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束双方对立的局面,继而为金国赢得足够的时间处置北方疆域的安全问题。

  正当完颜挞懒苦思无策的时候,虎烈军主动攻击山东,这让完颜挞懒非常高兴。在他看来,虎烈军主动攻击山东也是为了在谈判中赢得优势,因此攻击的势头肯定非常猛烈,完颜挞懒因此决定暂避锋芒,先撤守齐州,同时逼迫东南宋军与其联手作战。

  东南宋军百般推托,就是不愿出兵,这令完颜挞懒非常愤怒,好在最终东南宋人还是出兵了。东南宋军一动,战局当即大变,形势迅速扭转,原来势不可当的虎烈军马上后撤。完颜挞懒岂肯错过这样的机会,随即尽起山东大军,急速追杀。

  二十二日虎烈军的**正中完颜挞懒的下怀,这说明虎烈军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已经承受不了了。打算孤注一掷,先行击败其中一路,而虎烈军选择的对象显然是东南宋军。完颜挞懒乐于帮一把,这对他攻打开封有好处。

  完颜挞懒再次避敌锋芒,率军后撤三十里,并急告东南张浚,我在济州遭遇虎烈军主力的阻击,此刻正是你部乘势北上,杀到开封城下的最好机会。

  =

  巨野和应天府的距离不过四百余里,快马加鞭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当完颜挞懒的书信送到张浚手上的时候,东南宋军已经攻克了襄邑城,各军将帅正在为是否继续北上一事争论不休。完颜挞懒的这份书信给了张浚以有力支持。

  很显然,虎烈军面对金军的追击,不得不投入重兵阻截,这成了东南宋军迅速攻占襄邑城的最好解释。本来辛兴宗、王德等人为了拖延不前,特意以虎烈军弃城而走一事大做文章,认为这是虎烈军的诱敌之计,劝谏张浚不要冒险深入,谁知完颜挞懒这封信给了他们一个巴掌。

  “这封信里说得很清楚,岳飞亲自带着大军赶到了巨野,双方激烈交战,由此可以证明,中原虎烈军主力已经到了济州。”张浚断然决定,“明天,大军北上,继续攻击。”

  “你相信蕃虏?相信女真人的话?”辛兴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想阻止,但张浚根本不给他机会。

  张浚下令,辛兴宗为先锋,率军攻打雍丘。

  第九十二章 夜袭

  八月二十六日,辛兴宗率军向雍丘推进。

  这个消息迅速送到了陈留。岳飞和都统司就在陈留,距离雍丘不过七十里左右。岳飞接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但很快,王渊送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叛军选锋军由辛兴宗统率,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

  “襄邑和雍丘之间的距离大约百里,叛军沿着汴河西岸推进。”孙革一手拿着斥候送来的书信,一手拿着朱砂笔在地图上做出标记,“叛军前锋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估计今晚他们在裴村一带扎营。紧随其后的是王德的军队,人数大约有四五万,距离其前锋军大约三十里,估计今晚在榆厢扎营。张浚已经到了襄邑,估计明天他要率后续大军向雍丘挺进。”

  岳飞负手站在窗边,望着天上的蓝天白云,眉头深皱。他没有想到叛军前军的人数竟然多达五万,这使得原定的合围之策难以完成,虎烈军的兵力明显不够。

  “裴村距离雍丘还有多少路?”岳飞忽然转身问道。

  黄纵低头看了一下,“二十七里。”

  “现在哪支军队在雍丘附近?”

  “牛皋的第十一军。”黄纵接着说道,“牛帅就在五里河,距离裴村十五里。辛兴宗正是发现了牛帅的军队。所以才下令于裴村扎营。”

  “其它各军的位置呢?”岳飞继续问道。

  “按照都统司的要求,今日子夜之前,张宪的第十军将抵达汴河西岸的吴岗,距离裴村大约二十多里。刘锡的第十四军,张俊的第十五军,关胜的第十八军,花荣的第十九军将分别抵达段岗、邢口和西陵一带。距离裴村最近的是西陵,大约十里。”孙革说道,“按照预定部署,王帅(王玶)将指挥第十四、十五军攻打榆厢,切断辛兴宗和王德两军的联系,完成对叛军的分割。”

  孙革转头望着岳飞,正色问道:“岳帅,是否给王帅(王玶)下令,命令他于凌晨时分发动攻击?”

