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掉的水中有不少营养,浇花不错, 包括大米蒸煮之前的洗米水。
“你们赶上了好时候,直接吃饱饭。”
李旦看大屏幕中直播的一个劳动点儿的人轮换着吃饭,工地不能停,都凑过来吃饭,排不上号。
分成三拨,一拨吃完换下一拨,下一顿可以调换先后顺序。
淡水鱼和海鱼一起炖,盐少放,海鱼做成干的时候放了盐,找到能吃的野菜扔进去一起炖。
主食为玉米棒子,青玉米,吃起来稍微有一点老,再等等就彻底成熟。
玛雅人种玉米就这么吃,青的时候啃,成熟的也煮,没成熟时饿,总不能饿死。
不然人家为何喜欢种玉米?别的作物没熟前,量少, 煮着不好吃。
大人给一穗煮苞米,半大的孩子也给一穗, 再小的给半穗,选嫩的,否则会把牙给啃下来。
炖的鱼管够,能吃多少吃多少,不像缺鱼的时候,吃炖的鱼,能吃多少吃多少。
李旦感慨于此,大家使劲吃,要知道在大唐之前有地方百姓还吃不饱呢!
后来飞艇出现,运送大量的鱼,用成本价卖给百姓吃。
买不起的百姓先欠着,官员负责带领百姓赚钱,李家庄子出来的学子都往穷地方跑,升官快。
一个县很穷,学子过去先找资源,矿产、植物,哪怕野果子多也算。
一番指导,百姓的收入刷刷增长, 学子等上一段时间, 升官。
实在当地资源需要时间久才能变成财富, 而其他的需要先拿出钱,百姓没钱。
学子会申请资金援助,带着钱下去当官,启动资金就有了。
目前所在,百姓吃饱,是因有船捕鱼,有飞艇送。
“百姓倒是好说话,不要工钱。”豆卢贵妃跟着说一句。
杜斯·彼拉斯城邦的百姓只要给饭吃,只管努力工作,从未提过工资的事情。
他们本身思想便是干活、吃饭,贵族和祭司才会拥有宝石什么的。
奴隶更无须多言,吃饱饭这么奢侈的事情有一天会落到自己头上?每天吃三顿,三顿啊!
画面一转,到另一个地方,大家发现这里情况不同。
有遮阳棚,镜头要下去才能拍,无人机从飞艇上飞下去,有人托着慢慢走。
吃饭的人清一色身穿棉布做的衣服,饭菜中有煮的大虾,主食玉米面发糕,上面加了果脯。
除了炖的鱼,额外多一份酱茄条,配红油黄瓜凉菜。
老国王看愣了,哪個地方的?
他扭头瞅自己的二儿子,二王子眨眨眼,小声告诉父亲:“兰朵莎伊祭司的人,他们拼命学大唐话,现在指挥别人干活,当翻译。”
“哦~~!”老国王恍然,对,兰朵莎伊女祭司的子民一直能吃饱饭。
别人不停地修金字塔,她就那一个父母留下的。
子民整天种地、造武器、狩猎,同等人数的作战队伍,她的逮谁灭谁,被围攻战损比都那么大。
活下来的战士最先学习大唐语言,等救出被抓走的人,战士接手了牺牲战友的家人,一个战士有三四个女人。
一夫一妻制,在兰朵莎伊女祭司的子民身上不管用,女子不想嫁到外面去,尤其是带孩子的,又被其他男人侵犯过的。
跟在同一个金字塔的男战士身边有安全感,睡觉做梦的时候喊自己原来男人的名字,身边的男人也不生气。
没有战友拼命,自己能就战死了,现在要照顾好战友的女人与孩子。
女孩子长大选好人家,人好就行,给的彩礼全让女儿带着,当嫁妆,大唐不就是有嫁妆嘛!
男孩子给准备彩礼,先教好孩子知识,这样才能找到更门当户对的人家。
对,还得教战斗的本事,像他父亲一样勇敢、杀敌本事强。
画面上出现兰朵莎伊女祭司,她周围有不少其他地方过来的贵族和祭司,面对她的时候必恭必敬。
商量找她的人过去帮忙当翻译,传来的声音中包含了额外的工钱承诺,派人去给好处的。
“小易,地位一下不同喽!”毕构吃着自己的小葱拌豆腐。
“她该获得的,一战成名,再过些年,孩子长大,战斗力更强。”
李易欣赏对方,懂得带着子民过好日子,可惜权术太差。
“尾大不掉否?”另一边的姚崇各着李易,伸筷子去夹毕构的凉拌鸡丝。
“要给予信任,所有的将领反叛前,都是朝廷不信任开始的。
甚至朝廷有时猜忌过多,派自己最能打的军队去钻敌人的陷阱,又不给援助。
蜀地盐帮现在蜀地最强,我压制过他们?
