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画面切回来,众人观看。
  一条瞅着有两米左右的大鱼被一群人用大网给拽上岸,羽林飞骑都参与了。
  那些人又蹦又跳的,太起来送到河堤上,马车在,给装到车板,一个人比划着说话。
  小机器人:“他说给陛下和李东主送去,其他人同意,说这鱼太大,不敢吃。”
  “胖头鱼,脑袋好吃,可惜被他们给刨了,不然我想飞过去带回来养,吃吧!”
  李易觉得遗憾,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鳙鱼,只能吃了。
  鱼肉一样可以吃,就是鱼头最好。
  他那时他能弄到一条如此大的胖头鱼,他就敢请更大的官员一起吃饭,加上其他买的胖头鱼,做全鱼宴。
  现在……
  现在有更大的官一同吃,没毛病,自己亲自下厨。
  感觉鱼能有二百六七十斤,清理后足够现在有资格吃的人大吃一顿了。
  这鱼头能够占到整体的三分一,中午吃最合适,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来做。
  “我得先拿别的胖头鱼练练手,怕生疏了。”李易盯着大鱼看。
  他没发现传说中邓州三鸦口的小孩儿和大蛇,看到一条大鱼也行。
  那个就是以讹传讹,就跟他当初杀的黑鱼一样,传来传去,黑鱼已经成精了,腾云驾雾的那种。
  而自己杀的时候调的天兵天将,一番大战打了足足七七四十九天。
  后来还是让太子李成器请来天子大印,才镇压下去。
  感觉那不是皇印,而是翻天印。
  “派拖拉机,快运回来冷藏,明日吃。”
  李成器流口水了,想着吃鱼头。
  李家庄子的单缸柴油手扶式拖拉机出动,突突突……
  后斗上装了半斗肥皂,给人家送去,换鱼,大家总在水里,万一划伤了呢,拿肥皂洗一洗。
  李易觉得赚了,野生两米长的胖头鱼,挂一百万有人抢着买。
  他那时的记录也没有这么大呀,肥皂才多少钱一块?
  双方相遇,看到那么多的肥皂,抓鱼的人又一次欢呼。
  晚上李家庄子做了两条一米长的胖头鱼,累坏了。
  李隆基等人没吃,担心吃完明天再吃就不够好了。
  桃红和其他人的宫女太监享受了,庄子也吃胖头鱼,这种鱼现在多。
  一般人不喜欢吃,鱼头太大,鱼头是最难做的,用的料多,谁寻常百姓弄个大鱼脑袋吃啊!
  翌日吃过早饭,李易钻进厨房,开始招呼人手配菜。
  鱼清理完后能吃的部位加起来二百七十五斤,脑袋除了鳃后八十六斤。
  整条鱼出了鱼鳃的一部分、肝肾扔掉,其他的全能吃,包括鱼鳞和骨头。
  四个半小时,足足四个半小时,李易带着另外五个大厨才把这条胖头鱼变成全鱼宴。
  加上各种配菜和汤,全鱼宴的总重量超过八百斤。
  光是鱼头就四种做法,由宫女帮忙盛,不可能大家围桌子吃鱼脑袋,太大。
  主食有粳米的米饭和玉米面窝头,里面放了一点白面和蜂蜜,不能真的全是玉米面。
  那种玉米面窝头,就是假的歌的原作的:手里呀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那個窝窝头是把玉米中间的棒子一起磨成粉,加水上锅蒸的,下面抠个坑是为了熟得快。
  吃的时候呢,正好把芥菜疙瘩咸菜放进去,吃着划嗓子,没有油水的话就干燥。
  与曾经一段时候的代食饼干一样,用玉米棒子和其他东西混合,然后上厕所用手抠,说是自然灾害嘛!
  苏联的时候黑面包还往里放锯沫子呢,也就是木头粉。
  李易哪敢给大家吃这种,玉米是脱了一层又一层皮,磨得细细的。
  白面、蜂蜜、豆粉、酥油加入,放在紫苏叶子上蒸。
  做出来的窝窝头,小孩子们都说好吃。
  京兆府的六部一直在,河南府的六部也在,尚书、侍郎、郎中全来,不然吃不完。
  李旦喝口鱼头豆腐汤,咬一点窝窝头:“小易,往后百姓就吃这种窝窝头啊?”
