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故,下官上书与我则州官心惧,下官上书陛下则州官心离。”
  李易点头,对,不能说陛下,官员都是陛下选的,陛下又不信任,要求更下面的官员绕过上官,离心离德了。
  我无所谓,又不是我选的你们,我凭什么相信你?
  孟浩然看周围,旁边的宰辅和团儿里的人见他望过来,给他一个颔首的回应:我们都知道,你还太嫩,学吧!
  孟浩然突然想骂老天爷,这官场太他娘的难混了。
  刚柔上一堂课,就说几句话,居然包含了那么多的东西。
  人和人之间,要不要如此算计啊?说好的一派田园呢?
  “浩然,咱俩匀下汤,多亏我还没放醋。”
  李易把碗端过去,要换一半的汤。
  “怎么了?”孟浩然不明白。
  “你尝一下你的汤,你方才发呆,陈醋倒多了,虽然我不爱吃。”李易示意孟浩然。
  孟浩然搅一搅汤,尝一口:“摩诘,我看你也没放醋呢,正好,咱们三个匀。”
  “你究竟放了多少醋?”王维郁闷了。
  好在他喜欢吃陈醋,他河东蒲州人,就是山西永济,吃陈醋没毛病。
  于是三个碗来回倒腾汤,倒腾完,正好能喝,刚才有点烫。
  “广平,手扒羊肉热乎着,这骨头好,肋骨撑架,羊头顶尖,缺一不可。”李隆基招呼宋璟。
  正宗的手扒羊肉是指羊排,自己拆着吃,不正宗的则是羊其他地方的拆骨肉,给你吃肉。
  大唐的就正宗,热乎的,凉了其实一样吃,就是羊排的肉不好往下拽了。
  “谢陛下!”宋璟方才一直在发呆,他说不上来是什么心情。
  自己不好处理一大群考生,开大课才找的李易,结果李易的发挥太超常了。
  那个手段玩儿的,显得自己无能了。
  不过陛下说自己撑架,心情又好起来。
  对,小易是羊头,他顶尖就对了,他三个徒弟都连考三科呢。
  宋璟安慰着自己,抓起个羊排蘸蘸干料,撕着吃。
  “回头安排官职的时候,尽量把世家大族的人安排到富裕的县里当县尉、主簿。”
  李易匀完汤又调了调,说那么多学子的事情。
  众人沉默,想,为什么。
  他们可不认为李易要照顾世家大族的子弟,李易恨不能把世家大族全收拾了,只是办不到。
  “可!”李隆基最先想通。
  “臣附议!”姚崇第二个明白。
  “臣等附议。”其他重臣跟着领悟。
  “刚柔,为什么?”孟浩然果然还需要学。
  “富裕的地方,官吏和地方关系牵连,寻常的人过去,别人联合起来欺负你。
  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去,你敢联合?
  范阳卢氏,如果是老卢那一支到了,房顶给你掀了。
  把一个寒门子弟扔过去,就是让他煎熬,他一边要面对民生,一边又得政治斗争。
  当然,我的庄户过去没问题,可惜不能参与行政,只是以庄子名义经济发展地方。”
  李易很有耐心地教孟浩然,不是把世家大族的子弟放到好的地方,而是利益冲突最大的地方。
  就像他那个时候,随便把一个人直接提拔到京城州的副州长?会害死他的。
  “吃饭,浩然,别想那么多,慢慢来。”李易知道孟浩然对政治不熟悉。
  而王维熟悉,他偏偏喜欢玄学,好在如今给改变了。
  李易说完,呼噜呼噜喝羊汤,主食是画卷,不吃馅饼,喝白酒,个人习惯。
  其实也没多少人喝羊汤的时候喝啤酒,那就不是喝羊汤,而是以羊汤为由找人喝酒聊天。
  “我要去哪当官?”罗恩今年考科举考上了,而且还是甲第,就是排名有点靠后。
  这个不是走捷径,他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别急着当官,我给你问问,你还要学。官,不是那么好当的,凭一腔热血,顶不住艰难挫折。”
