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高兴不已的俺答汗还约束族人要严守秩序,并且要保证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得偿所愿的俺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甚至于将大明叛臣“芹及攀隆、得道等三十余人,械至大同塞下,纳译书于总督史道所。”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头铁的大明朝廷始终认为这是“城下之盟,岂不辱哉”,从而多有芥蒂。
当蒙古人提出以牛羊交换菽粟之时,大明朝廷又以“虏欲无厌,难以满足”为借口,将开设仅一年的马市关闭。
后来的事情也就不用多说了,就像汤姆猫和杰瑞的停战协定被撕毁了之后一样,再一次的回到了三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的局面。
但是这一切又随着辽东老奴努尔哈赤的起兵而改变掉链子的林丹汗怼不过建奴,干脆向西跑,然后又打算怼死当代的顺义王卜失兔汗顺便接收土默特部的族人和地盘。
后来林丹汗被崇祯皇帝给怒怼一波,别说怼死卜失兔汗了,自己还损兵折将,最后被建奴给怼死了。
当然,这些都是细节,不要太过于关心,重点在于头铁还小心眼,报复心极强的崇祯皇帝会不会突然之间再把土默特部的破事儿给想起来,然后顺便再搞事情?
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心里不太清楚,就连五军都督府的大头子朱纯臣也不太清楚,所以只能暗中命令阿敏和莽古尔泰放缓一些行军速度。
一连等了几天也没等到崇祯皇帝有什么表示,朱纯臣的心里也有些没底了难道这位爷转性子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想起来顺义王的黑历史?
本着做一个忠臣良将的态度,五军都督府的大头子朱纯臣干脆选择了进宫去未见崇祯皇帝,好提醒一下崇祯皇帝别忘了土默特部的黑历史。
至于现在赖在京城不走的卜失兔汗会不会因此而倒霉或者把脑袋丢掉,朱纯臣表示并不在意牺牲你一个,换取大家的军功,怎么看自知划算!
但是当崇祯皇帝接到朱纯臣打的小报告时,明显是一脸懵逼的表情土默特部?因为这个黑历史就弄死他?
开什么国际玩笑,朕的蒙古万骑里面就有卜失兔汗的五千骑兵,把这五千忠心耿耿的骑兵家人给弄死?
再说了,现在这些土默特的家伙们老实的跟猫一样,除了身上的膻味儿重了些,服饰打扮也因为要放牧而与汉民不同,剩下的还能找出来什么区别?
当然,一定要找的话也不是没区别那红乎乎的脸蛋就是明证,大明内地的百姓脸上很少会出现那种像红苹果一样的嫣红。
还有就是土默特的牧民和卓里克图汗手下的牧民们还是更喜欢放牧而不是耕种,更喜欢称崇祯皇帝为天可汗而不是大明百姓们常称呼的圣天子。
除此之外,整个土默特部还有卓里克图汗的手下基本上已经找不出来多少与大明百姓不同的区别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翻人家的黑历史?人干事儿?
更何况,在崇祯皇帝看来,当初嘉靖那家伙虽然头铁,但是脑子明显不怎么好用。
互市这种事情,除了风险之外,收益也是大大的有,不能因噎废食不是?
就算是不搞福寿膏那些好东西,光是通过互市去建立宝钞的信用,然后通过宝钞来让其他的蛮子们来替大明百姓们优质的生活买单这种收益,就足够让崇祯皇帝乐翻天了。
崇祯皇帝很想把朱纯臣的脑袋给敲开,看看里面到底都装了些什么玩意不能因为你姓朱,就把脑子变得跟猪一样笨吧?
要是那样儿的话,朕这个老朱家最顶尖的一个得蠢成什么样儿?
暗自吐槽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才挥了挥手道:“土默特部现在与我大明百姓何异?说的不是汉话?写的不是汉字?
不要去管土默特部的事情了,命阿敏和莽古尔泰加快行军速度,西边比京城冷的还要早,耽误了进军可就麻烦了!”