  岳飞慢慢走到地图边上,两眼盯着地图上的各种标记,沉默不语。六万大军一旦发动攻击,必须把辛兴宗围住,不能让他突围,这样一来,负责切断叛军的王玶两个军势必会遭到敌人的猛烈攻击,两万人马在敌人的前后夹击下,能守住多久?

  “宝帅到了什么位置?”岳飞问道。

  孙革和黄纵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露出一丝喜色。战局的变化迫使岳飞不得不改变部署,要把河东虎烈军拉上战场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宝帅已经到了中牟附近。”黄纵手指地图上的中牟城,“叛军攻击缓慢。给河东军队南下中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目前为之,宝帅的渤海军估计已经到了中牟,刘延庆、卢俊义估计到了郑州管城一带,胡立涛的射粮军因为需要运送粮草辎重,速度较慢,估计还在河阴方向横渡黄河。”

  中牟距离雍丘大约两百三四十里左右,渤海军日夜疾驰的话,一天半时间绝对可以赶到战场。

  “急告宝帅,叫他加快行军速度,务必于二十八日赶到战场。”岳飞断然下令,“再告刘帅、卢帅和胡帅,大战已经开始,叫他们以最快速度赶到开封。”

  孙革答应一声,即刻拟定命令。

  “告诉林帅(林冲)、韩帅(韩世忠),叫他们率军继续后撤,但速度不要太快。”岳飞继续下令,“大军撤到济阴、定陶一线后,据城坚守,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后撤。”

  停顿了片刻,岳飞犹豫再三。再次下令,“再告林帅、韩帅,考虑到雍丘战场的需要,我要把狼帅(阿巴顿)调回来,请他们在定陶、济阴一线阻击金军的时候,尽量避免野外作战,而以守城为御敌之上策。”

  “传令狼帅,请他十万火急赶赴雍丘作战。”

  =

  孙革匆忙下去传令,黄纵则和岳飞商讨攻击的时间,这时候黄纵忽然提到了一件事。

  “叛军那边的辛兴宗、苗傅、王德、郦琼都是西北人,而我们这边的王玶、刘锡、张俊也是西北人,第十四、十五军的老班底就是西北军。”黄纵担心地说道,“你让王玶指挥第十四、十五军负责切断叛军前后两部,这等于让西北人打西北人,一旦出了什么事,那后果……”

  岳飞冷笑,“会出什么事?难道你担心王玶、刘锡、张俊这些西北人会临阵倒戈?”

  “临阵倒戈倒是不至于,但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消极怠战?”黄纵小声说道,“此仗的关键就是包围辛兴宗,而王玶的阻截至关重要,所以那里将有一场苦战,假如王玶和刘锡等西北将领看到西北人自相残杀,于心不忍,让叛军突围而去,那此仗可就算是功败垂成了。”

  岳飞认为不可能,但这世上的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黄纵说对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岳飞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排兵布阵上出现了疏忽。让王玶带着虎烈第十四军和十五军负责如此重任,的确有欠妥之处。

  岳飞考虑良久,对黄纵说道:“本来我打算把虎卫军和殿前军做为预备军,但现在为了确保安全,我打算把殿前军交给王玶指挥,给王玶更多的兵力,你看如何?”

  “有虎卫军做预备军足矣。”黄纵笑道,“你太奢侈了,竟然拿一万五千精锐做预备,如果大帅知道了,肯定以为你胸有成竹,早已胜券在握。”

  岳飞笑着摇摇头,心里愈发沉重,对未来的无从把握让他深深的恐惧,这在以前的战斗中也曾出现过,但这次恐惧感格外强烈,除了此仗关系重大外,更重要是他头一次指挥如此多的军队和敌人进行决战。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他输不起,李虎输不起,中土更输不起。

  “王留守的五万地方军何时投入战斗?”黄纵问道。

  “王帅的意思是,在大战开始之初,这支军队必须投进战场。以便在兵力上对敌人构成威胁,打击敌军的士气。”岳飞说道,“但我觉得过早投入地方军,势必逼迫叛军狗急跳墙,拼命突围,这不但会给我军造成更多的伤亡,也增加了战场上的变数,所以我打算等宝帅的渤海军赶到之后,再把地方军投进战场。”

