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副模样,也难怪大明军士把他当成妖人了。
    许仙想笑,苏妲己却说:“他是……”
    “是什么?”许仙问。
    “人、妖的后代。”
    “人与妖的后代。”不是不可以接受。许仙如果与白素贞成亲,生下许仕林,那不也是人与妖的后代吗?
    “你是哪儿人?”许仙以英语问道。
    这时代的西方,主流语言是法语,而不是英语。但是有什么办法,许仙只学过英语,不是许仙的记忆越来越好,发生过的事就仿佛深刻在脑海中—样,这英语还会不会说,都不—定。
    “西班牙,西班牙……”
    许仙没指望他能听懂,这时代法语在西方的地位,就像汉字在东方的地位。你写汉字,差不多都懂,但是你若是讲越南话、日语,懂的可就不多了,除了本国人。
    这个西班牙人竟然听的懂英语。“你为什么到中国来?”
    他没有出声,因为只是说完第一句,他便昏过去了。
    “把人放下来,准备吃食。”许仙立即对身边的将军说。
    那将军立即下令,使人去办,问许仙道:“大人,你听得懂这妖人的话?”
    “懂的一点儿。”许仙点点头。他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竟然英语也说的通。
    有人造饭,有人唤医。很快便把那西班牙传教士救了回来。
    也不算救,只是饿的很了。显然语言不通这点儿,惹火了本地驻军,饭也没怎么给吃。
    而在他复苏这点,许仙从将军口中了解了许多,也知道了他为什么被抓。
    这个地方是蒙人色目人聚集的小镇,也是朱元璋发放犯人的地方。说起来这儿有三十万以上的人口,已经是处不小的地方。但是偏偏这西洋人不知道怎么到了这个地方。
    西洋传教士看到这么个小地方关了这么多的人,便骂皇帝不人道。要知道这时候西方的小公国有没有三十万人口,都是个未知数。
    由于他同情了当地人,为当地人所接纳,他也就开始干起了本职工作,传教。
    人民是主的子民,除了主,皇帝是没有权力处罚人民的……就是皇帝自己的皇位,也只有我主的见证下,教皇洗礼才有权威……
    好家伙!这家伙竟然在东方传这样的教。那他不是叛逆,也是叛逆了。
    至于语言不通,怎么传教?前面说了,这儿既有蒙人,也有色目人。语言的问题在这儿,反倒是不成了问题。
    知道这样的前因后果后,许仙—点儿都不同情他,而且作为西方殖民的急先锋传教士,更是不值得同情。
    正是这些急先锋的存在,西班牙才有了制定征服中国计划。驻马尼拉殖民政府首领、教会显要、高级军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开马尼拉大会,专门讨论怎样征服中国的问题。与会者在完全赞成武力征服中国的前提下,草拟了一份包含有个十一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征服中国具体计划的备忘录,并由菲律宾省督和主教领衔,纠集51个显贵联名签署上报西班牙国王。备忘录一开头便宣称,中国幅员之辽阔广大,中国粮食与果品之丰富繁多和中国市场之繁荣昌盛,由此,“凭着上帝的意志,这就是我们进入这个国家的充分理由”。
    这是一个玩笑吗?非也。后来从西班牙印第安档案中发现的原始手抄文件表明,西班牙国王非律伯二世不仅完全接受了马尼拉备忘录的建议,还于1588年在马德里设立特别委员会,进一步从政策、战略、战术、行动方针、后勤动员和舆论宣传等方面.审查和制订了进攻中国的详细计划。这份最终经菲律伯二世亲自批准的计划书,全文十一章七十九节,包括附属图表共有数千幅。(未完待续。。。)

第274章、营救国际友人之暴动

    计划中不仅有对征服中国的时机、兵力、武器、出击基地和宣传策略等详尽方案,乃至占领后须保留中国政府机构和法律的必要性均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联合葡萄牙人发动战争的必要性,认为“让葡萄牙人参与这次征服有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对中国海岸、陆地和人民的经验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后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重创,从此失去了盛极一时的海上霸权,西班牙的殖民帝国地位被英国替代,这份庞大的征服计划也就无从实施了。
    若是依然拥有无敌舰队,西班牙人会动手吗?
    这份很少为国人所知的资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荒诞感的,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相信小小的西班牙有能力经中国而远东,实现全球霸权。不过这份堂吉柯德式的计划至少让我们解读了殖民时代西方势力东渐的野心和目的,将广袤的中国市场和资源纳入西方的世界战略的蓝图,始终是其魂牵梦萦的一个主题。
    而拥有强大记忆的许仙,甚至能背出他们计划书的许仙,对这么个人则是没有—丁点儿的同情,只等他承认了,便不管他去死。
    肚中有了饭食,他清醒了过来,开口第—句便是:“是谁在这儿?快,快救救女皇,他们这儿有治病的药。”
    “你在说什么?”许仙以英语问他。
    “是你?你会说英吉利话。”发现会讲英语的不是英国人,他不出声了。
    但是他虽然不出声。许仙却看到了他身上一闪而逝的龙气。这一点儿龙气不够成为王子,却足够许仙这么个一直与气运打交道的修士认出。他是背负皇命来的。
    “把这个目无君上的叛逆杀死。”许仙是用英语说的。
    “不,不要杀我!我不是叛逆,我是我主的传教士。”一听要杀自己,他比谁都要慌乱,急急说。
    许仙说:“那个药是怎么回事?”
    他又不出声了。
    “杀了。”许仙的英语。
    边上的大明军士可发愁了。“这大人说的什儿啊!怎么咱们一句也听不懂?”
    “大人讲的是夷话。”
    “那大人这是下令吗?”
