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稍等……稍等……”
  这位学子三旬左右,留着三撇胡须,身形略显消瘦。
  他闯进了鼓厅以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一些学子见了他,竟然躬身施礼。
  这让寇季有些意外。
  看起来这位学子在其他学子心目中,有着不小的地位。
  薛田见到此人,长叹了一声,“你跑来秋闱考场做什么?”
  学子躬身道:“自然是为了应试。”
  薛田感叹道:“你考多少次也不会中。而且你早年中过秋闱科考,就没必要再参加秋闱了。”
  学子不卑不亢的道:“学生想从头再来,而且学生相信,当今官家跟先帝不同。”
  寇季目光在学子和薛田中间盘桓了一二,问道:“认识?”
  薛田瞥了学子一眼,苦笑道:“天下谁人不识他啊!”
  寇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结合二人之间的对话,寇季大致推测出了此人的身份。
  寇季盯着学子,打量了一番,笑道:“柳三变?!”
  柳永对寇季躬身一礼,道:“学生已经更名为柳永,寇侍郎称呼学生柳永即可。”
  (特地科普一下柳永的生平,免得有人误会说柳永这个时候还没出生。柳永,原名柳三变,约公元984年生人,大中祥符二年参加科举,被赵恒厌弃,大中祥符八年,天禧二年,又参加了两次科举,先后落榜。如今算是柳永第四次参加科举。)
  寇季盯着柳永,笑眯眯的道:“缘何改名?柳三变不是挺好的吗?”
  柳永闻言,神情有些尴尬。
  寇季这话有些戳到了他的痛处。
  他也不想改名。
  他也想以柳三变的名字取中进士,然后跟他的兄长柳三复一起,扬名立万。
  可自从赵恒给了他‘属辞浮糜’的评语以后,柳三变的名字就臭了。
  只要朝廷开科取士,主考官看到柳三变三个字,一准罢落。
  甭管他文章写的再好,也没有用。
  一连三次科举不中,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
  此番之所以改了名字,也是想借此向朝廷释放一个信号。
  告诉朝廷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机会。
  寇季见柳永不答,又问道:“你在风月场上的名头似乎很大?”
  柳永略显倨傲的仰起头。
  在这一点上,他有绝对的自信。
  在汴京城的风月场上,他称第二,没人能称第一。
  那些王孙公子们,纵然背后权势滔天,也盖不过他在风月场上的风头。
  寇季见柳永有些倨傲,就淡然笑道:“本官很讨厌以风月扬名的读书人。”
  柳永脸上的神色有些僵硬。
  寇季又道:“不久之前,本官让人抓了一批学子,其中就不乏在风月场上放肆的。”
  柳永脸一瞬间就黑了。
  寇季继续说道:“本官也不喜欢那些凄凄切切的诗词,总觉得与国无用。”
  柳永脸色更黑了。
  他觉得,他这一趟算是白来了。
  名字也白改了。
  有先帝评价在前,副考官言语中处处透着不喜欢的意思,他肯定又要落榜了。
  他有点想骂人,有点想当场作词一首,骂寇季一个体无完肤。
  不管后果如何,先骂了再说。
  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当年先帝罢落他以后,他悲愤之余就作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埋怨先帝不识人才。
  寇季又如何?
  还能比先帝厉害?
  他连先帝都敢埋怨,如何不敢埋怨寇季?
  寇季似乎看出了柳永的心思,他似笑非笑的道:“本官劝你,还是不要开口为好。你若是再做出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那你柳永的名字,就算是白改了。”
  柳永听到了寇季的话,愣了愣。
  他知道寇季说的有理,但他心头这一口恶气却咽不下去。
  到底是骂还是不骂?
  让他有点踌躇。
  骂了,仕途就没了。
  不骂,心里又不痛快。
  柳永思索了片刻,突然意识到了不对。
  寇季明显不想取他,他的仕途已经没了。
  那还需要顾及什么?


