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去了。
    让这个便宜老爹去好好幸福激动罢。
    既然馆试即将召开,自己当务之急是再临阵磨枪,努力一番,还得抽空去见见周必大——或者也见不到。
    周必大就是馆试考官之一。
    去了一趟青云街的周府,周必大果然被宣召进宫了。
    好在管家给李凤梧留了口信,说老爷知道李少监要来,若你是想咨询馆试的事情,可以去找礼部尚书魏杞。
    魏杞当然是参加过馆试的士大夫。
    李凤梧一想也是。
    也可以趁机拉拢一下这位中枢大臣,甚至还可以去见见魏蔚,勾兑一下感情,万一就水到渠成先上了船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一不小心实现了呢。
    魏杞在家。
    也知道了李凤梧即将参加馆试的事情,甚至有点在家等候自己登门拜访的意思,因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没见到周承旨吧?”
    周必大是翰林学士承旨,一般敬称为周承旨。
    李凤梧嘿嘿笑了笑,“所以前来叨扰魏太尉。”
    魏杞作了个请,将李凤梧引到书房,笑道:“馆试诸事,考题一般是官家拟定,我能给你的建议不多,但也有一些建议。”
    “悉听教导。”李凤梧谦虚至极。
    魏杞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番深谈,李凤梧获益匪浅,几近傍晚,魏杞起身,“府上已备好晚膳,李少监若是赏脸,吃了晚膳再走?”
    李凤梧心中略喜,“感激之极。”
    也不知道魏杞是有意还是意。
    按照规矩,这顿晚膳应该是自己和魏杞两人,加上魏廷晖,最多再加个魏杞的老婆李望安,不过魏李氏才生魏廷璧没多久,并没有出席。
    倒是魏蔚在。
    李凤梧忽然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犹记得当年,第一次在文启来府上吃饭,见到了浅墨,便惊为天人一见钟情。
    今儿这晚膳,似乎也有点这种节奏啊。
    不同的是自己对魏蔚垂涎已久,至于魏蔚么……应该是对自己有好感的。
    只不过最近魏蔚瘦的很有些触目惊心。
    脸上已没有多少血色。
    情绪本来不是很好,不过吃饭的时候,情绪倒是不,李凤梧甚至悄悄接到了这位女子偷偷瞟自己的眼神。
    魏蔚吃了一小碗饭。
    魏杞叹了口气。
    却见魏蔚又自己盛了一碗汤。
    魏杞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斜乜了一眼李凤梧,心中有了主意。
    饭后,魏蔚对李凤梧见礼,福了一福,又对魏杞行礼后,回到了东篱院。
    李凤梧也准备告辞。
    魏杞咳嗽一声。
    魏廷晖立即道:“李兄,洒家有点事请教,不知是否……”
    李凤梧笑了,“你我有什么好客气的,但说妨。”
    魏杞说了句去忙,你们自便后离开。
    魏廷晖确定父亲走了,才道:“你也看见了,我那妹子是真的人比黄花瘦了,你就帮我个忙,去开导一下她,这也是家父的意思。”
    李凤梧想了想,“之前我没去,是有些事不确定,如今倒是可以了,那我这便去东篱院。”
    魏廷晖点头,准备在前引路。
    李凤梧拉了他一把,“你就别去了,多亮的灯泡啊。”
    “啊?”
    魏廷晖茫然不解。
    李凤梧也没给他解释,“放心吧,我不会把你妹子怎么样了。”
    魏廷晖嘿嘿讪笑。
    来到东篱院,魏蔚正在落日余晖下,看着远处天空里,在晚霞中游弋的飞鸟,神情略有些惘然,满头青丝披在肩上,确如一朵黄花。
    削瘦的黄花。
    李凤梧咳嗽一声,轻声道:“若是此刻并晚霞,而是梧桐树下淋细雨,便能应了尊祖母那句小词儿了。”
    魏蔚回头,看见李凤梧,眼里惊喜一闪而过。
    旋即轻柔问道:“李少监说的是哪一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魏蔚顿时脸红。
    这句是述说相思之词,原来自己的心思被李凤梧知晓了,当然害羞。
    李凤梧笑着来到她身旁,找了个凳子坐下,轻声道:“后悔了?”
    魏杞讶然,“后悔什么?”
