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淳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假若我们丢失成州,金军可以威胁西南方向的兴中府,东南方向的锦州,这会给南下义军以强有力的支援,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控制东南路。我们控制了东南路,等于控制了叛军。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招抚。这些叛军大都是辽东的汉人,他们渴望回到故土,过上安宁的日子,只要满足他们的心愿,招抚绝对不成问题,如此我们可以得到一支东征的军队。”

  陈图奴连连点头。

  “还有一点,你必须告诉他们。”耶律淳说道,“成州丢失,大灵河一线随即成为辽军、金军和叛军混战的战场,兴中府、川州、黔州、宜州……直至锦州,所有这些地方的百姓都将饱受战火的荼毒,百姓们会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人竞相食,叛乱会蜂拥而至,到时我们不但控制不了叛军,连整个中京道都岌岌可危了。”

  陈图奴听懂了,躬身领命,出帐而去。

  第三十章 副元帅

  酉时正,辽军把步军主力全部拉了上去,六万大军对同昌城展开了猛烈攻击。

  完颜宗望为了减少损失,把宗辅军中的步卒也全部拉了上去,守城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人以上,同时间,金军的武器辎重也陆续送达城池,防守力量因此得到了加强,激战更加血腥。

  耶律余睹越打越觉得不对劲,正迟疑的时候,萧挞不也找来了,一语惊人,“我怀疑城内不是叛军。”

  萧挞不也是契丹行宫都部署兼副元帅,这个人久经战阵,曾率军和阻卜人磨古斯打了好几年,后来又参加了平定汉人李弘的叛乱,在东北路战场上和女真人也打过不少仗,相比起来,余睹的战绩就善乏可陈了。

  挞不也说不是叛军,那就是金军了。余睹寒毛倒竖,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城内是金军,叛军又在西河陈兵以待,那这个战场就是陷阱,而辽军现在正处在陷阱的中心。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萧干说蒺藜山大战当日,金军曾和叛军誓死血战,时隔三天,两支军队竟然又握手言和,联手攻辽,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但这世上的事只讲利益,利益所致,仇人也能变为兄弟。

  “有何凭据?”

  “我确信城内是金军。”萧挞不也又说了一句。这位老人快六十岁了,发须灰白,但保养得比较好,脸上还没有太多的皱纹,两眼炯炯有神,眉宇间自然流露出一股沉稳威严之气,“你看,下午和我们打的是汉人,现在又出现了渤海人。叛军即使有蕃兵。也不会有如此多的渤海人吧?叛军从哪招募的渤海人?我们拿来攻城的主力是中京的侍卫亲军。他们曾和金军打过仗,也和叛军打过仗,中途撤下休整地时候。我去看望他们,他们说,守城地不是叛军,是金军。因为他们听到很多人用女真话在叫喊,在传达命令。”

  余睹一直在后面指挥,没有亲自接触攻城将士,但挞不也素来爱兵如子。平易近人,他喜欢和士卒们交流,他听到的话绝对不会有错。

  余睹开始相信挞不也的判断了。

  挞不也继续说,“西河浮桥是我地人打下来的,激战过程中,奚兵被叛军当作盾牌顶在最前面,我们俘虏了一些,发现他们的脖子上都有一条紫色罗巾。我觉得好奇,随意问了一下,奚兵说。是战前才下令系戴的,所有人都有,至于什么作用,他们也不知道。”

  余睹霍然变色。因为守城地军队虽然举着叛军的旗子,但脖子上没有紫色罗巾,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余睹不敢再打了,要即刻变阵,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不中计。不至于全军覆没就行了。

  发动攻击到现在,已经打了两三个时辰了。如果城内是叛军,还有一条可供撤退的通道,那么当蒺藜山方向的叛军撤回来后,反贼们随即会弃城而走,哪会如此不计代价地疯狂守城?此刻死守城池,对叛军而言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城内是金军,那死守城池就可以得到合理地解释,而义军一直陈兵西河东岸也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两军显然正准备在辽军精疲力尽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得到余睹的肯定后,挞不也稍加沉吟,然后抬头看看四周湮没在黑暗中的山峦,慢条斯理地问道:“你看,敌人的致命一击从何处开始?”

