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买的。

    神权让财富大量地集中在一部分贵族手中,他们就是消费的主要群体。

    而这些财富,则都是可以让大明帝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然,金银本身对社会发展没有什么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贸易这项商业活动。

    通过商品的流通,让社会生产力逐渐提升,发展工业化,促进各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步步,将大明帝国的国力提升上来。

    英格兰的“变革”成功,直接除掉了其“代议制”发展的萌芽,让朱由检和萧升都非常的高兴,由衷地为查理一世国王感到高兴。

    自西历13世纪英格兰出现著名的“大会议”和“模范会议”的代议制形式,中世纪一些欧洲封建城市共和国相继采取的代议制的内容和形式,如法兰西的“三级会议”,德意志的“帝国议会”等。

    这些代议制形式多于内容,虽然本质上还是封建专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代议制度,但是却是后来资本革命的议会制雏形。

    把这股变革的火苗熄灭,算是对欧罗巴各国资本革命的一种打击,很可能,几百年之内,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以帝国王权的形式发展下去。

    就算中间出现了外力干扰,那也是大明帝国出手干预,最后欧罗巴的社会形态,会成为大明帝国想要的样子。

    英格兰的突然变革,让其它欧罗巴国家多少都感觉到了一些奇怪,尤其是那些同样是大贵族和大商人影响甚至掌握部分政权的国家之中,他们当然是害怕自己国家的君王也是如同英格兰国王一样对他们这一类人下手了。

    于是,一个个纷纷谴责英格兰国王的这种行为。

    这种谴责当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此时的欧罗巴正处于混战之中,嘴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后转化为真实的军事行动,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时候。

    英格兰通过美洲那边获得了大量的大明帝国的商品,这些东西,一半以上实际上是通过英格兰商人转手卖到了其它的欧洲贵族手中。

    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些黑心的商家甚至卖出的利润比大明帝国获得利润还要高,而那些欧罗巴贵族们一边骂骂咧咧,嘴里念叨着“上帝会惩罚你”这种话语,一边拿出真金白银买下来。

    他们是真的很有钱。

    如今,马六甲海峡被大明帝国占据,欧罗巴的商船无法前往亚洲地区获得商品,无论是,荷兰,西班牙还是葡萄牙,都没有商船返回。

    那么这些来自于神奇的东方国家的商品,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巨大的利润,荷兰和西班牙都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探查消息,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英格兰人竟然是从美洲大明帝国远征军那边购买的。

    这让欧罗巴的人睁目结舌,毕竟英格兰可是刚刚被大明帝国的美洲远征军干掉了那么多人,一转眼却是已经建立了贸易关系?

    很快,得到英格兰亲口承认的官方消息之后,他们就放下了疑虑,确信了这个国家真的是放下了仇恨,只顾着利益。

    虽然大家其实私下里都这样做,却不妨碍他们将英格兰人骂作“欧罗巴之耻”,西方的叛徒,东方的走狗之类的称呼。

    骂归骂,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就派出了舰队,准备再一次登陆美洲,去向那里的大明帝国的人寻求合作。

    他们已经派出了使者前往亚洲大明帝国的本土,但是眼前的美洲也是代表着巨大的利益,能够先建立起贸易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英格兰王国早就派出了舰队在美洲东岸一带巡查,就是防止其它的欧罗巴国家与之争抢利益。

    荷兰虽然行动比较隐蔽,但还是被英格兰的舰队发现了,于是,一场交锋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的荷兰舰队实力还没有达到顶峰,英格兰的舰队更是还不能与荷兰舰队相对比。

    但涉及到了巨大的利益,英格兰不肯出让,荷兰方面一心想要插上一脚,战争当然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英格兰方面是早有准备,这场规模不算大的海战以英格兰获胜告终,而且是全部歼灭了荷兰的船队。

