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农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庭农庄-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岛应该运营了吧。”

陈康寿大感兴趣,因为韩宁告诉他美食斋的龙虾就是他供应的,而他的湖心岛将会有更多美味的东西。

“陈导你这个可要话算话,我就等你来捧场了,倒是把媒体也带着,就在我的湖心岛上杀青。”

“行,就这么定了。”陈康寿拍板。

在他的眼中,韩宁这个人浑身上下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宠物,美容膏,现在又来了美食,他倒是愿意相信韩宁是个民间的高人了。

韩宁等的就是这句话,湖心岛的建设现在如火如荼,很快就能够完工,完工之后才是韩宁愁的时候,没有名气不可能一下有生意,如果《寻仙》剧组来这里替他宣传一下,那可就不同了。

……

忙碌了一个星期,灰和大黄的戏份基本上拍摄完了,剩下的戏份基本上都是演员的了。

韩建国和张立兴去了一趟外地,这个时候也带回来了他想要的果苗。

“罗马红宝石葡萄,蓝莓,黑皮西瓜,米国提子的果苗都在这里了。”跟着两人回来的是一个大型的车队,每辆车上都在装着绿油油的果苗,看的韩宁满心喜悦。

现在的大棚基地也算是初具规模,除了前面的十亩地是普通的塑料大棚以外,后面信开拓出来的二十亩地都是玻璃为主体的高科技蔬菜大棚,不在里面种上什么,大棚看起来起码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还有跟过来的技术员,他们负责指导我们把这些果苗种下去。”张立兴对过来察看的韩宁。

韩宁转头看了眼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明白这就是张立兴口中的技术员了,他道,“干活的人我都安排妥当了,你直接让他们带人干活就行。”

两人回来的时候提前通知了他,韩宁提前在村子里招工,找了一些赋闲在家的人来帮忙,一个村子里的,有挣钱的活还是先紧着村里的人,免得有人在背后他闲话,好处竟给外人。

韩建国抽着烟,跟随行过来的技术员,“葡萄五亩,蓝莓五亩,西瓜五亩,提子五亩,就按照这个来。”

种植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张立兴把韩宁拉到一边,“对了,招聘的事情怎么样了?”

提起这个,韩宁眉头微皱,“这简章发出去以后,财务,人事,行政系统都有人来应聘,特别是申城的人,投简历的不少,不过技术员可是真难找,没有人来。”

张立兴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对韩宁努了努嘴,“这三个技术员都是我们申城的人,是一个学校的同学,我特地让这家公司派出他们三个人跟我回来的,不过就是刚毕业,没什么经验,现在在公司里刚干了一年,你要是感兴趣,不如去探探口风,给个高价钱,又是老家,也许有机会。”

韩宁一喜,这个张立兴真是鬼精的,不亏是销售出身。

“那这样,等他们指导完栽种果苗以后,晚上我安排饭局,带他们去吃饭,酒桌上拉拢一下。”

“行,没问题。”张立兴两手拽着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汗,“那我去忙了,公司的事,你就多操心一。”

现在韩宁只需要偶尔去一趟剧组,清闲了不少,现在果苗回来了,他是要忙着公司的事情了。

张立兴和韩建国倒腾果苗的时候,韩宁根据简历的联系方式开始通知应聘的人来面试,这次他第一个面试是人事部的人,把人事部建设起来,这样公司招聘什么人就不需要他再亲自上场了。

晚上,张立兴如约邀请了三个技术员一起吃饭,这本来就是行业的规矩,这三个技术员也没有在意,不过张立兴开车把他们带去美食斋的时候,三人还是微微惊讶了一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挖墙脚!

