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请你收集国中的青铜器,将它们全部熔化,铸造一口大鼎,以此来供沃氏宗伯烹杀吕丁,祭祀沃丁。”
“臣领命!”
如今的宜国已经彻底进入铁器时代了,大量的青铜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在听到商离的话之后子更并未说出什么“此举摇国本”之类的话,而是老老实实地领命退下办事去了。
“王上……”
一旁的沃操见到商离竟然愿意为了自己而直接熔化全国的青铜器,当即感动得不能自已,直接对着商离跪倒道:
“臣叩谢王上天恩!”
“沃氏宗伯不必如此。”
见状,商离直接将沃操扶起来道:
“你们分属盟友,互帮互助不是应当的吗?”
“不,臣没有资格与王上当盟友。”
沃操摇了摇头道:
“先前是臣糊涂,如今臣已经想清楚了。臣服周人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喘息,然而人总归是要死的。人死之后,魂灵终究要归天面见先祖。我们现在臣服周人确实是获得了活命且传承血脉的机会,但是死后呢?我们又当如何去面见先祖呢?”
“先前臣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只要将血脉传承下去,并且时时祭祀先祖就能获得先祖的赞许。然而在经历过这次的狂风之后,臣才明白臣错了,而且错得非常离谱。屈服与周人换取祭祀先祖的机会非但不能让先祖感到愉悦,反而会令先祖感到愤怒。因此臣已经想明白了,决定不再臣服于周人,而是投入王上帐下,惟王命是从!”
说完,沃操便再次朝商离跪了下去,道:
“还请王上收留!”
“哈哈,卿有此心,予一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不答应呢?”
商离再次将沃操扶起,哈哈大笑道:
“今有沃氏加入,予一人如虎添翼尔!来来来,且随我回宫,宫中已经备好宴乐,就等为卿接风洗尘尔!”
说着,商离便拉着沃操朝自己的王驾上走。
至于耍水,则是只能跟子贸坐一辆车,跟在商离和沃操的身后朝王宫驶去。
“对了,将这家伙绑好,带到予一人的宫中去吧。”
在登车之后,商离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一旁的属下说道:
“此人乃是吕尚亲自培养的密探,谁也不知道他开门溜锁的本事有多高,等闲房屋怕是关不住他,我宜国又没有专门的监狱。因此予一人决定,将这家伙带到王宫中,用绳子绑在柱子上,以此来确保其不会逃跑。对了,记得将他的手脚打断,否则予一人心中不放心。反正过几天之后他就要被烹杀了,断手断脚影响不大。”
说完,商离这才示意车夫驾车前进。
至于吕丁,则是在听到商离的话之后直接瘫倒在地,眼中透露出无限的绝望。
212。水稻绝收
身为姜太公亲自培养出来的密探,吕丁在开门溜锁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本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得知商离准备先将他关起来,过几天再烹杀之后,吕丁的心中其实是非常窃喜的。
毕竟这年头的房子大多只是土坯房,锁门用的锁也是非常简陋的原始锁。在这种情况下,吕丁有非常大的把握可以逃出宜国关押自己的监狱。
再之后,只要自己逃入深山,躲过宜国的追捕,再伺机渡江北上,就可以成功地将宜国准备谋反的消息带回中原了。
只是令吕丁没想到的是,商离竟然那么果断地就做出了打断他手脚的决定。他本事过人是不假,但是再怎么过人那也是人啊!在断手断脚的情况下别说是逃回中原了,就连逃出宜国国都都是奢望!
绝望之下,吕丁甚至都开始自暴自弃了。只见他不再思索逃亡的路线和方法,而是对着商离破口大骂了起来。
对此,跟随商离过来接人的羿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只见他快步走到吕丁的身边,一手搭在了吕丁的下巴上,直接将他的下巴卸了下来,让他无法再发出令人烦躁的声音。
这一切都发生在商离和沃操登车之后,因此商离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此时的他正在车上向沃操介绍这一年以来宜国的发展进度,以此来向沃操展示宜国的实力。
“想不到,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王上竟然就已经将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坐在商离身边的沃操忍不住感慨道:
“不仅搞出了铁器和水泥路,更是将东边的留国也给一并灭亡了。想必那一战之后,我国的国力也得到了不小的增长吧?”
