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没有说咸阳的情形,而是从齐郡开始,将齐郡、琅琊、南阳、颖川、河东、吴郡、南郡等诸多大郡一一介绍了一番。这些北州少年生长在小小的北州山谷之中,便是西域诸国的情形都是听长辈们说的,哪里知道中原的繁华,听赵和将各地人口物产一一说出,甚至连每年缴纳的赋税都报了出来,他们最初时还发出几声置疑,到后来就只有惊呼,而最后之时,连惊呼都没有,只剩余一片沉默了。
郭英面色微微阴沉下来。
他见自己的伴当们都不再说话,当即开口道:“大秦有口数千万之众,每年财赋以亿钱计算,为何却奈何不得区区犬戎,弃我等于不顾,二十余载不通音信?”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让赵和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无论怎么说,大秦是欠了这些被遗留在西域的秦人的。
因此这个问题,赵和并不好回答。
就在这时,跟随郭英一起的那位楚三妹也道:“大秦若真如赵君所说如此强盛,为何只见赵君区区十余人来使,便是赵君护卫,也是我们北州将士?”
楚三妹早就想问这个问题了。
毕竟这个自称大秦使臣的家伙,翻过金微山,绕过石河关天险,出现在北州境内,这一过程实在太过突兀了。
赵和勒住了马,看了楚三妹一眼。
少女的面色十分倔强,见赵和看自己,她回瞪了过来。
赵和然后一笑:“我只带十余人来,是因为不明白北州情形,只能带这十余人为使,将来打探消息。我的护卫是北州将士不假,但是……他们也是秦人,秦军!”
他说完之后,看了李弼等人一眼。
楚三妹不愤地扬声叫道:“你们是秦军还是我们北州军士?”
第四九章、自以为谁
楚三妹话才说出,心中便知道不妥。
赵和的目光瞄向她,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而李弼的独目则狠狠瞪着她,神情极是狠厉。
楚三妹胆子不小,可李弼此时只余独目,加上平时就凶名卓著,当他凝视之时,楚三妹不免心中发寒。但看到赵和那丝淡淡的笑,楚三妹心中又觉得不快,当即瞪着赵和:“莫赵君觉得我问的不妥?”
赵和收回目光,漫不经心地道:“你说得自然不妥,不过也无所谓。”
他没有进一步批评,可偏偏是这种态度,让楚三妹觉得心中恼怒,忍不住就举起马鞭,狠狠抽了一下座马。
“与这些骗子在一起做甚,没来由还被他们狐假虎威!”她愤愤地说着,驱马跑到前面去了。
郭英神情微微一动,看了赵和一眼。
楚三妹说赵和他们是“骗子”,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赵和一行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此前被俘的北州士卒,他们虽然打出了黑龙旗与使者旌节,可实际上一个个衣裳褴缕,甚至可以说,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恶臭之味。
毕竟是在金微山中钻了好几个月的大山,一个个形象与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便是赵和自己,也是须发横生。
“郭少君也以为我们是骗子?”赵和缓缓问道。
郭英摇了摇头:“凡事不可仓促定论,你们是不是骗子,自有我伯父等来判断,我只是好奇,所以前来当这奉迎使。”
赵和哑然一笑,然后说道:“郭少君的心思,我约摸能猜到一些,也能够理解……换作我,只怕猜疑之心比起郭少君还要重。”
郭英默不作声,只是听赵和说,但赵和说到这,却嘎然而止,然后指了指面前:“这便是旧西域都护府衙署所在之地?”
郭英抬头望去,这才惊觉,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到了衙署门前。
所谓衙署,其实也就是郭府。郭昭在与大秦失去联系之后,便被推举为西域都护府都护,营建北州城时,一切从简,便将府宅与衙署放在了一起。
“正是。”郭英坦然道:“请赵君下马。”
赵和笑了笑,微微眯起眼睛,却没有下马。
郭英眉头一皱,又道:“请赵君下马。”
赵和环视四周,扬声说道:“不知郭都护何在?”
郭英这才明白过来,赵和竟然是在等郭昭出来迎接他!
郭英眼中凶芒一闪,沉声道:“我伯父身系北州安危,乃堂堂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等闲不得出来!”
