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游牧民族发展过来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礼节,也没有大臣说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于是,穆拉德四世就在旁边士兵的帮助之下,尝试着开了一枪。

    有了一次体验之后,他就更加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枪支的优越性。

    这么强大的武器,就应该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勇士们。

    柯塞姆苏丹皇太后这个时候开口说道:“奥斯曼帝国的确需要这种武器,不知道大明帝国可以为奥斯曼帝国提供多少?”

    针对于这个女人的身份,郑芝龙已经在路上了解过了,听到她发问,直接回道:“大明帝国对盟友的支持是非常尽力的,奥斯曼帝国需要多少枪支直接下订单,大明帝国一定会满足。

    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人在这里建立火药厂,以此来帮助奥斯曼帝国生产弹药。”

    “大明帝国的诚意真是十足的。奥斯曼帝国需要10万支这种火枪,希望可以在下一次的商贸船只之中运输过来。”柯塞姆苏丹说道。

    郑芝龙笑道:“缴纳了定金之后,那边一定可以满足奥斯曼帝国的需要。”

    他一再的强调订金这两个字,就是说需要奥斯曼帝国这边给出一笔钱,这样才可以确定订单需求进而安排生产。

    奥斯曼帝国在苏丹女权时期,原本扩张的战略逐渐放缓,如果没有外力干涉,大概在今年下半年就会彻底停止对外战略的计划。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还是以入侵和进攻为主的,他们需要强大的武器。

    最后这一订单还是愉快的确定了下来。

    一只火枪的造价本来就不便宜,虽然提供的前膛燧发枪都是大明帝国的军队换装下来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保存的非常好,并不影响使用。

    而在经过这一环节增加了一笔运费的成本之后,售卖价格当然不能低了。

    至少要翻上去三倍。

    在与奥斯曼帝国确定了和平的外交关系之后,郑芝龙开始讲述关于英格兰的问题。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英格兰王国确定下来合伙关系,进而做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在针对于对直布罗陀海峡的争夺问题上,奥斯曼帝国也是非常的意动。

    原本奥斯曼帝国还有着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黎波里(今利比亚)形式的国家存在。

    它们算是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边远省份,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于是再一次被西班牙人请侵占。

    直布罗陀海峡是能够让两个大国联系起来的纽带,只有再一次掌握在手中,才能保证航路的顺畅。

    如果有了大明帝国售卖的那种武器十万把,然后训练出来一批人,绝对可以保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非失去的国土占领回来。

    同时,就能保障商路通畅了。

    第二天,郑芝龙代表大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平贸易同盟协议》,这意味着两个国家正式确定了和平的外交关系,并且定下来了贸易的基调。

    这个协议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国家,英格兰也需要签订一份,由此就可以形成三国的同盟。

    大明帝国会为这两个国家提供武器和商品,以此来保证他们的军事经济和经济实力,帮助他们对欧罗巴各国的征服。

    两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此时都是以王权为主,甚至奥斯曼帝国之中还盛行着奴隶制度。

    落后的政治体制意味着他们注定是要灭亡的,但有了大明帝国的帮助,他们可以先辉煌一次。

    第一次贸易完成之后,郑芝龙带着船队返回大明帝国。

    第二次贸易的商船,也就是为奥斯曼帝国提供十万把前膛燧发枪的船队,于崇祯四年的五月初正式到达威尼斯,然后由威尼斯中转,把枪支交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手中。

    次月,奥斯曼帝国就对北非发起了进攻。



    第266章 联合对抗大明帝国(求推荐票)

    

对北非的占领是为了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贸易权,在同时还需要占领另一边属于西班牙王国的部分领土。

    西班牙原本和大明帝国有着一些冲突,大明驱逐了西班牙在东亚的殖民军,并且向其索要赔款。

    这一条款被西班牙拒绝了,但腓力四世仍然派遣巴勃罗出使大明帝国,希望通过私下里与琉璃侯的交易获得来自大明帝国的高档商品。

    巴勃罗的确是带回了大量的货物,而且受到了西班牙王国的人民的追捧。

    但是,其高昂的价格,与英格兰的货物相比立刻就被比下去了。

    同样的货物,顾客不会管你的进价是多少,你只要卖的比别人价格高,那就是赚得多。

    于是大家纷纷说是西班牙王室占据了最大的利益,使得西班牙王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置疑。

    不过,他们的货物还是被哄抢一空。

    现在是卖方市场,基本上不存在来自大明帝国的东西卖不出去的情况,即使是再高的价格,那些有钱的大贵族们也会骂骂咧咧地买下来,然后用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格调。

    而大明帝国之前送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三十船的货物,虽然这里的大贵族直接消化了很多,但也有不少流出到其它国家。

    当市场上再一次出现另外一个商家之后,就形成了三家鼎力的局面。

    这个时候,谁可以占有更多的货源,谁就可以主宰欧罗巴的贸易市场。

    在对经济的重要性问题上,欧罗巴各个国家的认识是一样的,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支撑,军事根本无从发展。

    就像是荷兰王国一样,因为有着海洋经济作为支柱,使得他们在仅仅拥有说是七个省,实际上相当于大明帝国几个县大小的领土的情况下,成为了一个殖民全球的超级大国。

    而如今最大的商贸对象就是东亚,再详细一点就是说大明帝国这个唯一的国家。

    谁可以和大明帝国建立平等或者说长久的贸易关系,谁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进而能够有足够的钱财发展军事和政治。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占领更多的地方,包括殖民地或者是欧罗巴本土地区。

    先是西班牙,然后是英格兰到如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三个国家先后因为与大明帝国的贸易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们都不想放弃这条发财的道路。