第0306章 来自于李老倌的算计
  柳永仰起头,直起身,准备慷慨激扬的作诗。
  寇季却抢先一步说道:“不过你要参加科考,本官不会拦着。你没有恶迹,亦无夹带作弊,本官没理由拦着你。
  但你想要被取中,就得拿出一些真本事来。
  你若是没有真本事,只知道无病呻吟的话,那本官一样会罢黜你。
  并且会褫夺你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柳永难以置信的盯着寇季,硬生生的把已经到了嘴边的骂人的诗词吞了回去。
  “你敢取中……学生?”
  柳永盯着寇季愣愣的发问。
  不只是柳永,鼓厅内的学子们,也一起盯着寇季,一个个皆是一脸难以置信。
  薛田也有些愕然的盯着寇季。
  先帝已经给了柳永‘属辞浮糜’的评价,谁取中柳永,就是跟先帝对着干。
  除非官家赵祯开恩,不然谁取中柳永,谁就得遭弹劾。
  而且这种弹劾,一弹劾一个准。
  就算没错。
  朝廷为了维护先帝的威严,也会说你有错。
  寇季在众人注视下,淡淡的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柳永有心改过,甚至为此不惜改了名字,足见他的诚心。
  他一片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既然如此,朝廷为何不能给柳永一个机会?
  纵然先帝复生,也会给柳永一个机会。”
  寇季不着痕迹的抬高了先帝,顺手把这个麻烦丢到了先帝头上。
  先帝已经入土了,难道有人还能把先帝挖出来,问一问他的意思?
  寇季把一顶高帽子扣到了先帝头上,谁也没办法说他给先帝扣上的这顶高帽子不好看。
  学子们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薛田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寇季一席话,不仅把柳永拔出了泥坑,他自己也没惹上麻烦,不可谓不高明。
  薛田心里感叹了一声。
  能在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的人,果然没一个简单的……
  柳永听到了寇季的话,激动的不能自持。
  他又不傻,自然能听出寇季话里帮他的意思。
  他颤抖的走到了寇季身前,对寇季深深一礼。
  寇季对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淡淡的道:“你不必谢我。机会是先帝给你的,你要谢,也该谢先帝。”
  柳永闻言,对着皇宫又是深深一礼。
  寇季盯着柳永,又道:“先帝给了你机会,你就应当拿出真才实学回报先帝才行。若是你没有真才实学,那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
  柳永直起身,倨傲的道:“定然不会让先帝失望。”
  对自己的才华,柳永拥有绝对的信心。
  寇季缓缓点头,不在多言。
  寇季对薛田点了点头,二人引领着一众学子们穿过了鼓厅,到了贡庙。
  由于柳永比较年长,在士林里名声又高,所以学子们自动让出了首位,让柳永站在前面。
  李迪在贡庙前的台阶上站着,看到了柳永以后,也是微微一愣。
  柳永在汴京城里名气很大,有人还曾经托关系,向他推举过柳永,所以他认识柳永。
  柳永的才华他认可,但是柳永的处事方式,他却不怎么喜欢。
  先帝在位的时候,评价过的人多了,有好也有坏,但是没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牢骚。
  不是因为他们没怨言,而是他们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说。
  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先帝坏话,那就是陷先帝于不义。
  朝野上下皆是先帝的臣民,视先帝为君、为父。
  谁会喜欢一个陷君父于不义的家伙?
