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吃过饭我去报名。”
  马继恩得到妻子的支持,整个人精神起来,低头吃肉。
  只要能考上,肉随便吃,李家庄子有食堂,据说庄户吃肉吃腻味了。
  凭自己的本事,应该没问题吧?
  “快吃,得癔症了?凉了不好吃了。”
  马石氏转头说二儿子,把碗往儿子近前推推。
  小家伙莫名地感觉到开心,又说不上来因为什么,舀一大块鸡蛋羹,美美地吃着。
  毕构这时端个餐盘过来,他得完成任务,好处不能白拿。
  他到这张桌子边坐下,他的两个跟班站在他后面。
  “看小家伙吃饭就是香,马继恩啊,老夫……你坐着。”
  毕构先说孩子,再转头与马继恩说话。
  马继恩站起来了,鞠躬:“毕宰辅。”
  他妻子也起身行礼,却不出声。


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有证耿直技术员
  小孩子看看爹娘,懂事地从高的凳子上出溜下来,束手站在一旁。
  “坐,坐下吃饭。”毕构起身,说着来到孩子的身边,把孩子抱起来又放回凳子上。
  他重新落座:“稚童知礼,足见长之品行,言传身教在先。然亲之所教,或不足。学当寻师,安当寻处,立身当……”
  “老毕,你就这么帮我劝人的?”跟在毕构后面的小机器人突然出声。
  “玩笑,玩笑尔!那个马继恩啊,小易呀,就是长安灞水畔李家庄子的东主李易,他看上你了。”
  毕构笑笑,换个说法。
  “老毕你信不信我手一哆嗦,图纸就画错了?”小机器人又一次出声。
  小孩子不吃东西,瞪大眼睛看小机器人。
  “嗯哼!小易看上你的干活本事。
  你看啊,你们一家人无亲无靠的。
  整个大唐谁最厉害?必然是陛下,对吧?
  其次你看老夫堂堂中书令,被人吓唬,这个人你说厉害不?”
  毕构连忙重新组织词汇,有求于人嘛!没办法。
  “毕宰辅,李东主在那里面?”
  马继恩指着小机器人问,琢磨着李易怎么挤进去的。
  “他在别处,说不定身边正美女围绕,他这个人啊,比较……”
  “毕宰辅果真料事如神,厉害!”
  小机器人中又传出女子清脆的声音,永穆公主的。
  “说正事,方才那个是永穆公主,她和小易在一起。你……”毕构郁闷啊。
  “毕宰辅我明白,我要报考李家庄子的工匠,如考上就带家人进去。”
  马继恩懂了,大唐的宰辅过来跟自己说考试的事情。
  “不考,直接进。一个能被地方官府找来当灾后重建管事的人,一个被师父联合师兄弟排挤的人,保证有他的本事。”
  小机器人中又响起李易的动静,不用考核。
  因为考核并非看技术水平有多高,需要过测谎。
  大唐的工匠有官府发的文书,修水利和修路时,官府查册子找。
  没有点本事根本拿不到那个文书,文书证明你不用交租、庸,而调呢,你属于技术人员。
  普通的百姓干力气活儿,有文书的匠人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指挥。
  比如修栈道,悬崖上修。
  其他的人听着指挥就是修不了,拴绳子吊在那里无法把木头橛子打进去。
  这时才工匠亲自出手,一群有证的工匠用绳索顺下去。
  互相讨论一番,开始操作,木头橛子很快打牢。
  像李易那时修车,轴承套曲轴或短轴,将将能进去的时候发现卡住了。
  以前用的方法是硬砸,没学问和经验,后来知道了,拿喷灯烤,一烤就下去。
  有的精密的还需要喷液氮,利用冷缩原理。
  加上蜡溶的,套蜡到位置,加热后蜡熔解,零件正好卡住位置。
  这才是匠,不是平时能干点什么活儿就行。
  而想变成师,要么是非常精细操作,要么是都江堰那种大工程,两个极端。
  马继恩有证,木匠的、石匠的、瓦匠的。
  官府干活找人,看册子查证。哎呀!这个人好几个证,赶紧过来。
  既然如此,考他干什么?再厉害也比不上李家庄子的工匠,进庄子还要学。
  有证的人再教的时候容易,不用从基础开始。
  如马继恩,五六岁的时候在家里能够自己制作桌椅打榫卯、雕花镂空。基本功有多扎实?