西北的各都护府、都督府、节度使,我试探过他们?
他们敢造反,他们的兵都不答应,他们从别人之处,获得不到更高的信任和荣誉感,更不用说物质支援。”
李易一副不能寒了将士们心的模样。
毕构把凉拌鸡丝的盘子推给姚崇:“关键他们怕你,有你在,谁敢反?你飞过去就给杀了。”
“是他们感念陛下恩德,我这么强,怎么不造反?咱们有个好陛下。”
李易对坐在前面的李隆基笑笑,李隆基抬手捋小胡须颔首。
“对,是陛下好。”毕构赶紧改口。
“是呀是呀!陛下圣明。”姚崇给自己拨了三分之一的鸡丝,把盘子又推回去。
李隆基笑眯眯:“基础建设不可停,今年于此过,算同民共乐,选吉日再降雨一回,保粮稳产。”
“三哥放心,后天即可,咱还在那里令天落雨。”
李易同意,火箭弹和降雨弹数量够就降,后天差不多,天气云层目前厚。
这回下过雨,便不用再下,等玉米成熟。
第两千七百八十章 百姓自信几重楼
目前人工降雨使用碘化银,碘有很多,银只带来一点点,好在当地产银。
卖东西加上朝廷跟别人换,换到银,碘化银就好做了。
此处大的银矿,李易采不了,必须用上地下深孔采矿技术,这不扯淡的么!
在墨西哥那里,岸上的石油浅井倒是钻出来了,就那么一口,储量低,大部分在海里,李易采不了。
储量低无所谓,够用,船上带了一套简单的冶炼设备,无法收集液化石油天然气的,很土。
主要出三种油,煤油、汽油、柴油,剩下的是沥青,其中包含重油,李易不用重油,点燃费劲。
海草从更北面的海域收获,再提取碘。
海带含碘量高,可惜这里太少了,不好捞。
捞出来能食用的海藻类东西,都要给人吃,大家还吃不饱饭,给烧了提取碘,显然是败家。
云层的温度其实在零度之上,李易偏偏没办法用盐来往下打雨。
火箭弹有成本的,向上发射盐,需要的盐数量过多。
他没有大飞机能飞到云层上面撒盐,碘化银综合起来最经济。
到要人工降雨的时候,天上果然如数据分析的那般,乌云密布,就是不下雨,风大。
李易高兴坏了,省钱咧!
李隆基又一次上去,这回多了个金属网,给他罩住。
感觉天会打雷,他拿把金属剑比划,被大雷劈死了可咋整?
一群无人机带着保护层飞上去,有雷的话先劈它们,它们会处理掉。
飞艇降下来,或跑远远的,不在这个范围内。
其实按照理论来说,飞艇只要不接地,工艺能保证它们在天上规避掉雷电。
李隆基跳舞,身边多了一群人,在大网之下。
公孙大娘一直跟着,包括吴道子他们。
公孙大娘有剑舞的队伍,郭子仪上去助阵。
馨研‘大家’这里出了八個人,配合得像模像样的,要不说干这行的不容易呢,啥都得会。
公孙大娘确实厉害,网孔给她留了六个大的。
李隆基舞剑的时候,那边发射火箭,眼看雨要下来。
公孙大娘抛剑,宝剑扔上去,咔嚓一道闪电从距离宝剑不到四百米的位置劈过。
大屏幕上镜头给上了宝剑,它飞起来,根据力量的角度,从天上朝侧面移动。
公孙大娘手上挥舞剑鞘,身体来回翻腾,到另一个地方时,突然把剑鞘重新卡在腰间,一个停顿,天上的宝剑从防护网的空隙中落下,正好归剑入鞘。
大唐的人拍巴掌,玛雅人看懵了。
天上有风对吧?那宝剑飞上去,怎么就能正好落到固定的位置?
这事要问海上有波浪是不?人在海上跳水,为什么有人就依旧可以做到零水花?