韩宁中午的时候就打电话给李玉芝让她帮忙预定一个包间,既然是想挖人家墙角,那出血还是有必要的。

“他们三位分别是荀安,牛犇,苗佳,这位是我们大青山庄园的创建者韩宁。”张立兴带着三个技术员进来,彼此寒暄就坐以后,他向韩宁一一介绍起了从外地来的三个技术员。

韩宁起身,和善地和他们三个人握了握手,申城本就是山区的城市,榆林村可以是山区中的山区了,外地的技术员不愿意过来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想要创办正规的公司,没有技术骨干是不行的,否则吹牛都吹不起来。

“你们好,谢谢你们,来从外地大老远来一趟。”韩宁客套地。

“没事,这也是我们的老家,顺道可以回趟家。”三个人中,牛犇貌似是里面最有话权的人,相比其他两个人的沉闷,他也比较外向一些。

这次除了三个技术员,张立兴,韩建国都过来了,为了凑人数,韩建国还把王金波也拉了过来,凑齐一桌人。

一行人全部坐下,服务生过来把凉菜都上了,韩宁端起酒杯大家共同喝了一杯,接着一伙人随意吃菜。

三个人技术员对韩宁这些人毕竟还不熟悉,只是三个人自己笑,王金波不知道这次请客的目的,真以为是来单纯陪酒的,他酒量大,一个劲找个喝酒,又找那个喝酒,胡吃海喝的不亦乐乎。

不过,他还是明白客人是谁,端起酒杯是不住地找牛犇三人喝酒。

三个人毕竟是年轻人,饭桌上还是玩不过王金波这样的老手,被忽悠了几句,面子上抹不过也就端起酒杯喝了。

等到三人每个人都三两酒下肚的时候,韩宁抓住时机开始试探了,“三位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

牛犇是个喝酒上脸的人,脸全红了,酒精的作用也让他把话匣子打开了,“我们是高中同学,又是一个宿舍的,玩的好,当时约定一起考的农业大学,也算我们幸运,三个人还真就一起考上了。”

吃了口菜,他忽然叹息道,“上了四年大学,学了四年农业技术,当时凭借的是一腔热血,但谁想到毕业以后这个专业不容易找工作,只能当个技术员,现在我们都想着报考申城的公务员,这样的话总比干这个强一。”

牛犇这番话出,苗佳和荀安也都头,显然现在工作的不顺心。

张立兴对韩宁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这正是一个好时机。

韩宁也不愚笨,开口,“这年头公务员也不是这么容易考的,而且农业部门待遇也低吧。”

“是这样,但怎么来也是在家乡吧,生活消费低,也好一些。”牛犇,他带着眼镜,看起来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韩宁继续,“那要是有一份在申城,工资又不错的技术员工作,你会不会考虑一下子呢?”

“工作不错?那是多少?”

“你们现在的工资是多少?”韩宁问。

“三千六左右吧。”牛犇有些不好意思的,农业技术的,基本上都是往乡下跑,工资待遇不会高。

“我给你们六千块一个月,不算五险一金在内,来我的公司做技术员怎么样?”韩宁一下有了信心。

牛犇三人都愣住了,牛犇半信半疑地,“你不会是在逗我们吧?”

张立兴这时候拍了拍胸脯,“我们怎么是逗你呢?现在大青山庄园正在筹建,你们要是进来,那可就是第一批元老,公司发展起来了,你们的前途就无可限量,这可是个好机会,你们考虑一下,我们的公司已经注册,现在是合法公司,合同什么的都可以签。”

三人被张立兴的话的怦然心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会看见好的待遇不动心,而且他们的年龄也在这里了,在这么闯荡下去,未来只会越来越昏暗。

“那让我们考虑一下。”牛犇还是有些怀疑。

“可以,张立兴,张总的号码你们也有,想通了,随时可以和他们联系。”韩宁拍板钉钉。

三人明显是心动了,韩宁也就放了心,他给的待遇不是申城,在外地也不算差了。

王金水吃着饭,喝着酒,基本上也大致搞明白了,看见张立兴都挂上个张总的位置了,他不乐意了,“大外甥,你也给你老舅安排一个职位干干呀,你忍心我和你表妹饿肚子?”

韩宁差就忍心,他和王盈盈真是一个都不省心,不过现在他当初也答应王金波了,而且这段时间王金波一直在大棚基地帮忙,他道,“等湖心岛建成了,饭店的厨师长就是你了,还干的老本行行吗?”