话说得还有些委婉,但言下之意很明确:郭昭身份非同一般,不可能来迎接赵和这样的等闲人物。
赵和点了点头:“郭都护乃是大秦故西域都护府代都护,乃大秦有功之臣,我一直很是景仰的。”
赵和此语同样说得很委婉,首先郭昭的都护之职是部下推举,未得朝廷明旨授予,因此只能算是代都护,其次无论郭昭身份如何,功劳多大,终究只是大秦的臣子,既是臣子,对于赵和这位来自中枢的使节,理当礼遇,而不该如此无礼。
事实上,郭昭未曾出城迎接,便已经是失礼了。
他这话说完,郭英的伴当们脸上的怒气已经无法掩饰,但郭英却是一伸手,将众人拦住,然后面无表情地道:“既是如此,还请稍待。”
他说完之后,自己下了马,将缰绳交与士卒,带着众伴当直接进了衙署之中。
“山长?”诸葛明在赵和身边轻声问道。
赵和摆了摆手,然后看向神情抑郁的李弼,微笑着道:“虽然尚未见到郭公,但以其侄风采来看,郭公非简单之人。”
李弼勉强笑了一下,旁边的樊令一撇嘴:“那位郭公我不知道,但方才那郭英,什么玩意儿嘛,愣头青一个!”
他说别人愣头青,让赵和不禁哑然失笑,然后摇头道:“郭英颇有城府,而且深受伴当爱戴,能得人用,若非稍稍高傲了些,只怕佐之早已倾心,愿为之效死了。”
李弼听到这,终于笑了笑,然后不屑地撇了撇嘴:“为他效死,呵呵!”
在郭英陪同的过程之中,赵和已经对此人有所了解。
郭英颇能得人,但因为是郭家独苗的缘故,被理所当然认为是郭昭的继承者,因此,他所接触的范围,往往是北州中高层官员、将领子弟,这些人虽然愿意为他效力,却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而如同李弼这样出身寒微靠自己本领冲上来的人,是无法融入到这小圈子之中的。
想来郭英也曾经注意过如同李弼这样的年轻将领,甚至招揽过,可是他身边的小圈子的隐隐排斥,使得李弼始终无法融入,这又让郭英以为李弼无意投靠,自然而然便会疏远他。
不过对赵和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坏事。郭英和他的伴当们对大秦隐隐有抵触之意,若是他们真的上下齐心,赵和反而难以解决了。
就在赵和琢磨北州的情形时,郭英已经迈步走到了望楼之上。
他向着自己的伯父先施礼,然后又与众长辈一一见礼,神情倒是极谦逊,自然获得一片赞声。
郭昭有些不耐这个,指了指仍然停在马上的赵和:“怎么回事,那位使者为何不进来?”
郭英也不添油加醋,只是将自己方才与赵和的对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默然不作声。
他不作声,郭昭身边有人已经忍耐不住了。
霍峻冷笑道:“狂妄至极,一黄口小儿,便敢想着要大都护出府迎接,他以为自己是谁?”
“正是,这些年来,咱们未食一粒秦粟,未得一文秦饷,咱们靠的全是自己。如今倒好,一个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是真是假的秦使,便想让大都护亲迎,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大都护,依我之见,将这狂妄小辈赶走算了,落得个眼前清净!”
“呃,赶走就不必,要不……我替大都护出去迎一迎?”
