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沉声道:“此事乃是今日大朝会时当众宣布的敕命,现如今怕是昭告天下。纵然你不愿意做皇帝,也不愿意做太子,世人皆知你将会是未来的大唐皇帝,而他们几人也是大唐亲王及公主身份乃是赐封,皇上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恐难以改变。”
“不答应也得答应,我才不要做皇上!”李宽愤愤不平,凭什么敕命下达他就得遵旨,凭什么不问问他同不同意就擅作主张,就算天下人知道又如何,他从不在乎大唐王朝未来如何。
“混账东西!”王槐厉声喝斥,“这个大唐江山乃是你皇祖父一手建立起来的,其中付出多少性命才能做到你有想过吗?无论你与皇上到底如何,可你身上流淌着李家的血脉,有一部分是高祖皇帝的血脉在你身上流淌,不论你做任何选择我都支持你,这个皇位你可以不要,难道你想大唐江山传承从你手中断掉不成?”
赵谦帮腔怒骂道:“你皇祖父自幼将你带在身边,命我等全力教导你学问,钱武教导你武艺,难道你这么快就把我们教给你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吗?那钱武付出性命救下你又有什么意义?不怕告诉你,高祖皇帝原本打算就是让你继承帝位,只是知道你的性子不爱权力,这才退而求次,要不然为何最后阶段先皇亲自教你权谋之术?”
王槐、赵谦两人义愤填膺,要不是李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又或是钱武没死的话绝对会出手教训,就算打不过也要打。因为李宽太混账了,完全不顾大唐江山的未来,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李腍、李模置昧┮蛲趸薄⒄郧饺伺鸶诺猛弁鄞罂蓿浍嵰补瞬簧险鹁ё帕┖⒆硬欢系匕参孔拧M蝗患淅羁沓聊挥铮睦锘匾淦鹩胱娓冈谝黄鸬淖詈笕兆樱钤ǖ娜方趟溃肫鹫郧档没埃胖雷娓傅恼媸狄馔际鞘裁础
全本
………………………………
第七百七十四章 子承父业【四更】
血脉无法改变是事实,李宽沉默以对,不论他多么的厌恶李世民,这点不得不承认。
至于皇位李宽没想过,那个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对李宽并无吸引力,家人比什么都重要。沉默许久,李宽也不知如何回答,王槐、赵谦两人也没逼他做出选择。
武珝使了眼色,王槐、赵谦俩分别抱着两个孩子离开,李宽无动于衷的傻愣着。
“老公,不论如何大唐天下与你有关,这份责任注定要担负起来。”武珝柔声劝说,“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这是你责任,也是祖父的期望,更是师傅用生命换来的结果,难道你想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守护的疆土再次分裂?那他们又为何如此拼命效忠大唐?即便不做皇上,这个重担也避不开。”
李宽依旧沉默不语,挣扎的边缘不断地徘徊,他本想做好一切就彻底远离京城,携家带口离开这个让他没有任何眷恋的地方。正如赵谦、王槐说的那样,高祖皇帝李渊全力栽培他就是希望他能担负起重任,费廉、廖凡等将士浴血奋战直至战死也是为了守护大唐和平繁荣,钱武为了救他而死不也是如此道理吗?
突然间李宽发现自己身上多了许多从未有过的重任,寄托了太多人期许。即便他不做皇帝,依旧需要担负其大唐的未来重任。若是他潇洒离去,那秦善道、房遗直、郑玄果等追随自己的人又是为什么?还有李道宗、李勣等重臣,又该如何自处?
“顺其自然吧!”李宽无奈的叹息一声,武珝知道他心思重,萦绕在他心头上的事情太多,每一件都是让人揪心,她能理解丈夫的想法,也尊重他的决定。
片刻,国子监博士马嘉运缓步走了过来,武珝适时的离开,给了马嘉运使了眼色以后后者心领神会的点点头,而他手中提着一壶酒,似乎有意与李宽一醉方休之意。
“不介意的话与为兄喝两盅?”
马嘉运不露声色的邀请李宽饮酒,暂时放下心事敞开心胸与其畅饮,而他此次前来同样是劝说李宽,武珝、王槐等人同时劝说,加上马嘉运出现在自己面前,李宽就猜到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
李宽没有点破,勉强挤出笑容与马嘉运连续对饮三杯,冬季喝的是暖酒,以水煮酒使其酒香四溢扑鼻,且甘醇可口,回味无穷,也是暖身子必备之物之一。
“相信殿下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了!”马嘉运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捅破那层窗户,坦然承认自己目的,李宽默默地喝了一杯,苦恼的说:“为何你们都要逼我?”