“行,我手都快痒痒了。”王金波立刻高兴了,天天种菜,收菜,运菜,他终于是盼到头了。

韩建国摆出严肃的神色道,“这次你可要正干,不能再胡来了。”

“你放心吧,姐夫,再乱来,我就去跳骆马湖。”王金波端起酒杯和韩建国碰杯子保证。

一场饭吃的主宾尽欢,韩宁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因为基本上没喝酒,他驱车把牛犇三人送回了申城的宾馆。

韩宁离去以后,牛犇问两个好友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如果他的是真的那当然值得跳槽,就怕他是个空壳子公司,现在什么都好,倒是发工资的时候就没钱了。”苗佳。

“我也是这样想的,谁不想钱多,活少,离家近的,他的开出的条件这么诱人,我还真的有害怕。”荀安也。

牛犇思索了一下,实在抵不住这个诱惑,他道,“我打个电话给我爸,问问这个大青山庄园的底细。”

苗佳和荀安同时了头,“如果真的不错,我们就跳槽。”

牛犇走到外面掏出电话,拨通了自己父亲的电话,电话接通,他直接问了一下自己的父亲知不知道这个大青山庄园。

“这个没有听过,不过在申城大青山青菜倒是很火的,是不是和这个大青山庄园有关系?”

“青菜?”牛犇思索了一下,忽然想起蔬菜大棚上的商标。

第一百一十二章公司成立!

牛犇的父亲是本地人,他一番询问也中也有了底。

“怎么样,行不行?”苗佳和荀安瞧见牛犇挂了电脑,起身过来询问。

“我问过我爸了,这家公司他没有听过,但是大青山青菜这个名头是有的,我们白天的时候不在蔬菜大棚基地看见了种植了青菜的蔬菜大棚吗?如果真是他的,那么他的话还是可信的,我们不如就跳槽,我们在公司没有背景,工资又那么低,还不如回来。”

苗佳了头,“这很简单,明天我们问问他们的青菜是不是大青山青菜,如果是,我们就答应入职。”

“嗯,就这么办吧。”荀安也是同意。

隔日,他们照常去了榆林村的蔬菜大棚,一番询问确认了韩宁的确是大青山青菜品牌的创建人,当即给张立兴打电话同意入职,对他们来,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的。

兴奋的张立兴当即给韩宁打了电话。

韩宁这时候正在吃早饭,得知了消息驱车去了基地,其实他这么高兴不是因为仅仅得到了第一批技术员,而是因为牛犇出自夏国最著名的农业学校,看似只有他们三个,但是他们在学校的人脉在那里呢!

以后韩宁缺少技术员了,完全可以让他们三个和自己的母校联系,有他们的保证,这个就业不是太好的年头,他们肯定会很积极向大青山庄园输送人才,而这才是韩宁需要。

他创建大青山庄园不是简单地只在榆林村玩玩,他要的是打造世界级的庄园。

“既然这样,你们回公司以后辞职以后就回来,合同我来给你们准备,你们随时可以入职。”和三人简单聊了几句,韩宁和牛犇三人定下了意向。

牛犇道,“没问题,我们会尽快把尾巴处理掉的。”

基本上是大青山庄园的人了,牛犇三人也不再藏着一手,而是把从学校和公司学来的技术都使了出来,也不再韩宁面前保留,换了老板,他们自然也要表现一下。

葡萄,蓝莓,提子,这些果苗如何栽培,如何控温,如何施肥,他们讲的是头头是道。

这些专业的知识韩宁是听不懂的,他只需要负责把大棚中的土壤更换成息壤,剩下的技术上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有了息壤,本身对这些植物的催发效果不,再配合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培养出世界级品牌的水果将只是时间问题。

在蔬菜大棚呆了一会儿,韩宁又去张罗公司的其他事情了,现在技术员有了,其他部门同样需要人,不过这些人招聘就简单了一些,申城本地的人就可以满足,没费多少力气他就把公司拼凑了起来,具备了公司的基本雏形。

庄园的框架定下,韩宁顿时轻松了不少,一来庄园本就事情少,二来,他是老板,琐事自然有其他人去做。

大棚基地置于公司的管理下,剩下三个狗崽子也解放了,不用再辛苦地当看门狗了。

这段时间相比大黄,它们吃的仙果的确少一些,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生长,四个狗崽子如今个个膘肥体壮,拉出去浑身上下冒着一股凶悍之气,韩宁带它们回家的时候,村子里的狗见到它们,连叫一声都不敢,全是夹着尾巴躲的远远的。

“这家里就够乱的了,现在又多了三个祖宗。”王彩英望着三只狗崽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韩宁嘿嘿笑着,大黄和灰平日在家就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