    然而大明帝国才是决定贸易的关键所在。

    西班牙王国已经被大明帝国排除在商贸对象以外,虽然他们和大明帝国民间也就是煌夏商会取得了一次成功的贸易。

    但那不过是大明帝国为了更准确的掌握欧罗巴地区的商贸关系,以及商品需求而做出的刻意安排而已。

    现在针对于大明帝国对全球地区的贸易战略部署,只有两个国家会得到大明帝国的支持,

    分别是已经明确和大明帝国建立贸易关系的英格兰王国以及现在正在与大明帝国建立贸易关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其他的国家会被排除在这次的商贸体系之外,而他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英格兰已经率先对荷兰王国宣战,而之后西班牙王国与荷兰王国竟然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英格兰。

    要知道荷兰王国就是从西班牙王国之中独立出来的七个省而已,西班牙王国现在与其联合,分明就是已经承认了他们的独立性。

    这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或者敌人,只有利益的相关。

    如今他们共同的对手就是强大起来的英格兰,必须要联手来遏制英格兰的发展,夺取贸易的主动权和足够的份额。

    为此,暂时放下之前的仇恨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拥有大明帝国强大火器,英格兰王国即使在同时对抗两个国家的时候,还是不落下风。

    但他发展的脚步已经被遏制,需要一个突破口。

    现在这个突破口出现了,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西班牙王国发起了进攻。

    西班牙王国和土耳其帝国一直都因为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有着战争摩擦,但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陆地上,两国并没有真正的展开大战。

    即使是在西班牙王国占领了土耳其帝国北非的一些地区之后。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突然对直布罗陀海峡岸边发起进攻,这是西班牙王国始料未及的。

    仓促之下应战,西班牙很快就丢失了海峡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丧失了对直布罗陀海峡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奥斯曼帝国在占领这里之后,就快速地安排人手,压迫那些西班牙奴隶去修筑防御壁垒,同时调动军舰来直布罗陀海峡两岸地区做好防御。

    这里作为重要的贸易渠道,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英格兰王国进行联合的重要通道,必须要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不能让西班牙王国卷土重来。

    腓力四世在得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西班牙南部地区进攻之后非常的愤怒,立刻召集大臣准备发兵反攻。

    奥利维瑞斯则是注意到了这次战争的过程,西班牙王国这边的军队溃败的有些反常。

    虽然直布罗陀海峡地区的防备力量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作为重要的贸易航道,西班牙也是派驻了重兵把守,按道理来说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被攻下来。

    于是他建议腓力四世再好好地听一听那些士兵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的描述,从而分析一下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以及保证获胜需要派出的兵力有多少。

    腓力四世闻言也是冷静下来,毕竟如今西班牙王国还在与英格兰王国的军队作战,在这个时候出兵,的确需要更加谨慎一些。

    把通报消息的几个士兵叫过来,让他们分别阐述关于奥斯曼帝国进攻西班牙王国海峡驻军的经过。

    听完这些内容之后,所有的大臣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之中。

    腓力四世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只有奥利维瑞斯还敢说话。

    “陛下,既然奥斯曼帝国使用的是和英格兰王国一样的武器,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和大明帝国达成了贸易关系。

    甚至,奥斯曼帝国已经和英格兰王国形成了同盟,一起来对我们以及荷兰进攻。

    现如今我们英格兰王国用兵,使得英格兰对荷兰的攻势被遏制,而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忽然对我们发起进攻,很可能就是为了让我们分出兵力去对抗他们,进而无法再对英格兰王国实行封锁。

    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既无法收复那些失去的领土,还可能让英格兰因此而有了喘息之机,对荷兰的攻势更加猛烈,以至于我们的联盟也会被瓦解掉。”

    这一番话让腓力四世清楚地认识到西班牙如今的处境非常的不妙,甚至还可以因为对荷兰的救援而导致战火把西班牙本土烧毁。

    “那么我们现在就任由奥斯曼帝国占领我们的领土而无动于衷吗?”腓力四世不甘心地问道。

    奥利维瑞斯闻言道:“陛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单从军备战力上来讲,拥有大明帝国先进火枪的奥斯曼帝国,以及英格兰王国的联合军队是我们和荷兰王国联合起来无法对抗的,至少在陆军方面我们无法与之抗衡,更加不可能胜利。

    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团结更多的国家,用更多的兵力来对抗。

    现在奥斯曼帝国与英格兰王国可以说是垄断了,来自于亚洲的货源,那么庞大的利益,其他的国家不可能做事不理。

    并且,英格兰王国公然废除议会制,并且利用宗教之争进行了国内改革,这样的方式引得欧罗巴其他国家的人也是对此非常的不满。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提出联合的意见,想必一定会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联合足够多的国家,我们就可以凭借兵力上的优势来弥补武器上的缺陷,进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只要我们最后获得了胜利,那么大明帝国想要与欧罗巴地区进行贸易,就必须要通过我们,最后的利益也是被我们获取。

    对占领直布罗陀海峡的奥斯曼帝国军队,我的建议是让葡萄牙王国来对其进行进攻,可以承诺战后我们将这个地区的一部分利益让给葡萄牙,不过其主权仍然是归属于西班牙王国的。

    葡萄牙一直对直布罗陀海峡的贸易利润眼馋,加之如今奥斯曼帝国来势汹汹,想必不会拒绝这一次的合作的。”

    听完了奥利维瑞斯的分析,腓力四世终于是舒缓了眉头。

    他必须要承认,大明帝国火器真的是比他们使用的火绳枪厉害太多了,军备上的碾压让他们根本没可能在军队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战胜对方。

    想要确保胜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