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458章 托妻

    

董卓府邸的正厅内,韩涛与董卓相对而坐,一起商议着要如何应对黄巾余孽对河东军的进攻。

    “这些蛾贼连年作乱,怎么就剿杀不干净了,时不时的就跳出来搞事情,真是可恶至极!”董卓愤恨地骂着。

    “这次进攻河东的是以郭太为首的白波军,他们人数众多,达到十余万之众,实力不亚于当年的张角兄弟。子真,你想如何应对?”

    “十常侍与何进把持朝政多年,搞得民不聊生,除了跟随蛾贼一起叛变,这些穷苦人也没有别的活路。”

    “我们唯有尽快推行新政,整顿吏治,减少税赋,给民众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那自然就会减少叛乱。”

    “至于这些蛾贼余孽,我们可以恩威并施,先用雷霆之兵进行打压,待他们失去抵抗能力,再进行招安。既可补充我们的兵力,也对这些散兵游勇有更好的安置,不知阿翁以为如何?”韩涛向董卓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好,那就按照子真你的想法,我建议此次可派奉先为主将,带领原并州兵马,前去河东郡,剿灭叛乱。”董卓向韩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奉先武勇天下无双,由他出战自然是再好不过。不过对白波军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还是要慎重考虑,为奉先配上一位谋士才好。”韩涛向董卓建议着。

    “那好办,就让牛辅陪他一起去就是了,他跟随我多年作战,经验丰富,也颇有谋略。由他跟奉先配合,应该没有问题。”董卓立刻想到了安排牛辅。

    “阿翁。牛将军自然是可用之人,但我觉得曹孟德或许才是最好的人选。”韩涛向董卓提出自己的建议。

    曹操的头脑和奸诈放眼三国时期,那也是没几个人能比的了,比起牛辅那不知道要强出多少了。

    “曹操此人虽有谋略,但毕竟刚刚投靠我不久,我对他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是我们执政以后的第一仗,我还是希望稳妥为好。”

    “牛辅跟随我多年一直忠心耿耿,这次我们到了洛阳,也一直想找个机会给他安排个职务。”

    “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让他立些战功,也可对他有些封赏,算是一种安慰吧。”董卓将自己安排牛辅的心思说了出来。

    听到董卓对曹操还不放心,又是要给牛辅一些照顾,韩涛也不好再劝,只能点了点头:“好吧,那就由奉先与牛将军一起前去河东郡剿匪。”

    董卓立即向部下下令:“快,请吕将军和牛将军来见我。”

    不一刻,吕布与牛辅来到,董卓随即向二人下达了让他们去河东郡平叛的命令。

    “奉先啊,这是你到我帐下之后首次领兵出战,务必谨慎小心,不能挫了我军的锐气。牛辅,你也要好好辅佐奉先完成此役。若你二人能得胜回来,自会有风声给你们。”董卓交代完任务,对二人叮嘱着。

    牛辅跟随董卓多年,自然明白他这样安排的用意,立即拱手道谢:“多谢岳父,小婿知道怎么做了。”

    吕布也是态度认真地对董卓说道“请主公放心,吕布定当竭尽全力剿灭叛乱,替主公分忧。”

    “好,那你二人即刻点兵,出发前往河东郡。”董卓向二人吩咐着。

    吕布听完董卓的命令,却看着韩涛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吕布临行之前有些事情想拜托于你。”

    韩涛听完赶忙起身,向董卓打了个招呼,跟着吕布一起走出正厅。

    两人来到花园的僻静无人处。

    吕布诚恳地对韩涛说道:“大将军,我此次去河东郡剿贼,不放心将红昌一人留在家中,可否委托大将军你替我照顾?”

    听到吕布让自己照顾任红昌,韩涛有些意外:“嫂夫人在洛阳住得哪里不习惯吗?”