    没有人逃走,这样一来,荷兰短时间之内并没有察觉到问题的发生,只是在等待谈判的结果。

    直到崇祯三年的十月份,英格兰率先对荷兰宣战。



    第254章 崇祯三年(求推荐票)

    

此时英格兰已经与大明帝国美洲特区完成了第二笔交易,前膛燧发枪持有量达到了一万两千支,可以说在陆军实力方面,查理一世已经感觉欧罗巴没有自己的敌手了。

    不仅如此,这一次的交易,英格兰还购买了四门大明帝国的火炮,大口径的舰载火炮。

    这种破虏炮只是作为大明帝国军舰上的辅助火炮使用,而且是第一代铁甲舰上使用的,正在被大明帝国的水师进行淘汰的火炮。

    但尽管如此,其威力也是如今欧罗巴所使用的战舰火炮威力的数倍。

    这种火炮,运气好一炮可以击沉一艘欧罗巴的三级风帆战舰。

    运气不好的话,四五炮也可以把一艘三级风帆战舰击沉。

    关于火炮的售卖,是李自成在请示了朱由检之后才进行的商业活动。

    毕竟火炮这东西属于重器,对大明帝国也是会产生威胁,这样的东西拿给西方国家使用,当然是需要谨慎万分。

    但,想要让英格兰王国能够和众多的欧罗巴国家相对抗,并且拥有可以在海上护卫商船进行贸易活动的实力,火炮是必须要提供的。

    在最初的战略之中,大明帝国的舰队并不会直接进入大西洋海域,也就是不会直接发动舰队对欧罗巴地区进行攻击。

    甚至于,在大明帝国帮助土著人民解放中美洲之后,对美洲东海岸地区,也没有去管控。

    因为,在整体对欧罗巴地区的战略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其各个国家进行混战,彼此消耗对方的国力。

    大明帝国趁机获取战争利益,进而让大明帝国更好地对亚洲地区进行规划和建设。

    总体上的战略是:“让封建王权和神权统治欧罗巴,让整个欧罗巴地区陷入战乱之中”。

    虽然这样会使得一部分无辜的人民遭受战争和当地王朝贵族的压迫,但他们享受了殖民的红利,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况且,大明帝国还给了他们另外的一个选择,那就是加入到中美洲地区,甚至是移民到东南亚,学习汉文化,成为大明帝国的一部分。

    就像是计划的那样,因为英格兰的挑头,欧罗巴针对亚洲贸易利润之争,已经不可能停止了。

    大明帝国这边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其中的一方,目前来说就是支持英格兰王国。

    崇祯三年大明帝国定下来的基调就是稳定发展,停止近邻战争,发展工业。

    但这不意味着军事武器的发展停滞,相反,在军备方面,投入的资金更多了。

    截止到崇祯三年的十月中旬,大明帝国总体已经具有排水量在七千五百吨以上的“破虏级”蒸汽铁甲舰6艘。

    甚至,还有一艘排水量达到一万两千吨的“泰山号”铁甲战舰。

    其它战舰,排水量在两千五百吨以上的“平倭级”装甲巡洋舰有了60艘;

    排水量在两千吨以上的“抚夷级”高速穹甲巡洋舰有了70艘。

    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战舰总吨位已经达到了四十万吨。

    其中主要是为了建造第一艘“泰山级”巨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否则能够建造的巡洋舰会更多。

    泰山级战列舰,是一种全新的战列舰,其整体上全部都是用钢铁打造,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畏舰。

    其被建造的意义是具有跨时代性的,第一次建造出来,其实只是用来测试的,想要真正用于远洋作战,还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来进行调整。

    大明帝国的造船厂规模在崇祯三年扩充了好多倍,用于海运的商船数量每个月都在增加。

    远洋捕捞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大明帝国承认的职业,并对其在大明帝国规定海权区域之内的航海安全直接负责。

