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登黪怯槔只方冢敲聪衷诘慕锥卧蚴墙挥训幕方凇

    通过娱乐环节进入交友环节,参与其中的人也都算是见过面,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自然是以文雅方式,要不就是对弈,要不就是对诗或是作画等,眼下是以诗会友,而且孔颖达的意思是这个环节与下面的环节息息相关,也就是斗诗过程。

    若是所料不错的话,想必斗诗是以团队形式,而不是各自为战,这倒是有些别出心裁。如果各自为战,到时候场面极有可能十分混乱,而无法控制。既然是文人雅士时刻都要保持高风亮节,要有文人的姿态。

    “是不是觉得很无聊?”李宽转头看着武珝眼神涣散,目光呆滞,可见她的注意力根本都没放在这上面,而且武珝脸上满满的无聊,不由得握住武珝的手小声询问着。

    武珝点点头,她要是知道这么无聊的话,就不来参加的,与其看着文绉绉的文人斗诗,还不如陪在儿子身边有趣,至少能看着李熹摇摇晃晃的身体,时不时地传来欢快声。

    与武珝不同的是,苏氏则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要不是她身为女子,这次赛诗大会必定有她的份,故而她看得十分专注,在曲水流觞的环节中,还时不时的思索着要是自己会不会第一时间赋诗一首?

    “放心,再过一会就不会无聊了!”武珝歪着头狐疑地看着李宽,道:“这么肯定?”

    “当然!”

    李宽信心满满的回答,武珝倒是十分不解,李宽却是神秘的笑笑,目光锁定在魏王李泰等人身上,武珝恍然大悟,曲水流觞的环节轮不到他们这些旁观者,不过斗诗环节以李泰对李宽的怨恨,必定想尽办法怂恿着李宽下场,或者说孔颖达也不会放过他。

    毕竟在场的人中,好像没人与李宽的关系十分要好,不惹麻烦也会麻烦缠身。武珝皱着眉头,小声说:“你有把握吗?”

    “这不是有你吗?”李宽笑呵呵的看着武珝,武珝大吃一惊道:“我能做什么?”

    李宽笑眯眯的说:“作诗都不是咱们擅长的领域,不过背诗咱们难道不会吗?等会要是真的找上我,我都不需要出马,由你一人就足以击败他们所有人,根本不用担心。”

    “原来你是打着这个目的啊!”武珝摇头苦笑,她与李宽两人比背诗的话,不用说肯定是武珝背的更多些,主要是两人家庭环境不同,决定着两人在上面的差距。

    “我很想看看他们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嘿嘿!”李宽奸诈的笑容让武珝很无奈,不过她也有些好奇,试问这些眼高于顶的文人雅士,以高人一等自居到时候被女人给击败,还真的是让人十分期待,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来。

    李宽咳嗽两声,小声提醒:“老婆,别表现得那么明显嘛!咱们得低调,再低调!”

    武珝翻了一个白眼,懒得与李宽斗嘴,两人情意绵绵的画面落在有心人眼里格外的刺眼,尤其是魏王李泰等人更是深恶痛绝,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搂搂抱抱,打情骂俏等行径,不仅对此次赛诗大会的亵渎,更是对众人的不尊重,李泰看着两人含情脉脉的打情骂俏,冷笑一声:“现在你笑得多开心,待会哭得多伤心!”

    孔颖达等人的目光落在李宽、武珝两人身上,眼里闪现出一丝阴沉,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除了寥寥数人外,基本上没几个人会注意到李宽、武珝两人的小动作。

    此时,众人遵循孔颖达的话去做,以诗会友,然后寻找自己的同伴,使得场内的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彼此间不熟悉的人,也在曲水流觞以后慢慢的熟悉了,有些表现优秀的自然得到众人拥簇,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十分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嘴里却说着十分谦逊的话,给人彬彬有礼的感觉。

    李宽自然不会关注这些,对他而言此次前来赴会也不过是过过场罢了,他在等待者那些对自己恨之入骨的人何时有动作。既然他们不着急,李宽自然也不会着急。

    全本


………………………………

第四百八十九章 终于来了

    以诗会友是文雅的说法,本质上就是寻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一面之缘也是缘分,除了国子监学生之间彼此熟悉外,其它被邀请参加的人不怎么熟悉,也不知彼此的深浅。

    国子监学生眼高于顶,就算是省试榜单上有其名,也不见得入得了他们眼睛,这也使得国子监学生团结一体,与被邀请的人形成两个队伍,一个是彼此熟悉且朝夕相处的好友犹如铁桶一块,另一支队伍就像是一盘散沙重新凝聚在一起。

    “这哪里是以诗会友,分明是区别待遇嘛!”