    “主公对我都好,安排的住处,红昌住着也极为舒适。只是有了在并州我外出征战,红昌被人骚扰的经历,我心中总是不安,唯有将他托付给大将军您照顾,我才可以安心上阵。”吕布将自己的担心如实地向韩涛说出。

    吕布这样一说,韩涛想起貂蝉最初被董卓所困的情景立即明白了,或许他夫妻二人私下里谈论过董卓的事情,吕布的担心的确有几分道理。

    吕布肯定是碍于现在为董卓效命,不能在韩涛面前直言是担心董卓,所以才婉转地表示希望他来照顾任红昌。

    “好,既然奉先你信得过我,你出征之后,我将嫂夫人请到我的府中,让她与我的三位夫人一起生活,也可相互照应。”韩涛一口答应了下来。

    吕布听完韩涛的安排欣喜万分:“能有几位夫人照顾红昌,吕布就放心了,多谢大将军。”

    “奉先不必客气,你我本是兄弟,这些都是分内之事,你能将嫂夫人托付于我,也是对我的信任,一定不负所托。”韩涛回应着吕布。

    “既然如此,吕布再无牵挂,即刻领兵前去河东郡剿匪。”吕布拱手向韩涛告辞。

    韩涛送别吕布之后,立刻回到自己家中,招呼上拉巴子一起前往吕布的住处,将其外出征战的消息告知任红昌,并特意说出请她到府中与拉巴子等人相聚。

    貂蝉明白这定是吕布临行前的托付,对韩涛也极为感激,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跟随着韩涛等人回到了新的大将军府。

    韩涛等人才刚刚回府,将貂蝉安顿好。

    韩冲从前院来到,低声地对韩涛说着:“兄长,有位稀客到了,正在客厅等你。”

    “稀客,是谁?”韩涛疑惑地问着。

    韩冲却故意卖起了关子:“你去见了自然就知道了。”

    韩涛无奈,只能叮嘱拉巴子等人照顾貂蝉,然后跟着韩冲一起去往正厅。

    韩涛走进正厅,一老者已站在厅中等候,看到他进来,立刻上前拱手施礼:“大将军,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韩涛定睛看着面前的老者,却是让他非常意外,此人正是数年未见的王允……



    第459章 渐渐生起的鸿沟

    

韩涛没想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竟然会是王允,赶忙笑着回应:“原来是王使君,多年不见,上次见到王盖兄时,就曾问到您的下落。”

    “他说你为了躲避十常侍的迫害隐居起来,现在十常侍已被诛杀,你也可以安心回来重新为朝廷效命了。”

    “是,我也是接到卢植将军的信件,知道了洛阳的变故才匆忙赶回,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将军重振朝纲,效犬马之劳。”

    “王使君客气了,明日我就带您一起去见董太尉,他自然会为您做更好的安排。”韩涛向王允说着。

    “一切都由大将军做主就是。”王允恭敬地回应着。

    次日,韩涛带着王允一起见过董卓,董卓对王允也早有耳闻,立即决定任命王允担任太仆一职。

    王允向二人谢恩后离去。

    王允离去后,董卓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韩涛:“子真,这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对现有一些官职的安排,你帮我看看可有疏漏之处。”

    韩涛认真看完名单,皱起眉头对董卓说道:“何顒、周毖、伍琼这些人都是袁氏的旧部,你还要重用他们?”

    “不是说了要给袁氏的旧部一些安抚,这几个人都是当朝名仕,又是主动来向我投诚,我觉得这也是个向他们示好的机会,就用一下也无妨吧。”董卓向韩涛解释着自己的用意。

    韩涛知道董卓手下都是武将,并没有文人和谋士。

    以前做凉州刺史,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现在毕竟是做了太尉,又是辅政大臣,他还是急需有头脑的人帮助自己。

    所以他才会不惜留用袁绍的旧部这些文人,其实还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

    虽然自己和他有了名义上的翁婿关系,但董卓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把一切都交给韩涛。

    毕竟他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才爬到权利和政治的最高位,肯定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多享受一下,不会轻易放手。

    理解了董卓的真实用意,韩涛也不好再多做阻拦,于是说道:“既然这样,阿翁可以暂且先留用他们,但也要千万小心。”

    “好,好,我知道了。”董卓见韩涛不反对自己留用袁氏旧部,连声答应着。

    “对了,何顒还给我推荐了一个人,也是一位名仕,是他的好友,名叫蔡邕。”

