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清河自告奋勇上书和亲之事说了出来,北州诸将既是感慨,又是愤怒。感慨的是清河以宗室郡主身份,竟然主动远赴西域,这等气概,绝非寻常人所能及。愤怒的则是就连西域的区区小国,也敢强索大秦宗女,这实在有损大秦体面。
但赵和又接着说下去,说到于阗同时向犬戎与大秦求亲,于阗王已经与犬戎公主成婚之事,众人怒发冲冠,破口大骂。等听到赵和以三十六人破犬戎使者五百人,他们又抚掌欢呼,连称痛快,再到赵和与清河联手,诛于阗王,扫平于阗国内反对势力,清河甚至自立为于阗女王之时,众人就只余瞠目结舌了。
好一会儿,那韩罡端起酒杯,起身恭敬地向赵和一揖:“中原帼国,果然倾城倾国……赵郎君,若有机会,且替我向清河公主致意,我这北州莽夫,苍头老朽,未能亲拜于公主驾前,实在遗憾!”
赵和笑道:“何须赵某转达,若是一切顺利,今年年尾之时,韩将军便可亲自见到公主了。”
韩罡闻得此言心中一动,扬眉道:“赵郎君言下之意?”
“有一件事情,我不瞒诸位,近年来大秦屡屡生变,因此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都颇不足用,尚不能与犬戎全面开战,想要犁庭荡穴,还须时日。”赵和先抑了一下。
果然,此话说出之后,原本因为清河壮举而兴奋起来的北州诸人,目光都黯淡下来,不少人甚至面露愁色。
赵和观察这些北州高层的神情,虽然不知道他们面上的神情是不是真心,但至少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北州高层哪怕对朝廷有所不满,但总体上还算是心向大秦。
他接下来要“扬”一下了:“但是,虽然举国攻伐之举尚不能做,可大秦敦煌君已经屯聚秦、羌和内附犬戎诸部骑士五万有余,其中三万,将在今年八月西进,攻伐犬戎!”
此话并非赵和虚言。
事实上,因为去年犬戎入寇、青狼羌反叛之事,敦煌如今聚集的兵力,甚至超过了五万,从此前赵和得到的消息来看,朝廷准备在敦煌聚兵十万,在今年年底之前,其中有七万人要到齐。
对于这几年动荡不安的大秦来说,这已经是大将军曹猛与丞相上官鸿竭尽全力能够给予赵和的最大支持了。
但是出于谨慎,这些兵力,还是以防备犬戎入寇为主,真正能够出塞作战的,只有马跃领下的三万秦羌联军。
赵和看了看众人,然后又道:“三万人虽不多,但一秦抵五胡,三万人便足以抵得上犬戎十五万大军了,犬戎此前来攻北州,才动用了多少兵力,不过七八万骑罢了。”
“只靠三万骑,却是打不到我们北州来。”韩罡连连摇头。
赵和笑道:“原本这三万骑便不是打到北州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天山的蒲类海,牵制住犬戎金策单于!”
听到金策单于之名,众人都面露异色。
比起此前的对手银签单于,这位金策单于更让北州人恐惧。事实上,这二十余年来,北州被压制在金微山这一片山谷之中,金策单于起了最大的作用。
“那北州这边?”韩罡又问道。
“自然要靠清河公主了。”赵和说到这,声音变大了起来:“清河公主与新西域都护府大都护俞龙,将发秦与诸胡兵十数万,取道天山山口,北上北疆,打破银签单于之围,断绝金策单于与犬戎大单于之间的联系!”
众人都是熟悉北疆地图的,自然知道从南疆到北疆,可供大军行走的道路并不多,但无论如一条,只要秦人控制住了,那就意味着能够直接威胁到银签单于王帐。若真能如此,北州如今的危机自解,甚至可以考虑借这良机反击了。
郭昭淡淡地看着赵和。
赵和说的话,确实可以提振众人士气,因此他没有打断。
甚至他身后的郭英想要开口质疑,都被他按住。
他看到那些将军们大多数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只有少数个别的立刻振奋欢喜。
他看到来此赴宴的中低级军官和随李弼而来的士卒们都是满脸红光,一个个憧憬起打败犬戎之后会怎么样。
他也看到有些人皱着眉头面露不屑。
他与赵和目光相对之时,发觉赵和同他一般,都在注意众人的神情。
郭昭眯着眼睛,轻轻吐了口气。
赵和则是微微点头,然后还向他拱手。
两人在交换眼神之中,已经确定了对方的底线。
赵和所说的南疆之事,当然是在吹嘘。
事实上,南疆的兵力,他有把握的,无非是让来之前让俞龙戚虎用半年时间练出的五千人罢了。
再凭借这五千人,去胁迫南疆诸国派兵加入,料想最后能够拉出一支五六万人马的部队就已经不错了,而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恐怕还是俞龙戚虎的五千人。
至于南疆诸国,他们最大的作用只怕是摇旗呐喊。
“赵郎君,你在吹牛!”
