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抱怨的将士吓得面色苍白,之前没看见李宽还以为他自己回去睡觉,没想到今天李宽这个大将军居然与他们一起跑步。那些抱怨的人,连忙闭紧嘴巴生怕自己多加半个时辰。
李宽在后面跟着的情况,很快便被人发现了。不是李宽刻意让他们发现,而是在后面士兵不愿意跟李宽,速度自然而然提升了许多。在他们之前的士兵突然觉得奇怪,回头一看居然是大将军。
于是,一个时辰的晨跑完全变成追逐赛,经过昨天的适应体能上升了不少,可惜无法长时间奔跑,没到半个时辰就有人撑不住倒下,李宽不紧不慢的继续直至结束。
………………………………
第六百四十章 上下一心
一个时辰晨跑结束,李宽久未运动,也是缓了许久。众人结束晨跑,再次在校场集合。
“刚才我听见有人议论这奔跑的实用性!”李宽意有所指,众人心知肚明,目光瞧瞧看向还在继续跑的十几人,“或许在你们大多数心中都有疑惑,每天这样跑跑步就能上阵杀敌?相信很多人在心里骂了不知多少遍,或是觉得这根本无用武之地。”
李宽声音不大,在场的将士都听得清楚。
“既然你们有所怀疑,那我这个大将军就给你们解释解释!”顿时,众人全神贯注竖起耳朵注视着李宽,他们真的很想知道每天这样跑有什么意义,“跑,说起来只是习以为常的动作,不过长时间奔跑不是为了让你们习惯跑,而是增强你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
“身为骁骑营将士,我知道你们觉得很自豪,就算真有敌人来犯也丝毫不惧。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两军交锋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失误就有可能引发无法估量的后果。”
“我让你们每天跑,主要是你们许久未曾训练,这是大唐军制规定。为了让你们尽快适应后面的训练,首先第一步就是增加自身的身体素质,这个跑说起来容易,让你们每天至少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的跑,一来是让你们适应这开胃菜,二来就是以后战场上杀敌时,你们有逃命机会。”
“逃命的机会?”众人大吃一惊,这场还没打就开始怂了,众人心里都有瞧不起李宽,认为他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宽没理会众人狐疑地脸色,急接着说:“打个比方说,你与敌人交锋时,对方人多势众,你一人如何抵挡,那只能逃跑了。若是你们跑得慢,结果还是一样,要是跑得快而且长时间跑,他们如何能追得上?即便跟上了,你们还可以予以反击,哪怕是一人也可灭了对方,这便是瞅准机会,适当的逃跑并不是怯战是为了寻找更合适的反击机会。”
“再比方说,咱们骁骑营将士一万多人,与敌人对战,不能速战速决的情况比的就是谁的耐力更久,毅力更强,这样的情况下咱们训练结果不就出来了?简而言之,打仗玩得是命,连自己命都无法保住,还谈个屁的胜利,就算立下军功也没命获得有何意义?”