  李易的意思就是所有能来的工匠技术皆没问题,之后再学。
  关于马继恩,测谎都不用,他真那么有城府,又怎会背井离乡?
  马继恩哪知道李易对自己的评价啊!他听到李易说的话,激动起来。
  他跑过去蹲在小机器人的面前,盯着小机器人郑重地说:“李东主,我考,我不给你丢脸,我要凭本事进李家庄子。”
  毕构:“……”
  无怪乎你被排挤,你傻吧?
  就跟陛下找人当宰辅一样,明明能直接上去,自己偏不去,要与别人比。
  只考虑能力问题,没想过陛下的威严?
  陛下说你行,你就行,圣旨一下,谁敢多话?
  朕哪怕找个傻子当宰辅,你们也得认。不然你们到朕的面前指鹿为马?
  “好,考吧,综合评分。”机器人出声。
  李易在那边满脸无奈,永穆公主和小兰掩嘴笑。
  毕构呵呵呵也笑了,好,不错,这样的人用着真放心。
  小易若能跟马继恩一样该多好?可惜!谁能算计得了小易?
  “小易,陪你的美女去吧,咱们要吃饭了。”毕构对机器人说。
  “好的老毕,哎?晚上吃烧烤不?烤串儿的那种,我亲自烤。”李易问。
  “行啊!再喝点啤酒,今天气温又高了。”毕构谗酒。
  “那你现在少吃点,吃多了晚上吃不下,再见!”
  李易又说一句,小机器人自己转动脑袋。
  毕构看着面前餐盘中的一堆食物:“……”
  “要处处谨慎、时刻防备,否则一不小心就掉坑啊!给,你俩吃,老夫喝汤。”
  毕构简直无语了,这就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跟班中的一个过来,端起餐盘很快吃掉,毕构的饭量和根本不可比。
  毕构面前换了一碗打卤儿的鸡蛋羹,他不愿意喝炖鸡的汤。
  小孩子看毕构高兴了,跟我吃的一样。
  “毕宰辅,我吃完饭就去报名。”
  马继恩嘴里嚼着肘子肉,声音模糊地说道。
  “好啊!报名好!”毕构点头。
  他此刻很想把面前的‘傻子’和小易换一下,至少自己不被算计。
  小孩子觉得老头亲切,认真地说:“这个汤里的蘑菇好吃。”
  毕构换上满脸和蔼、慈祥的笑容:“对,好吃!这个是松蘑,嚼着跟肉似的,又有一点松脂的土腥味道。”
  毕构这才发现,小易对孩子是真舍得,拿红松蘑打卤儿。
  而且都是小的,叫松树丁,最适合做汤和打卤儿。
  小易说这个叫什么血红铆钉菇,越小越规整的越值钱。
  现在好不容易庄子收集点,就给过来的孩子们吃了。
  “吃这碗鸡蛋羹不亏,晚上再吃烤串儿。”
  毕构心情好起来,想算计老夫?
  哼!信不信老夫单独再来两碗卤儿,齁死也要吃穷你?


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初识庄子话琐碎
  吃完一碗鸡蛋羹的毕构完成任务,带两个匆匆吃个不到半饱的跟班去转悠。
  小机器人在孩子的目送下被推走,它能不自己走就不自己走,怕费电。
  马继恩咕嘟咕嘟喝掉剩下的半碗汤,打个饱嗝,挽起袖子的胳膊在嘴上一抹。
  “他娘,你带好娃儿,我这就去报名,一准儿考上。
  等赚到钱,先给你置一身行头,衣服鞋子你做,首饰我给你打全套的。
  你跟了我没享过福,往后你看我的。”
  说完,马继恩摸摸儿子的头,迈开大步噌噌离去,走了二十多步又站,四下里看,报名的地方在哪?