自讨了一番没趣的朱纯臣躬身应了后,便打算就此向崇祯皇帝告辞出宫。
崇祯皇帝却突然想起来一些事情,开口道:“成国公眼下多关注一些吕宋和巴达维亚之事,朕总是觉得那些蛮子不会就此甘心放手。”
朱纯臣躬身道:“陛下放心,虽然南海舰队已经去了那片新发现的大陆,但是东海舰队已经一分为二,分别驻防于吕宋和爪哇互为犄角,一旦有变,两者可随时互相驰援。
除此之外,吕宋那里还有大量的海盗舰队在活动,必要之时,南居益肯定会征召他们从军作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的是,倒是朕想的多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命人铺开了一幅巨大的地图,指着隔在大明与吕宋岛之间的那些地方道:“吕宋等地孤悬于海上,成国公有什么想法?”
一见崇祯皇帝的手指头指向了南洋的那些小国,朱纯臣就心领神会的躬身道:“臣回去后便会和诸位同僚商议?”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挥挥手道:“既然如此,朕就不多留成国公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对王承恩吩咐道:“赏成国公宫灯一对,宫花两朵,金锞子十只。”
等到朱纯臣告辞之后,崇祯皇帝又把不知道已经跑偏到哪里的思路拉了回来,拉到了崇祯宝钞的身上。
ps:今天献祭一本《水浒之风云再起》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
如果不是顾忌着崇祯宝钞现在还没有达到全球通用并且坚挺无比的程度,崇祯皇帝甚至敢去玩一玩货币战争。 小 说 。
至于说没有经验什么的,无所谓的事儿,毕竟可以先拿南边的那些猴子做试验这些家伙不是动不动就要被他们的美国干爹剪羊毛?
通过数学换算公式可得,美国干爹能剪,大明亲爸爸更能剪。
本来就想着已经弄死这些个猴子了,在此之前先拿他们试验一下貌似也没啥问题?
想到就要行动,崇祯皇帝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拖的太久思维容易跑偏,一跑偏就容易忘记。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一干大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召进宫的。
虽然几人在进宫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但是心里却都是明镜一般,肯定是自己家的这位老大不知道又想出什么阴损招数或者其他事儿打算坑人了。
当然,坑的是谁这事儿不太好说,毕竟这位皇帝陛下的前科在那儿摆着,不光坑外族,连自己人也坑。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这些大佬们有点懵逼的感觉:“现在我大明的崇祯宝钞,海外诸番可有使用?”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温体仁等人还没有回答,许显纯的额头和后背上就已经冒出了冷汗。
四十多岁的许显纯夸一句虎背熊腰也丝毫不为过,但是面对着小白脸一样的崇祯皇帝时,心里的压力绝对不比在场的文官们小。
平时还少一些,但是这一回崇祯皇帝问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他这个锦衣卫的大头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也不待温体仁等人回答,许显纯就赶忙躬身道:“启奏陛下,罪臣有事要禀告陛下?”
崇祯皇帝意外的瞧了许显纯一眼,虽然不知道这家伙抽什么疯居然自称为罪臣,但是还是开口道:“什么事情?”
许显纯趁着崇祯皇帝说话的功夫,赶紧的把说辞从脑子中过了一遍,开口道:“启奏陛下,罪臣接到锦衣卫广东和福建那边传回的消息,有不少番国商人想要携带崇祯宝钞回国。”
一听到许显纯的话,崇祯皇帝大概也就猜出来是怎么回事儿了,要不然这家伙不会自称为罪臣:“然后呢?”
许显纯躬身道:“然后,当地的锦衣卫把这些番邦商人都给暗中处理掉了,大明宝钞没有被带出去。”
……
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
锦衣卫的这些家伙们之前接到的命令是不许大明的好东西流出国境宝钞不是好东西,那还有什么东西是好东西?
有蛮子想要带走宝钞?是想拿回去高价卖出还是想要拿回去仿制然后回来祸害大明?
被崇祯皇帝传染了被迫害妄想症的锦衣卫虽然没有权利和胆子对大明百姓们怎么样,但是对于这些个蛮子可就很有本事和胆子了。
反正蛮子们不算人,弄死了也就弄死了,事后向上边写个奏报,把那些崇祯宝钞二一添作五,自己留下一半上缴一半,既立功还发财,简直完美。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连这事儿汇总到了许显纯手里的时候,许显纯也没把这事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反正死的是蛮子,无所谓的啦。
然后今天崇祯皇帝一问起来,许显纯的心里就本能的发虚。
是不是崇祯皇帝又从哪里得到了什么消息?还是说是希望这些蛮子们能把宝钞给带出去?