    “后悔没有根着郡主耶律杞颜回一趟西辽,见见亲生父母。”顿了一顿,又道:“后悔与我同游西湖,却徒留遗恨。”
    魏蔚窘然,低头嗯了一声。
    也不知道是同意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又或者二者有之。
 第三百零二章 入阁
    李凤梧心里叹了口气,笑问道:“有些事啊,事在人为,知晓大唐的王毛仲否?”
    魏蔚摇头,“愿闻其详。”
    李凤梧摇头笑了笑,盯着襦裙下雪白的胸口,眼神很是干净的抬头看着魏蔚,“你自己去翻书罢,或者去问令尊亦可。”
    魏蔚哦了一声。
    李凤梧又道:“西辽和宋大概会有一场和亲,等过些日子我大概要出使西辽那边,这件事令尊也已知悉,而且他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如果你愿意,可以随我走一遭。”
    魏蔚一惊,之后心有小鹿乱跳,“真的?”
    李凤梧笑着去抚了一下她垂落在肩膀一侧的几缕秀发,“真的。”
    魏蔚顿时僵了一下,心中万马奔腾。
    脸色绯红,胜过天边晚霞。
    不胜莲花的娇羞,低下了头,咬着嘴唇,一双手死劲的拧着裙边。
    东篱院里一片安静。
    落日余晖下,天地间一片昏黄。
    安静的很是美好。
    谁也不愿意打碎这片美好的宁谧。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落日完全被围墙遮挡,天边传来夜鸟的鸣声,亦有不少蝙蝠从暗处飞出来,夜幕即将降临。
    李凤梧起身,“我得走了。”
    走了几步,忽然回身,看着魏蔚,很是认真的道:“瘦了啊,小了啊。”
    魏蔚很是茫然。
    直到看见李凤梧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自己脸上,而是落在自己胸口上时,顿时臊得不要不要的,啐了口,“要你管。”
    李凤梧呵呵一乐,“赶紧好起来吧,西辽路途遥远,身子可要熬得住。”
    说完笑眯眯的离开东篱院。
    魏蔚咬着嘴唇,对着李凤梧的背影挥了挥小拳头,“哼!”
    想了想,起身回到屋里,找到一本唐朝的史书,翻了好一阵,才找到关于王毛仲的记载,看了片刻,忽然愣住了。
    旋即脸红到了耳根子。
    用书捂着脸,却轻轻的笑了笑,声如银铃。
    原来他是这样想的。
    坏透了的李少监!
    ……
    ……
    馆试如期举行。
    本次馆试参加的人不多,李凤梧,梁克家,黄洽,木待问,柳子承,还有一位绍兴年间的进士,也就六七人,对于这些进士中的战斗机而言,几乎就是走走过场的馆试真没多少难度。
    以往馆试,大家也不会太过在意。
    但今次馆试,却吸引了众多目光。
    只因参加馆试的有个李凤梧,还是在这么敏感的时期。
    李凤梧参加馆试,似乎是出使大理后,在请假回建康之前官家就说过的事情。
    君戏言。
    就算李凤梧现在有麻烦,但至少还没追责,所以参加馆试也是可辩驳。
    但他能过馆试入阁?
    如果入阁,大家都能猜到官家的意图。
    不过有心人清楚,就算是入阁,那件事一旦被证实是李凤梧所为,成为士大夫也只能保住他的命,被流放也是可避免的。
    就算退一万步说,官家仁厚不流放他,罢官到底让他回家赋闲,也是很可能的。
    是以馆试之后的第三日朝会,万众瞩目的紧。
    不仅参加馆试的人尽数来朝,临安但凡有资格参加的朝会的,哪怕是就算染有小恙的人,也很是敬业的抱着病体前来参加朝会。
    他,就想第一时间知道李凤梧能不能入阁。
    这状况连赵昚都觉得意外。
    一般来说,馆试之后的宣布入阁,都会在大朝会上,以彰显入阁者之荣耀。
    而且这件事也是放在今日朝会所有事情之前。
    其实所谓朝会,大事都在小朝会上,中枢重臣和官家在垂拱殿就议定,然后在大朝会上来宣布一下而已,大朝会更多的是处理一些小事。
    要不然大事争执,大朝会闹得像菜市场,成何体统。
    例行程序走完,关键时刻来临。
    谢盛堂手捧圣旨,上前宣旨。
    “给事中梁克家,赐封朝奉郎,入天章阁。”
    梁克家本有状元之才,又磨砺这几年,入阁已在众人意料之中。
    “监察御史阎安中,赐封朝散大夫,入直龙图阁。”
    黄洽、木待问也纷纷入阁,都是敷文阁。
    柳子承也入阁,宝文阁。
    其余那两个参加馆试的进士,也都入了阁。
    七个进士参加馆试,目前宣旨的前六个,皆入阁,众人心中皆是一惊,难道七个人全部要入阁?
