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虎这才相信了。的确,如果燕青上了李师师的床,给太上皇戴了绿帽子,燕青恐怕早就尸骨无存了。

  “那你再给李师师安排一座宅院。”李虎说道,“她的事,以后就归你负责。”停了片刻,他又说道,“过段时间,洛阳可能也有战火之灾,出于安全考虑,我建议你把她送到长安。”

  燕青听了这话,连声道谢。他知道李虎马上要召集中枢商议对策,随即告辞。李虎一直把他送到了书房外的回廊上。

  两人随意闲聊着。李虎说自己缺乏人手,尤其西北更是缺少举足轻重地文臣,询问燕青是否能举荐一些贤能之士。

  大宋年年取士,官员太多,很多贤能之士因为没有门路,终其一生都无法展示才学。同样,因为官员太多,各级府署的官吏基本上三五年一换,有些官员因为没有后台或者政绩平平或者在任期间得罪了人,此后也闲居在家,再也没有机会走上仕途了。

  燕青在汴京这些年接触了不少人,三教九流都有,应该认识一些郁郁不得志的才学之士。在李虎看来,这些人有真才实学,而对官场上的**又深恶痛绝,自己如果大力提拔,必定可以得到一部分人的忠诚,这对虎烈府的发展有莫大地好处。

  “总帅听说过元佑党人案吗?”

  李虎笑笑。燕青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元佑党人是旧党。保守派。反对新政。反对变法。元佑党人案把三百零九人定为元佑党人。并刻于碑上。这三百零九人及其子孙世代不得为官。皇室子女也不得与他们地后代通婚。已经缔结婚约地也要取消。而他们地所有学术文章更是统统作为**予以销毁。其后因为各种原因。元佑党人碑废弃了。元佑党人后代地处境也逐渐好转。但政治待遇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废帝主政后期。曾解禁元佑党人地学术文章。而现任皇帝虽然下旨杀了蔡家及其党羽。彻底否决了新政。却没有相应地改善元佑党人及其子孙后代地境遇。

  李虎要用人。要这些人对自己忠诚。当然以大量起用元佑党人及其后代为最佳。虽然皇帝和朝廷没有取消元佑党人及其子孙后代不得为官地禁令。但李虎做为藩镇。可以不理睬朝廷地禁令。便宜行事。

  “汴京有多少元佑党人地后代?”李虎问道。

  “朝廷不允许元佑党人和他们地后代返回汴京。所以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原籍。还有一些流放地人就不知下落了。”燕青说道。“据我所知。整个汴京只有一个元佑党人地后代。而且还是个才华极其出众地女人。”

  “谁?”李虎好奇心大起,不由得停下脚步,急切问道。

  “她叫李清照。”

  “李清照?”李虎惊呼出声。不可思议,自己竟然会听到李清照的名字。在记忆里,老爹经常说到这个女子,不但赞叹她的才学,还对她用情极深。李清照,这个老爹最为牵挂的女子,竟然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出现了。这一刻,李虎恨不得马上见到她,看一看这个老爹心里最爱的女人。

  “总帅认识她?”燕青看到李虎吃惊的表情,诧异地问道。

  “我认识她,我认识她……”李虎连连点头,激动地说道,“她在汴京吗?现在在汴京吗?我马上派人去接她。”李虎地脑海里突然涌出一个念头,老爹是不是和她在一起?是不是到大宋找她了?

  “不,她在洛阳。”燕青疑惑地望着李虎,实在想象不出来,李虎怎么会认识李清照。

  “什么?真的吗?她在洛阳?”李虎欣喜若狂,一把抓住了燕青的手,“她怎么会在洛阳?”

