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我的估算,宗。望的东帐军从去年元月开始南下攻击以来,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大概损失十万人左右。河北山东的军队在过去的二十多天里做为攻击汴京的主力军队,至少损失三成以上。另外,东帐军在河北、山东都有驻军。这样算起来,汴京城下的军队最多只有二十多万,甚至不足二十万,兵力只过我们一倍,但他们人困马乏,士气低迷,军心混乱,其中还有好几万是我们大宋人,而这些大宋士卒显然不会忠诚于女真人,他们都是被投降女真的叛逆逼着来打仗的,一旦到了生死时刻,必定崩溃,所以,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十几万,而且我们拥有绝对的胜算。”

  =

  董小丑的分析让大帐内的气氛更加热烈,将帅们纷纷请战。

  “罗帅于二十日诛杀完颜昱,然后分兵支援居庸关。不出意外的话,完颜昱的头颅已经送达燕京,完颜杲的撤军命令正在途中。”

  董小丑用力拍拍地图,大声说道,“完颜杲的命令到达之日,也就是金军最为惶恐之刻,我们就在那一刻动致命一击。”

  “明天,我们渡过汴河,攻击金军。”

  诸将轰然领命。

  =送走诸将,李虎和董小丑、柴云闲聊了几句,随即俯案疾书,给代北和太原写信,然后又给洛阳的黄涉写了一封密信。

  李虎叫来方进,请他派亲信手下,以最快的度送到洛阳。

  “总帅,驿马的度更快。”

  方进把这封密信拿在手上看了看,有些疑惑,于是小声提醒李虎。派亲信送书,即使一人三马,也没有驿马传递的度快。

  李虎摇摇头,神色异常凝重,“这封信关系到我虎烈军的存亡,本来我打算叫你亲自跑一趟,但你的目标太大,容易引起他人的怀疑,所以我这才叫你派一名亲信,秘密赶回洛阳,把书信亲手递交给副相,并给我带来回信。”

  方进这才意识到此封密信的重要性,当即说道:“总帅,还是我亲自送吧,安全第一。”

  李虎摇摇头,笑着拍拍方进的肩膀,“不要紧张,这封信只有副相看得懂,即使遗失也不会造成任何危害,只不过耽误了时间而已。”

  方进不敢多说了,躬身告退,找到自己的一名亲信,叫他马上把密信送到洛阳。

  李虎站在帅帐外,目送那名虎卫离开之后,负手望向美丽的星空,眼里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阴戾之色。

  =二十六日深夜,金军将帅们集中在帅帐里,为是否撤军一事激烈争论。

  以刘彦宗、郭药师为的将帅们认为金军已经在中原战场上失去了兵力优势,事实上不再具备攻克汴京的条件,而长期作战让将士们疲惫不堪,大军急需休整,同时也急需稳定河东山东等已占领地区,以便为大军筹措粮草、募兵扩军,做好下一次攻击的准备。

  以完颜挞懒、宗弼为的将帅们则持否定意见,认为板桥失利不过是一次意外,金军应该继续包围汴京,困死汴京,等到代北,太原战场决出胜负,主力南下支援即可马上横扫中原,直杀关洛。

  到了子夜时分,宗望派人传话,请完颜挞懒、完颜?母、宗辅、宗弼、刘彦宗、郭药师六位统帅到内帐议事。

  宗望躺在软榻上,恢复了一些气力,看到众人进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他们坐在自己四周。

  刘彦宗把众将的争论告诉了宗望,请宗望拿主意。

  “撤军,马上撤军。”

  宗望声音不大,但非常坚决,斩钉截铁。

  “为什么要撤军?汴京已经坚持不住了,即使我们不打,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

  完颜挞懒愤然说道,“等到我们明日击败李虎,即可再次攻打汴京,将其一举拿下。”

  宗望闭上眼睛,沉默良久,缓缓说道:“左副帅的决策是正确的,其实,当他离开中原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条件,但我像你一样,太过自信,结果导致耶律余睹全军覆没,并把大军推进了败亡的险境。”

  完颜挞懒、完颜?母一时不能理解,纷纷进言。宗望轻轻摇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听自己继续解释。