  “我记得我以前说过,来,再来一次,给诸位加深印象。”
  李易早有准备,玉米面的粗细程度和添加的不同东西,列出来二十种。
  宫女端着给看,有牌子介绍,还有整体与切成小块的。
  尝一口小块的对比下便明白,众人纷纷品尝,口感和味道一点点提升。
  “其实第十三种这个就不错了,比较细,在大灶的锅里贴饼子,就煎的咸海鱼吃。”
  李易指着咸鱼大饼子的那个玉米面窝窝头说,咸鱼最好有一点点臭味的那种。
  越吃越香,吃完口喝,会主动多喝水。
  最出名的是辽宁大连,后来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包括山东,这个就属于鲁菜系列。
  海鱼不限品种,能做成咸鱼就行。


第两千五百八十六章 出游国内随自由
  “百姓应该吃哪种?”张说全部尝完,有印象,却不晓得大唐百姓哪一个最经济。
  “穷的地方吃第十种,最好的地方,咱们吃第十三种到二十种。
  百姓再往下就不行了,吃玉米必须配上油水,还有青菜。
  等到了后期,玉米应该作为油料作物与饲料,吃的话就是第十三种为最低限制。”
  李易指着大饼子的料的窝窝头,粗粮细做啊!
  李隆基见还有人要问,主动开口:“玉米的优势在于产量高、易储存、管理相对简单、鸟虫减产比例小、收割容易。
  同时兼具青贮、肥料、柴火、蔬菜等其他用途,配合着其他作物种植提高土地年收入。”
  他一说完,大家不问了,赶紧吃,陛下意思是回头看报纸。
  换个说法就是朕告诉你们,只有宰辅及以上才有资格跟朕的易弟问政,只有尚书职位的都不行。
  “来闻恬、小兰,吃肉。”
  李易让宫女取鱼鳃旁边的肉,给永穆公主二人吃,这个才最好吃。
  要么就是鱼眼睛旁边的肉,鱼眼睛给豆卢贵妃和王皇后了,一人一只,那么大个。
  昨天取回来就给处理了,否则只能扔掉。
  两只大鱼眼睛放在海胆里做的酿,放了半个鸡蛋当提色剂与黏合剂。
  最后淋一点陈醋、酱油、香油制作的三合油。
  李旦和李隆基没去争这个菜,两只大眼睛,吃完就占了三分之一旳肚子。
  众臣吃得同样开心,不仅仅因为李易亲自做的饭,大水过去了,所有的地方全白冲,一个人不死。
  陛下高兴,不会随便生气收拾人。
  尤其是跟太平公主八杆子能挂边的大臣,他们最害怕。
  太平公主曾经住的兴道坊和武则天立洛阳天枢又被拆的上阳宫,真死了人,陛下保证拿自己等人开刀。
  而钦天监估计要死一大批人,感谢李易,跟以前一样,你想临时当啥官你自己封一下,回头你不想当就辞了。
  你上回出去,拿大萝卜私雕玉玺,谁说什么了?那萝卜你都给炖了。
  下回你应该用给孩子们玩儿的橡皮泥捏,盖完印,团巴团巴再捏个其他的东西,不用非得吃掉。
  一顿饭大家慢慢吃,这样才能多吃点,想快速吃饱简单,使劲吃主食呗!
  一个午餐吃了三个小时,大家终于吃不下去了,等李旦和李隆基放筷子,才起身告辞。
  然后李旦和李隆基又拿起筷子继续吃,他俩方才吃得少,跟一群人同时吃饭不舒服。
  这时他们自己起来去夹菜,王皇后招呼宫女太监赶紧吃呀!叔叔做的,甭客气。
  宫女太监看哪個剩的多吃哪个,轮换着吃,不能一起吃有人招呼的时候没人应。
  桃红青松他们都混熟了,有‘外人’必须守礼节。
  他们这些人关键时刻会给皇后等人挡子弹,义无返顾,甚至是本能。
  “咱们七月初一出发?到那里属于冬天,不过不是很冷,相当于长安的四月份。”
  李易决定带大家出去旅游,大水已过,没有天灾了,人祸更不存在。
  “飞艇直接飞去?”毕构要带家人旅游,询问飞艇。
  “放气儿,有储备的地方,随时能充起来,带二十艘足够。”
  李易不怕耗费氢气,三百六十一米长,七十二米宽的航母装不小放了气儿的二十艘飞艇?
  游艇会跟随,上面有直升机,信不信我驾驶直升机绕地球给你飞一圈?我随时兑换燃料。
  “我等离开,大唐朝廷灾后重建,可否正常进行?”张说又担心。
  “爱过后才知情深,醉过后方晓酒浓。哦,就是疾风知尽草,板荡识诚臣。”
  李易表明态度,下面的官员难道不能办事?
