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惊骇不已,他之前也有怀疑,不过没有证据证明是长孙无忌搞的鬼,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此事涉及到皇室丑闻,李世民不愿意让人知道故而下令知道的那些人不允许外传,更何况当年散播谣言的人几乎都死了,所以也没必要追根究底揪着不放。

    说到底李世民是不愿意面对曾经犯下的错误,一直选择逃避,而李宽逼得他不得不正面面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长孙集团,的确已经影响到大唐江山局势,就像是晋王李治被选为太子的原因一样。

    若是换做其他皇子,长孙无忌绝不会全心全意支持,这也是李世民迫不得已的选择。只有是他的外甥,长孙无忌才会心甘情愿竭尽全力效忠大唐,也能更好的辅佐太子李治成为好皇帝。

    “你知不知道我母亲腹中是双子?”

    李世民解释道:“双生子则不详,此乃传下来的古话,就算知道了也要处理其中一人。”

    顿时,李宽愠怒不已,武珝亦是满脸气愤嘟着小嘴,她不像李宽那样可以破口大骂李世民的不是,只能默默地生着气。什么狗屁的不详,放在后世生双胞胎那是福气,他们俩对此颇为不屑。

    “你皇祖父临终前在这里与我单独说过话,可还记得?”李宽点点头,李世民苦涩的说:“当时我不明白先皇话中意思,直到你认祖归宗才知道。”

    李宽、武珝均是不明所以,李世民接着说:“先皇曾说过我与三弟玄霸也是双生子,而我当初知晓你母亲怀有双生子时更加确定不是我的孩子,因为其他宾妃从未生下双子。”

    “直到你认祖归宗我才明白当时父皇的意思已经提醒了当年之事我真的做错了,而他更希望大哥继位不是我的原因也是这个。因为当年我与三弟出生时,是大哥说不是不详而是瑞兆,为了不让人知晓我们两人是双生子故意将宗谱及相关记载更改出生八字。”

    正因如此,在武珝诞下双子时,李世民并不认为他们是不详,反而十分高兴。

    武珝暗自舒了一口气,幸好高祖皇帝提醒过,要不然他两个孩子必须要失去一人。在知道自己外祖父是双胞胎,还有李世民也是双胞胎时,他就知道为何武珝生下两胎均是双胞胎,这是遗传因子生双胞胎机率大大增加。

    半个时辰后,杨师道请到大安宫!

    说是请那是因为杨师道很顺从,不敢有任何反抗,恐惧的眼神出卖了他。大年三十一家团聚的日子,杨氏家族人员众多,他这个家族族长被硬生生的带走,那些反抗的直接被打成重伤,吓得杨师道双腿发软差点尿裤子,不得不答应跟他们走。

    由于杨师道不知去哪,一路上战战兢兢,当他来到楚王府时心里更加害怕了。现在朝中上下谁都不敢惹李宽,搞不好身家性命都没了,杨师道更加不敢招惹。

    “皇上!”

    杨师道被人一脚踹进门内,那人也没客气,主要是杨师道不愿意进屋,带他来的人心情不好给了他一脚,杨师道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痛得龇牙咧嘴,当他看见当今皇上也在,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连忙起身行礼,又见到李宽、武珝两人同样行礼。

    李世民三人均为起身,李宽抬头看着杨师道:“杨尚书,咱们又见面了,不知道你是坐着还是站着呢?”

    “站着就好!站着就好!”杨师道冷汗直流,勉强的挤出笑容,毫不犹豫的选择站着回话,他哪里敢坐下来。

    “待会就不知道能不能站着了!”李宽微微一笑,吓得杨师道面色大变,武珝则是捂嘴偷笑,李世民嘴角抽了抽心里满是嫌弃,要是他想到自己的表现估计比杨师道好不了多少。

    “我且问你,为何我母亲要配嫁进秦王府?”突然,李宽声音陡然变冷,上次他问的时候杨师道隐瞒了,这次他没给好脸色,“若是再敢隐瞒,我必灭你杨氏满门。”

    杨师道心里暗自叫苦,当今皇上在这里,李宽依旧敢这样说,证明他之前的算盘全都白费了。当今皇上肯定与他说过了,杨师道自知无法隐瞒,躬身回道:“其实杨婕抒之所以愿意做陪嫁,乃是我等兄弟共同设计逼六哥就范,您母亲不得不顺从。”

    “如实说来,若有隐瞒,杀无赦!”李世民也怒了,他没想到其中真有隐情。

    杨师道心里一颤,连忙将事情的原委道出!