    谢盛堂最后宣布李凤梧,显然是官家故意安排的。
    “秘书少监,奉直郎李凤梧,已过馆试,赐封承直郎,入龙图阁。”
    谢盛堂话音没未落地,大庆殿里就有蚊蚁声,汤思退轻声怒喝,“成何体统!”
    众臣噤声。
    七个新入阁的进士谢恩。
    赵昚挥挥手,“有事便奏罢。”
    今儿个最大的事情就是馆试众人能否入阁,现在已水落石出,大家也没什么事,惯性的程序走了一遍,殿前司仪太监高宣退朝。
    走出大庆殿。
    李凤梧眯缝起眼睛,望着前面巨大的广场。
    七月初的朝阳依然灼热。
    李凤梧的心也火热。
    虽然还只是通直郎,但既然已入阁,升为大夫已是指日可待,如果自己意料的不,等自己出使西辽,就是自己成为士大夫之日。
    不过职官么,貌似得在秘书监待很长一段时间了。
    毕竟其他好的职位也没有空缺,不好的清水衙门,自己还不屑于去。
    秘书监挺好。
    周必大从自己身边经过,笑了笑道:“看你的试作,说句实话,你不去做学问真的是可惜了。”
    李凤梧笑了笑,“再怎么做学问,也比不过咱们的文坛盟主。”
    如今周必大已是声誉驰誉大江南北的文坛盟主。
    周必大谦虚的笑着先行一步。
    人流散尽,李凤梧走了没几十米,一位小太监匆匆赶来,“李少监,请留步。”
    李凤梧回头。
    “官家有召。”
    愣了下,自己刚入阁官家就要召见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难道黄冲和郭铭解出推背图了,旋即转念一想,也许还没解出。
    从皇城司搜查了梧桐公社,除了那日朱雀出水汤思退发难,官家就没宣召过自己。
    今日召见自己,怕是先摸一下自己关于推背图事件的底细。
 第三百零三章 赵昚的底线
    垂拱殿里。
    赵昚正在惬意的喝早茶。
    许是身体有些困乏,两个宫女温柔的为天子捶肩揉腿。
    作为一个皇帝,自宋金大战后,赵昚就很少放松过,总想着早些恢复国力,整顿军备,如此便能北伐恢复江山,建立千秋万代之不世伟业。
    但赵昚不是雍正,不会每日只睡三个时辰。
    赵昚也是普通人。
    且前些日子,选了一次秀,新进的后宫女人之中,有几个颇符合赵昚的胃口。
    是以最近日子,赵昚确实有点累。
    一者身体累。
    身体累是因为近期耕耘得多了。
    二者心累。
    心累是因为朝堂接连出现的大事。
    但是今天,赵昚忽然释然了。
    不是因为李凤梧入阁。
    再怎么看重李凤梧,他现在还没达到国之栋梁的境界。
    而是赵昚终于查明白了一件事。
    看着见礼之后的李少监,挥了挥手,两个宫女退下,垂拱殿里只剩下君臣二人加一个绝对心腹谢盛堂。
    赵昚笑眯眯的看着李凤梧,“李少监,春风得意否?”
    [']小说     李凤梧有些尴尬,“感谢官家的春风。”
    赵昚依然笑得很灿烂,“朕就不明白了,以你之才,若是和张杓一起,辅佐愭儿,断如此之多的曲折,为何你偏偏要选择恺儿?”
    赵昚查明白的事情,是张杓也选择了争储立场。
    天骄之子张杓扶龙愭儿,大宋雏凤李凤梧选择了恺儿,近来鹊起有阴才之称的柳子承选择了惇儿。
    三个皇子,皆有杰出人才辅助。
    而且这三个人都是自己看来的未来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