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皇朝-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萧铭不否认这种三六九等的制度对封建王朝的发展十分有利,毕竟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不事生产,奸诈狡猾的商人。
  但是时代在改变,对他来说大渝国很多制度已经不适合同这个时代西方的国家制度竞争。
  也许他可以凭借科技的优势战胜西方国家,但是落后封建制度最终会拖累他辛苦一统大渝国。
  “这怎么可以,这些卑贱的商人怎么能和读书人平起平坐。”
  “是呀,士农工商乃是传下来的祖宗家法,怎能说变就变。”
  “皇上,万万不能呀。”
  “……”
  萧铭的话一落,朝堂上立刻炸了锅,尤其是来自长安的官员一个个如同死了爹妈一样。
  庞玉坤等一众改革派的官员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但是他们更加适应萧铭千奇百怪的想法。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现在也有了一些想法,以前萧铭只是提升商人和工匠的地位,而现在萧铭直接否定了读书人的地位。
  议政殿中乱糟糟的一片,萧铭无动于衷,这两件事是他要下面要主要推动的两件事。
  在说这两件事之前他就预料到会遭遇激烈的反对,所以此时他明白无法一蹴而就,恐怕要和这些官员耗上一些日子。
  现在就差一个赵王北方便会实现统一,他在此时推行这两项政策正是为了统一后发展做准备。
  提高士兵地位是为了让大渝国形成一种尚武的风气,文气太重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弊病,他必须要把这个弊病给搬回来。
  取消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是为了均衡发展,让当官不再成为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所以对萧铭来说,这两条至关重要。
  在当代清朝和倭国都是被西方的火炮敲开了门户之后才被动变革向西方学习。
  因为遭受苦难,面临亡国之危,这时候从皇家到民间都意识到要变革,但是现在大渝国还没有遭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入侵,此时无论是官员和百姓都无法主动参与变革。
  这种变革只能由他主动推行,这也是他为什么当皇帝的原因。
  只有掌握了至高皇权他才能够推行改革,否则要求变革之人只会死无藏身之地。
  毕竟现在他以皇帝之威下达此等政令就遭遇了这么多官员的反对,可想而之动了他人奶酪的可怕。
  不过官员们的反应越发让萧铭下定了改革的决心,这些日子他一直分析大渝国当前的情况。
  现在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士大夫阶层没有落寞,而平民阶层还没有强大的阶段,所以他推行这种政令才会遭到集体反对,因为他触动了这些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都给朕闭嘴!”议政殿俨然成了菜市场,萧铭忽然呵斥道。
  含怒而出的话顿时让朝堂安静下来,这时萧铭站了起来,他朗声说道:“你们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嘛?说破天去,你们为的还不是自己!寒窗苦读十年方有一日位极人臣,你们不甘心呀,凭什么这些满是铜丑的商人,种地泥腿子能和你们平起平坐,对吗?”
  萧铭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走到斐济等官员的面前。
  “只是你们也不想一想,没有这些商人出钱出力,这幽州,这金陵城能这么顺畅地打下来了吗?没有百姓加入军队,朕又怎么去和赵王打,以前大渝国烂成什么样子,你们忘啦!难道还让朕走先皇的老路不成!”
  转到庞玉坤面前,萧铭指着庞玉坤就骂:“庞首辅,你是白在博文学院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全都还给朕了,你现在还有一点以前的进取之心吗?”
  庞玉坤羞愧地低下了头,如今战事顺利,眼见北方一统,不少官员都开始想着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忘了艰难时期的积极进取。
  被萧铭一顿臭骂,他顿时如遭当头棒喝。


第0666章 决不妥协
  议政殿中鸦雀无声。
  萧铭含怒的一番话说出,官员们面面相觑,庞玉坤为首的革新派自然羞愧难当。
  正在萧铭以为自己的一番话能够骂醒这些官员的时候,只见从斐济身后十来个官员齐齐跪了下来。
  “皇上,此等政令臣等闻所未闻,若是推行必然引起天下士子的不满,望皇上收回成命。”俞明急声说道。
  “请皇上收回成命!”其他大臣同声附和。
  萧铭见状顿时气笑了,没想到他以前常在电视剧中看见戏码这次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些大臣准备以长跪不起要挟自己?