    杨蕙兰之所以同意陪嫁进秦王府,乃是杨师道等几个兄弟秘密联合起来设下的圈套。当时杨恭道的养子因生意与人发生冲突,失手将人打伤吃了官司,奈何对方背景极深,杨恭道不得已只能求助自己几位兄长出面说情,不过条件就是杨恭道之女必须陪嫁进秦王府做妾。

    杨恭道不可能为了养子而断送女儿幸福,故此断然否决他们的条件,寻求其他门路。但是,杨恭道无论求助谁都表示无能为力,最后杨蕙兰独自回到家族与杨师道等人谈判,答应陪嫁进秦王府为妾。

    事实上,杨恭道养子吃官司入狱都是杨师道他们兄弟几人密谋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让杨蕙兰嫁入秦王府。因为他们有预感他日李渊必定登基称帝,故而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恰好秦王李世民得赐婚娶炀帝之女杨氏,故而他们与年幼的隋恭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他同意陪嫁之女从他们这一脉选择。

    杨氏贵为公主,哪怕是个庶出,气质及容貌都是上等,为了能吸引秦王的注意力,所以他们选中杨蕙兰。因为众女之中唯有她能胜杨氏一头,夺得秦王欢心。

    李世民等人心里都有些不好受,李宽眼睛眯成一条缝,要不是武珝在他肯定将杨师道给杀了,为了自己家族荣耀而牺牲自己母亲终生幸福,最后造成英年早逝,这一切的错杨师道他们同样要承担责任。

    :。:m。x8

    全本


………………………………

第七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澜【五更】

    “汝该死!”

    李宽未动,李世民倒是气愤不已率先发怒,杨师道吓得双膝跪地,头也不敢抬起来,之所以不敢交代实情就是担心后果严重,事到如今他是真的无可奈何。

    “朕再问你,你可知杨婕抒省亲之事,以及杨恭道养子的事情?”

    李世民心里也在打鼓,担心杨师道说出让他难以接受的话来,杨师道见皇上都怒了,哪敢再隐瞒,颤颤惊惊的回答:“杨婕抒省亲并不在杨氏祖宅,故而省亲之事臣也不知,至于六哥养子与蕙兰的事情我们几人都知道,因为六哥回家族之前就曾经说过要为蕙兰出嫁准备嫁妆,还邀请我们赴宴。”

    李世民又问:“他们之间已有婚约,可曾做过逾礼之事?”

    “绝对没有!”杨师道斩钉截铁的否定道,“六哥养子乃是孤儿,父母早亡,被六哥收养在身边,犹如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在六哥的栽培下,他也是文武双全的才能之人,两人自幼长大怎会做出逾礼之事?虽说那养子只见过一面,不过蕙兰绝对不会做出荒唐之事。”

    李世民心里更加苦涩了,就连杨师道这个叔叔都相信杨蕙兰,可他这个丈夫居然不相信,道:“当初长孙无忌等人前去调查两人关系时,你可跟他们说过?”

    杨师道如实回答:“臣未曾见过赵国公他们啊!”

    “真没见过?”李世民大声问道,杨师道还以为自己搞错了,不得不仔细回忆一遍确定没见过。如果没见过,那长孙无忌等人又如何调查出来结果的?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意味着当年调查的结果半真半假,杨蕙兰的确有婚约在身,陪嫁之时也的确心系他人,至于后来省亲以后有些不同了。

    刹那间,李世民心脏漏了一拍,他想起省亲回来以后杨婕抒对自己笑了,那笑容犹如百花盛开一样。当时,李世民感觉整个魂都没了,也就是那晚杨婕抒怀上了。

    “原来如此!”