“哈哈,那是自然。”
商离笑着说道:
“灭留之后,我宜国不仅获得了三四千口的奴隶,十八艘可以出海的海船,更是获得了全国人民十年生存所需的口粮。可以说要不是之前的灭留之战,这一次咱们宜国还真不一定能够扛过这次的台风呢!”
虽然商离已经竭力将台风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了,但是台风却依旧给宜国到来了不小的影响。别的不说,单单就城南那片水稻田中的水稻,就因为这次的台风倒了一片。这年头的水稻没有经过抗倒伏的育种,因此倒了之后大概率是无法再继续存活的。换句话说,在经过这次的台风之后,今年宜国的水稻就算不是绝收,但是其收成也会大幅度降低,低到让人无法直视的程度。
前文提过,刚开垦的农田产量本就是比不上熟田的。如今又经过了台风的吹袭,这水田中的产量就更加不忍直视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城南水稻田中一亩地最多只能出个一两斤的粮食,可能还不够一个成年男人吃一天的呢。
如果没有去年的灭留之战的话,此时的商离估计正在为如何度过今年的粮荒而发愁呢,那里还能像现在这样陪着沃操谈笑风生?更别说是分出粮食物资去接应断粮的沃氏商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被灭的留国倒也算得上是功德无量,活人无数了。
“灭了也好。那留国地处偏远,每次我们商队想要借他们的海船渡江,都需要走上很远的路途。如今他们为王上所灭,海船也归王上所有,将来我们再想渡江,就不用像之前那么麻烦了。”
沃操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对了,王上。如今留国既然已经灭亡,臣这边也已经成功地打入了姬周高层,那么您这边后续准备做什么呢?另外,臣的族人如今都还在中原生活,是否需要将他们全部迁徙到江南来呢?”
“不必如此,江南不比中原,这里水土与中原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路途遥远,很多老弱都承受不住旅途的劳顿。若是强行将他们迁徙过来的话,只怕会白白害掉他们的性命。”
商离摇了摇头道:
“而且最重要的是姬周也不会坐视你们将族人迁走。如今虽说姬周并没有将你们囚禁起来奴役,但是本质上来说你们其实都是他们的奴隶。你们跑了,他们去找谁谁他们干活纳赋呢?除此之外,将族人留在中原也能让姬周高层对你放心。毕竟有那么多的人质上,你犯上作乱的可能性也会极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将沃氏族人留在中原反而有利于你的发挥。毕竟予一人对你的期许只是想让你用声色犬马掏空姬诵的身子,顺带收集一些姬周高层的情报。至于外出征战什么的,倒是用不上你们沃氏的族人。”
“如此……臣便多谢王上体谅了。”
听到这话,沃操当即起身对着商离行了一礼。说实话,他还真的害怕商离让自己将沃氏族人都迁徙到江南来,因为那样将会给沃氏族人带来无尽的麻烦。如今听到商离如此体谅自己,沃操倒也终于是放心了。
“至于后续计划的话……予一人这里倒确实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商离沉吟片刻,而后对着沃操说道。
“王上请说,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沃操拱手道。
与此同时,原本疾驰在道路上的马车缓缓地停下了身子。商离抬头一看,发现马车已经开到王宫门口了,当即拉着沃操的手道:
“此事之后再说。来来来,爱卿请随予一人来,予一人已经在宫中备好了宴乐,咱们边吃便谈。”
说着,便拉着沃操的手朝王宫内走去。
对此,沃操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毕竟他都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正经东西了,如今有宴席,他心中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推脱。因此在被商离拉着的时候他非但没有任何的推辞,反而非常主动地跟在了商离的身后,陪着他进入了王宫。
而在商离和沃操进入王宫之后没多久,后面的子贸耍水子更等人也纷纷抵达了宜国王宫的门口,并且依次进入了王宫之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中不单单有客人和自己人,还有一个俘虏。没错,羿在赴宴之时将吕丁这个间谍也给带上了,似乎是想在对方死前让对方见识见识宜国的酒宴。