马嘉运知道李宽转不过弯来,道:“依殿下的本事,本就是治国之才,当今诸位皇子中唯有殿下出类拔萃耳。纵然南平郡王李治也稍逊一筹,唯有吴王一较长短矣;然,吴王工于心计非当世明君之选,是故皇位与其无缘无分。”
“以马兄之言,难道我就有缘分?”李宽笑了,他觉得马嘉运说的太过玄乎了。未曾想,马嘉运居然郑重的点点头承认,“殿下不仅与帝位有缘,甚至是不二人选,因殿下生有帝王之相也。”
李宽笑而不语,他认为马嘉运这话更加玄乎了,马嘉运很认真的说:“帝王之相乃众生之相,非面相一概而论。如今殿下军中威名闻名遐迩,朝中又有文臣武将鼎力支持,百姓对殿下无不叹服,而今殿下身边聚集着张冲、李歙等人无一不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均以殿下唯命是从,此乃天意,亦是殿下之威。”
“此乃帝王之气运,国因君而盛,便是圣贤之君;国因君而亡,乃昏庸无道之君,自古国与君本就一体而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也是帝王之相所在关键。”
“帝之相与王之相相似,诸多因素存在故而无法判定真假。为兄与你初见时,便观你面相,发现虽有帝王之相,也有帝王之运,只是命脉中又似乎预示着殿下本应早薨之命,不知何故本应死劫愣是成为化龙之运,着实奇怪。”
顿时,李宽心中大骇,马嘉运居然能推算出他命中有死劫之事,这让李宽有些哑口无言,因为原本的李宽早已死了,而他早已不是原本的李宽,难道真的有命数之说?
“当日殿下隆重邀请之下,为兄迫不得已之下才勉强答应,也与你说过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我弟子的话,不知殿下可还记得?”李宽点头,马嘉运接着又说:“那日我见到两位公子时,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其实是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帝王之相,而且还是双龙戏珠的面相,这才断定殿下所属面相乃是帝之相而非王之相。”
李宽忽然想起那日发生的经过,马嘉运的确震惊不已,随后满口答应下来。
“既然殿下不愿称帝,其实也不必烦恼,大不了就从三位公子中选一人继位即可。若是殿下不愿意担此重任,那么只能子承父业,由公子承担。”马嘉运说出一举两得的建议,“以殿下之能,相信大唐未来的帝王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境遇,所以殿下大可放心携美共游大好河山,尽揽四季风光。”
如果由自己儿子做皇帝,至少还有十余年,意味着他必须在此期间同样担负起大唐重担,负重前行。李宽似乎是想开了,马嘉运的建议对他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不稀罕皇帝,自己的儿子却可以做皇帝,这样其实也挺不错的。
于是,李宽向马嘉运敬酒,马嘉运微微一笑,欣然与其共饮。
马嘉运出面劝说也是武珝的意思,他们做父母的可以什么都放弃,不过子女却不能跟他们一样,至于子女未来会做出何种选择,那就不是他们做父母能决定的事情,一切都由他们自行决定。
传诏的大臣乃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事武珝隐瞒了下来,并没有告诉李宽是他们。当他们传诏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两人又配合默契很快就说服武珝答应下来,王槐、赵谦也欣然同意,这才有了这次的总动员。
:。:m。x8
全本
………………………………
第七百七十五章 时辰已到
路已经在眼前,接下来就看李宽自己的抉择!
大朝会百官朝贺,外国使臣也入京朝拜,奈何今日的瓜吃得有些大,众人各怀心思,李世民首次为设国宴以示庆贺。众人朝贺便各奔东西,唯有南平郡王李治被单独留在太极殿内。
“雉奴,汝降爵为郡王可有不服?”