  “李先生十分欣赏李师师的琴艺,和李师师情同姐妹。”燕青说道,“这次李师师到洛阳献艺,汴京传闻,说总帅对她不怀好意。先生甚为担心,于是主动相陪。”

  “快,带我去见她。”李虎用力拽着燕青的手臂,拉着他急步而行。

  燕青抬头看看天色,已经是子夜时分,本想劝阻,但看到李虎急不可耐的样子,只好带着他直奔自己的府邸。

  =

  方进、王大忠带着五百虎卫随行,急骤的铁蹄声霎时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一行人马刚刚走出百步,董小丑

  、黄涉、柴云等人就匆匆赶来。他们是接到李虎的来议事地,这时看到李虎深夜出行,不知道出了什么急事,纷纷围上来询问。

  “你们回帅府等我。”李虎挥手说道,“我要去拜访一位故人,马上就回来。”

  董小丑等人诧异不已。洛阳还有李虎的故人?有心跟上去看看,但李虎并没有邀请,只好带着一肚子问先去帅府了。

  李虎给夜风一吹,激动地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从小就知道李清照这个人,知道她是父亲最爱地女人,但对这个女人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李虎询问燕青,燕青心想你既然认识她,怎么会一无所知?但他不敢质疑,把自己所知道地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李清照家世显赫。她的父亲叫李格非,是济南府人,元佑后期地四大学士之一。李格非在仕途上地成功,得益于她地夫人王氏。

  李清照的母亲出自一个显赫家族,是大宋名臣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仁宗皇帝天圣八年(030)庚午科状元。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为人耿直,历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为官五十五年,最后病死于检校太师的任上。王安石变法时,王拱辰是坚决的反对派,因此被王安石视为异己,一度贬官出朝。王拱辰对新法的否定态度也传给了他的孙女婿李格非。

  李格非因文章而受知于苏轼,成为苏轼的弟子。苏轼虽然反对新政,但他对旧党也是颇为不满,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遭到新旧两党地打击。元佑党人案爆发后,王拱辰没有被打入元佑党人藉,而苏轼却名列党人碑上。李格非做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理所当然成了元佑党人。

  这时候,李清照已经成婚,她的郎君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读书。赵明诚的父亲叫赵挺之,和蔡京的关系不错。蔡京出任宰相后,赵挺之受到重用,不遗余力地打击元佑党人,包括他的亲家李格非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打为元佑党人,列于元佑党人碑上。赵挺之后来官至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右宰相,可谓显赫一时。赵挺之做了宰相,就和蔡京过不去了,结果他死后,蔡京以赵挺之为元佑党人的门生为理由,诬陷赵挺之庇佑元佑党人,追夺赠官。

  李清照随父亲李格非回老家济南,赵明诚随行。不久赵明诚因为赵挺之的关系,出任鸿胪少卿。赵挺之被蔡京诬陷后,赵明诚也被罢官,和李清照隐居十三年。宣和年间,因为朝堂权力斗争的关系,蔡京被罢相,赵挺之一案随即被翻了过来。赵明诚于是被重新起用,先后出任莱州、州知州。

  山东叛乱迭起,山东地方官吏或多或少都要承担责任。赵明诚因此被罢职,但因为他是著名地金石学家,太上皇非常赏识他,将其召回汴京,出任太学教授。李清照就这样回到了汴京。

  =

  燕青在讲述李清照的时候,李虎则为父亲李长浩那份凄苦的恋情而悲伤。

  李虎出生于元佑党人案爆发那一年,而李清照则在元佑党人案爆发的前一年结婚,也就是说,李长浩是看着李清照结婚的,甚至可能参加了李清照的婚礼。看到自己深爱的女人嫁给另外一个人,或者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心里的那份痛苦可想而知。

  李清臣、王拱辰、苏轼、赵挺之、李格非、蔡京……这些人当年都是汴京的风云人物,他们地后代在汴京也是风流才俊之士,以父亲李长浩的才学,想必和赵明诚有很深的交情,可能就是一对好朋友。

  李虎叹了口气。如果范直昌在就好了,他或许知道当年父亲和赵明诚、李清照之间地恩怨。李清臣是新党,而王拱辰、苏轼、李格非都是旧党,这或许就是父亲和李清照无法走到一起的原因。

  =

  =

  注释:

  金学:

  金学是以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地学问,其实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金学肇始于汉,魏晋至唐逐渐演进,到两宋臻于极盛而中衰于元明,而到清代时又**复起,遂成显学,有迈宋之绩。这就是金石学史发展地大概。