  既然确定城内是金军,辽军又掉进了陷阱,那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到敌人的要害,给他致命一击。

  余睹想了一下,扳着手指头算了算时间。叛军打下同昌城后,需要撤退的时间。辽军到达同昌城的时候,撤退的百姓和辎重距离城池不过二三十里,也就是说,金军大概在中午地时候进入同昌城,除了守城的步军,他应该还有马军,如果要发动致命一击,那应该由金人的马军发动。按照习惯,马军突袭,一般直杀敌中军,捣毁敌指挥中枢。从中午到现在,三四个时辰了,这支马军应该到达了突袭位置。

  余睹也抬头看看四周,目光停在了西山。如果有支马军从西山方向扑来,直杀辽军侧翼,而西河方向的叛军马步军从另外一侧发动攻击,那么正在攻城的辽军措手不及之下,必定遭到重创,然后溃败,即使不会全军覆没,也折损过半,那结果太可怕了。

  余睹举起马鞭,指向了西山。

  挞不也微微一笑,“我们变阵吧。后军萧和尚奴还有四万人,燕王行帐还有炮手军和宫帐军。我们以后军为主力,设飞龙阵,阵中藏炮手军,围杀金人马军。”

  “再传耶律阿八,指挥阻卜、敌烈和乌古马军,即刻攻击西河东岸,缠住反贼马军,不给他们夹击的机会。”

  “命令耶律陈图奴,指挥燕云民兵,从西河浮桥方向发动攻击,沿着西河一直向南打,不惜代价,全力进攻,逼着叛军后撤,把他们压到十里之外,让他们远离同昌城战场。”

  余睹犹豫了半天,低声问道:“这件事,要不要先告诉燕

  挞不也摇摇头,“燕王是统帅,他要求我们攻克同昌城,逼走叛军,这就够了,至于怎么打,那是我们的事。”

  余睹委决不下。挞不也显然不想告诉燕王,他是大军副元帅,前线指挥,他有怎么打的权力。打赢了,功劳是燕王地,打输了,罪责也是燕王地,如此大事,不告诉燕王,未免太不恰当了,但告诉了燕王,以耶律淳的性格,极有可能撤军。

  这种形势下,无论如何不能再打败仗了,即使是耶律淳,他也承担不了一败再败地罪责,所以。挞不也不想告诉燕王。因为大军一旦撤退,在金军和叛军的左右夹击下,必定溃败。此时此刻。只有打,而且辽军有很大的胜算。

  余睹知道挞不也为什么亲自找到自己了,他肯定已经和后军统帅和尚奴说过了,只要三人齐心协力。这一仗稳操胜券。

  余睹没有选择,他稍稍想了一下,说道,“燕王说。要逼走叛军。”接着他指指西河方向,“我们在西河战场投入的兵力是不是太多了?”

  “燕王的意思是留着那只大虫,但我们不能养虎为患,趁此良机,予以重创。”挞不也笑道,“李虎实力大损,再加上几十万人口地拖累,他能坚持多久?他撑不下去了,自然就会投降。”

  余睹点了点头,再不犹豫。“我保持攻势,暗中把主力撤下来,配合你围杀金军。”

  挞不也捋须而笑,拨马就走。

  辽军突然向西河东岸发动了攻击。

  马军率先攻击,直杀义军战阵地中段,其意思很明显,要拦腰砍断义军战阵,分而围之。高宝龙立刻指挥虎烈第一军迎了上去。并且把辽军挡在了西河西岸。双方在方圆一里范围内的河谷展开了厮杀。

  辽人马军逐渐增兵,一队队骑士从同昌城和紫都台方向疾驰而来。

  虎烈军主帅毛军大喜。他正在发愁,如何把辽人马军吸引过来,以配合金人马军发动突袭,这下正好,辽人自己送上门了。

  毛军当即下令,再调第二军增援,命令木桃李带着第一、第四两将马军从战场的两个侧翼迎上去,竭尽全力缠住辽人马军。

  毛军担心辽人马军越来越多,又急告总帅李虎,请求调动怨军马军,以为后援。

  李虎决定调用怨军。

  同昌城打了这么长时间,激烈地厮杀持续了三个多时辰,宗望再怎么坚韧,也要把宗辅的军队调上来用了,否则他的损失太大。果然,天黑之后,斥候连续回报,金军援军出现,不断涌进城池。