李宽又说了几个浅显的道理,告诉他们要想打过别人就得学会挨打,学会忍耐,学会抓住时机,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是致命一击,之前议论的士兵屁都不敢放一个,羞愧地低着头,心甘情愿的加罚半个时辰,那些在心里还怀疑的士兵也不再怀疑。
自此骁骑军将士上下均服从李宽号令,不敢有丝毫违背。
虽说军中伙食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李宽依旧吃得津津有味,还是与其他人一起吃得。吃完以后,众人再次集结在校场上,静静地等待着李宽号令,他们有些迫不及待了,因为李宽的话糙理不糙,目的是让他们留下性命立下军功,谁不想有个疼惜士兵的将军,这一刻他们算是懂了。
第二天的训练除了晨跑以外,李宽还加了射箭、格斗两项,至于整体操练的事情李宽尚未考虑。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每天重复第二天的训练内容,不过训练量也会一点点的增加。
第七天,李宽要求的训练设备终于齐全,像是单双杠、障碍墙、负重物等陆陆续续的送来。由于骁骑营将士人数众多,将作监根本忙不过来,不得已军器监也从旁一起锻造,甚至京城的铁匠铺等都加入其中,这才勉强跟上。
第八天,李宽命令将士脱下身上的盔甲,全部背上重达三十公斤的负重物继续训练,又经过七天的适应训练,直到负重物达到五十公斤才进入下一段训练。
这次李宽增加了单双杠的训练,背负着重达五十公斤的负重物别说动作了,就算是稍微有些动作都会累的气喘吁吁。虽说上阵杀敌时,轻装上阵,甚少负重而战,不过李宽可不在乎这些,背着负重物翻越障碍墙,连续七天的训练下来仍然有人咬着牙坚持下来。
枯燥、艰苦的训练直至一个月过去了,李宽终于决定第一阶段的筛选,从一万两千人筛选出六千人后面的训练,余下的全部由李孝逸带领训练。经过三天的层层筛选,达到李宽要求的六千人被留下,另外六千人交给李孝逸带领,那些离开的将士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整整一个月未归的李宽,破天荒的训练完后回府。因为秋至日就要到了,而李承乾即将离京前往黔州。当他匆匆回府与家人见了面以后,便带着武珝一起前往东宫。
“什么,人不在?”李宽、武珝两人抵达东宫前,居然被侍卫告知李承乾及苏氏等人早在三日前就离京了,李宽、武珝对这事一无所知,他们对望一眼,心中有些感慨。
本来李宽想着今天晚上与李承乾见面,明日他便离京算是给他送行,还没等到这天李承乾携带家眷离开了。李宽失落的回去了,他这些日子忙着练兵的事情,的确没注意李承乾的情况,武珝倒是有时间可她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如今马嘉运已经开始教导李熹、李暾两人学习,可惜两人几乎没那个心情,要不是武珝做母亲的盯着,以马嘉运一人之力根本那他们没辙。
李宽知道李承乾提前离开,应该是不想其他人知晓,或者说是故意为之,就在李宽回府的时候,李德謇在路上与李宽、武珝两人碰面,李德謇得知李承乾已经离开,同样叹息一声。
武珝在大安宫除了看着两个儿子外,清河公主、花月容、房遗直之妻杜氏以及其他女眷都会前来拜会。虽说武珝心思在儿子身上,可她也是李宽的妻子,李宽忙于练兵,她无能为力却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李宽,甚至时不时地入宫探望长孙皇后。
李宽逗留了一晚以后,第二天天没亮又急匆匆的赶往骁骑营。至于入秋当天,侯君集、杜淹等人处斩之事早已抛诸脑后,这是大唐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同时斩首超过百人,其中不乏开国功臣及开国功臣子嗣。
:。:m。x
全本
………………………………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择日不如撞日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
自从上次回府以后,李宽便暂居在骁骑营中,紧锣密鼓的高强度训练,整个骁骑营将士每天都在训练中度过,忘了时间,只想着变强。上次筛选出去的六千人卸下负重物,又经过李宽的训练使得他们面对李孝逸的训练,更加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余下的六千人终于看到结果,没有人再怀疑李宽的训练方式,也没人敢提出异议,所有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在第二月的时候,李宽进行最后的筛选,只留下两千人,其他人全部淘汰出局。
为了能留下来接受李宽的训练,众人全力以赴比试,首先考察的是体能测试以及翻越障碍墙的速度,还有格斗技巧以及箭法,就连应变能力都在考察范围。
在第二个月阶段中,李宽已经淘汰两千人,余下的四千人经过一个接一个的比试,以格斗分出高低,胜者留下,败者离开。当然,李宽也不会综合考量,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格斗高手。
经过层层筛选,李宽留下两千人,接下来的训练也在骁骑营内,不过训练方式再次改变。
“你们能留下来是你们的本事,接下来我会将你们分成五个分队!”李宽指着秦善道、费廉等五人,道:“即日起他们五人便是你们的将军,一切听从他们指挥调度。现在我正式向你们介绍他们五人!”
“费廉出列!”
“到!”