  “李虎在北方崛起整整十年,但一直为生存而挣扎,直到今天,他才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过去李虎实力不够,但李虎南下进入大宋,拥有了地盘、人口和财富后,他的实力暴增,迅强大起来,而今日这一仗,正是他强大的有力证明。

  “李虎和我们一样,都知道只有进入大宋,只有在中土占据一席之地,才有争霸天下的可能。归究起原因,还是北方过于贫瘠,而无论统一北方还是中外一统,都需要强大的国力。战争的胜负终结到最后,还要看国力,国力强大者,也是最后的胜利者。”

  “看看北方雄主,从匈奴人到契丹人,虽然在战场上屡屡获胜,但最后谁能统一中土?没有,一个都没有,最后的胜利者都是国力强大的中土王朝。”

  “昔年先皇器重宗翰,认为宗翰先北后南的中外一统策略非常正确,而这个策略的重点就是统一北方后能给女真带来强大国力,足以和中土抗衡的国力。先皇驾崩后,这个策略被废弃,皇帝和我们都坚持南下策略,因为我们如果占据中土,以中土之国力,足以征服大漠,实现中外一统。但是,经过一年多来的厮杀,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力不够,虽然我们大肆掳掠,我们的将士浴血奋战,但国力制约了我们,使得我们就连占据黄河以北的设想都难以实现。”

  “这都是因为李虎,如果没有李虎,没有虎烈军,我们早就攻克了汴京,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

  完颜挞懒不同意宗望的说法,对李虎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不错,是因为李虎,但李虎为什么能阻止我们?”

  宗望叹了口气,黯然说道:“李虎也是南下,也是要攫取中土国力,但他做到了,而我们没有做到。我们和大宋争斗,李虎则乘机南下,渔翁得利。我们是大宋的敌人,占领大宋的疆土,掳掠大宋的财富,而李虎是大宋的兄弟,借着抗金的名义获得了人心,继而兵不血刃,占据了整个西北,接着又借着大宋的分裂的机会胁迫了大宋皇帝,窃取了皇权,独揽大宋权柄,名正言顺地攫取了大宋的国土和财富。”

  宗望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慢慢掠过,眼里露出一丝无奈和嫉恨,“这就是李虎击败我们的原因。”

  第十一章 掘堤

  “这一仗,李虎凭借雄厚的国力,同时在三个战场和我们作战,但我们没有这样的国力,我们只能把主力集结在中原,试图一战成功,结果我们败了。我们不是败在武力上,而是败在国力上。”

  “我们没有败。”

  这次就连完颜?母都听不进去了,“代北战局至今还在僵持,宗翰亲自杀到了太原,我们在中原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因为疏忽大意,让李虎吃掉了耶律余睹和三万大军而已,这算什么败?这一仗还没有结束,我们依旧有胜算。副帅何至于如此沮丧?在这之前,副帅不是信心十足吗?怎么一夜之间,副帅对整个战局的看法就颠倒了?难道就是因为李虎突然召集了十几万大军吃掉了耶律余睹?”

  宗望苦笑,他无法怪责完颜挞懒、完颜?母等人不能接受他的观点,在这之前,他和完颜挞懒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但耶律余睹之败让他突然醒悟过来,原来这一仗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怪不得宗翰在听说代北出事之后,坚持要撤军。说到底,还是宗翰对天下大势看得最清楚,头脑最清晰,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最准确,相比起来,自己还是差了宗翰一筹,也不怪当初先皇对其青睐有加。可惜,先皇驾崩,黄龙府分裂,宗翰和自己分道扬镳,如今更是给大金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耶律余睹在板桥大败是这一仗的转折点。”

  宗望等完颜挞懒说完之后,继续解释,“我们一直以为,李虎在中原的兵力有限,而且不堪一击,但突然间,他集结了十几万大军,这些军队从何而来?陕西战事应该结束不久,西北军不可能这么快就到了中原。这只有一个解释,国力,李虎凭借强大的国力,在短短时间内募兵扩军,迅扩充了军队。”

  “由此可以推及,太原方向肯定也有足够的防守军队,否则李虎绝不会在这一场关系到中土命运的大战中置太原于不顾。也就是说,宗翰和完颜斡鲁合兵十万还是无法攻克太原,相反,他们被李虎拖在了太原。”