李世民不苟言笑,十分平静的看着呆若木鸡的李治,他心知此事必会对李治造成无法挽回的创伤,可他却不得不如此,像是蜀王李愔也被贬至地方,薛万彻也伏法受诛,长孙无忌满门被抓,参与那件事的人唯有李治尚未处置。
原本李世民是削爵为民,念及李治乃是皇后嫡出子嗣,给他留有薄面,就看李治能否体会到太宗皇帝的良苦用心。
“儿臣自当遵从诏令!”李治脸色如常,躬身回答,李世民心里暗叹,李治没有直言回答就证明他心有怨愤,李世民也没做解释,让他自行体会,便让其回府不日便启程离京。
李治躬身拜别,当他转身的瞬间脸色骤然变冷,阴沉的目光死死地咬着嘴唇,一言不发的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殿外走去。他不懂之前父皇还对他百般宠爱,叮嘱他做个好皇帝,甚至为君之道都教了,怎么月余过后一切都变了,从天堂坠入地狱的痛苦及不甘让李治气愤不已,可他表现的十分平静不让人看出端倪,实则隐藏内心的愤愤不平。
“李宽!”
李治愈发阴沉,他将今日自己的遭遇归罪于李宽,之前宫中谣言他确定不是谣传,隐隐猜测父皇态度转变全都跟李宽脱不了干系,甚至是被逼作出选择,很显然这一次交锋他败了,李宽赢了太子之位,更赢得天下。
李治满怀怨恨的从太极殿离开,之后他并未直接回东宫,对于现在的身份居住在东宫就是天大的讽刺,每时每刻如坐针毡,李大亮接管东宫六率以后更像是密不透风的牢笼,让他连呼吸都不顺畅。
回首眺望宏伟的皇宫,以及高强院落的皇城景色,李宽眼中满是疯狂之色,嘴角扬起阴狠的笑容。直到身边的近侍前来,李宽这才收回目光转身上了马车朝着东宫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大安宫楚王府内,李宽与马嘉运两人喝得正高兴,似乎所有的烦恼忧愁被美酒带走一去不回头。足足过去大半个时辰,两人还在对饮,张冲、冷锋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两人身边。
纵使李宽面色红润,仍然不见丝毫醉意,相反马嘉运略有醉意,就连说话都是断断续续,吐字不清。李宽抬头看了一眼张冲、冷锋,道:“来,一起喝两杯!”
张冲、冷锋苦笑的端起酒杯各自喝了三杯,六杯酒下肚马嘉运当即晕头转向找不着北,李宽示意侍卫将其抬进房中歇息,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那边有动作了?”
张冲、冷锋应声点头,李宽看着杯中有些浑浊的酒水,心中感慨万千,似乎浊酒就像是人,不到最后你无法看得清楚对方真实情况,仿佛每个人都戴着一张看不清摸不着的面具,伪装成他希望你看到的那个模样,卸下面具的那一刻你才知道真实的他是什么模样。
“是时候该结束了!”
浊酒变成清酒以后,李宽放下酒杯,脸色骤然变冷的站起身来带着张冲、冷锋两人又一次出了大安宫,随行的亲卫仅有之前的二十人,因为他要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惊喜。
武珝等人见醉酒的马嘉运被抬进房,惊诧不已,当他们急匆匆的赶去时发现李宽早已不见踪影,众人大吃一惊,连忙四处寻找。直到侧门的侍卫告知李宽出去了,众人更加忐忑不安,生怕李宽出什么事。
“殿下!”
当李宽出了大安宫没走多久就有六人陡然出现,李宽点点头继续向前走着,那六人起身跟上步伐。当李宽带人抵达至德门时,驻守在此地的将领禁不住双腿颤抖,李宽抬头望着宫门守将,道:“汝要拦吾?”
“不敢!”那守将吓得半死,当即下令开城门,更是亲自下来迎接,一副讨好的模样,李宽又问:“何人为将?”
“回太子殿下,是右卫大将军李大亮!”那守将如实回答,小心翼翼的问:“是否让李大将军前来?”
“不必了!”
李宽摇摇头又让对方继续镇守至德门,而这道宫门之后便是东宫太子府所在地。东宫六卫率乃是驻守东宫宫门的军队,还有四率则是太子亲兵,不统帅府军,仅仅保卫太子及府内安全。
进入至德门以后,又继续走了半个时辰左右,途径佛堂、宜春北苑等建筑此乃东宫后院,也是太子妃嫔等人嬉戏游玩之地;再向北走穿过内门,进入东宫中央位置,此乃太子及妃嫔居住饮食等地,几乎一应俱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