不管哪一个,自己先请罪肯定是没错的哪怕是崇祯皇帝不希望这些蛮子们把宝钞带出大明,自己这个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
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然后才开口道:“以前的就算了,朕没有通知尔等,也怪不得你们。
回头通知锦衣卫和东西厂,以后这些蛮子们想要带宝钞出去就让他们带,不要再拦着截杀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许显纯:“朕想知道,这些番国商人在哪里兑换的宝钞?”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那些番国商人手中的宝钞,是溢价从我大明商人和百姓手中买的。”
崇祯皇帝也是无语至极拿钱买钱?脑袋让驴踢了吧?去银行接兑换不就行了?
许显纯接下来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拿钱买钱的原因:“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蛮子想要去银行兑换宝钞,但是银行的小吏却直接把人给赶出去了。”
……
无语至极的崇祯皇帝再一次揉起了额头。
这他娘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锦衣卫不把蛮子当人看,肆意截杀也就算了,银行的小吏居然也拿蛮子不当人,连兑换业务都不给提供。
剩下的事儿,已经不需要许显纯再说了,崇祯皇帝已经可以猜测出个大概了。
蛮子商人来了大明想要做生意,然后发现银子不如宝钞受欢迎,所以就想着去银行把银子换成宝钞。
如今大明的银行小吏都是识字的,身份也是半官方的吏,可不是后世那些视客户和钞票为上帝的银行职员理所当然的,没把蛮子们当人的这些小吏们根本就瞧不上蛮子们手里挥舞着的银子,而是直接把人赶走了事。
正规路子换不到宝钞,不代表其他的路子换不到,就像是后世某个时期的外汇券一样,想换总是有办法的。
最起码大明这些手里有宝钞的百姓和大商人们就借机发了一笔财十贯面值的宝钞,要让蛮子商人拿十二两银子来换。
爱换换,不换滚,就这态度,不接受投诉。
然后忍着血泪换到了宝钞的蛮子们在回国的时候自然也想带一些回去,等着下次再来的时候好使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蛮子们拿银子换宝钞的动静自然小不了,被锦衣卫盯上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然后锦衣卫就把携带大量宝钞出境的蛮子商人们给暗中作掉了,至于是做梦死还是喝水死,这个不太好说,总之蛮子们死了好几个。
当然,也不是没有蛮子把宝钞带出去,但是带走的都是一些藏的比较隐秘而且面值比较小,没有被锦衣卫给盯上的那些家伙。
对于小吏和锦衣卫的态度,崇祯皇帝是非常满意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责罚他们,更谈不上什么许显纯请罪一类的问题了。
但是一直这么下去可不行。
宝钞不流通到南洋猴子那里,他们的金银怎么流向大明?不让他们以后都用上宝钞,怎么给他们玩个金融风暴什么的?
所以崇祯皇帝才会让许显纯通知锦衣卫,不要再管这些蛮子们携带宝钞回国。
至于银行小吏们的态度,崇祯皇帝却是没怎么在乎。
自己已经捞到了最大的好处,民间的百姓和商人们捞好处怎么了?不就是会因此而漏掉一部分的税?
蛮子们高价用银子换宝钞,且随他们换去,让百姓和商人们也落得一些好处,自己也不会亏到哪儿去。
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也是不行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郭爱卿回头也通知一下,凡是没有我大明户籍的蛮子们兑换宝钞也可以,与民间汇率同样,十贯宝钞需要十二两银子。”
头发已经全白的郭允厚躬身应了,却又好奇的问道:“陛下,崇祯宝钞如今发行虽多,也堪堪够民间所需,为何还要放开给那些蛮子们兑换?”
不知道吧?不知道是因为你们不知道后世的鹰酱为什么牛逼!
因为鹰酱家里的武器和大兵?
崇祯皇帝承认,这两样东西确实牛逼,但是这也是相对来说的,要看鹰酱对面的是谁。
五大流氓是一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