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最初有点紧张,天天如此,习惯了,你站你的,我写我的。
甚至有的考生在思索,就盯盯的看着巡考,不过目光中没有那个距离的焦距。
天上无人机在飞,从侧上拍摄考生的情况。
有的考生写着写着停下,放好笔,拿起旁边的电话,摇一摇,似乎说了什么话。
本地百姓好奇,那个是何物?原来大唐科举考试是这样的,一人一个小屋子,真不错。
镜头给到别处,大概有个五六分钟,镜头又一次转回来。
有人推车走,来到这个考生面前,送上个餐盘,里面装着饭菜,考生端起来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又接一碗汤,在那里吃饭。
推车的人继续向前,凡是要吃饭的都给送来他们点的饭菜。
随着一个个考生打电话后有人送餐,吃烧烤的百姓露出恍然的神色,立即跟身边的人说,他们用那个让人送饭。
即便猜出来,大家依旧觉得神奇,怎么做到的呢?
“比我那时好啊,我那时上午考完就出考场,自己找地方吃饭、休息,后来考生考场旁边的旅店价钱可贵了。”
李易小声嘟囔,当然,之后的考生也能先进旅店休息,打电话叫外卖。
一般不敢叫,怕吃坏肚子,必须亲自去饭店里看。
有专门卖盒饭的,平时看城市,有的地方一份二十,有的八元,一考试全涨价,翻倍。
“我当初怎么吃的?哦,想起来了,记忆力真好,我吃的是盒饭,泡沫盒的。
五元钱一份,平时四元钱,两荤两素,加上一份拌菜,我就喜欢吃拌的干豆腐丝。
就一个盒,包括饭和菜,菜塞得满满的,在盒盖那边放,最后套个塑料口袋,真贵。”
李易继续嘟囔,他觉得以前吃的盒饭贵,当时收入低,四线城市。
“易弟,易弟?”李隆基的声音传来,他看李易在那里嘟囔走神,不知道嘟囔的是什么。
“哦!三哥我是说现在考生太幸福了。”李易回过神,露出笑容。
第两千八百四十五章 感怀笑闹海贸繁
“哎!”周围传来一片叹息声,大臣们难过。
他们一个个都考过科举的,当时的条件……
二月份不管长安还是洛阳,没一個暖和的地方,洛阳相对好一些,长安……一言难尽。
与眼下如何比?单个房间、地暖、电灯、独立卫浴、电话叫餐,关键还允许出去溜达。
“刚柔,考完科举,考场拆掉?”
张九龄想到个事情,考场占地方,去年临时搭建,厕所在外面。
今年暖气铺地暖,里面有下水装置,拆的成本太高,好几千个小屋子。
“庄子里有工作到半夜下班的人,八个小时一班,不管如何安排,终究有深夜的人。
晚上二十点,到凌晨四点,二十点下班的好说,凌晨四点下班的和上班的怎么办?
或者晚上到零点交接班的,上班的与下班的都不方便。
在家里睡觉,有孩子和妻子,下班很晚回家,就可能都醒,上班时亦这般。”
李易说到此停下,还有不明白的?
“哦~!他们到这里住,以前怎么处理的?”宋璟悟了。
“以前住工坊,或者回家和出来之前到另一个屋子住,悄悄走、偷偷回。”李易给出答案。
旋而补充一句:“不喜欢叫他们住工坊,说好了睡觉,却随时爬起来看图纸或帮忙干活。”
大屏幕上叫餐的学子越来越多,旁边人吃饭,香味传过来。
自己饿肚子答题显然不合适,干脆吃吧,吃的时候还能再想想。
考生懂得控制饭量,别吃太饱,吃完会困,一天有四顿饭,愿意吃几顿则吃几顿。
不在饭点儿区间还想吃,只能申请叫人陪同到食堂,考场不能总飘饭菜味道。
“老夫当时考进士,在长安,喝凉水,吃炊饼和咸菜。”
刘幽求突然说起他考科举时候的情形,太苦了,那么冷的天。
“老夫好一些,吃的馒头、渍菜,带个炭火盆,能烧热水,煮鸡蛋。”
卢怀慎跟着说,他范阳卢氏,他爹当时是参军。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当年十七中进士,也有火盆,吃的豆沙包和酱菜、煮好的鸡蛋。”
宋璟开口,十七岁中的进士,指虚岁。
“某未曾那般考过。”张说不服气,我贤良方正科上来的,直接夸过地方。
“老夫……唉!老夫不曾君前问对。”姚崇叹气,摇头。
周围的人鄙视,你的意思是说你最厉害?对,你是给孝敬皇帝李弘死时领头唱挽歌的身份当的官。
其他人不出声了,没什么可比的,都这般了。
不过他们突然看向李易,你说说你呗!幸进?