    “说他这些年一直在外流放,据说此人影响力极大,我也想召回来录用。子真,你觉得如何?”董卓随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

    蔡邕的大名,韩涛自然是听过,那是东汉末年的一代名仕。

    此人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的女儿蔡琰,也就是后世所流传的蔡文姬,那也是一代才女。

    对于董卓要任用蔡邕,韩涛自然是没有意见:“这乃是名仕,只是他在外流浪多年,是否还愿意入仕,可不好说。”

    “人已经找到了,他要是敢不来,我就派人把他绑来!”董卓又暴露出了他不讲理的军阀嘴脸。

    韩涛看着董卓的样子,想要劝说,知道也没意义,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董卓随后又拿起另一份名单递给韩涛:“这份名单也是何顒提供给我的,他说这些人都是老实人,而且也有一定的名望,如果分派出去做地方官,可以让各地安定下来,所以就给了我一些建议,你看看。”

    韩涛接过名单看着,小声地念叨着:“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郡太守,张咨为南阳郡太守,张超为广陵郡太守……”

    韩涛放下名单,皱着眉头对董卓说道:“阿翁,这些人都是何顒推荐给你的?”

    “是啊,我查过他们的履历,都还算是很有能力的人,我准备接受他的建议。”董卓回应着韩涛。

    “阿翁,这些人我倒是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但你不觉得,给他们任命官职的地点似乎颇有深意吗?”

    “从冀州、兖州、豫州,再加上陈留郡、南阳郡、广陵郡,自北向南正好形成一个弧形,在洛阳以东、以南的区域构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包围圈。”

    “这不是要来对付我们,又是什么目的?”韩涛指出了这份名单背后暗藏的深意。

    “子真,你有点太过小心了吧?你怎么不反过来想,黄巾之乱的时候,就是这些地方闹的最凶。”

    “现在任命的这些人如果真的能够管理好地方,这其实也是给我们的东南方向树起了一道弧形的屏障?”董卓并没有在意韩涛的提醒,反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件事我觉得何顒安排得很好,就这样决定吧。”董卓不给韩涛再次提出反对意见的机会,直接做出了决定,然后将名单放在了一边。

    韩涛还想要说什么,董卓抢先说道:“子真,我看这些事,你干脆就不要管了,安心去准备大事好了。”

    “大事?什么大事?”韩涛没明白董卓话里的意思。

    “当然是你和小白的婚事了。现在洛阳的局势也稳下来了,还是找个黄道吉日,尽快把你们的婚事办了。”董卓提醒着韩涛。

    “这件事着什么急呀,洛阳现在百废待兴,我也还有很多新政的方案没有做好,我是想……”韩涛显然并不想这么早迎娶董白,向董卓找着借口。

    “你想什么想,你还是听听我老人家想什么吧。小白年纪也不小了,你们早点成亲,我也可以早日抱上曾孙。”

    “到时候我就可以安心地回家去逗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把一切都交给你打理,不是更好。”董卓说着自己的设想,不由得兴高采烈起来。

    韩涛当然明白董卓这其实不过是糊弄他的借口,其实董卓的目的是让韩涛沉迷于儿女情长,不要去干涉他的安排……

    此时的韩涛本能地感觉到,自己和董卓之间,因为到底谁来决定未来政局的走向,已经有了分析,两人之间渐渐地生起了一条鸿沟……



    第460章 毒士点醒迷局

    

新的大将军府门口,韩涛策马而回,他的心情显得十分的压抑和不快。

    联手辅政已有数日,董卓的专横跋扈日趋明显,在启用何顒等人之后,更是按照他们的建议,又安排了一批地方官。

    而且他似乎更加倾向于依靠士族和手中的军权,对于韩涛提出的整顿吏治,开设科举,从寒门中选拔人才的建议,一直置若罔闻。

    韩涛越发地感觉到和董卓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艰难,两人对于未来发展所持的想法越来越相悖。

    韩涛希望可以降低赋税,致力生产,给广大民众更多的福利,削弱士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