  李虎断定宗望再也无力背后下黑手了。想到宗望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李虎非常高兴。宗望原以为自己可以捡便宜,哪知辽人不听他地,围着同昌城猛攻,把个金军打得焦头烂额,伤痕累累,这个城池拿得太亏了。

  既然宗望把全部家当拿了出来,李虎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把怨军拿出来用吧。

  董小丑接到李虎的命令后,马上集结六营马军,三千骑,由郭药师统率,即刻驰援。

  毛军正高兴的时候,辽人步军又发动攻击了,而且攻击的方法让义军极其头痛。

  义军是沿着西河东岸地大路布阵,一字铺开,二十里。辽军攻击的办法非常奇怪,它不是正面攻击,分割包围,而是从西河浮桥开始,从侧翼攻击。

  如果义军摆的是一字长蛇阵,那西河浮桥相当于蛇头。辽军就是从蛇头打起,一棍子下去,蛇头很自然就要收缩,再打一棍子,不但蛇头再缩,连蛇身子都要往后缩了。义军现在就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这个官署由辽国的斡鲁朵制度而来。

  斡鲁朵,辽宫帐名。辽太祖起,各帝及太后之执政者皆置斡鲁朵,有直属军队、民户及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帝后死后由家族继承。

  《辽史》中保存有历代皇帝及部分皇后皇子的十二个斡鲁朵和相当于斡鲁朵的一个王府的记录。

  这十二宫的宫分地所属人户,除充当心腹的宿卫外,又以所得俘户加上从政府或前朝皇帝宫分中所拨出地州县部族,组成一个独立的官署。分置契丹诸行宫都部署等北面宫官,管领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汉人诸行宫都部置等南面宫官,管领汉人和渤海人。

  第三十一章 犹豫

  辽军拼命攻击。主攻将士都是来自燕云的民兵,都是汉人,面对同为汉人的义军,他们毫不手软,杀得血肉横飞。

  义军不想白白损耗兵力。之所以要摆个一字长蛇阵,主要是想捡便宜,等到辽军溃败之后,好冲上去抓俘虏,抢辎重,另外如果辽军攻击,每将可以互相支援,哪料到辽军突然来这么奇怪的一招,打得义军莫名其妙,不知道辽军是什么意思。

  既然不愿意和辽军对杀,拼消耗,那只好依次后撤了,但也不能撤得太快,总不能一撤就撤个五里,十里。如果撤得太快,距离战场太远,那等到金军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如何配合进攻?所以每将还得打一下,都让奚兵打头阵,和辽人拼消耗,等到奚兵死得差不多了,再撤。

  李虎着急啊,不知道金军什么时候发动致命一击,如果迟迟没有动作,一直拖到下半夜,估计义军要撤到二十里外去了。

  “给宗望传书,告诉他,我们顶不住了,请他尽快发动致命一击,否则我们就要被辽军打得远离战场,帮不上忙了。”

  完颜宗望站在南城城楼上,远眺战场。

  辽军的攻击还在继续,但节奏明显减慢,或许是因为损失太大要重新调整攻击之策,或许是因为体力不支,后继乏力了。今天辽军从一百里外急速赶来,从下午一直打到深夜,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支撑不住,按常理来说,体力应该到了极限,正是最脆弱的时候。此刻假若发动致命一击,极有可能一击而中。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辽军在强攻数个时辰之后。对城内守军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如果城内是辽东义军,如果义军守城的目的是给主力撤退争取时间,那么城内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守城地将士也不可能这么顽强,列阵西河东岸的义军也不会坐岸观火,由此推及,城内的军队可能不是义军。

  不是义军,那就是金军。契丹人在对金作战中,虽然屡屡失利。但并不代表契丹人就不会打仗,就没有头脑,假若契丹人看出了问题,发现了破绽,那接下来的致命一击就很难一击而中了。

  宗望越想越惶恐,他已经无力承受第二次失败,这一仗无论如何都要打赢。否则自己再无出头之日。

  前方战场上,一堆堆篝火沿着山道、山岗一直延伸到黑暗里,就象一条条蜿蜒曲折地火龙。

  宗望只能看到城下辽军的动静,而几里外的地方,因为距离太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