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5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清照从惊讶中平静下来,脸带笑容,静静地听着。

  “先生,我觉得未来的展策略就是中外一统,我们不但要统一中土,更要把疆土向东北、向大漠、向西域、向西南延伸拓展,我们的疆土大了,就有更多的土地和草原,就能让更多的百姓安居乐业,就能让我们的国力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王国威临四海。”

  李清照握住李虎的手,轻轻地拍了几下,“既然你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不坚持?你担心什么?”

  是啊,我担心什么?李虎坐在。床榻旁边,扪心自问,我担心什么?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即使失去了现有的一切,我还可以重头再来。

  =当天夜里,李虎把董小丑、罗青汉、。黄涉、柴云请到书房,把自己的想法具体说了一下。

  在展战略上,最终目标是中。外一统。以此战略为基础,制定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国家制度。

  在财经制度上,坚决推行“放任自由、不抑兼并”的经。济模式。

  “总帅,这样一来,我们等于容纳了骊山两派的观点。”

  。柴云笑道,“你是不是为了避免生党争,才做出这种妥协?”

  李虎没有否决,“范直昌和燕青拿出的财经变革。方案,着眼于将来,符合我们的展战略,当然要坚持。”

  放任自由的经。济模式虽然短期内不能改善财政危机,但国家垄断的弊端太大了,对经济的伤害显而易见,蔡京新政蜕变的后果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所以骊山东溪派虽然认为国家垄断有利于积累财富,但也坚持农工商并重之策,只不过在很多变革制度上秉承王安石的改革措施而已。

  也就是说,两派在财经改革上有分歧,但这个分歧可以用政策来弥补,这不像两派在大战略上的分歧,那根本就是没有妥协的余地。

  董小丑、罗青汉、黄涉、柴云一致同意了李虎的决策。

  =深夜戌时,李虎亲自赶到议事堂拜会李纲。

  李纲这位宰相已经在朝廷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他是大宋人,在金军第一次南下入侵的时候保卫了汴京,其后出任枢密院长官,出任宰相,无论是资历、功绩还是才能,都足以胜任宰相一职,此刻李虎非常需要他的帮助。

  李纲坚决反对中外一统的大战略,重建汉唐鼎盛时期的大帝国完全脱离了现实,而这个大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严重消耗国家资源,影响国家制度,甚至影响中土统一。他坚持从现实出,先稳定三分格局,然后全力实施中土统一大业。

  李虎把自己坚持中外一统大战略的原因做了详细述说。

  李纲耐心地听完之后,沉默了,他没有想到李虎考虑得如此长远。大战略影响国家制度,而国家制度影响到一代代的大宋人,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兴亡。国家的兴衰最终还是由国人来承担,就以这次大宋和辽国遭受的劫难来说,假如大宋人和契丹人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何至于败亡得如此匪夷所思?

  “伯纪兄,还记得当年在大同,我们俩和宇文先生握手共盟的事吗?”

  李虎颇为动情地说道,“我们曾誓,中兴大宋,重建汉唐盛世,如今虽然国祚分裂,三足鼎立,但我们依旧有中外一统的实力。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完成不了,那就交给下一代,下一代人还是没有完成,那就由下下一代接着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终极目标,世世代代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宏伟的目标,我们这一代人都没有信心,那下一代、下下一代,乃至第四代、第五代,他们又哪来的信心?”