“青黛、归藏、灼灼,你们就知道吃,这么些个大臣说当官的经历,过来听听,好好学学。”
李易感受到目光了,他怒了,我怎么当的官你们不知道,我幸进?
三个孩子离得不远,带小丫头、小家伙等人一起吃,听到这边说的话。
“是,师父!”三个人一同跑过来,必恭必敬地挨个看,一副你们好厉害哦的样子,我们向你们学习。
群臣面色变幻、表情丰富……
“哈哈哈哈……”李旦开怀大笑:“罢了罢了,回去吃饭。”
“好啊!”三个孩子又跑回去。
“小易你就知道拿徒弟显摆。”毕构过一会儿出声。
“你有这等徒弟你不显摆?”李易抬下巴,不服你教同样的徒弟出来。
本地领头的人看出来一些情况,三个孩子不穿官服,一人一身白大褂,瞧着挺可爱的。
他感觉不一般,犹豫下:“陛下,他们三个是……”
“大唐科举你晓得?”李隆基问。
“知道,进士科最好。”领头的人表示我懂。
“还有另外两个更好的,童子科,十岁之下,再一种秀才科,单科考,这两种皆为一群考官围着问。”李隆基说另外两个。
“哦~他们是童子科?厉害!”领头的人再看三个孩子的目光不同了。
“不,他们是童子科、进士科、秀才科三科进士。当年三小共一试,此后再无童子科。”姜皎在旁边插一句。
“啊?”领头的人又看三个孩子,发呆。
“童子科很难?”过十几息,他回过神。
“难,考官非常不容易。”姚崇、毕构、宋璟三人非常默契地说出一样的话。
领头的人眨眼睛,啥意思?
“我跟你说,这事可好玩了,哈哈哈……”
长孙昕拉着领头的人到一旁讲那时的情况。
不是雨季和潮湿的季节,午后的炎热中却很干爽,适合在阴凉的地方睡觉。
科举场地考生们吃过饭继续答题,这里的领头人满头大汗地跟自己的人一个个靠近了小声说话,又让听到的人找别人说。
他要告诉自己的人,别招惹那三个孩子,必须笑脸以对。
听完长孙昕的讲解,他晓得了,三个孩子是大唐的宝贝。
李易等人不去理会,继续吃烧烤,今天就这一顿饭。
烧烤一直吃到晚上,众人在陆地上休息。
天亮跟当地百姓告别,船队向北出发,下一站振州。
中途不停,按照航程,三天。
这条海路上往来的船只多,大唐商人们自己组的帆船队,租赁一到两艘蒸汽机船带领。
蒸汽机船大唐海军控制,说租赁其实就是雇佣官方保护。
东南亚包括倭国在内,倒处都是大唐的蒸汽机船,往另一边的南亚、中东、非洲也有。
澳洲那里相对船只往来频率低,不过一出动就是几十艘船。
每一艘船都代表着资源和钱,运气好的话,一艘蒸汽机船出去回来,带回的东西价值可以换十艘蒸汽机船。
上面装一堆黄金、白银、宝石、龙涎香、龙血等物资。
大唐的蒸汽机船根本不运输粮食,现在大唐粮食够吃了。
不过别夷商送粮食过来,依旧能够抵税。
粮食多不怕,陈粮拿来为牲畜和家禽,大家吃肉。
“这等情况下,谁愿意其他的国家发展起来?大唐发行货币多,不但不贬值,购买力反倒是提高。”
李易站在最上面的甲板上吹风,举望远镜看其他的船只。
大唐凭借技术优势,对外进行资源和财富的掠夺。
有的地方已经接受了大唐的纸币,因为可以打折。
用纸币买比用东西换节省一成的钱,即百分之十。
第两千八百四十六章 吾所拥有方值钱
“李郎,现在大唐拿到许多东西你不允许作为抵押品,就不能发行货币,东西堆在那里。”
永穆公主把李易拉进上面的玻璃房中,外面风大,吹着难受。
十六节的速度航行,相当于每小时三十公里。
船速如此,海上的风速不一样,船停着不动,依旧有风。
“大唐的流通货币够用,货币在增值,回去就调整,放出更多奢侈品。
银行通过加利息的吸储和放贷,迫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每一次周转时候的利息都是货币贬值。
