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爹要说但是了……”与李恪并肩而坐的程处弼看到了李世民那脸上的得意之色,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李恪一脸黑线地瞄了处弼兄一眼。那是我亲爹,你这么当着亲儿子的面埋汰亲爹合适吗?
  心里边刚刚吐槽完,李恪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又说不明白。
  不出程处弼所料,李世民将那份计划书往案几上一搁,呷了一口清肝明目又还养身的菊花茶。
  这个时候,旁边的赵昆上前提前了李世民一声道。“陛下,到吃用的时间了。”
  李世民这才省起,抬手击额,然后拿出了一个程处弼很眼熟的瓷瓶。
  从里边倒几枚长得跟腰子很像的药片扔进了口中,又灌了口茶汤送下。
  抬起头来,就看到了程三郎那一脸诡异的神色,不禁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小混蛋,这才继续。
  “但是……你这份计划书里边,还是有一些很显而易见的瑕疵,不知道你们二人发现了没有?”
  “发现什么?”李恪与程处弼都一脸错愕地看着这位刚刚补过肾的大唐皇帝陛下。
  “这些盘碟都有了,那为何不备下碗筷,你们总不能让那些前来赴宴的百姓们用手吧?”
  “……”


第860章 大庭广众之下抱着一根竹扁担大叫好宝贝
  程处弼一脸正色地摇了摇头答道。
  “叔叔,小侄与殿下在构思计划书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反复的考虑。”
  “若是做需要碗筷的肉食,我们需要准备多少碗筷才够,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问题。”
  “只准备几十副不行吗?”李世民忍不住怼了一句。
  程处弼呵呵一乐。“叔叔,正所谓病从口入,一双公用的筷子,被人们伸入餐盘之中挟取食物放进嘴里。
  这肯定会沾了他们的唾沫星子,下一个人继续用,岂不是等于跟之前所有用过这双筷子的人变相亲嘴了吗?
  这样方式很不健康,一点也不值得提倡。”
  “……”李世民的脸直接就黑成了被挂在厨房里边熏了几十年的老腊肉。神特么的变相亲嘴……
  一想到一大帮糙老爷们撅嘴轮流撮一双筷子的场面。
  李恪抱紧肚皮努力扭开了脑袋,另外一只手可劲地掐着大腿。
  赵昆噗呲一声,赶紧抬起了脑袋,认真地看着甘露殿的房梁,只是他面红筋涨的模样看房梁,很有喜感。
  不知道情由的人若见到这一幕,说不定会误会他对那根圆滚滚的粗大房梁有什么邪念。
  这个混帐小子,什么都好,就是长着一张欠抽的嘴。
  李世民强忍住恶心,并指如剑,俯身在案几上,手指头差点戳到程处弼那英挺的鼻梁上。
  “你下次再给我胡说八道,就自己滚出去领二十臀杖。”
  “嗯,嗯,小侄失言,叔叔莫怪。”
  程处弼赶紧低下了脑袋,避免被李叔叔狂喷的唾沫星子影响到自己的美姿颜。
  李世民这才气呼呼地坐了回去拍了拍案几喝道。“那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
  程处弼看到这位皇帝大佬那一脸的暴躁,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我们准备做的是不需要碗筷的肉食,例如肉夹馍,又或者是各种切好的卤菜。”
  “当然还会有少量现在烹饪的菜肴,不过也都是便于百姓们取食的。”
  “所以,我们会准备大量的厚油纸,由工作人员给百姓们分发这些肉食品尝。”
  李世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无数的百姓手中捧着油纸,然后就这么大快朵颐,不禁眉头微皱。
  “这会不会太不雅观了些,满大街上的,居然如此吃食……”
  这个时候,有宦官来禀报,长孙无忌还有几位重臣连袂求见,有政务相商。
  李世民只能朝着程处弼与李恪吩咐道。
  “你们最好能够想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至少不能让百姓们如此在大街之上吃食。”
  看到程处弼还欲开口,李世民忍不住一眼瞪过去。
  “闭嘴,自己去解决,莫要再拿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老夫。”
  程处弼只能与李恪一脸悻色地退出了甘露殿,哥俩离开了甘露殿有一段距离之后。
  程处弼忍不住朝着李恪问道。“贤弟你可有什么好点子?”