  “朕若是执意推行呢?”萧铭冷声道。
  俞明说道:“若是皇上不收回成命,臣等就一直跪着。”
  萧铭这时看了眼斐济,这俞明和晁俊都是他曾经推荐给自己的人,因为这二人在长安官员中素有贤德之名。
  当时这两个官员对他来说的确有用,毕竟二人属于难得清廉的官员,只是现在问题来了,往往大渝国以前贤德的官员对他的政令反对却越发激烈。
  对这个问题萧铭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在他看来这些人就如同当代的三好学生,他们太过于尊师重道,以至于到了迂腐的程度。
  所以在他们看来萧铭有些政令是离经叛道的,若萧铭不是皇帝,估计他们的口水就能将萧铭喷死。
  这么长时间以来,萧铭和官员们第一次出现如此激烈的对抗,此时萧铭懂得,这其实是一次君权和官僚集团的斗争。
  如果他这次败下阵来,这些官员以后将变本加厉制约自己的权利,他们看不顺眼的事情必然会极力阻挠。
  想到此,萧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对俞明说道:“既然你们喜欢跪着,那么就一直跪着吧。”
  说罢,他径直出了议政殿,不再理会这些官员。
  钱大富见萧铭走了立刻喊了一声“退朝!”,经过俞明身边的时候,他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
  众官员望着萧铭的身影消失,这时候庞玉坤对俞明说道:“俞尚书,别跪着了,我看皇上这次是铁了心了,你就是跪死也没用。”
  斐济叹了口气,他对庞玉坤说道:“庞首辅,皇上以前也是这个脾气吗?”
  庞玉坤回忆了一下说道:“皇上的脾气现在可好了不少,若是以前他的政令可没人敢违抗。”
  斐济点了点头,自从萧铭听从了他关于豪族,迎娶崔雪儿的建议之后,他忽然感觉回到了和萧文轩相处的日子。
  那时萧文轩对他的建言基本上都会听取,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以为萧铭和萧文轩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不过今日早朝上的事情让他终于见识到了萧铭的另外一面,不同于平日里和善的萧铭,他刚才从萧铭身上看见了一个帝王的威势。
  “俞尚书你就别跪着了,起来吧,皇上都走了。”斐济也劝道,尽管他也反对萧铭的政令,但是和稀泥的本能让他没有把自己逼进死角。
  俞明在长安一向以谁的面子都不给闻名,无论是奸臣还是贤臣他都不怕,只按照自己的初衷做事。
  “皇上不收回成命,下官就一直跪在这议政殿。”俞明一副准备死磕到底的样子。
  斐济和庞玉坤对视一眼俱都有些无奈,他说道:“这又是何必,我们和皇上慢慢耗着便是了,也许皇上只是一时的兴致,过些天也就该了主意。”
  俞明摇了摇头,还是不理会,他说道:“皇上此等政令只怕会乱了民心,若是没了士农工商,谁还读书为官,谁还辛苦耕作,不如都去当那贩夫走卒。”
  庞玉坤说道:“俞尚书的话有几分道理,只是皇上呵斥之下下官忽然觉得皇上也有自有其道理,在此之前封国的政令都是由皇上制定,如今才有了封国的强盛,若非如此,恐怕已经没有了这青州,也没了这议政殿。”
  “庞首辅此言差矣,以前皇上只是齐王,这顾念的自然只有齐地,只是现在皇上是大渝国之主,必须的顾忌其他地方的百姓,在青州你能够行得通的未必在其他地方行得通。”斐济说道。
  庞玉坤说道:“难道齐地以前就能行得通吗?事在人为而已。”
  说罢,他摇了摇头,转身出了议政殿。
  这次他反对的原因是这两项政策推出将会降低文官在朝堂的地位,不说他反对,恐怕所有人文官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只是抛去这个,这两样政策倒是对大渝国极为有利,在朝堂上他也是一时鬼迷心窍了。
  想到此,他越发羞愧,因为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这是以前没有的。
  咬了咬牙,他叹息了一声,觉得自己改回去反省一下了。
  官员们还在议政殿闹腾的时候,萧铭已经在禁卫的保护下回到了行辕。
  “大富,你替朕盯着议政殿,有什么事情就和朕说。”萧铭命令道。
  钱大富点了点头,“这个俞明是个死心眼,说不得还真会一直跪下去。”
  萧铭有些头大,他需要一些耿直的官员,但是耿直的官员有时候也是双刃剑。
  “他喜欢跪就让他跪几天,此事朕是万万不会妥协的。”萧铭冷哼一声。
  钱大富点了点头,“皇上说的极是,这些官员简直是反了天了,这次皇上若是听了他们的,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事儿呢,老奴现在就派人盯着去。”
  说完,钱大富转身离去。
  目送钱大富离去,萧铭皱了皱眉头,他倒是不怕这些文官,因为后世的道理告诉他枪杆子出政权,所以他的重心一向是军队。
  想到此,他不知道牛犇是否攻下庆州,这又是否已经按照他的说的去劳军了。
  他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牛犇和一众将领正在商讨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事。
  准备去寻找青楼女子劳军的鲁飞忽然接到一个秘密信息,这个信息告诉他们赵王兵马正在向居庸关前进。
  默默观望了这么长时间,赵王终于走上前台。


第0667章 首次交锋
  “葛宜人?”