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金融调整,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军事和民生上。”
李易接过永穆公主递来的香蕉,振州的香蕉。
有船队到那里停下进行补给,顺便带着青香蕉走,能吃几天就吃几天,在快要熟透烂了之前全吃光。
双方交错,无人机飞过去带一些香蕉回来,不多要,一船拿几十个。
椰子就不要了,椰子保存期长,给海员们留着补充维生素和植物纤维,椰子肉挺好吃的。
现在拿在手上的香蕉是相对来说最熟的了,依旧很硬。
小兰手上拿個菠萝,微黄色,可以直接吃,不需要人工催熟,不过带皮,她琢磨着怎么下刀。
李易把香蕉放下:“明天再吃,我处理菠萝,不要再从别人的船上取香蕉了。”
他一手拿过刀,一手扶着菠萝唰唰唰削起来。
一分钟,就一分钟,菠萝别切成小块扔到永穆公主和小兰来时就准备好的盐水中,她俩主要想看李易削菠萝。
李易抖抖手腕,累,他摇摇头,对这个速度并不满意。
有人削一个菠萝半分钟,再切成块十秒钟,他慢了足足二十秒。
谁能削那么快?专门削菠萝的啊,每天的工作就是削菠萝。
上班后开始,不削别的水果,一直到下班。
永穆公主用筷子拨弄菠萝块:“要把带回的宝石当成奢侈品卖给大唐百姓吗?”
“不,外来的宝石不是大唐的奢侈品,只有大唐能够掌握出产地的宝石才是。
比如大唐的玉石、西南的翡翠,哪怕是其他的鸡血石,这个才是大唐的奢侈品。
外来的红宝石、蓝宝石、金刚石都不行,除非咱们把产地占上了。”
在国家方面,李易不喜欢珠宝,在个人爱好上,其实他也愿意看很多漂亮宝石的。
他在这方面不会犯错误,正如自己国家的玉石到国外就不被接受一样。
是某一个地方的产出宝石的文化问题,也是当政者控制的问题。
我没有的东西你有,你说你的值钱,我会同意?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你有积木,我有布娃娃,积木才不好玩呢,布娃娃最宝贵。
所以当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国外很多,当成奢侈品进入自己国家后形成风潮,证明上层人物决策出了问题。
胡椒进入大唐,价格那么高,本身不对,我大唐的人不但要吃胡椒,还得十分便宜。
我大唐已经能够种植胡椒了,而且不贵。
你想买来后让我大唐缺少胡椒,我给你加百分之一万的出口关税,买不?
你买了,我就都卖你,回头我就在报纸上宣传吃胡椒对身体有害。
我继续大量种植胡椒,等你承受不住价格变成白菜价,我再写个文章,胡椒对身体有害研究不够全面,其实胡椒是有益的。
李易把这些思路讲给二人听,国家大局,不能让外国占便宜。
永穆公主用牙签扎起块菠萝递到李易嘴前:“懂啦懂啦!咱们有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没有的则是不好的。”
“哪样东西叫奢侈品?”小兰仔细盯着李易的表情。
“我想推广缝纫机,百姓的衣服其实还是愿意自己做,购买的成衣裁体量身价钱高,只有做好的才便宜。
加上鞋垫、兜子、围裙等东西,有一台缝纫机会轻松很多。
回到大唐,看谁想买,需要家庭资产证明,贷款买不行。”
李易先说出个产品,缝纫机,好东西,曾经结婚的四大件其一。
另外有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实在没有的话,打一个实木立柜也不错。
现在的收音机没什么用,缺少广播电台。
制作起来没什么问题,工艺够了,最简单的猫须检波器和真空二极管庄子全能做。
大唐的工业技术取决于李家庄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