    武珝眼见于此,有些看不惯了,这情况摆明就是提前商量好似的,从孔颖达宣布开始,国子监的学生很团结的聚集一处,其他人想要进入都没脸留下来,主要还是他们根本不给好脸色,一个个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李宽感叹一声:“或许这便是文人的作风!”

    不同于武将,有任何不满不会使绊子,也不会玩什么阴谋诡计,在他们的字典里有仇当场就报仇,彼此间不存在什么模棱两可的决定。至于文人之间,不像习武出身的人,恩怨分明,有时候得罪他们也就是言语之间,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他人,被别人记在心里,最后给你来一刀你都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捅刀。

    国子监是大唐王朝最高学府,同样泾渭分明,贵族子弟的圈子自然是同等身份的人,其中有普通子弟,他们虽有国子监学生身份,可他们依旧排除在外,这也导致他们无法融入,或者说他们根本就看不起这些出身普通的子弟。

    与此同时,武珝也注意到这些挂着国子监的学子也不愿意放下身段与外来学府的学子站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闻目染之下,他们的心境已经发生变化。

    虽然他们在贵族子弟面前很卑微,却在外来学子面前找存在感,这也使得整个参与团队分为两大团体:国子监与非国子监生,国子监又分贵族子弟与非贵族子弟。

    孔颖达身为国子监祭酒,看到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阻止,反倒是欣然点头,这让李宽瞬间明白从一开始孔颖达就没任何改变,根深蒂固的尊卑之分让他的思想已经僵化。

    李宽对孔颖达没有任何偏见,反倒对他渊博的学识而心生敬意,可是顽固的思想让李宽不敢恭维。武珝也知道孔颖达与楚王府的恩怨,诧异道:“那为何会邀请你?”

    “谁知道呢!”李宽耸耸肩无所谓的笑笑,心里又补了一句:“或许很快就知道原因!”

    孔颖达见众人没有继续动了,微笑的走上台前,高声说道:“接下来进入此次盛会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诸位期待已久的斗诗。首先要提醒各位,此次斗诗与以往不同,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便是我出题,各位作诗,上一人作诗的最后一个字则是下一首诗的开头,也就是藏头诗,直至对方接不上为止。”

    孔颖达故意留个悬念,没有立即说出第二部分,接着说道:“今乃上巳节,亦是郊外春游之时,故今日斗诗之题为春,由老朽先开这个头,春雨依微春尚早,遗篇那得到今朝。”

    “好!”众人拍手称赞,孔颖达谦逊的笑笑,“谁来接下去?”

    “学生来接!”国子监贵族子弟第一时间站出来,躬身向孔颖达施礼,道:“朝阳晴照绿杨烟,暧暧去尘昏灞岸。”

    “好!”国子监学子自然给足面子,又是一阵拍手称赞,孔颖达摸了摸胡须称赞的点点头,“学生不才,也来试试!”外来学子中同样有人站出来,不卑不亢的说道:“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又一国子监学子站出来,斗诗斗得不仅仅是彼此的学识以及文采,还有彼此的气势。

    既然外来学子能吟四句诗,不落下风的情况,那就得再加两句,以此反复到最后诗句将会越来越长,这才是真正的斗诗乐趣。众人听得入神,下方学子自然绞尽脑汁想尽方法接下对手的挑战,最后火药味越来越重。

    孔颖达身为国子监祭酒,心向自己的学生无可厚非,要是国子监学生斗诗输给外来学子,那他这个祭酒身份就只得商榷了,不仅颜面尽失,还会落人话柄,认为他这个祭酒徒有虚名,教导出来的学生不如外来学子。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后的结果出乎孔颖达意料之外,国子监学生居然败了。孔颖达脸上看不出丝毫变化,心里早就气愤不已,国子监学生则是各个低着头,每个人脸上都是沮丧与震惊。