  居庸关大营中牛犇手中拿着信件,这正是鲁飞刚刚得到密信。
  在他准备出城的时候,这时一个在城外鬼鬼祟祟的仆役引起了他的警惕,因为怀疑此人是细作,他立刻差人将此人拿下。
  不曾想这个仆役却将一份密信交给了他,并言称他们是葛宜人派遣来的。
  “将军,这个葛宜人是什么人?”牛犇对长安的官员一点也不了解。
  牛犇将密信放在蜡烛上烧成灰烬,这时候说道:“这个葛宜人出自长安葛家,据说和斐阁老有些私交,曾在朝中任职左仆射一职。”
  “左仆射?”鲁飞唏嘘了一声,“这可是一品大员,位高权重的大臣呀。”
  罗宏在长安为将,对葛宜人自然熟悉,他说道:“这个葛宜人很会见风使舵,如今他将赵王意图进攻居庸关的消息送过来,必然是为了将来投机取巧。”
  牛犇说道:“葛宜人为人如何姑且不论,若是属实,我们必须早加防范,如今梁王和燕王已死,他恐怕是坐不住了,此时难免会和蛮族勾结,狗急跳墙。”
  “是,将军。”将领们同声说道。
  顿了一下,牛犇继续说道:“白木,你立刻派出猎骑兵寻找赵王兵马所在,其余人等随本将坚守居庸关。”
  众将得令,各自离去。
  牛犇这时让鲁飞清点居庸关中士兵的数量,部署城中的防御。
  此次为了拿下居庸关,鲁飞只是带了三万精锐前来,加上戚光义和白木的骑兵总共七万人,剩下的士兵都在庆州城。
  如今梁王已死,进攻庆州城没有任何意义,赵王此时出兵居庸关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梁王和燕王已死,现在唯一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只有蛮族,若是居庸关丢了,蛮族就只能通过他的封国进攻萧铭的军队了。
  原州。
  这是赵国境内一座毗邻梁国的军事重镇,位于长安西北二百里处,从这里出发向西一百八十里便是庆州,向东北方向前行一百五十里便是居庸关,自从齐王军队攻入梁地之后,这里便空前的热闹起来,大批军士从赵国各地进入了这座城池。
  “世子殿下,如今城内已经集结十二万兵马,包括火枪队二万人,骑兵三五万人,弓箭手和刀盾手五万人。”
  原州大营内,一众赵国将领汇集,赵元良坐在主位上听着一众将领对战事的见解。
  “郑成文已经派人带来消息,他说金帐汗国借给他的十万大军依旧在他麾下,到时我们可以内侧进攻居庸关,而他们则可以从外部进攻居庸关,如此一来,内外交攻之下仅凭居庸关的那些人马必然是顶不住的。”赵元良沉吟着说道。
  这次齐王的军队一路从郓州城打到庆州,这让长安的官员和将领俱都十分惊恐。
  因为这庆州城就在长安城正北不足二百里处,只需几天的时间齐王的军队便可以从庆州城抵达长安城下。
  面对齐王的步步紧逼,赵王无奈之下只能从巴蜀抽调军队前往原州城,准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