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仕妖娆-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家亲自践行。

    最后赵构还御赐了自己的佩剑给吴璘。

    这位大宋军神的致仕,比叔公张浚的致仕,荣耀了不知多少。

    这和后来吴家的没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吧,还有什么事。”

    仅是出来拜见吴璘,赵恺似乎没必要来梧桐公社,显然还有事情。

    赵恺嘿嘿干笑,“瞧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好歹也是出使归来,作为朋友,我来看看你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凤梧笑了笑,没有做声。

    如果是正常历史下的赵恺,和他做朋友没关系。

    但现在自己要扶龙于他,而且他现在也有争储的资本了,自己再和他做朋友,那就真的有点看不清楚自己多少斤两。

    赵恺一见李凤梧的神情,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忽然有些怀念,当年在建康两人的关系。

    那时候至少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顾虑——可是这都是自己争储将要失去的东西。

    所以才会越高远越清冷。

    像父皇,现在身边能说贴心话的,处了成恭皇后夏氏,贵妃谢氏,就只有一个谢盛堂了。

    喝了口茶。

    忍不住赞道,“你这茶真是极好的。”

    李凤梧嘿嘿笑了笑,“比不得殿下府中的贡茶。”

    赵恺哦了一声,“晚间我让人送过来一些,你也尝尝。”

    李凤梧没有反对。

    赵恺犹豫了下,还是说道:“你离开临安去大理的期间,赵愭已经从朱茂才那查出了上元大火案,估摸着近几日就要发难。”

    李凤梧点头,“我已知晓。”

    这本来是很隐秘的事情,按说整个临安,只有赵愭和张杓知晓。

    李凤梧知晓,是因为徐眉娇在临安的眼线,毕竟是六扇门总捕头,从某方面来说,甚至比皇城司的势力还要渗透得更加彻底。

    所以徐眉娇能知晓,也不奇怪。

    但不知道赵恺如何得知的。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添一把火。”

    虽然用的疑问句,却是肯定的语气。

    李凤梧盯着赵恺,也不做声,看得赵恺心里发虚,“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

    李凤梧心里叹了口气,“是赵汝愚建议你的吧?”

    赵恺心里顿时有点别扭,想起赵汝愚言辞之中也对李凤梧不满,不由得暗暗苦恼,两个人就不能好好相处么。

    也不知道这两人怎么来的矛盾。

    说起来赵汝愚还曾是青云书社的人——这几个月赵汝愚从不到青云书社去,所以貌似被青云书社除名了。

    应道:“确实是他说的,机不可失,也许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彻底整倒柳相正父子,甚至让赵惇降为郡王也未不可。”

    李凤梧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没有神色变化,“他若有良计,你自己看着办罢,不用事事来问我,况且你心里不是已经有了决断么。”

    赵恺有些尴尬,讪讪的笑了笑,却没有辩驳。

    显然也早就决定听赵汝愚之计。

    李凤梧越发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长出了一口热气,“我出使几个月,沿途艰辛不说,在大理亦是九死一生,近期要休养一些日子,等几日官家封赏之后,我要请假回建康呆些时日,这些事情我就不掺和了,你自己看着办罢。”

    本来并没有回建康休养的打算,已经让人去接朱唤儿和耶律弥勒,不过赵恺要掺和进去,自己有必要远离一下这场风暴。

    现在局势不明,贸然掺和进去对自己的仕途不利。

    李凤梧这是撂挑子不干了啊。

    赵恺愕然。

    旋即黯然。

    继而心里苦笑。

 第二百二十二章 难得糊涂

    赵恺走后,李凤梧唤来李巨鹿,“找个身体好腿脚快的人回建康,通知耶律弥勒和唤儿,先暂时不用来临安了,等几日我们回建康。”

    上元大火案重启,临安绝对要发生一场大风暴。

    不管谁最后赢了,都不会有多少好果子吃。

    三个皇子再怎么样,也是官家的亲生儿子,不会受到多重的惩罚。

    但是作为臣子就不一样了。

    搞不好仕途就要完蛋,自己还是躲开这场风暴为妙。

    若非是有这个忌惮,出使大理之前也不会故意透露给赵愭,当时想的就是想借赵愭的手来办这件事,落得个惬意。

    现在赵恺要掺和进去。

    如今自己已是赵恺明面上的人,赵恺掺和了进去,自己岂能说不掺和就不掺和?