    “应该不会吧。下令就讲咱们的话了。”
    他们的窃窃私语,许仙是很努力才没有笑出来。
    但是那传教士不知道,还以为军士们在讨论怎么杀他。他当场便招了。“不要杀我,我们西方发生了天花瘟疫。我是来找药的。”
    “天花”又名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
    英国史学家纪考莱把天花称为“死神的忠实帮凶”。他写道:“鼠疫或者其他疫病的死亡率固然很高,但是它的发生却是有限的。在人们的记忆中,它们在我们这里只不过发生了一两次。然而天花却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们中间,长期的恐怖使无病的人们苦恼不堪,即使有某些病人幸免于死,但在他们的脸上却永远留下了丑陋的痘痕。病愈的人们不仅是落得满脸痘痕。还有很多人甚至失去听觉,双目失明,或者染上了结核病。”
    18世纪
    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
    可是许仙却从后世影视节目中记得很清楚,天花在清朝依然无法治愈。
    1。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2。董鄂妃;
    3。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4。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以上四位都是因天花而亡的人,而唯一得过天花却活了下来的历史名人就只有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许仙不得不问他,是谁告诉你中国可以治天花的。
    传教士说:“大教堂藏书很丰,我们先是找到了中国人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可惜治病的药物方法却为人毁去。”
    中国有没有这本书,许仙没有见过,但是他既然飘洋过海而来,便一定有的。许仙说:“那书是蒙人送给你们的吧?”
    传教士沉默一会儿,说:“这些该死的野蛮人,黄祸,摧毁了文明……”
    只要他想到的罪过尽往蒙人身上安。
    许仙撇撇嘴,很是不屑。如果说蒙人在东方是文明摧毁者的话,那么在西方便是开化,科技传播者,打破了宗教在西方的独统天下,埋下了文艺复兴的种子。
    虽然已经是后世说烂的,但是四大发明这些,没有蒙人的传播,没有蒙人摧毁了宗教的统治力量。西方想开化,想大航海?再等几百年吧!
    而且这色目人更加不是好人,东方的劫掠,他们就是帮凶,以及唆使者。
    许仙说:“你说的书,我没有见过。大概为蒙人抢去了西方吧!”
    “该死的蒙人,主的罪人,恶魔之子……”他又是大骂一通。
    骂完后又说:“对了,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我可以见下这位神医吗?”
    “这个也是书上的?”许仙问。
    “不,是。是我国随军之人记录的。”他说。
    许仙点点头,攻打宋朝时。已经有不少色目人参加了蒙军,倒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就是从1063年算起,这都多少年了?人早死了。”许仙说。
    “不!他没有死。”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是神,你们的医神,神又怎么会死?”
    许仙笑了,说:“他这个神,与你说的神不—样,他的神是指他的医术高明。并不是说他就是神。”这个老外还挺逗。
    “怎么会这样!”他傻眼了,显然是没弄明白“神医”的“神”与“神灵”的“神”,便跑来了。
    这也不怪他,虽然这时候蒙人已经打开了西方的宗教统治,但是神(god)这个字眼,依然是神灵专属的。他不通汉语,汉语的“神医”的“神”。应该做“神奇”理解,而不是“神灵”。当然,老百姓们会认他们为“神灵”,但是也就是如此了,他们并不是神,依然会生老病死。
    “那。那他的学生呢?这么高明的医术应该会留下吧!”他抱持着万—的希望。
    许仙说:“你觉得蒙人过处,还会留下什么吗?”
    老实说,今天不是他说中国以前有治天花,与种痘的法子,许仙都不知道。不要看原许仙看了不少医书。却丝毫没见过这方面的介绍。
    也许是许仙家贫,藏书少。不过更大的可能却是失传。毁于战火。就像那水泥一样,如果不是许仙挑头,他都不知道中国以前就铺过水泥路。而他知道的,就更多了,唐横刀,子母炮,连株火枪等等。
    这—次,那传教士没有再骂,而是央求许仙道:“大人,我真的不是叛逆。”
    许仙本来不想管这事,想了想,笑了,说:“我可以帮你。”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不要忙着谢,我帮你,你也要帮我才行。”
    “我帮大人?我能帮的上大人什么?”
    许仙说:“听说你们那儿有好多我们的书。怎么样?帮我带回来。”
    许仙打的竟然是这个主意。他一听便吓倒在地上。“大人,大人,这事我可真办不了!”
    到手的东西让他们再拿出来,那真是要了他们的命,是万万不行的。
    无论许仙怎么威胁利诱,他只是摇头。
    许仙用汉语自言自语说:“所以我才不喜欢宗教人士。”
    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一个军士急急回报:“将军,外面的百姓闹了起来。”
    “怎么回事?”将军问道。
    “他们听说我们抓了汤神父,便闹了起来。”军士回报。
    “怎么回事?他们怎么会知道?”将军问。
    “还问什么?还不直接出兵?”—个矮圆的胖子跑了进来,他浑身上下只穿着内衣,连鞋子都没有。“下官**县令见过钦差大人。”他训完军将,与许仙见礼。
    这是县令?怎么会这么惨!许仙不解。
    胡知县是非常惨。这家伙为了自保,已经跑到县界处安营扎寨了,但是背不住祸从天降。他装病装的好好的,又怎么知道竟然有人到了县衙绑了他,说是要救什么汤姆司的,逼着他来……
    讲完了因果,他又说:“还是我聪明,乘他们不备,逃了出来。王将军,快发兵,绞灭他们。”
    什么“乘他们不备,逃了出来”,这儿没有傻子。他很可能就是人家主动放出来谈条件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那是对外,对内没有这讲究。敢与官府讲条件,杀的便是你们。
    一来二去,谁还敢来,自然是用上了县太爷。也不知他是答应了什么条件,这才让他们放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