  李恪双手一摊,一脸爱咋咋的表情。“兄台你都没有,何况小弟我。”
  程处弼不禁有些头大,李叔叔也是,居然忌讳这个,不过仔细一想,倒也对。
  毕竟只有阿三蛮子才会手抓东西吃,华夏民族绝对不能放弃用碗筷的尊严。
  “那可怎么办?你爹可是不乐意见到百姓们直接用手取接食。”
  李恪双手再次一摊,很是无可奈何地道。
  “还能怎么办,小弟也没办法,总不能让百姓们自己提供碗筷吧……”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不禁两眼一亮,仔细地打量着李恪。
  “哎哟,贤弟高见,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李恪的脸直接就拉了下来,一脸黑线地看着意动的处弼兄。
  “处弼兄,你饶过小弟行不行,这哪是什么好主意,你想一想,若是前期宣传见效果。”
  “万一真来上一两万的百姓自带碗筷,你不觉得那个画面很惊悚吗?”
  “……”程处弼仔细一想,若是在后世,指不定就会有大惊小怪的媒体拉起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标题。
  《长安城惊现数万衣食无着的百姓只能沿街拿着破碗乞讨,是朝庭出了问题还是长安县令不作为?》
  《论“昨日长安万民乞讨活动”对于大唐朝庭的影响……》
  《诸国友人惊诧长安出现大规模集体乞讨流行,足以得见,盛世大唐的粮食危机》
  李恪看到程处弼此刻呆呆地站在原地,表情很复杂,像是在兴灾乐祸,又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处弼兄,兄台?”李恪干脆拿手肘顶了顶程处弼。“你这是发什么愣。”
  程处弼砸巴着嘴皮子,不禁大感犯愁,两人晃晃悠悠地出了皇宫,跃上了各自的坐骑,准备先找个地方蹲一蹲,搞一搞头脑风暴看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这才驰出不远,程处弼就看到了一位货郎担着两筐货物,行走在街道上。
  程处弼不由得两眼一亮,策马驰到了近前。“货郎你且停下。”
  那位货郎看到这位英武不凡的年轻贵气公子从马背上翻身跃下,赶紧搁下了身上的货物,讨好地笑道。
  “这位公子,不知公子想要买些……哎哎哎?”
  货郎一脸懵逼地看到这位高大魁梧的英武公子一把将自己那根担货物的扁担给夺了过去。
  这特娘的怎么回事,这位明显一看就应该是不缺用度的华服公子是要光天化日之下打劫劣质胭脂水粉?
  李恪也同样一脸懵逼。“处弼兄你这是做甚?”
  看着那根朴实无华,分明就是一根竹竿削制而成的竹扁担。
  程处弼的脑海之中顿时闪过一道灵光,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好宝贝,哈哈哈……”
  “公,公,公子,这就是根竹扁担……”货郎整个人都快要裂开了。
  这位公子不是眼睛有毛病,就是脑子有毛病吧?
  “???”李恪整个人都是方的,呆呆地看着卢国公家的程三郎。
  大唐大名鼎鼎的才华横溢的程太常,大庭广众之下抱着一根竹扁担大叫好宝贝……
  兴奋地打量着这根给自己带来了灵感的竹扁担,程处弼一回头。
  就看到了李恪那副口歪斜眼,似乎在为自己感到羞耻的表情,不禁怒道。
  “贤弟你那是什么表情,看到这玩意没有,愚兄我已经有办法解决碗筷的问题了。”


第861章 你可是锦衣玉食的王爷,不是饥寒交迫的可怜人
  程处弼回过了头来,看到那位吓得手足无措的货郎,不禁有些不太好意思。
  将那根扁担塞回了货郎手中,又随手搁下了两文铜钱道。“行了,这算是方才吓着你的赔偿。”
  货郎呆愣愣地看着这帮子贵人又打马而去,抄起那根失而复得的扁担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继续他的货郎之旅。
  看到李恪那张仍旧不太理解的表情,程处弼策马前行,冲他得意地挑了挑眉。
  “贤弟你可还记得竹筒饭?”
  李恪顿时想到了在骊山上品尝过的美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道。
  “我知道,那味道特别的好,而且还散发着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
  不过处弼兄,这不是我们的关注点好不好?”
  程处弼没好气的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我让你关注的是竹子,结果你关注点是在饭上,你可是锦衣玉食的王爷,不是饥寒交迫的可怜人好不好?”