    当然,在直接海权范围之外,若是被其它国家的人攻击,大明帝国也会为其讨回公道。

    实际上,在对造船方面,朱由检已经下令并且让萧升调动煌夏商会一起帮忙调控了。

    因为制造钢铁战舰消耗的钢铁太多了,尽管现在大明帝国几乎各处都有采矿厂和炼钢厂,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铁路和战舰,两大钢铁消耗主力,需求一直没有满足过。

    崇祯三年十月份的钢铁单价已经达到了崇祯二年十月的钢铁单价的两倍。

    如此高的价格,依旧供不应求。

    钢铁价格的上升,对其它各个行业都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就比如一辆自行车或者火车的直材成本上升,那么售价肯定会有所调整。

    制作武器弹药也是需要很多钢铁,原材料成本也是跟着上升。

    也就是现在大明帝国整体上的人均收入增多,才没有出现一些行业动荡的情况。

    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明帝国的钢铁产量提升却还无法跟上,这说明对这个产业还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

    萧升和朱由检感受到了两个人或者说四个人研究这些知识有多么费劲。

    虽然他们不需要多么精通,但把那些方法转化成可以理解的话语来告知那些大明帝国的工匠,也是需要费一番脑子的。

    必须要改变一下,两人开始商量着。

    崇祯三年十二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至少对大明帝国那些朝臣和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大事。

    皇后周莹怀孕了。

    朱由检毕竟是血气方刚,这段时间还和萧升一样搞健身,精力旺盛。

    然后一不小心就中了。

    查出来的时候,已经一个多月了,也就是说,孩子是从十月份怀上的。

    既然有了,那么就要养着,可是朱由检非常担心周莹生育的问题。

    虽然历史上是记载周莹为他顺利地生了一个长子,但如今时间地点都不对,怎么就能保证没有问题?

    朱由检想要到的,就是要利用现代便捷的医疗技术。

    单轮医术而言,大明帝国医学院的那些中医不见得比现代那些医学大牛要差,但是这个时代没有那么便捷的检测机器,药物也不健全。

    所以,朱由检计划着让周莹在现代那边休养,真正生育的时候,再让中医们出手。

    朱由检有这方面的需求,萧升当然是要满足的。

    实际上,早在一年前,萧升就建立了一个私人医院,这个医院不对外开放,所有的医生和护士,只是为了萧升自己一家人以及部分高级客户服务。

    里面的医生都是重金聘请的,还有一些教授专门帮助萧升以及家人制定营养餐饮。

    只不过之前妇产科并不重视,现在需要将其提升上来,从休养到检查等等各种设备都要齐全。

    就挑选最好的设备,不管价格多少。

    他这么大张旗鼓的动作,搞得父母还以为是洛筱岑怀孕了,兴致冲冲地给发懵的洛筱岑检查了一遍,结果是没有。

    然后他们竟然怀疑萧升是在外面有了女人。

    不得已,萧升把好兄弟朱由检和他的妻子周莹介绍给了父母。

    朱由检和周莹的身份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基本上是无解的,华夏这边的系统太严密,想要操作根本不可能。

    而朱由检根本不认其它国家的国籍,所以到如今他们还是黑户,不能到处乱逛。

    随着大数据的越来越发达,一旦被注意到,意味着他们肯定是要暴露的。

    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也在萧升的考虑之中。

    萧升这边的确是也该要一个孩子了,作为大哥来说,朱由检都有了孩子,他还没有,的确是说不过去。

    但要孩子这件事还是要有一番计划的,因为他还考虑一件事。

    就是这个传送门,会不会“遗传”到他的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长大,可以获得这样的能力,也算是继承“手艺”了,但如果一出生就有,那绝对是灾难。

    小孩子是不可控的,没有可靠的思想,不仅会伤害自己,更是会影响他人。

    所以萧升顾虑很多,不能冒然做这件事。

    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也不是那种完全只顾着自己,不去想其它影响的人,在针对这件事上,他还是拿出了应有的谨慎。

    这是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本身具有的担当。

    为此,他当然是会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媳妇,也对父母有些愧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