  玉真公主其实对罗恩的要求不高,安稳就行。
  现在考上了,跟之前不同了,必须安排一个在自己附近的官。
  得看兄长去哪,回长安,就是京兆府的官。
  “李易今天说的话我记住了,上面的官员哪个不好我就偷摸弹劾他。”
  罗恩很激动,被李易给忽悠的。
  “你的心思应该放在改善百姓生活方面,而不是收拾上官,除非上官影响你了。”
  金城公主在旁边说话,你傻呀?你是地方官,不是御史台。


第两千三百七十章 忽忆臣去在今年
  雨后的河南府温度上升,日升正中。
  黄河大桥下的船只往来不休,倒是见不到渔民捕鱼。
  再等上一个多月,渔民才可撒网,即农历五月末。
  只管两畿之地,其他地方不管。
  到这个时候,渔民们其实没时间打渔。
  渔民有地要种,或帮别人种。
  黄河岸边的田地正在播种籼稻,先把苗育出来,等苗长高,气温也高时,再插秧。
  四月中下旬,河南府开始插秧,继续向北,要再过半个月。
  往年采用风选种,搭一个台子,有风的时候种子搬上去往下抛,先落的是好种子,被吹远的是不好的。
  这样需要把选出来的再选一次,次数越多,好种子的概率越大。
  今年盐的价钱便宜,按照报纸上的要求,种地的百姓纷纷来到各处修好的池塘。
  水泥抹的,像小游泳池。
  先把一张细孔网放进去,用重物压住,按照稻谷的密度来配盐水。
  这种新的籼稻水和盐要分别为一百斤和二十斤,粳米则是二十二到二十三斤的盐。
  搅拌好,百姓带种子过来扔进去,等一部分沉下去,上面飘着的用抄网捞走。
  后来的百姓要继续的时候,看密度,降低了加盐。
  盐由大唐朝天下基金出,从海州海边直接运过来的盐。
  蜀地的盐可舍不得这么干,井盐比海盐干净,除非海盐继续处理。
  盐水泡过的种子,直接放到旁边的池塘里洗,捞完,再换一个池塘洗。
  洗完官府给调好的石灰水浸种,之后才催芽。
  一套流程下来很麻烦,时间也耽误好多天,百姓却照着做,产量高,而且不容易害病。
  其他地方准备种粳米和春小麦的,同样如此操作,盐水的比例调整。
  “再过些日子,黄河两岸即成绿油油一片。”
  李易在桥上走,看泡水的地,岸边的小草先绿,树也发芽。
  种冬小麦的地方不在河边,河边留给水稻,那里已经绿了。
  黄河边成群的鸭鹅游来游去,不时叫几声。
  桥上人来人往,躲着李隆基的队伍,今天大家要过河,去黄河北面,车队走了三个小时。
  “今年瞧情况,有大的灾害?”
  李隆基鼻子吸吸气,黄河的味道,空气含水量比别处高一点。
  “应是没有。”李易查过资料,包括各地的县志,让小机器人查,他看不过来。
  今年开元七年,许多事情不会发生。
  像张孝嵩救拔汗那王,大食总打那边的人,历史上拔汗那王献了一匹马、一峰骆驼,张孝嵩就打过去。
  白衣大食去年吃了好大的亏,根本恢复不过来,哪有闲心打别人,正舔伤口呢。
  还有册立苏禄为忠顺可汗,苏禄出兵之后,大唐没办法,还得给他钱财。
  现在给他个屁,要不是李易组织,张孝嵩他们都想继续攻击。
  今年有个应该顶着历史上后突厥军队,在在平卢等州当大史的宋庆礼会挂。
  还有好几个月呢,李易也不知道对方挂不挂,因为那个地方现在大唐派了一堆,也不要顶后突厥。
  就是东北靠近山海关的一片,契丹所在。
  理论上渤海王也挂,过去的队伍给其留了药物,挂就挂吧,没办法。
  “平卢军有个大史叫宋庆礼?”
  李易想到这个人,顺嘴问一声。
  “有。”宋璟给出肯定的回答。
  “呃……准备给他送一套药,陛下以为如何?”
  李易问李隆基,救不救?