“韩四,你是什么东西,也能替大都护去迎人?少在那说些屁话……”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起来,也有个别人觉得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僵,建议遣人出去代迎的,但无一人觉得,郭昭当出府迎接。
郭昭自己则在望楼上眯眼,继续看着赵和。
在这个距离里,他已经可以看清赵和的轮廓了。
不知为何,郭昭觉得,这位衣裳褴缕、须发横生的年轻人,有几分眼熟。
他隐约在此人身上,看到了某位故人的身影。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回忆的闸门打开了,一点一滴的旧事,慢慢涌了出来,然后变成了汪洋大海。
郭昭在那里沉思,他身后的众人仍在议论,而郭英则有些讶异地看了伯父一眼。
郭英是郭昭三弟之子,但是其父早就在与犬戎人的大战中阵亡,而郭昭自己的儿子也尽数阵殁,因此,郭英从小就被郭昭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养。
郭英很清楚自己这位伯父的性格,按理说,他不会让身边人争执太久,无论是去迎接还是不去迎接,他都会立刻下决断。
毕竟郭昭曾经不只一次对他说过,哪怕是错误的选择,也远比犹豫不决要好得多。因为犯了错尚可有时间去弥补,而犹豫不决则会将最后的一点时间都浪费掉。
只不过看伯父那模样,郭英也不敢出声提醒。
伯父是老了没错,但还没有老到需要别人替他做决定的时候。哪怕郭英自己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他都尽可能地小心执行,不敢因此惊动郭昭。
望楼之上犹豫不决,望楼之前,赵和也没有流露出丝毫不耐烦地迹象。
他只是笑着看向李弼:“如此看来,似乎是亮出那些东西的时机了。”
李弼点了点头,然后回头望了一眼。
最初时赵和对他明显有几分防备,所以不将人手交与他带领,甚至有意将他架空,但几乎战事之后,特别是工匠谷之战后,赵和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戒备之意了。
李弼也觉得,在赵和手下办事,比起在此前自己任何一个上司手下办事要开心。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猛然挥手。
在他身后,那些随护而来的秦军士卒,见到他的命令,纷纷开始解衣。
片刻之后,这近三百人,一个个只着犊鼻裤,将自己的身体露了出来。
此时围观之人颇多,大多数原本是为了看来自大秦的使者而来,可此际见众人脱衣,不禁都愣住了。
“你们这是……”门前的守卫当然要喝问,只不过话才出口,便又收住。
因为在他们面前,这近三百具赤着的身体上,到处都是疤痕。
穿着衣服的时候不显,但衣服脱下之后,那遍布身体上下的疤痕,给人一种极大的冲击感。
不少人的伤口还有心腹要害之处,很显然,他们受伤时,如果运气稍差一点,那性命就不在了。
紧接着,李弼又挥了挥手。
众人笑吟吟从自己的随身包裹之中,扯出一面面旗帜来。
皆是犬戎人的部旗!
第五十章、欢迎凯旋
犬戎各部为了彼此区分,各有其旗帜,特别是自如今的大单于主事以后,他从骊轩学来所谓“家纹”之制,要求各部都在旗帜之上标有家纹。
这被掷在地上的数十面旗帜,代表了犬戎数十个小部落。
缴获这些旗帜,证明众人曾经这数十个小部落作战,并且在战斗中占据了优势。
伤疤,部旗。
这些展示出来的东西,让周围看热闹围观的众人瞬间沉默,然后又窃窃私语。
“不是些逃离犬戎人控制的俘虏么?”
“听说是翻山抄小路回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部族?”
“身上的伤疤……与犬戎人作战时受的?”
周围的议论之声,自然也传到了赵和的耳中,赵和面上挂着淡淡的笑,又向上方望楼处瞄了一眼。
事实上,望楼与他所在的位置相距并不远,大声点的话,都可以进行对话。
他看到了被簇拥着的郭昭。
郭昭同样低下头来看到。
赵和面上带着微笑,郭昭却是面无表情。
在郭昭身后,那些反对出迎的人声音小了起来,而开始出现主张出迎的声音:“却迎一迎倒也无妨,反正不过就是个表面功夫……”
“正是,就算不去迎这个所谓使臣,也当去迎一迎脱险归来的勇士。”
郭昭听到这些新起的声音,面上仍然没有什么神情。在他身后,霍峻额头青筋一跳,突然回头喝了一句:“住嘴!”
众人哂然。
霍峻是郭昭重点培养的将领不假,但如今在望楼之上的,哪个不是多年宿将,多少人都是和郭昭一起出生入死的,甚至有人是看着霍峻长大的,故此,对他的喝斥众人不以为然。
霍峻也明白这一点,脸色更青得难看,他望了望郭昭一眼,沉声道:“大都护,我替你去出迎吧!”
此前他坚决反对出迎,哪怕是派人代替都不可,但现在,他却提出自己代替郭昭出迎。
郭昭眯着眼睛,没有作声。
“大都护!”霍峻又道。
郭昭轻微叹了口气:“小霍,不要急,再等等……我们要有耐心,连底下的那个年轻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