  “你想一想,这么粗的竹子,中间剖成两半,那就可以作为两个盛具。
  至于筷子,直接拿竹子一削,就可以解决。”
  “如此一来,不需要前来品尝美味的百姓们自带碗筷,又还能够有物廉价美的餐具。”
  李恪听了此言,不得不服气地朝着程处弼翘起了大拇指。
  “还是处弼兄你的脑子灵活,居然这样的办法都能够想得出来。”
  “一根丈许长的竹子,足够做几百上千副筷子,也可以做出几十个竹筒碗。
  小弟觉得只需要三五千根竹子,就算是来上两三万人,也可以解决问题。”
  ……
  李泰正在魏王府旁边的一处院落里,坐在一间布满书籍典卷的屋子之中。
  他的两旁,则是几位大名鼎鼎的大唐饱学之士、博学鸿儒。
  此刻,这些年纪至少四十出头,甚至是须发皆白的七十老翁,都就《括地志》的一些问题向李泰禀报。
  而李泰虽然其他方面不咋样,但是至少在文学这一块,还是很有造诣。
  虚心地听着这些学者的禀报,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这些学者的工作表达了欣赏和支持。
  “……这《括地志》编撰至今,已然也有些日子了,幸赖诸位的鼎力相助。”
  “诸位先生之功,小王定然不忘,有劳诸位先生继续,争取早日将《括地志》编撰成书……”
  鼓励安抚了这些学者一番之后,李泰在萧德言的陪同之下离开了屋子,二人并肩前行。
  面对着这位年近七旬的长者,李泰的态度十分地恭敬,自己奉父皇之命,主持《括地志》的编撰。
  那不过是名义上的,而实际操作中,则是以这位博学广闻的萧老先生为主。
  萧德言陪着他朝着院落外行去,李泰不失时机地询问一些学术上的问题。
  对于这位态度恭敬,且又尊师重道的魏王李泰,萧德言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等到二人才刚来到了前院,就看到了魏王府管家李公公快步而来。
  李公公看到了萧德言就在一旁,按捺住了禀报坏消息的念头。
  倒是他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萧德言识趣地停下了脚步与李泰告辞。
  等到萧德言离开一段距离之后,李公公这才将那份手诏递过去。
  “殿下,这是陛下的手诏……”
  李泰不禁面带疑惑地接过之后摊开,只扫了两眼,就感觉到自己的脑子一嗡,整个人都快要气炸了。
  “岂有此理,当本王是什么,当本王的《长安文集》是《长安旬报》那样的破烂不成?”
  看到李泰那张圆滚滚的胖脸上,再一次浮现起了怒意,管家李公公努力地埋低了脑袋。
  “殿下还请息怒,请殿下慎言……”
  李泰涨得发紫的圆脸紧紧地绷起,回头扫了一眼这间院子,闷哼一声,这才努力地挪动着圆滚滚的身形继续朝外行去。
  登上了那座肩舆,李泰那双几欲喷火的细缝眼,死死地盯着手中的那份手诏。
  手诏里边的内容一点也不复杂,就是父皇告诉自己,即将要在月底之前发行的那一份《长安文集》上。
  宣传太子殿下为了大唐的百姓食肉艰难,而在东宫重地饲养阉猪百头。
  结果发现这种阉猪不但性格温顺,且无普通成年猪的腥膻味道。
  而且按照过去的饲养之法,一年下来,圈养能够增重一百六七毫不吃力,哪怕是放养下来,一年也能够长到一百二三十手。
  用来烹饪之后,其滋味之美,甚至不逊牛羊,而且猪肉能够烹饪的菜肴花样更多。
  不论是煎炒烹炸还是炖焖……都能够成为一道道的美味佳肴。
  所以太子奏请了父皇,父皇同意在八月二十八日,在长安东西两市举办太子赐百猪以馈万民品尝。
  又是在宣传太子的仁德和大方,又是在给太子提升声望……
  李泰烦燥地狠狠将那手诏合拢,闭上了双眼,此刻,这架肩舆,已然抬入了府中,来到了李泰最喜欢呆的书房前。
  下得肩舆,步入了书房,李泰就狠狠地将手诏甩在案几之上闷哼了一声。
  “去,请蒋先生过来一述。”
  ……
  同样与萧德言等人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