    唯一的办法便是远离临安。

    如此也是告诉官家,这件事我是清白的。

    话又说回来,浅墨将要及笄,对于人生未来最为重要的伴侣,自己好歹也要参加她的及笄礼,看她从小丫头变成小姑娘。

    嗯,等待长成的感觉真好。

    不过这个请假嘛——貌似会有点麻烦。

    关键得看官家怎么升自己的官。@@@小说 。。

    若是升阶官,仍职秘书少监,那请假比较好请,但若是升职官,到一个繁忙的中枢部门去,那就蛋疼了……

    李凤梧现在是一点都不想去中枢三省。

    西府三衙倒是想去。

    当然,更想去六部中的吏部——吏部这个油水衙门,估计自己是没望了,但是工部户部还是有可能的,这都得看官家。

    钱象祖之死,让临安暂时的寂静显得有点暴风雨前的宁静那种紧迫感。

    所有人都看在官家。

    钱家上了数十封奏呈要求明察,而柳子承、李凤梧和王之望等人却异口同声说钱象祖有辱国事,畏罪自杀。

    现在就看官家愿意相信谁。

    就在使团返京的第三日大朝会上,官家接连颁布了几道旨意。

    钱象祖出使大理,因国事殉职,追封为正六品的朝奉郎,发放体恤金若干,其子萌恩入国子学。

    这就是告诉大家。

    都给你们留面子了,别给脸不要脸。

    钱家给我消停,李凤梧和柳子承你们也不要得寸进尺,毕竟钱象祖已经死了。

    当然,这并不能彻底让钱家消停。

    官家还有旨意,因义平庄一案而罢官徒刑的钱鸣钱枫两人,在今年春节的改元大赦中重获自由,官家也给这两人封了官。

    钱鸣为将作监都水监丞。

    钱枫为庆元府下辖某县的县令。

    皆赐同进士出身。

    都是从八品官。

    两人的职官并不重要,关键是赐了个同进士出身,这个就猫腻大了去。

    但凡要走入中枢,大部分都得有个进士身份。

    如今钱枫和钱鸣两人得到同进士出身的身份,只要肯钻研,以钱家的势力和财力已经在朝堂的影响力,这两人将来必然有可能成为士大夫走入中枢部门。

    这就给了钱家一个信号,咱老赵家还是记着你们老钱家的好,只要你们听话,乖乖的,虽然死了个钱象祖,钱端礼也没有再入主中枢,但你们钱家的后辈中,钱枫和钱鸣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这个旨意一下,钱家人顿时安宁了下来。

    老老实实了。

    经过钱象祖之死,钱端礼也被打击得没有信心,再不掺和到争储一事中去。

    钱端礼不再掺和争储,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女儿钱氏已经被邓王赵愭冷落。

    况且现在的钱家,已经没有多少资格去辅助赵愭争储,还不如老老实实埋头钻营,等钱枫和钱鸣成长起来才是正道。

    钱象祖之死,就这么在官家和稀泥的旨意下风消云散。

    没有众人想象中的大兴牢狱。

    连让刑部、御史台或者大理寺调查的过场都没走一个。

    这不得不让人揣摩其中的意义。

    只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在官家下这几封旨意之前,在垂拱殿和谢盛堂有过一番对话。

    就在大朝会之前。

    赵昚看着拟好的旨意,问谢盛堂,“陈方那边问出来了么?”

    谢盛堂笑道:“陈方不敢欺君。”

    “怎么说。”

    “陈方说他在王之望之后为钱象祖的尸体做了尸检,没有悬梁自缢的几大症状,但钱象祖确实是被勒死的。”

    赵昚点头,“那便是了。”

    早就猜到是柳子承和李凤梧两人下的手。

    钱象祖怎么可能悬梁自杀。

    谢盛堂迟疑着问道:“陈方一家人,要不要送到地方去,这临安他怕是呆不了。”

    赵昚沉默了一阵,“你看呢?”

    谢盛堂笑了笑,“依老奴看,不旦不应该送到地方,还应该升他的官,而且要高升。”

    赵昚哈哈大笑,“就依你这万年老乌龟的意思。”

    谢盛堂也乐了,其实这话本来就是官家的意思,只不过是借自己嘴说出来而已,陈方现在虽然已经没了钱象祖之死的证据,但大宋文臣么,那需要什么确凿证据,莫须有即可。

    因此可以说,陈方现在就是柳子承和李凤梧的一个把柄。

    官家升陈方的官,一者是敲打这两人,让这两人知晓,官家知道你们那些小把戏,今后都给我听话点,否则随时让陈方出来搬陈年旧账。

    再者么就是确保陈方不会被李凤梧和柳子承两人灭口了。

    所以要升官,而且是高升。

    只有高升,才能震慑住这两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以自己对李凤梧的了解,这货恐怕为了灭这个口,只要陈方官职不高,还真有可能被这货想个办法给弄死了。

    只是心中隐隐有点好奇,李凤梧和柳子承为何不在大理就灭了陈方的口?

    赵昚再一次看着桌上的旨意。

    奈的叹道:“朕其实心里都清楚,钱象祖有,背了锅,但不至于被柳子承和李凤梧两人灭口,可这些事情谁说得清楚,这是一笔糊涂账啊。”

    谢盛堂屈膝奴言,“大官,难得糊涂啊。”

    赵昚点头,“是啊,难得糊涂啊。”

    就怕自己今后还会如此,为君者,一次两次难得糊涂也就罢了,若是经常难得糊涂,这江山还如何治理?

    这朝臣还如何驾驭?

 第二百二十三章 加封

    对钱家的人安慰旨意后,没人有反对意见。

    毕竟大家都不傻。

    没必要和官家过不去的同时还要得罪钱家,别看钱家现在有点没落,指不准哪天就东山再起,毕竟是大宋勋贵世家中排前列的存在。

    安慰了钱家,接下来就是避不开的对使团使节几人的赐封奖赏。

    按照资格和地位。

    首先是宣对王之望的封赏。

    原天章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王之望,加封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仍职从三品天章阁直学士,兼正四品给事中。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了。

    除此之外,官家还赏赐了王之望黄金百两,贡茶两盒,蜀绣二十匹。

    这都是毛毛雨。

    接下来是对使团正使李凤梧的赐封奖赏。

    原正八品承事郎、从五品秘书少监李凤梧,加封从六品奉直郎,仍职秘书少监。

    同样的上金百两,贡茶两盒,蜀绣二十匹。

    职官没有变,但阶官却从正八品的承事郎升迁到了从六品的奉直郎,幅度之高令人咋舌,这是连升了三级。

    由此可知官家对此次出使大理之满意。

    想来也是,三千{{}小说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