  金学的研究对象属零星出土文物或传世品,未经科学发掘;偏重于铭文地著录和考证,以证经补史为研究目的。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石之学”的命名。

  从西汉开始,已有人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但研究者少,无专著问世,没有形成一门学科。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金石学逐渐产生。

  第八十七章 人比黄花瘦

  的马蹄声响彻了黑夜,也惊醒了府邸里的人。

  李师师的仆役家丁都到了洛阳,燕青的一帮手下也到了洛阳。这个府邸里有一两百人,其中至少有几十名武技高超之士。燕青的身份一直是个秘密,即使今天到了洛阳,燕青也没有透漏。大家都认为燕青是保护李师师才带着所有的手下到了洛阳。

  李师师到洛阳,传闻沸沸扬扬,这是禁中有意而为之。入住这座府邸之后,燕青便消失了,而李师师的管家和燕青的手下只能尽力而为,假如李虎真的要抢李师师,他们也无力阻挡。

  马蹄声在府邸外骤然停止。府内顿时***通明,恐惧霎时笼罩了整座府邸。

  =

  李虎驻马停下,转头望向燕青说道:“你先进去,代我向先生请安。请你告诉先生,今夜我一定要见她。”

  燕青飞身下马,匆匆走到府门前,用力叩门。小门打开,露出一张惊恐的面庞。

  “汉王来了。”燕青对自己的手下说道,“打开门,请汉王进府。”

  那位手下看看府外的虎卫军,又看着燕青,满肚子惑,但不敢问,急忙打开小门。燕青走了进去。门后站着一群严阵以待的壮士,为首一人是李师师的管家,他迎上燕青,惊惶不安地问道:“是不是虎王的军队?”

  “汉王来了。”燕青说道,“开门迎接。”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来抢人地?”

  “不是。”燕青笑道。“汉王来拜访李先生。快开门吧。”

  这位管家和一帮壮汉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汉王为什么要深夜拜访李先生。李先生虽然在汴京有些名气。但毕竟是一个女人。汉王深夜拜访未免不通情理。

  “员外。汉王是不是骗你?”

  “汉王和先生是故交。”燕青说道。“有先生在。绝对安全。”

  =

  大门打开。

  管家提着灯笼出来迎接,但看到一队队盔甲鲜明的虎卫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哆哆嗦嗦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方进催马上前,尽量用温和的口气说道:“闲杂人等一律回避。切记,不要有异常举动,免得遭到射杀。”

  管家张嘴想说个“是”字,但就是发不出声。

  “退下去吧。”方进笑道,“不要怕,我们不杀人。”

  管家掉头就走,浑然不知自己大汗淋漓,前后衣襟都已湿透。府内的仆役家丁迅速散去,纷纷躲到屋里。

  方进冲着虎卫们挥挥手。一队队虎卫飞身下马,急步冲进府内,沿着甬道、回廊布下警戒。

  =

  燕青匆匆赶到内府。后堂内,李清照和李师师都已穿戴整齐,神色非常惶恐。李虎的恶名太可怕了,杀人如屠狗,在北方更是屡屡屠城,这种像屠夫一般地野蛮人实在是让人恐惧到极致。

  听到脚步声,李清照和李师师相携站起,匆忙迎上了燕青。

  “汉王来了。”燕青面带笑容,首先给了李清照和李师师一种平安无事的暗示,接着他转目望向李清照,恭敬地说道,“汉王要拜访先生,请先生今夜无论如何见一面。”

  李师师暗自松了一口气,旋即担心起李清照,“汉王为什么要深夜拜访先生?”

  “汉王说,他认识先生。”燕青疑惑地望着李清照,而李清照也是一头雾水,“先生,你认识汉王?”

  李清照摇摇头,“我怎么可能认识他?”

  燕青想不通,也懒得想了,等下李虎来了,真相随即大白。

  “他怎么知道我在洛阳?”李清照突然问道。

  “我告诉他的。”燕青不想隐瞒了,把自己的真实身份说了出来。李师师惊骇之余,对这位兄弟也是感激涕零。如果没有情深义重的燕青,自己将被困锁樊笼,孤老终生了。李清照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