213。比甜味更无法让人拒绝的是鲜
此时距离商离离宫已经过去小两个小时的时间了,因此宫中的酒宴也早已备好,就等商离带人回来赴宴。
进入王宫大殿的商离并没有直接坐回到最上首的王座上,而是先带着沃操走到了场中地位第三高的位置上,等其坐好之后,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里本是给子更准备的座位,但是现在归沃操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之前商离没想到沃操会直接投靠自己,因此将他的位置排在了第二。毕竟在那个时候他的身份是客人、盟友,坐第三首的位置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现在不同了,在表示臣服之后,沃操就已经是自己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坐在子更的上首就有些不合适了,因此商离便索性将他带到第三首的位置上去,一方面算是宣布自己接纳了沃氏宗族,另一方面也是给子更为首的旧势力一个交代,表明自己不会“喜新厌旧”。
对此,子更和沃操都没有表示出异议——前者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自然不会有异议。后者也知道自己是新投效之人,地位太高反而容易遭人嫉恨。对他来说,如今这个位置就刚刚好。既不会因为太高遭人嫉恨,又不会因为太低被人看轻,而且还成功地因为这个座次而融入了宜国的旧秩序之中,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新旧势力双方都没有异议,这宜国的新座次也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对此,商离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别看排座位只是小事,但是搞不好是很容易爆发流血冲突的。如今能够如此轻易就化解一场潜在的危机,商离心中自然也是高兴非凡。
而在所有人都拍好座次之后,羿这才押着吕丁姗姗来迟。对此,商离也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直接下令将吕丁绑在一根柱子上,而后便示意侍女开始上菜。
片刻之后,十几个侍女便端着一个个小火锅走进了大殿之中,并且将这些火锅放在了每个赴宴人员身前的案几上。
“这是?”
看着身前奇特的炊具,沃操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道:
“状若鼎,却非鼎。敢问王上,此乃何物?”
“此物名曰火锅。”
商离夹起一块羊肉,将其放在火锅中涮了涮,而后沾了沾秘制酱料,放入口中吃掉,这才继续说道:
“此锅吃法与鼎差不多,但是不需要像鼎那样在下面生火,因此可以放在案几上吃。除此之外,此锅乃是用钢铁铸造而成,虽然容易生锈,但是却不会致人中毒,用来涮肉吃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是的,火锅,这就是商离为沃操准备的接风宴,同时也是他给姜子牙准备的一个大坑。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火锅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毕竟商周时期人们吃饭用的鼎,在使用方法上就和火锅是一样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鼎都是在煮完食物之后才被端上餐桌的,但是少数情况下鼎也会被用来边煮边吃。从这个角度来说,鼎完全可以被称为火锅的祖宗。
鼎和火锅是如此地相似,以至于那些历史穿越文中在李世民面前秀火锅装逼的主角是显得那么地弱智。人家李世民用了一辈子的鼎,还能被你的火锅装到?只能说那些作者没用心查史料,连这种基础常识都能搞错。
言归正装,鼎和火锅的功能完全一致,但是其结构却大不相同。鼎下方有足,是用来架在火上煮的。而火锅不同,火锅下方是没有足的,其加热部位是中间的圆柱。在使用时只要往中间中空的圆柱中加入木炭,就能非常轻易地将周围的汤水加热。之前沃操没有见过这种造型奇特的鼎,因此才会觉得新奇。如今在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之后,也就显得不再那么惊讶了,不过口中的惊叹还是少不了的。
“妙,实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