  “他爹,那边走。”马石氏眼中噙了泪,却忍住笑指个方向。
  “对,地方大,记不住路。”马继恩有印象,又朝那里噌噌走了。
  “快吃,等家中有钱,先给你们做身新衣服。
  你好好读书,给李家庄子干活,再找个媳妇儿,嘴得甜。
  看你爹,哄人都不会哄,添置行头还得让你娘我自己做。
  首饰他自己打,怕旁人不知道他那点小能耐。”
  马石氏跟儿子说,脸上是美滋滋的笑容。
  “嗯!”小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找媳妇儿的事情,爹娘高兴,自己就高兴。
  三个身穿李家庄子制式妇人衣服的人寻过来,衣服胸口上的灞字暗纹表明着庄子的绣工。
  “是石妹妹和咱们可爱的狗蛋儿吧?”领头的妇人自来熟地坐在桌子边。
  另外两个人一人把一包肉松放到孩子面前,另一个放下六个桔子,递马石氏一个,开始剥。
  马石氏想要起身,别人又坐着,她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莫客套,往后都是一家人,狗蛋儿吃完饭,咱们找地方先把房子收拾出来。
  进了庄子,与其他人便不住在一起,东西是现成的,看怎么布置。
  我是庄子里专门管后勤一块的女管事,我姓郑,东主给起了名,单名涟。”
  自称郑涟的妇人一说话先笑,看着叫人感到特别亲近。
  “麻烦郑姐姐和两位妹妹了。”马石氏突然觉得有种温暖,找到家了。
  她知道自己的男人自从毕宰辅到来,已算是李家庄子的人。
  只是继恩脑袋一根筋,非要去考。
  小孩子左右看看,眼中充满了好奇,别人喂他吃肉松,他也没拒绝,头一次吃肉松,好吃。
  另一个庄子的妇人剥好桔子,用没断掉的桔子皮垫着放到马石氏面前:“石姐姐吃。”
  马石氏看着桔子,暗自吞咽一下口水:“吃过饭了,吃不下。”
  “吃不下可不行,驴蛋儿还要吃奶,缺营养怎成?”郑涟伸手掰开桔子喂马石氏。
  马石氏一口吃两瓣,嚼着咽下:“郑姐姐,是庄子里给你们的果子吧?”
  三个人都笑了。
  “石姐姐以为庄子吃水果有数量限制?一个人给多少个?
  没那回事儿,随便吃,想吃可以当饭吃,就怕吃了不顶饿。
  吃穿住用,不用自己去赚,倒是首饰,等拿了月例,换金子银子找人打。
  哦,倒是忘了,你家男人会,正好叫他跟其他人一起琢磨打什么样的好。”
  郑涟继续喂马石氏,介绍下情况。
  马石氏听懂对方的话了,自己的丈夫的手艺还不够,得向别人学。
  自己丈夫很厉害的,庄子里的人是什么本事?
  她满心疑惑,等孩子吃完饭,跟着走。
  转来转去,孩子走累被轮换抱着。
  又转过一个地方,前面出现了楼群,明晃晃的玻璃窗镶嵌在房子上。
  “石妹妹你家有五口人,眼下驴蛋儿得有人照看。
  狗蛋儿暂时跟他哥哥住一起,但屋子先留出来。
  给你家安排的房子是五室两厅两卫,卫就是茅房,在屋子里。
  庄子上的工匠弄出了抽水的泵,压力不是很大,需要中继二次递转才能把水送上去。”
  郑涟介绍着,她高兴,有水上楼。
  在灞水李家庄子,水上不去,上厕所需要到楼下,晚上用夜桶。
  马石氏没听明白后面的话,只知道自己家有五个睡觉的房间和两个厅,茅房为什么要两个?
  楼房六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是铁架,上面铺木板,是外楼梯。
  铁扶手上用漆画着精美的图案,木头踏板边缘雕刻纹理。
  要不是最近太忙,李家庄子的工匠能弄出来雕栏画栋的样式。
  后期再处理,等过了这阵子的,正好有新的工匠加入,他们干吧。
  等进到屋子,一片白,五室两厅两卫的大房子,二百六十多平。
  说是几室几厅,其实没有。
  “现在只有承重墙,墙上涂的熟石灰粉,家中自己设计,有现成模板房供参考。
  自己兼并出来其他的房间,墙上的石灰粉可以刮下来,有额外的带颜色的涂料。
  不给木头装墙,怕走水,后面还有一套外面的楼梯,走水后选择一个逃跑。
  家具有木头,你怎么看要什么样的,自己打,大家也帮忙。”
  郑涟继续介绍,都是工匠,自己就知道怎么处理。
  承重墙不能动,其他的空着,图纸上有各种布局,还有装修好的十几种供选择对比。
  新来的工匠如果连这等活计都干不了,你是怎么通过考核的?办的假证?
  马石氏不停地点头,满意,太满意了。
  至于说家具和兼并出的地方,自己男人很容易便处理好。
  大儿子都能制作板凳和桌子呢,就是很慢,没力气。
  “干活的时候不打扰别人?”
  马石氏想到个很重要的问题,丈夫做工的时候声音大。
  “去工坊,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