  柳永参加科举,一连三次不中,有先帝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若不是他不计后果的发牢骚,恶心到了满朝文武,说不定早中了。
  就算没有被取中,说不定也会被朝廷补录为进士,出仕为官。
  毕竟,朝廷有明文规定,参加春闱科考,三次不中者,朝廷可以补录其为进士,出仕为官。
  李迪虽然不喜欢柳永,但也没当场表露出来。
  他等到了学子们到齐了以后,领着学子们祭拜了儒家先贤们。
  然后让衙役们带着他们,进入到了号厅,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号牌,进入到了座号上。
  考场里的座号,像是由一个廊道,隔出了一间间小房子。
  座号宽约五尺,深六尺。
  里面放置着坐凳、简陋的书桌,在其后方,摆放着一个光秃秃的床板。
  学子们坐定以后,李迪提着一卷圣旨,阴阳顿挫的念了一番。
  圣旨的内容多是劝诫、勉励学子们的话。
  念完了圣旨以后,李迪又训诫了学子们几句,告诫了学子们考场的规矩。
  然后,他宣了一声‘锁院’。
  整个贡院被守卫的将士们封锁,三天之内,不能进,也不能出。
  随后,衙役们提着篮子,开始给学子们发放蜡烛、清水等物。
  一应物品发放完毕以后。
  李迪当着所有人面,拆开了存放试题的箱子,然后开始发放试题。
  试题自然是由衙役们去发放。
  李迪、寇季、薛田三人,进入到了号厅里的一间厅堂内坐下。
  他们三人要在贡院内待三天三夜,自然不可能十二个时辰都盯着学子。
  事实上盯着学子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们三人负责,自有衙役们会盯梢。
  他们只需要一个时辰,去号厅内巡视一圈即可。
  李迪在厅堂内坐定以后,衙役们奉上了茶水,他端着茶碗,侧躺在座椅上,盯着寇季,哼哼地问道:“你小子说说,你出的试题发下去以后,有多少学子会骂娘?”
  寇季坐在李迪身旁,笑道:“大概……全部吧。”
  李迪瞪眼道:“马上就要被人骂了,你还好意思笑?”
  寇季淡然道:“我又不会被骂……”
  李迪狐疑的道:“什么意思?”
  寇季盯着他,笑道:“您还没看过试题吧?”
  李迪一愣,他感觉到了可能有什么不对,放下了手里的茶碗,招呼了一个衙役过来。
  “去拿一套试题过来给老夫看。”
  衙役答应了一声,出了厅堂。
  没过多久以后,拿了一套试题出现在李迪面前。
  李迪抬眼往试题上瞥了一眼,脸色一黑,瞪着寇季,低喝道:“你让官家帮你顶替骂名?”
  寇季摊开手,推诿道:“我可没有让官家帮我顶替骂名,是官家自愿的。官家知道科举泄题严重,所以就想挂上自己的名头,看看谁敢泄题。”
  “呸!老夫信你有鬼。”
  李迪不顾形象的啐了一口,低声骂了一句。
  薛田坐在一旁并没有说话,但他脸上的羡慕却难以掩饰。
  在他看来,不论是官家帮寇季顶替骂名,还是官家自愿挂上了自己的名头,都是一种恩宠的表现。
  官家明显在有意的维护寇季。
  寇季明显简在帝心。
  只要不出意外,寇季以后必定能成为朝堂上的一位巨擎。
  他就不同了。
  虽说他如今也算得上是朝中重臣,但一直处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
  内庭三宰不在意他,官家也不在意他。
  他这个开封府知府,也是捡便宜捡到的。
  一旦朝廷有了更合适的人选,他一定会被调离开封府,去一些清水衙门里任职,又或者被外派到地方去。
  然而,他的心情却没人在意。
  李迪一门心思的在审阅试题。
  寇季在暗中观察李迪的脸色。
  他见李迪脸色越来越黑,就感觉到了不妙,想逃离厅堂。
  他站起身,拱了拱手道:“我去巡视一番。”
  说完这话,掉头就往外走。
  等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李迪咬牙切齿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给老夫回来!”
  寇季脸上浮起一丝苦笑,他料到了李迪看完试题以后,不会放过他。
  回过身,他脸上的苦笑变成了灿烂的笑容。
  “李尚书有何吩咐?”
  李迪黑着脸,扬着手里的试题,质问道:“这是你出的试题?”
  寇季干笑道:“有什么不对吗?”
  李迪咬牙道:“老夫原以为,你出的试题,只有那么两三道丧心病狂的,没想到一道比一道丧心病狂。”
  “嘭!”
  李迪把手里的试题拍在了桌上,恼怒的道:“你告诉老夫,这些试题,你自己都能答对吗?”
  寇季认真的道:“小子自己出的试题,小子自己当然能全部答对。”
  李迪把试题拿起,甩给了寇季,喊道:“那你就给老夫答一答看看。每答一道,还要给老夫写出相应的道理不可。
  不然,老夫决不饶你。”
  寇季苦笑道:“李尚书,我已经是朝廷命官了,又是此次秋闱科考的副考,怎么能因私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