噼里啪啦的大雨点砸下来,百姓欢呼、跳舞。
最关键的一场雨啊!只要够大,以后不用下了,明后天采蘑菇。
“神啊!神啊!”老国王感觉自己老了,别人的国王呼风唤雨。
说第一次为偶然、巧合,第二次还是选好了时间。
当李隆基下来时,老国王带着迎上去,直接跪了,双手向前伸。
李隆基一个箭步过去,从侧面搀扶起老国王:“皆为子民福祉,无须如此。”
看大屏幕的百姓感动了,老国王好,新国王好,大唐陛下更好。
更厉害的是李隆基回来,向太上皇李旦复命,表明在大唐,让出位置的皇帝不会失落,老国王亦应如是。
李旦配合着把戏作足,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
李旦高兴,证明咱大唐好,自己并非一点权利没有,跟小易提要求,小易会应答。
又有人跑了,去报告,这里下了两次大雨了,咱们那边没下过,今年旱得太厉害了。
人家大唐的国王来了,说下雨就下雨,看看人家吃的东西,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肉,随便吃。
百姓们躲雨,说好了的,先不干活,雨停再出去。
领干的海米嚼,就是小虾仁,没有壳,煮熟后晒的,一人一大把,慢慢吃,看大雨落下。
李隆基洗澡、吹干头发、换衣服,找到喝黄酒吃海米的李易。
“方才的大雷吓人。”他抓海米。
李易给倒酒:“劈上没有问题,导走了,有危险我不能让三哥你上去,吃花生,刚起出来的送到这边的,两天。”
李易又拿出来煮的花生,同样是墨西哥那边的,当地百姓一直以大唐人自居。
李易之前乘游艇转过去,到巴西等地拿的,给了墨西哥这边。
今年又种,一部分到了收获期,刨出来,飞艇给送到此。
还湿着呢,未晒干,直接煮,这样的花生熟的速度快。
不然在北方冬天想吃煮花生,市场上看不到带壳的生花生。
想吃怎么办呢?去种子商店,买花生种子。
有的带壳的花生种子是用药水泡过的,这等数量少,大部分未泡过,卖种子的人自己会剥花生壳吃花生米。
买这种,比正常花生能贵百分之四十左右,那无所谓了,三元五到三元八,自己煮着吃,六元钱没问题。
买煮着吃的花生是湿的,种子是干的,分量不同。
煮着吃的花生有瘪子,种子瘪子多了显然不行。
不过这种种子煮,需要的时间长,除非自己挨个把花生壳捏出小口,不然得四个小时才能煮入味。
今年墨西哥地区的花生大丰收,其实所有的作物都大丰收。
他们对大唐才是最忠心的,都看不起周围其他的印第安人了。
双方差距太大,生活方面的,像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一个个的都有钱。
还有南棒子到李易的当时国家,有钱啊!找女人,埋汰李易国家的男人。
后来他们能到李易国家的人,再不敢说这种话,因为李易国家的有钱人太多了,关键国家军事实力强大。
一个依靠别国在本国驻军保卫自己国家的人,有何资格去贬低军事独立国家的人?
“花生甜。”李隆基剥一个花生扔嘴里嚼。
“土腥味大一点,短时间内洗不出去,用大粒盐煮就甜,精盐煮出来的细品会苦。”
李易也剥花生,不给李隆基剥,吃带壳则煮花生就吃享受剥的那个过程,跟磕瓜子一样。
给人家剥出来,还不如煮五香花生米呢。
正常来说都不应该用手剥,直接嘴去咬壳,随便吃到嘴里。
但没有农药,花生里虫子多,得看着吃,不然吃虫子……感觉上不是豆虫。
第两千七百八十一章 粮食收时岁月流
李隆基剥开一个花生,看到虫子了,不吃,扔掉那个粒,把另一個粒吃了。
虫子被煮得水囊囊的,没吃的欲望,要是油炸和干煸就没问题了。
蜜蜂的小虫子一样吃,还有豆虫、青蚕,处理完,含水少就爱吃,水多感觉恶心。
一把虫子油炸着吃和一把虫子煮着吃,观感不一样对吧?
当然,生吃的心理就更不同了,压力山大。
“要是生的活的,沾点盐还能吃。”李隆基摇摇头,很遗憾。
李易:“……”
他猛然想起来,没毛病,大唐能吃生的,脍炙人口这个成语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