就在赵和以为郭昭不揭破自己,就没有人会在这些细节上纠缠时,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赵和愣了愣,就见那个此前一直都表现得非常配合的韩罡脸上露出冷笑,将酒杯已经放在了桌案之上。
赵和轻轻扬眉:“今日赵某只吃牛,不吹牛。”
韩罡冷笑着道:“赵郎君是欺我不知南疆情形么?当初我可是在南疆呆了十年,我便是轮台城中出来的……南疆诸国,就算是赵郎君有本事让他们举国来战,也不过凑出十万兵马罢了,哪里能有十数万之众?况且南疆诸胡,战力低下,若说我们秦人一个可抵五个犬戎,那一个犬戎便可抵南疆三个胡人,他们就算是有十数万之众,有没有胆子向犬戎进攻都成问题,莫要上了战场,反受他们反噬!”
赵和嘴角下抿,再看方才兴奋起来的众人,发觉他们都安静下来。
韩罡又道:“朝廷还是老伎俩,不过就是想要我们北州死战罢了。赵郎君,我实话与你实说,要我韩某死战,没有问题,但韩某只想明明白白地死,不想象二十八年前一般,又被朝廷欺瞒着不明不白地被抛弃!”
他说到这里,霍然起身,又看了赵和一眼,然后转身道:“大都护,韩四无礼,先行告退!”
说完之后,也不等郭昭同意,他便转身离席,竟然头也不回!
第五八章、有所猜测
韩罡一怒退席,让原本还算融恰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郭昭不动声色,仿佛在打盹,而赵和则眯着眼睛,目光在北州诸将领面上一一扫过。
坐在这一群北州将领末席的李弼面上涨得通红,欲言又止。
好一会儿之后,霍峻才起身笑道:“韩四向来性子暴躁,爱耍酒疯,三两杯马尿入肚,便会胡说八道。赵郎君不要往心里去,他的话语,也不是针对赵郎君。”
他说完之后,离席来到赵和面前,举杯亲热地道:“赵郎君勿怪,我替他敬你一杯赔罪。”
赵和也举起酒杯,但是却按住了霍峻的手:“当是我敬诸位一杯才对,诸位这三十年来辛苦,我为朝廷使者,自当实情禀报,不让诸位一腔热血而不为人知。”
他说完之后,将酒一饮而尽。霍峻也饮了酒,笑眯眯地回到自己位置上。但他才坐定,赵和已经抬眼看向郭昭,正色说道:“我来北州的时间虽然短了些,但也知道,北州万众,心思不一,大都护身为北州定鼎之人,当出面以正视听。若大都护以为我赵和不可信,朝廷不可恃,大秦不可归,也请实言相告,我转身便走,必不让北州万众为难。”
他此话一出,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
北州天高皇帝远,又有犬戎阻挠,当然可以关上门自己乐自己的。但是,他们有犬戎这一大敌,若是真正独立,不依靠大秦,他们怎么去面对犬戎?
而且如同赵和所言,北州万众心思不一,有人想着自立,有人想着自重,也有人心向大秦,甚至可以说,心向大秦的人在北州占的比例绝对不少。这么多年来,北州能够苦苦支撑,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齐聚在大秦的旗帜之下。若真的放弃了大秦旗帜,哪怕郭昭凭借自己的威望,可以暂时压制住反对的声音,但只要郭昭一死,北州肯定分裂。
原本赵和是准备徐徐图之的,可是郭英、韩罡等人的情形,让赵和心中生出一种危机感。他觉得北州的情形很有些不对,因此在这里公开让郭昭表态,逼迫郭昭不能够再如此采取模糊政策。
这一刻,郭英勃然变色,霍峻面色阴沉,诸将也一个个神情不快。
便是李弼,此时也只能低下头去。
众人听得明白赵和话语的,都怒视着他,赵和却是夷然不惧,直视郭昭。
他当然想要将这北州十余万秦人带回大秦,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北州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北州人自己支持才行。若是北州人只想着借助大秦来解决犬戎的威胁,却不愿意回归大秦,那赵和就要另作计划,不可在此浪费时间了。
郭昭此时的神情有些发愣。
他凝视着赵和,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话:“赵郎君……真是市井出身?”