费廉站得笔直,毫不犹豫的向前跨出一步,犹如现代军一样的礼仪,依照大唐的军中规矩实在是太过繁琐,李宽还是觉得以现代方式更简单点,而且站军姿也是训练他们的方式之一。
“他是我王府典军,亦是明威将军,擅长弓箭!”李宽郑重其事的介绍,“你们有五分之一的人进入费廉分队中,也就是说你们这批人以弓箭为主,形成最有力的屏障。”
接着,廖凡、李歙、李珍相继出列,李宽介绍说:“他们三人与明威将军廖凡一样,均是我王府典军,同时被朝廷授予明威将军之称,三人各有所长,根据他们的优势从你们之中选择五分之一。”
“廖将军擅长拳脚,所以格斗最好的四百人将由他率领;李歙将军擅长弓箭及马术,这也是骁骑军的精髓;李珍将军擅长刀兵,而他们都上过战场之将领。”
李宽目光投向秦善道,郑重的介绍:“秦都尉则是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叔宝之子,亦是朝廷授予的勋卫羽林中郎将、轻车都尉,余下的四百人将由他带领,至于李德謇则是卫国公李靖长子,而他也是此次训练的军师。”
余下的两千人方才知晓他们六人随便一人都是身世显赫,尤其是秦善道、李珍等五人跟随他们一起训练,从未有过抱怨,对他们五人早就心生钦佩,得知他们身份以后更加尊敬,这也是李宽需要的效果。
李德謇是军神李靖之子身份曝光,众人更是惊叹不已。虽说他们从未见过李靖,只是听说过他的传闻,长年累月的指挥战事却未尝败绩,所以他们也十分期待接下来的训练会是怎么样。
接着,李宽又授予五支分队特殊的称谓:费廉率领的是中军,李歙率领的是前军,秦善道率领的是左军,廖凡率领的后军,李珍率领的是右军,这也是李德謇根据自己父亲训练时而建议的,李宽觉得不错。
本来李宽打算借用武装军、步兵、骑兵等称谓,最后想想还是采纳李德謇的建议。
接下来的训练便是针对性的,将两千人分成五支分队以后,费廉率领的中军以射击为主,除了体能训练外,每天都是不断地练习射箭,李宽给他的要求是做到例无虚发以及提前预判敌人行为。
李歙率领的前军则是骑术及马上射箭,秦善道、廖凡、李珍三人则是集中训练,秦善道擅长使用枪矛,所以他的士兵都会长兵器,进行统一的操练;廖凡率领的人则练习格斗技巧,李珍则是集中操练短兵器使用。
李德謇负责监督,李宽则观察其中不足,两人当天晚上会召集秦善道等人一起商量改进方法。
一个月时间李宽决定合理分配,除了每天必须要做的体能练习外,前十天加强个人能力,再用十天进行配合练习,最后十天则是训练阵法的灵活性,保证合而攻之无坚不摧,分而攻之游刃有余。
为了训练两千人的战斗力及团结力,李德謇更是首次低头向自己父亲李靖讨教阵法,最后得到其传授的五行阵法。于是,李德謇将五行阵法要点一一说明,就展开排兵布阵的训练,李宽对于阴阳五行之术倒是不怎么精通,所以列阵训练示意全部交给李德謇负责。
日复一日的训练,李宽很想知道这两千人的战斗力,便大胆提出要让他们两千挑战骁骑营一万兵力,李孝逸初闻时被惊到了,认为李宽疯了,以一敌五的情况在军事战斗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尤其是两军列阵以后大张旗鼓的硬碰硬,不像是山地战可以借助地形掩护,也可以伏击埋伏击溃敌人。
“李将军,你就说答应不答应吧!”李宽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眼神,让李孝逸左右为难,虽说是演练,真的打起来他也不敢承担这后果,伤亡在所难免,总不能让自己士兵自相残杀吧!
就在此时,一道熟悉且坚定的声音传来:“朕答应了!”
“陛下!”李孝逸、李宽两人闻声而动,连忙躬身施礼。
李世民面带笑容地点点头,吴公公紧随其后走了进来。距离争帅比试临近了,再过三日就是大年三十。现在已经寒冬腊月,对于士兵而言这样的天气训练绝对是一种折磨,可他们从无怨言。
“何时开始?”李世民也好奇李宽哪里来的自信,以两千兵马挑战一万骁骑营将士,还是李孝逸亲自指挥作战。虽说他也不看好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