  “嗯?”李隆基眼睛变大。
  其他大臣目光同时放到李易身上,有人神态变了。
  李日知、刘幽求、卢怀慎、柳冲、尹思贞、毕构、姚崇等人变化最大。
  “来得及否?”李隆基咽了下口水。
  “就是想起他了,没别的意思。”李易不想叫大家害怕。
  “对,老夫也想,送。”毕构要求,赶紧的。
  “送。”李隆基也不想挂一个治理地方好的重臣。
  “再派两个太医去。”宋璟提议。
  “可!”李隆基答应。
  “先发电报问问。”苏颋提醒,有电报。
  “我来。”张九龄看自己的小机器人。
  “说吧!”小机器人向前凑凑。
  “苦地朔雪浓,人车路阻重。春归冰可解?燕转雨犹同?守土如坚柏,安民若拱松。黄河忽有念,盼问日升东。”
  张九龄跟小机器人说,帮我发一下。
  “好哒!”小机器人回应,它要先呼叫,连上后再说内容,速度慢一点。
  众人继续走,不说话了。
  大概十分钟,小机器人出声:“回电了,回电了,他说多谢陛下记挂,地方安稳,别的事情没有,就是半个月前着了风寒,有点咳嗽,估计再过两天就会好。”
  小机器人给翻译,原文不是这样,对方没回诗,它就自己处理了。
  小机器人话音一落,众人再次看李易,眼神中露出一点点的恐惧之意。
  “咳嗽半个月还没好?他要一直咳下去?得派护士了,多带药。”
  李易实际上高兴,原来生病啊!好办。
  就怕死的时候是身体机能不行了,自己也无力回天。
  “叫羽林飞骑护送,要快。”
  姚崇催促,他想起他儿子了,疟疾,差点白发人送黑发人。
  “待我回去详细安排,莫急。”
  李易在想对方咳嗽是怎么回事儿,回庄子他还得发电报详细问。
  问清楚后,才好判断对方的情况,从而进行安排。
  “无忧?”李隆基现在就不想让宋庆礼挂掉。
  “多询问,如果……咱们就乘游艇过去,回来的时候再到泰山。”
  李易此刻难以肯定,万一是肺子的绝症呢?只能自己去,有靶向药,也能手术。
  “好!”李隆基感觉有把握了。
  在他看来,易弟守着的人要是正常情况下突然就没了,属于不正常。
  至少得先病倒,李家庄子的老人去世,都是病倒,能坚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了,才放弃。
  主要看身体整体状态,状态稳定,保证可以继续生活。
  几句话的工夫,黄河大桥走完,抵达桥头。
  桥头一群人在组织车辆,搬运东西上去,百姓提前站好队伍。
  有人领头:“陛下安好、宋王安好、李东主安好。”
  从那边过来的人告诉他们的,陛下和李东主来了,加上宋王和……其他人。


第两千三百七十一章 亦菜亦药许图册
  “免礼,大家还好吧?”李隆基拿过话筒,用小机器人的音响发声。
  “好~~”百姓脸上带着笑容回应。
  李隆基看李易一眼,李易点头。
  李隆基这才推小机器人上前,其他的小机器人自动分开,开始特殊扫描模式。
  天上四架固定翼无人机降低高度,交错盘旋获取地面影像。
  郭子仪推着李易的零三三小机器人,双手在找位置。
  零三三的屏幕上打出字:你是不是想随时把我丢出去?
  郭子仪微微一笑,并不回答。
  “都运的什么货啊?哦!野菜。”
  李隆基看到了熟悉的菜,车前子,他到现在都没忘曾经易弟给介绍的菜时的样子。
  说车前子这个好,那个好,大家全吃车前子,易弟自己吃肉,太坏了。
  想着,他的笑容愈发自然,往事如昨呀!
  “有刺嫩芽和蕨菜。”面前筐里野菜的所有者激动地回答。
  “好,这两样我都爱吃,这个……荠菜,记得它也是药材?”
  李隆基继续看,另一个筐里满满的荠菜,其实不值钱,一筐也就二十钱。
  对百姓来说,凌晨起来采摘,换二十钱,属于高收入。
  “是药材,味甘涩,温,无毒,可与其他药材配伍。”
  青黛小丫头从人群后面挤进来,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师父回答。
  她扫一眼近处百姓的面孔,判断对方有没有要动手的,来到另一个筐旁边。
  “这个是小根蒜,还能再长长,是药也是菜,当药用眼下不合适,下个月的,回去包盒子吃。
  正好旁边一大筐葶苈,师父最喜欢吃葶苈汤配小根蒜盒子。
  它是紫背菜,三七类的,一样需要配伍,单独用药,效果不好……”
  青黛小丫头一样样指着介绍,如数家珍。
  众人听着上瘾,喜欢听这种科普性的讲解。
  百姓更是如此,一听什么药的时候,就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