  “大宋立国之初就是守内虚外,没有重建汉唐盛世的决心,这导致一代代的大宋人失去了自信。大宋历任皇帝最大的愿望也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自澶渊之盟,有了百年和平后,虽然大宋的君主和一部分臣子并没有沉浸在和平的安逸里,他们依旧在努力,从范仲淹、王安石到蔡京、童贯,他们都在努力,但大宋最终因为整个国家的懦弱和无能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连大西北都给党项人抢去了,而如今大宋人更是把国祚都给败亡了。”

  “这个教训足够深刻了。”

  李虎大声说道,“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大宋的老路,我们不能再做围栏内的绵羊,我们要做山野里的虎狼,我们要奔驰在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要用自己锋利的爪牙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我们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奔驰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地守住这片疆土,开拓更大的疆土。”

  李纲暗自羞愧,断然决定支持李虎,辅佐李虎完成这个梦想,让中国人再一次君临天下。

  =宰执大臣中,李复和赵明诚是骊山东溪派的中坚人物,这两位可以说是新变革的策划者,从学术理论、国是到变革策略,都是出自这两人的手中,所以他们无法接受财经政策整体走向“放任自由、不抑兼并”的经济模式。

  这不仅仅是变革政策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学术理论的支持问题,尤其关系到权力和利益问题。财经制度改革是变革的重中之重,这其中蕴含的权力和利益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财经制度改革走向另一条路,那么这个权力和利益随即被以范直昌和燕青为的大地主大商贾所控制,试想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

  李虎和李纲联袂拜会李复、赵明诚,经过一番艰难的说服,李虎和李纲承诺,关学的官学地位绝对不变,关学弟子做为变革的中坚力量绝对不变,但关学必须主动适应形势,为农工商并重的财经改革制度做出学术理论上的支持。

  =大地主大商贾是骊山西观派的主要力量,他们之所以坚决反对中外一统的大战略,其实就是担心重蹈蔡京新政的覆辙。在中外一统这个大战略的背后,其实就是战争,而战争耗费惊人,战争将破坏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最后势必演变为国家对百姓的掠夺。

  二十日,李虎、李纲赶到骊山西观,与范直昌、燕青以及各地商贾进行磋商。

  西观派拿出了几个措施。

  先他们要取得参政权,只有拿到了参政权,他们才能保证财经制度可以长期、持续和安全执行。

  为此他们恳请李虎,允许一部分德高望重的大地主大商贾的代表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和最高交子务中任职。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一个专业而高效的变法指导监督机构,最高交子务是朝廷的交子管理机构,但这两个机构中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财经商贸方面的外行,外行指挥内行,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其次,马上制定新的关于财经制度方面的立法,把新的国家财经政策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政策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保证不会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另外,以律法的形势确实提高和保证手工业者以及商贾的地位。

  李虎、李纲一口答应,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几个相对应的措施。

  先朝廷要以律法的形势,确定各行各业的最低薪酬标准,以防止各行各业过度剥削普通百姓,确保农工商并重的新政策顺利实施。

  其次,要严刑峻法,坚决打击官*商*勾*结和行业垄断,让新的财经政策不会变成官僚地主商贾的财工具,威胁到国家财政的安全。

  第三,就是交子制度的实施要放慢脚步,先从统一货币开始,交子的行量更要严格控制。

  李纲认为,新的交子制度脱离实际,走得太远了,而且操作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出事。在目前形势下,一切为稳妥前提,暂时不要进行这种高风险的改革。在他看来,等到中土统一,工商业恢复繁荣之后,交子制度的改革随即可以全面展开。

  交子制度是整个财经制度改革的核心,但交子这个货币体系需要金银铜铁钱这些真实货币做为强有力的保障,在现今财政危机严重的情况下,稍有失控就会造成交子滥,演变成对社会财富的掠夺,另外,交子防伪技术水平差,容易给金国和东南叛逆仿制,给财政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巨商富贾们考虑到当今天下战乱纷飞的事实,考虑到自身财富的安全,考虑到双方信任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于是也爽快地接受了。

