左藏哪去了?官员发俸禄、军队给粮草。
右藏是各地的土贡,专门给皇室人员用,堆在那里有什么用?
内藏才是陛下最关键的东西,因为天下陛下说得不算。”
李易看着两个兄长,最后一句很刺激人。
李隆基低头,李成器仰头。
“原来如此。”李隆基低头想了片刻,理解了。
“易弟,凡百姓,皆应交税,朝廷收了钱,取富者而利贫家。”李隆基总结出来。
“是呀,不然造反。贫富差距大,加上吏治和军队啊无战力,必然被人趁机而入,百姓跟着干。”
李易说出来的是大唐之后的情况,安史之乱是开头,各地的叛军是怎么出来的?
对李易来讲,现在去想以后责怪谁没有意义,他来了,他不允许那样的情况出现。
“变得太多了,陛下和臣子一时反应不过来呀。”李隆基知道推动后要面临的斗争。
“早着呢,现在都没铺开。货币不够、绢帛还能用。
主要是军队,明年吧,我本不想往外拿东西。
可是没有一支可以绝对震慑其他部队的陛下私军,别人不怕。
值得庆幸的是,十六卫都在努力训练了。
只要给够他们比普通百姓生活费更多的军饷,他们就会稳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李易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没钱,啥都干不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李隆基重复。
他深吸口气:“对,没错,要有钱,私军,私军一定要强。朕……真是要弄钱啊。”
“是哈!”李易笑着点头:“我这里有好武器,明年差不多能出来,可厉害了。”
“叔叔你说的武器有多厉害?”王皇后一听战争的东西,又感兴趣了。
她说话的时候低头看一眼在小车中的宝宝。
小家伙没睡,睁大眼睛看桃红隔几息碰一下的小车上面挂着的摇晃布偶。
“嫂嫂,新的武器厉害之处不在于杀敌,而是训练时间短。
寻常的弓弩手,如羽林飞骑,选拔的时候就是厉害的人,包括辎重队伍都不一般。
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出一个厉害的弓手,我这个武器,三到五天就可以用。
三十到五十天,就是合格的战士了,上去就打,不比弩兵差。
我给出的新的弩,弩兵也不能连续上弦。可是新的武器,士兵可以连续攻击,不怎么累。”
李易说的是燧发枪,他没制造硝化绵,就是燧发,打火机都有了,凭什么还要用火绳枪?
燧发枪直接燧发点火,他若是大量制造硝化绵,那就要用很多铜,制造弹壳。
“易弟,为兄敬你一杯。”李隆基端起小酒盅,仰头先喝了。
李易无奈,跟着喝一盅:“三哥,主要是劝陛下把十六卫好好整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易弟所言不错。”李隆基又给李易倒酒,李易赶紧双手托起酒盅。
李成器在旁边跟着喝一盅,他骄傲啊。
自己找到的易弟,看吧,有多厉害?
之前在兴庆殿中问三个宰相,支支吾吾的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宰相啊,还要回去想,当场答不上来。
俺易弟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儿,吃吃喝喝闲聊中,解决。
王皇后听着,也露出笑容,她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老公’问政的感觉。
小家伙也在那里‘呃呃,啊啊’出声。
七月十八日,一个经过改造的水车出现在灞水边。
李家庄子的工匠在调试,旁边别的水车旁边有在那里脱粒的人好奇观看。
李家庄子制作的水车始终免费用,谁愿意过来脱粒都行。
反正水车不能动,不嫌路远,运过来就操作,然后秆子也拿回家,李家庄子不要。
不过脱粒过程中总会有其他的碎末掉下来,这个拿不走。
庄户会收集起来,这是好东西,放在锅里煮,猪爱吃。
李易今天起得晚,昨天吃完饭,他回去画图,画燧发枪的图纸。
不是画个外形,是制造图纸,枪筒暂时没有打算制作出膛线。
拉膛线庄子能拉,螺纹都能车呢,膛线一个道理,就是比较长而已。
蓝田县中的巡察使长孙昕起得也很早,准确地说,他半夜起来就没睡。
千工拔步床出问题了,不是工匠的问题,是他买的木头的问题。
他知道工匠制作那么大的木制物品的时候,会用很多木头,选好的地方。
然后他就购买,陆续购买。
说好的是檀香木,结果他亲自去接收,闻着味道不错。
等工匠开工的时候,发现不是檀香,是撒了檀香粉的乌木,制作棺材比较好。
第四百五十四章 阴沉木出谁赔钱
“长孙巡察使,两种木头差别很大。”工匠用那样的眼神看着长孙昕。
“我……我知道。那天……”长孙昕在回忆。
那天许多木头堆在一起,看颜色差不多呀,浓郁的檀香味。
卖木头的商人还请自己喝了酒,大家都很高兴。
之后叫他们搬运到此,今天才动用那批木头。
哪个环节出的问题?
长孙昕看着堆在那里的一大堆乌木发愁,小,制作棺材要拼很多块,谁愿意那么拼棺材?
“长孙巡察使,还要再买一批木头,千工拔步床,要求的木板要尽量大。
这些小木头只能用了制作凳子、榫卯拼接。
阴沉木我们看了,黄柏木的,看看家中有什么……”
“你家中才有死人用这种小块拼出来的棺材呢!”