  “太原和汴京一样,都是李虎。设下的陷阱。李虎料定燕京在无法直接救援代北的情况下,就近调拨河北大军攻打太原。河北大军到了太原,随即被拖住,而代北战场的虎烈军却因此获得了更多时间进行作战。反之,我们在代北战场兵力有限,难以抵御虎烈军主力的攻击,而燕京又把救援代北的希望寄托于攻打太原,这正好中了李虎的奸计,代北极有可能丢失。我们救援越迟,代北丢失的可能性越大。”

  “代北丢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大漠东南部的控制,乌古、敌烈、室韦和倒塌岭诸蕃会乘机摆脱我们的控制。当阻卜人攻击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和我们结盟,也可以和李虎结盟。如果我们在这一仗打败了,李虎成为中土最强的霸主,他们势必要与李虎结盟,而李虎则可以选择帮助阻卜人统一大漠或者帮助乌古等诸蕃对抗阻卜人,但不管是哪一种结局,李虎对大漠诸蕃的影响力都将过我们,而我们将成为李虎和大漠诸蕃联手打击的对象。”

  宗望说到这里的时候,完颜挞。懒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如果情况如宗望所料,那大金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我们的北面有大漠诸蕃,南面有李虎,腹背受敌。“宗。望苦叹,”

  另外,我们和党项人的联系被切断,结盟党项共击李虎的策略将受到严重影响。”

  “反之,李虎在占据代北之后,牢牢控制了北方局势,。对我们形成了钳制,这时他可以乘着东南宋廷尚没有形成与其抗衡的力量之前,横扫东南。东南财赋富足,如果李虎拿到了东南,其国力将翻番,我们更不是对手,假以时日,只能任其宰割。”

  完颜挞懒等人不说话了,宗望的这一番分析让。他们开始意识到现在的形势远比自己想象的严重。

  宗辅在这场争。论中保持中立,但听完宗望的话,他当即做出决断,“二哥,既然代北如此重要,形势如此严峻,我们就听你的,急撤军,火北上支援代北。”

  宗弼跟在后面也表明了立场,支持撤军。

  刘彦宗、郭药师是坚定的撤军派,当然支持宗望。

  完颜挞懒和完颜?母还在犹豫,目前看不到宗望所描述的危机,而大军攻克汴京在即,马上就可以扭转战局了,此刻撤军,功亏一篑,心有不甘。

  =宗望说累了,有些体力不支,缓缓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再度睁开眼睛,低声说道:“现在中原战局被李虎所控制,我们已经无法从容撤军。仓促撤军必被李虎所败,那后果不堪设想。”

  完颜挞懒的眼睛顿时瞪大了,面孔涨得通红,一肚子火气。二十多万大军在这里,要撤就撤,李虎凭什么威胁大军的安全?李虎不就是在板桥全歼了耶律余睹嘛,难道这一仗就把宗望的勇气摧毁了?

  “副帅,这未免过于危言耸听了吧?”

  完颜?母忍不住口露嘲讽之意。

  宗辅冷笑,“耶律余睹和他的三万大军可是契丹人的精锐,都是百战之兵。宗翰把他留在中原,正是看中了这支军队的实力,我二哥让他独自坚守板桥,正是相信这支军队足以抵挡李虎,但李虎一夜之间就将其全歼,可见李虎至少调用了四到五倍的兵力。李虎没有十几万大军,敢围杀耶律余睹?我们一直以为李虎只有数万大军,而且还是不堪一击的军队,但今日板桥一战的结果让我们终于看到了李虎的真正实力。”

  “这个狡猾的汉贼一直在骗我们。”

  宗弼恨恨地说道,“如果耶律余睹早知道李虎有这样的实力,绝不会上当中计。”

  “但我们有二十多万大军……”

  “我们没有这么多军队。”

  刘彦宗不待完颜?母说完,当即予以驳斥。他详细列举了河北山东各地的戍军数量以及近期各军的伤亡数字,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目前在中原战场的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其中河北山东的南蛮军队不足七万,隶属于东帐帐下的军队大约十三万。

  宗望的东帐大军有两次重大伤亡,一次是在濮阳大战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