  何况我留小机器人在,他们都不需要拍电报,直接视频,视频不能办公?我领先多少年啊!
  “倒也是。”张说反应过来,李易出去的时候,就视频交流。
  难道大家走了,大唐有人想当皇帝?那必须先攻打李家庄子,有李家庄子在,谁都别指望坐那个位置。
  打李家庄子调哪里的兵啊?凡是能打的,全听陛下的。
  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西南蛮、铁勒九姓,别人指挥不动的。
  说煽动百姓,百姓直接把你先抓起来。
  李东主刚刚逆天改命跟仙宫的神仙们打,把俺们给护住,你让俺们造反?
  你想死还不容易嘛!我又不认识你,你非要拉着我作甚?
  我家玉米都种下了,你给我滚远点,别耽误我浇水?来人啊!这人要杀李东主……
  想着张说摇摇脑袋,太残忍了,不忍心继续往下琢磨。
  百姓们果然在努力帮忙清理积水,好种玉米,到时候来不及等成熟就掰下来烀着卖,自己也吃。
  要不就做成青贮吧,自己家没有那么多的牲口,别人有啊!李家庄子就能买,朝廷也需要。
  长安城中开始挖沟渠,先把青石板起出来,开明渠,大不了每天安排人清洗。
  发电机和抽水机连上,把兴道坊的水抽到渠子里,等水没了再回填石头和沙子。
  一定是好石头和好沙子,用钎子一层层夯,地基打牢,不可以再继续塌陷。
  周围坊的人回来,连续晴天,看样子李东主把那些玩意儿全给干趴了,回头还要上香,助攻不能停。
  正好天热,烧蚊香,今年的蚊香比去年的一盘便宜一分钱,一盘是两个,一盒装五盘,才三毛钱,去年卖三毛五。
  拿蒿子换也行,割上五六天的蒿子,一夏天的蚊香够用了。
  去年编的纱窗坏了,今年重新编的,框刷洗干净还能用,稍微变形的话压一压就正了。
  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没指望过当皇帝,日子一天好过一天,便十分开心。
  而百姓所算计的事情,李易提前算计,这叫民生,点滴之间。
  水灾过后,物价无起伏,李家庄子压得死死的,青菜类的反而因为产量太高而降价。
  肉类不受影响,该卖猪肉的卖猪肉,该送兔子的送兔子,鸡蛋每十个高出来两毛钱,盐价同时一斤降六分。
  蜀地井盐和海盐用铁路运输,河东道盐湖的盐不提纯了,直接喂牲口。
  长江河道不受京兆府与河南府水灾影响,依旧通畅。


第两千五百八十七章 嫁娶琐事流求到
  七月初一,一大群人上火车和游艇,往海州赶,到那里换乘大唐航空母舰。
  半日时间抵达,海州这里五百艘帆桨两用船和三十艘蒸汽机船准备完毕。
  过年之后出航的海军陆续回来,到地方就先不走了,海员们赶紧跟媳妇儿交流周公说了什么话。
  还没有媳妇儿的趁机相亲,媒婆跑来跑去,说双方多么多么好。
  有的从别的地方介绍来的女方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张口就要一百缗的彩礼。
  海员给得起,一百缗算什么?给!
  女子却偷跑出来看看,然后私下里就好上了,告诉男方,二十缗就足够了。
  女子聪明,彩礼要得高,嫁妆跟不上,自己以后怎么在男方家生活?
  彩礼与嫁妆是对等的,除非女的特别能持家,不然抬不起头来的。
  男子反而告诉这个未过门却有夫妻之实的媳妇儿,给二百缗,这次我跟着陛下的船队走,大唐航母战斗群。
  女子不答应,咱家的钱,凭什么给别人?
  就二十缗,我告诉他们我跟你已经那啥了。
  男子摇头,何必呢,我确实有钱,我会看六分仪、经纬仪。
  女子:你有枪吗?那个水连珠。
  男子摇头:我有左轮手枪,我随时能申请自动步枪去战斗,水连珠早就不要了。
  女子:哦哦哦!知道了,你等着我回家,看我怎么吓唬,不,劝他们旳。
  男子:钱财乃小事儿。
  女子:不行,我嫁了你以后可以给我娘家更多的东西,那是夫君你给的,现在彩礼高了,我怎么办?
  男子:听你的,你的衣服湿了?我给你脱下来。
  女子:哪湿了?我……嗯!
  很多海军官兵都这个待遇,真赚钱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