  =七月二十二日,在议事大堂,李虎召集所有宰执大臣、京兆尹马扩、御史大夫张孝纯、长安大都督侯概、洛阳大都督楚逍遥,宣布他的最后决策。

  在大战略上,坚持中外一统。

  在财经制度改革上,坚持“放任自由、不抑兼并”的经济模式,坚持农工商并重的展策略,坚持现有的土地制度并做出适当调整,坚决提高手工业者和商贾的地位。

  二十三日,这个决策在骊山宣布,骊山两派随即以此决策为基础,放弃争论,求同存异,转而集中精力商讨具体变革政策。

  第二十七章 伺机而动

  七月二十五日,王渊、刘?两位大臣联袂抵达长安。

  此时李虎在骊山,宰相李纲陪同他们觐见了皇帝和太后,随即把他们请到了东府,向两位大臣详细述说了最近生的所有事情,尤其是朝廷的大战略和围绕着大战略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王渊、刘?静静地听着,心里的波澜却阵阵翻涌。长安的变化太大了,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尤其是王渊,他和王?、赵明被调离西北军,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仔细权衡利敝,还是迅返回了长安。现在听到李纲这番述说,王渊不禁暗自后怕,如果他公开拒绝李虎的命令,后果恐怕非常严重。今天李虎颠覆国策,极力拉拢大地主大商贾,以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帮助,使得其实力暴涨,西北军已经无力与其抗衡了。

  “当前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推行财经制度改革,大力展工商业,一个是攻打西夏,收复西陲失地。”

  王渊听到这话,蓦然抬头,眼神炙热,急切问道:“马上就打吗?”

  刘?却是一脸惊愣。这次他出使西夏,使命就是与党项人议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和李乾顺、李察哥、梁乞申等西夏君臣艰难谈判,随着虎烈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总算达成了盟约,谁知这才刚刚踏进长安的大门,他手上的盟约就变成废纸了。

  “我们有动西征的条件?”

  刘。?吃惊地问道,“天下三分,现在朝廷的目标应该是全力巩固战果,怎能铤而走险,再起战事?”

  “汉王决心已下,无法更改。”

  李纲望。着刘?,正色说道,“朝廷所有决策都围绕着大战略而定,从大战略的角度出,我们必须以最快度消灭党项人。”

  刘?呆了半天,觉得这个决策。太荒谬了,朝廷现在哪有动西征的条件?“即使要打,也应该先打东南。”

  刘?苦笑道,“相公,打东南,军队可以一边攻击一边掳掠,而远征西夏,钱粮耗费惊人,朝廷如何筹措这么多的钱粮?”

  “目前争论的就是这个。”

  李纲似乎认同刘?的意见,“。议事大堂内,宰执大臣们为西征还是南征争论不休,但汉王西征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已经叫渤海大王高宝龙返回太原,与大都督铁鹰、契丹大王耶律马哥商议西征之策。另外,王妃马上就要返回长安了,估计王妃一回来,汉王就要赶赴延安府,亲自指挥这场大战。”

  王渊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参加这场大战,他是西北。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击败党项人,攻克贺兰山。不管想什么办法,他都要重返西北战场,参加西征。

  “相公,我想到西府拜见几位使相。”

  李纲稍有迟疑,起身相送。走到回廊上,王渊请李。纲留步,这时他看到李纲欲言又止,好象有话要对他说,随即停下脚步,微微躬身,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姿态无疑是想请李纲把话说出来。

  李纲和刘?曾。在云中、河北战场上两次并肩作战,交情深厚,而刘?在主持河北军事的时候,王渊曾在其帐下效力,两人相处得不错。几个月前,李纲在联合西北人阻止李虎乘机夺取国祚的过程中,得到了王渊的响应。王渊过去虽然是刘延庆的老部下,但他现在羽翼丰满,也需要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关系,而李纲、刘?显然就是最好的结交对象,所以王渊在做出积极回应的同时,也成功走进了李纲的“圈子”李纲在朝中权势很大,他同样需要武人的力量做支撑,像王渊这样的西北新一代领军人物正是他刻意拉拢的绝佳对象。这次李虎把王渊调出西北,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西北军,同时也是要削弱西北将门的实力,另外也有遏制李纲、刘延庆等人的权势不断扩张的意图。

  “王妃在北方的影响力非常大。”

  李纲斟酌了一番后,缓缓说道,“太原大战,正是在她的指挥下,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