  黄纵抚须沉思,没有说话。

  岳飞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在金军没有掉进陷阱之前。必须把叛军拖在雍丘战场上,因此,岳飞并没有速战速决的意思,但整个战局最危险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假如虎烈军未能在雍丘战场上完成预定攻击目标,而金军又提前杀到了开封城下,那虎烈军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吧。”岳飞说道,“告诉王帅(王玶),当大军抵达西陵后,休息一个时辰,然后于凌晨时分发动攻击,速度要快,要迅速杀到榆厢,坚决果断地切断叛军。”

  “急告王帅(王贵)、宋帅,还有汴河西岸的张帅(张宪),各军在预定时间内发动攻击,天亮之前,务必完成对叛军的包围。”

  =

  二十七日子时,王玶率军悄然抵达西陵。

  二十七日凌晨丑时初,王玶指挥刘锡的虎烈第十四军、张俊的虎烈第十五军,王大忠的殿前军,突然向榆厢发动攻击。

  叛军王德、郦琼部虽然小心谨慎,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但面对三万大军的夜袭,还是措手不及,仓惶迎战,结果被打得狼狈不堪。

  王德要撤退,但天太黑,激战之中如果仓促撤退,极有可能造成全军崩溃。

  郦琼极力阻止,“虎烈军突然夜袭,目的无非是击溃我们,迫使我们全军后撤,但虎烈军主力、包括岳飞本人都在济州战场,可见这次发动突袭的军队十有八九都是王渊的地方军。“郦琼因此认为没有必要惊慌,更没有必要撤退。命令全军将士死守营盘,等到天亮了,战局必然发生变化。

  如果郦琼估猜正确,那么天亮后前军辛兴宗,后军张浚就会支援而来,虎烈军的偷袭必以失败而告终。

  王德无奈,只好下定决心坚守,即使要撤也要等到天亮。

  =

  与此同时,宋江指挥关胜的虎烈第十八军、花荣的虎烈第十九军,王贵、牛皋指挥虎烈第十一军从段岗、邢口方向猛攻裴村叛军。

  辛兴宗已经做好了应对敌军夜袭的准备,他的大营背靠汴河,南面三十里之外就是援军,敌人即使发动攻击,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激战开始后,果然与辛兴宗所料,虎烈军的攻击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对叛军造成多大的威胁。

  张宪率军抵挡汴河西岸,命令将士们架桥渡河,准备于天亮时分赶到东岸,参加攻击。

  很快,天就亮了,辛兴宗登高远眺,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正在攻击的虎烈军兵力严重不足。一般来说,若想围攻,实施包围方的兵力至少要比被包围一方多处三倍以上的兵力,但辛兴宗看到的情况是,虎烈军的兵力比他的兵力少,夜间偷袭还可以,到了白天,两军正面对决,叛军就无所畏惧了。

  辛兴宗疑惑不解,就在这时,斥候急报,无法和榆厢的王德、郦琼部取得联系,虎烈军将两者切断了。

  第九十三章 意外

  辛兴宗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但他依旧很从容,他很清楚中原战场上虎烈军的兵力只有十几万,而这十几万人要同时应付来自河北、山东和江淮三地的攻击,也就是说,虎烈军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兵力上的优势。

  苗傅这时匆匆赶来,询问下一步的对策,是撤回襄邑,还是坚守裴村,等待张浚和王德前来会合。

  “虎烈军这是什么意思?”辛兴宗考虑良久,忽然问道,“他们要戍守黄河防线,要在济州、兴仁府一线阻击山东金军,他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用来打我们?”

  “以我看,这是虎烈军的敲山震虎之计,想把我们吓走。”苗傅不以为意地说道,“这一仗我们本来就不想打,不如乘这个机会就此撤兵。”

  辛兴宗同意苗傅的建议,“现在没办法撤,虎烈军三面攻击,把我们拖住了,如果强行后撤。必定会遭到其马军的追杀,这将给我们造成重大伤亡。”

  “那你打算固守待援?”

  辛兴宗点点头,“暂时不要撤,看看虎烈军接下来怎么办。”

  “王德和郦琼兵力有限,不会赶来支援,相反,他们会乘机后撤。”苗傅看到辛兴宗打算固守待援,着急了,急忙劝道,“张浚不过是个文士,没有打过什么仗,更没有指挥这种大战的经验,根本指望不上他。辛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