赵和坦然道:“我自出生之时起便被拘于铜宫之中,十四岁时方得脱困而出,此后混迹于咸阳市井……大都护可是觉得我出身卑微,不足以为朝廷之使?”
郭昭却是摇头:“非也,非也……象,真象……赵郎君可知自己身世?”
他问出这一问题,让赵和又忍不住扬起了眉。
略一顿,赵和沉声道:“我并不知自己身世。”
郭昭将身体向后靠了靠,直直看着赵和,许久之后,他才笑道:“北州何去何从,非我一人可定,也不必这么仓促,无论如何,赵郎君远来是客,还请在北州多停留些时日,容我们略尽地主之仪……今日老夫有些累了,霍峻,郭英,你们替我招待好赵郎君,老夫先行告退。”
他说完之后,竟然也起身离席,让赵和愣在当场。
虽然一部《罗织经》让赵和对于每个人的心理都能够有所揣测,可这部经书毕竟不能让他全知全晓,更没有想到郭昭会将话题转到他的身世之上,然后突然离席而走。
郭昭虽走,霍峻与郭英仍在,郭英脸上怒色只是勉强按捺,霍峻倒还是带着笑与赵和说话。赵和有些心不在焉,胡乱填了填肚子,便自称不胜酒力请辞,霍峻与郭英只是略微相劝,然后送他离席。
这一次晚宴,可谓不欢而散。
只不过赵和离开之后,还没有走出院子,便听到里面呼喝劝酒之声又变大了起来,显然他虽然走了,北州将领却不准备浪费这一桌酒宴,仍然在那里大吃特吃。
赵和出了大都护府之门,并没有急着回自己的馆驿,而是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没多久,看到一些文吏模样的人从中出来,相互拱手道别。其中一小吏举袖之时,不小心从袖中掉出了一个纸包,纸包散落之后,露出里面的肉菜来。
周围的小吏们都有些尴尬,那小吏苦笑着将纸包拾起,重新拢在袖中,然后徐徐道:“数月并无俸禄,家中无肉,已经有两个月了。”
对面一个小吏也苦笑道:“同样同样。”
他一边说,一边还拿出一个纸包晃了晃,然后其余小吏也纷纷摸出纸包,众皆大笑起来。
看到这一幕,赵和嘴紧紧抿了一下。
北州这边武将骄横傲慢,这些小吏身上,却让赵和看到了某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仅是这些小吏,还包括李弼、方信这些下层出身的军士,他们身上闪烁着那些大人物们看不到的光芒,他们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他们,才组成了帝国星穹中的那条灿烂星河。
“君侯有何所见?”当那些小吏纷纷散去之后,赵和也准备离开,樊令开口问道。
“见到了自己喜欢见到的东西。”赵和回了一句,然后停住脚步:“樊大哥,你去问一问方才的小吏,他们的上司是谁。”
樊令飞奔而去,拉住了一个小吏,片刻之后,他跑回来道:“他们上司乃是北州都护府长史段实秀,他们能来此赴宴,也是段实秀所安排。”
“段实秀?”赵和想了想,方才在宴席之上,却没有见到此人。
他寻思着要找个机会去见见这位段实秀,此人能成为北州长史,定然深得郭昭信任,与那个霍峻一样是郭昭的左膀右臂,或许能够通过他来影响郭昭。
大都护府中,饮酒呼呵之声传到了书房里,书房中的郭昭拿着本书,对着灯正在看。
只不过他虽然是在看书,半天也没有翻上一页,目光更是涣散。
外头喧哗之声渐渐安静了一些,片刻之后,霍峻走了进来。
“大都护。”霍峻行了礼道:“赵郎君已经离开了。”
“嗯。”郭昭点了点头,将书放了下去。
霍峻看了他一眼:“大都护,此人殊为失礼,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