    孔颖达安抚众人情绪,国子监学生则是羞愧难当,纷纷低垂着头不敢多言,哪有之前的意气风发。李宽见状不得不拍手称赞,他的身份是皇子,代表着贵族身份,然而他却为外来学子拍手,第一时间得到众人好感,相反也惹怒了国子监学生。

    孔颖达皮笑肉不笑的跟着一起拍手称赞,其他人也不得不拍手,太子李承乾则是很平静的看了一眼,魏王李泰则是喜闻乐见,因为他知道李宽此举得罪了国子监学生,对李宽而言是坏事,对自己则是好事。

    “接下来进行斗诗的第二部分!”孔颖达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宽,又接着说:“凡是此次大会的人员,不论是谁都可以直接挑战,以作诗而论高低,不论身份高低。”

    “终于来了!”李宽会心一笑,孔颖达看着自己的时候,他何尝不是观察对方,从孔颖达的脸上看不出来什么,不过李宽有种感觉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目的。

    果然不出所料,孔颖达面带笑容的说:“今日有幸邀请楚王殿下赴会,使得国子监蓬荜生辉。诸位或许不知,殿下乃是真正的大才之人,上元节流传出来的诗作正是殿下所作。”

    顿时,全场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众人的目光齐齐的聚集在李宽身上。刹那间,李宽犹如明星光环一样,成为全场减焦点。

    全本


………………………………

第四百九十章 虚张声势?

    “好算计!”

    李宽微微颔首,心中早就对孔颖达厌恶至极,这完全就是捧杀的方式,让他成为全场焦点,也就是暗示众人他们均不如李宽,排除李宽身份不说,各个都是天之骄子,如何忍受得了别人爬在自己头上,年轻气盛的他们如何咽下这口气。

    国子监学子在之前就已经输了,他们本就憋了一口气,尤其是听到孔颖达如此称赞李宽,自然心里不舒服。并且,孔颖达特意提及抛开身份,意味着他们可以挑战李宽。

    同时,也在告诉他们只要赢了李宽,肯定名利双收。说白点这就是孔颖达的算计,他在借着众人的力量打压李宽,让他在此次大会上身败名裂,洗刷当日之辱。

    “殿下之大才远非老朽能及,自问作不出如此佳作!”孔颖达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还不惜贬低自己才学,国子监学子顿时怒火中烧,在他们心目中孔颖达就像是神的化身一样,满腔怒火化为动力,势要将失去的面子给找回来。

    “或许诸位有所不知,楚王的本事可不仅于此呢!”就在此时,魏王李泰站了出来,感叹道:“即便是我亦自愧不如,曾经败在楚王手中,着实输的心服口服啊!”

    蜀王李愔也跳了出来,附和李泰所言,还特意补充了一句:“楚王作诗之才,堪称当世第一,无人能及也!”

    李宽依旧保持微笑,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李泰、李愔一眼,眼里露出一丝明悟,而吴王李恪没有阻止一母同胞的李愔、李承乾亦是保持不动,也就是说这场赛诗大会完全就是一个圈套,一个让李宽身败名裂的圈套,至少可以证明李承乾、李恪是默许的,目光又停留在李治身上,见他略有担心的眼神,像是知道什么似的却又不敢说出口。

    从他答应参加赛诗大会的那天起,李承乾、李恪等人就已经联合一处,心照不宣的设下圈套,或许密谋了许久,也可能是突发奇想。孔颖达与李宽有嫌隙,李泰更是如此,而孔颖达更是李承乾的老师之一。

    虽然上次因为自己孔颖达这个太子老师身份被剥夺,谁也不能保证事后李承乾没去找他,就连孔颖达亲自迎接都是一个局,目的是引起众人注意,也很好的解释为何之前孔颖达对他礼遇有加的原因,不是因为李宽的楚王身份,而是他的文采,也是为了这次斗诗埋下伏笔。

    孔颖达抛砖引玉,李泰、李愔添油加醋,坐实了李宽文采第一名头,祸水东引至李宽身上,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