长孙昕不等工匠说完,便打断对方的话。
工匠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转身回去干活。
长孙昕背个手围绕着一堆阴沉木看,嘴里骂骂咧咧的。
“别让我逮到你,不然我叫你知道厉害。”长孙昕认为自己被骗了,想找到那个商人。
“不行,这个亏我不能吃,醉仙居在盖着,他们需要木头,关小潭。”
又转了几圈,长孙昕觉得自己想到了办法。
“你们把这些木头照着原来的样子堆好,快。”长孙昕对工匠们说一声,背手离去。
他回自己住的院子:“去,把关小潭叫来,本官有事与其商议。”
小厮跑了,不长时间,关小潭到地方,笑着与长孙昕打招呼:“长孙巡察使公务繁忙,还能抽出时间召见,小潭不胜荣幸。”
“不必,本官见你醉仙居需用大量木头,正巧,本官制造千工拔步床有所剩,不知该如何安排。”
长孙昕聊家常一般把他有木头的事情说出来,还强调对方需要木头。
“太好了,我看一眼,若行,我高价买。”关小潭知道长孙昕在制造床的方面投入很大。
到现在估计要没什么钱了,给他点呗,东主吩咐了,就让他呆在蓝田县。
那床慢慢做去吧,他若是没钱断了供,不玩了怎么办。
“走,本官带你去看。”长孙昕拉住关小潭的袖子往后转。
“长孙巡察使,等一下,我回去找两个懂行的来,我不熟悉木头。”关小潭着急了。
“本官那里有工匠,你问他们。”长孙昕给出一个办法。
二人到地方,十六个工匠已经重新堆好了,各自在那里忙着。
“面前的一大堆,全是剩的,买的时候花了我七十缗,你给五十缗拿走。”
长孙昕指指面前的木头堆,他买的时候四十缗,想赚十缗,顺便坑李家庄子一次。
关小潭没直接回应,他走过去,绕一圈先看外面,再透过缝隙往里瞅。
里面怎么木头横七竖八地放着?堆木头有这么堆的?不怕倒塌?
稍微估算一下,关小潭明白了,里面有不好的木头。
而且即便全是一样的木头,这堆也不值五十缗。
“如何?”长孙昕在旁问。
“好,好木头,五十缗我占便宜了。”关小潭认了,一百缗以下的他能做主。
他没去问哪个工匠木头如何,问了会给工匠惹麻烦,工匠说实话还是说假话?
说假话,得罪李家庄子。
说实话,得罪长孙昕。
“你把钱送来,我派人给你运过去,咱俩写一下。”
长孙昕怕关小潭翻悔,拉着他还专门写了个买卖契。
关小潭回去取钱,五千张十钱的兑换券。
长孙昕额外找了一些力工,过来装车,把木头搬运到醉仙居的施工工地。
等他带人离开,关小潭才叫上两个木匠过来看。
“小潭,这个是阴沉木,黄柏的木头,太小,不适合打造棺材。
如果家中有极阳之地需压制,可用阴沉木制作摆件,不宜打造其余床榻桌椅。”
工匠看了,与关小潭介绍。
“那这东西好不好?”关小潭问。
“看在谁的手中用,有方外之士就好用,寺、庙、观,他们愿意要。”
木匠用手摸了摸木头说。
“我带回去问问东主,这边还要你们帮忙照看。”关小潭决定送回庄子。
几辆车装着形状不是很统一的阴沉木出发,中午之前抵达庄子。
“东主,长孙昕非要卖我一批木头,外面看的时候是檀香木,里面有黄柏的阴沉木。
一个个的都太小,做不了棺材,工匠说若家中有……”
关小潭找到李易,开始汇报情况。
“哪呢哪呢?我看看。”李易不等关小潭说完,兴奋地喊起来。
“在……”关小潭又没说完,李易冲出去了。
很快他找到了那么多的阴沉木,蹲在那里摸来摸去。
“好东西,行,可以,做什么棺材?这个用来做乐器呀。
他拿这种木头制作千工拔步床,会死得很惨。
不过用来制作乐器,价值一下子不同了。”
李易蹲在那里,一脸欣喜之色,多亏是黄柏的阴沉木。
换成楠木的软木,还不适合制作乐器呢。
可以制作小提琴、箫、笛子、胡琴、横琴。
关小潭凑上来:“东主,木头好?”
“好,多少钱买的?”李易点点头。
“五十缗,还有一些檀香木。”关小潭答。
“去找宋管事领赏,一百缗。对了,立字据了吗?”李易想起个重要的事情。
“立了,长孙昕怕我反悔,拉着我写的。”关小潭笑了,贼贼的那种。
“长孙昕不容易呀。”李易感慨一句,为长孙昕难过。
“是啊是啊。”关小潭附和。
他能想到,当这批木头被东主给制作成乐器卖高价后,长孙昕会是什么心情。
“你去找宋管事的时候,告诉他,多收一些阴沉木,不要软木的,只要硬木,我不打造家具和棺材。”
李易想到现在大家对阴沉木的理解就在棺材、法器等方面,价值不高的时候,多多买。
等他把阴沉木制作成乐器流行起来后,储备的阴沉木就是钱。
关小潭高高兴兴地找到宋德,先说李易让大量收购硬木的阴沉木,才提自己有一百缗的奖赏。
钱他不拿,记在账上,有需要的时候,再跟庄子里买东西。
比如成亲打首饰,同样在账上转。
宋德想了想,找到印刷作坊,要求在报纸上打广告,灞水李家庄子高价大量收购硬木阴沉木。
翌日一早,报纸出来,送往各个地方。
蓝田县中,昨天坑了关小潭一次的长孙昕吃着早饭,拿到了今天的新报纸。
先浏览一遍标题,再挑着看最想看的内容,然后……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与民争利催商税
“长孙巡察使、长孙巡察使,醒醒,不好了,长孙巡察使不行了,快来人救命啊。”
长孙昕倒了,在报纸的广告位置处看到李家庄子高价收购阴沉木的时候倒的。
小厮喊着,一群人围过来,各种敲打、各种掐,最后心肺复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长孙昕苏醒过来的时候嘴里就嘟囔着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