    李世民想到此处,才恍然大悟,杨蕙兰省亲回来以后愿意对他笑,那是因为有婚约的那人安然无恙活得好好的,曾经的心结解开了,而杨蕙兰在李世民的温柔及关爱中早已动了真情,所以那晚李世民感觉杨蕙兰格外的热情。

    所有的一切都连在一起,杨蕙兰起初的确是被逼迫,心不甘情不愿,之后慢慢的心动了。当她付出真情时,偏偏李世民已经对她产生嫌隙,之后因为那份调查结果摆在眼前,还有蔡允恭的言辞让李世民失去冷静,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结果而不相信杨蕙兰,意味着这一切都是有人幕后操纵一切,而这个人便是当今的赵国公长孙无忌,就像是李宽猜测的那样,他在后面推波助澜,事后又抽身而退算计一切,造成当年的惨案。

    苦涩的泪水从李世民眼眶中流了出来,要是他更愿意相信杨蕙兰一点,结果也会不同。随着李世民的泪水从脸颊上划过,李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真的,无论李世民后悔也好,惭愧也罢,李宽都不会同情半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咎由自取的结果,满脸寒霜,默默地念叨:“长孙无忌!”

    “宽儿,我……”李世民默默地流泪,他心中惦念曾经的爱妾,想要去看看杨婕抒的画像,不等他说完李宽怒吼一声:“滚,这里不是你的皇宫,以后不要再来了。”

    说罢,李宽狠狠地瞪了一眼杨师道,径直出了仁政殿。李世民见李宽不理自己,他也没任何怨言,期盼的看向武珝,武珝于心不忍,道:“陛下您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我想去看看她!”

    李世民像是随风飘舞的蒲公英,满脸渴望的等待武珝同意,直到武珝点头答应下来,李世民又像是孩子似的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为了不让李宽发现,武珝特意叮嘱不能逗留太久,李世民狠狠点头答应,迫不及待的跟在武珝身后去了挂着杨婕抒画像的房间。

    没人理会的杨师道不知如何是好,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失魂落魄的他自知自己前程堪忧,最后被人带出楚王府都浑然不知,漫无目的地走在京城大街上,放眼望去空荡荡的一片,犹如他现在的心情,一步步的朝着府邸走去。

    武珝带着李世民来到杨婕抒画像的房间,她没有进去就在外面等待着,李世民进屋看到杨婕抒画像犹如看见了真人,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失声痛哭,武珝默默地在屋外听着悲痛欲绝的哭声以及李世民的认错声。

    “蕙兰,我对不起你!是我错怪你了,是我错信他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武珝见李世民迟迟不出来,不得不敲门提醒他时间。李世民不想武珝因为自己而为难,擦干眼泪,恋恋不舍的走了出来,武珝看着李世民那双泛红的眼睛里满是血丝,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亲自送他出府。

    李大亮率领禁卫一直在府外等候,看见杨师道被人像狗一样的丢出来,他心里有些担心李世民的安危,奈何张冲、冷锋犹如门神似的挡住他的去路,最后李大亮气不过与他们发生冲突,直接与张冲、冷锋交手。

    张冲不甘示弱的同意,还让冷锋看着就好,上次张冲因担心李宽的安危在李大亮手里吃了亏,人争一口气,张冲无论如何都得找回来。于是,李世民出来时看到两人酣战淋漓的打了起来,李大亮年纪毕竟大了,哪里是张冲的对手,在他手里吃了不少亏。

    “罢手!”

    李大亮仍旧不甘示弱,还想继续进攻,反倒是张冲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态度让李大亮十分窝火,张冲心里平衡了不少,李世民大喝一声李大亮只得罢手,嘴里不忘放下狠话,张冲不以为然转身离去,理都没理。

    “陛下,您没事吧!”李大亮第一时间前来询问。

    李世民瞪了一眼,沉声道:“立即回宫,另外再传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李勣、李道宗、郑仁泰、马周等速速入宫觐见。半个时辰内必须见到人,稍有差池人头不保。”

    李大亮愣住了,其他人也是目瞪口呆,李世民见他们迟迟未动,怒吼一声:“还不快去传诏!”

    众人连忙朝着诸位大臣的府邸跑去,唯有李大亮跟随李世民回宫,李世民回头看了一眼大安宫方向,仿佛下定决心似的,暗暗发誓:“朕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全本


………………………………

第七百六十六章 谥号文惠

    据野史记载:“贞观十七年除夕夜,大唐王朝正历经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朝野震荡,波及大小官员及各大势力集团,当年最重要的大事亦发生今夜,太宗皇帝因何而改变,唯有当夜入宫大臣知晓,然无人泄露,是故悬疑莫测也。”

    除夕夜整个京城热闹非凡,千家万户张灯结彩迎接新的一年,京城百姓沉浸在除夕夜的欢快气氛中,殊不知大唐王朝就在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