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挽天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挽天倾-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云的这一番长篇大论,崇祯听完之后久久无语,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崇祯的心里却隐隐觉得张云说的这些就是真的。

    而见到崇祯终于有些动容,张云却是心中一动,似乎可以将东林党和海贸扯到一起去,反正它们两者之间本来就有关系,自己这也不算是栽赃嫁祸!
………………………………

第六十章……被打脸了

    黑眼珠,见不得红钞票!

    对崇祯这个穷久了的屌丝而言,与其费尽心力的劝他开海禁,并且抵制东林党,还不如直接把这中间的好处告诉他,到时候他自己说不定都会动心。

    而说到海商,就不得不说郑氏家族,这个把海上贸易做到巅峰的家族。

    因此张云也没有再犹豫,当下就直接道:“前面陛下不相信,海商们有钱,那么贫道就跟陛下好好讲讲海商的故事,说起有钱的海商,那就不得不提到郑氏家族。”

    “而福建郑氏家族,这个半海盗半海商的家族,他们手上所有的白银加起来,绝对可以和山西八大皇商绑起来都有的一拼!”

    “而这就是海贸的巨大利益所带来的成果。”

    “事实胜于雄辩,海上走私就是挣钱,凡是能够参与进去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发特发。”

    “他们中的许多人的身价,早就已经超出了陛下的想象之外,说是富可敌国,那真的是看不起他们,毕竟大明朝的赋税也不过400万两银子一年而己!”

    “所以陛下你应该要重视走私这个问题,南宋只有那么小一块地盘,耕地和人口自然也比大明朝不知道要少到哪里去。”

    “可是他们却能顶住全盛状态的金帝国一百多年都不曾被灭国,这中间那些海商的功劳,是不可被磨灭地。”

    “海上贸易的发达给南宋的赋税带来了比如今大明朝多十几倍的商税,才让南宋得以苟延残喘,所以和金帝国相峙一百多年都没被灭掉,直到蒙元崛起之后,才轰然倒塌……”

    “而因为海贸有这样的巨大利益存在,自然也就有人铤而走险,甚至不惜拖着整个朝廷和民族一起坠入深渊也在所不惜!”

    “比如说山西哪八大卖国的商人,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可以这么说,野猪皮能够这么快的崛起,他们的功劳绝对是最大的。”

    “所以这些走私商人十分的可恶,依靠走私,赚取到大笔资金之后,他们甚至还想把手伸到他们不该伸的地方去。”

    “前面贫道曾经说过这些海上走私商人,是东林党的后台,为什么这么说呢?陛下还请听贫道分析。”

    “等这些海上走私商人成功之后,他们就会追求更大的利益,比如说投资某些还没发迹的读书人,等这些被他们投资的读书人走上了朝廷的高位之后,他们又送上大笔的银钱与他们结成利益同盟。”

    “就这样,这些走私商人们越做越强大,到最后,他们甚至能够对抗皇权!”

    “在大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当中,不是没有有远见的人想要开海禁,可惜最终都被已经发展壮大的文人集团,找出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给阻止了。”

    “也就是说就连陛下想要重开海禁,并且去征收商税,他们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去阻止,并且找出各种理由来反对陛下……”

    “就好比几十年前遍布天下的那些征收税赋的太监,到最后他们基本都失败了。因为当时掌握了话语权的读书人,向整个天下宣布他们是邪恶的,他们是在与民争利!”

    “这就赤裸裸的代表着,当时的走私商人们己经有了很大的权柄和实力。”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这种情况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对整个都天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努力下就连陛下也觉得,征收商税是与民争利,不是君子所为了,这些都是他们这些走私商人做的好事!”

    “而这些在海上走私的商人,个个都是家大业大,小的都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身价,大的就更别说了,他们有了钱之后,自然要追求政治上的地位。”

    “但是大明朝又不允许商人做官,绝了他们自己掌握朝政的道路,所以他们中的聪明人就是投资读书人,这种情况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就出现了东林党这么一个畸形怪物!”

    “东林党中的很多人,本身就在私下里做着海商的生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身价至少都是相当于大明朝一年的税赋,全都堪称是富可敌国。”

    “因此他们自然知道做走私生意到底有多赚钱?所以每当朝廷想要征收商税的时候,他们才会竭力阻止。”

    “他们为什么阻止,就是因为这背后有巨大的利益存在,而大明朝的海禁政策已经执行了一两百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他们一边阻止开海禁,又偷偷的去进行海上贸易,漫长的岁月过去,他们究竟积攒到了多少家底?陛下也就可以好好在心里算计一下了!”

    “咳咳……”

    张云说到了兴头上,正打算继续说下去,可这个时候崇祯却有些不耐烦了,因此连连咳嗽,强行将张云的话语打断。

    被打断之后,张云尽管有些不爽,却也没有继续开口,而是看着崇祯不说话。

    在张云有些不爽的注视下,崇祯开口了,“刚才道长东拉西扯了一大堆,把朕都给绕糊涂了!”

    “朕也总结了,道长的意思就是海商很有钱,但是他们却竭力阻止朕也参与进去,防止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损伤。”

    “而东林党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因此东林党徒的家中也很是有钱,道长的意思就是要让朕对这些海商动手,这些朕都明白,可是道长却有些跑题,朕本来问的是他们为何敢违背朝廷的律法?可是道长却给朕扯了这么多!”

    “朕明白道长的意思,就是怕朕不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只是道长却是多虑了。”

    崇祯说到这里,就算以张云的厚脸皮也不由为之脸红,刚才的确有些跑题了,好在崇祯根本就不管张云是什么反应,而是继续着他的话题……

    “更何况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朕也早就不是以前的朕了,因此,道长没必要把朕当傻子。”

    看崇祯笑得有些贱,张云也有些不爽,因此也就不客气地问道:“那么现在陛下可还想问,那些海商为何敢走私吗?”

    崇祯笑着摇了摇头,

    崇祯心里很明白,张云就是处心积虑的想要打击东林党而已,也就是想要给东林党致命一击!

    再加上前面想通了之后,知道了,既然不能除掉张云,又害怕张张云靠到其他人手下去……

    所以在张云和东林党之间,崇祯最终还是选择了张云,至于东林党嘛!

    沉吟良久后,崇祯再次开口,“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朕也明白张道长你讲了这么多,到底是为什么?”

    “海禁政策到底怎么样?朕一时半会的也顾不上,因此朕今天就单讲东林党的问题。”

    “在这里朕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道长你,东林党绝对不可能再继续风光下去……”
………………………………

第六十一章……热闹

    有些郁闷的张云,也没有在皇宫久呆!

    以前一直表现的很蠢的崇祯,这一次突然变聪明了,而且变化的过程十分突然,这一切都让张云有些接受不了。

    脑海当中,回想起刚才崇祯对海禁政策和东林党的态度。

    尽管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是在崇祯明确表示要对付东林党之后,张云也只有选择拭目以待……

    不然的话要是相逼太紧,反倒可能会引起崇祯的反感。

    至于糊涂的海禁政策,崇祯却选择在这方面上打马虎眼,对此张云也只能暂时放下此事,留待以后再说。

    再说了,以后这个天下未必就是崇祯说了算!

    李自成这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也就算了,但是还在四川韬光养晦的李定国,那也是一个值得扶持的人啊!

    “嘿嘿……”

    念头转到这里,张云又看向身后的皇宫方向,嘴里发出了一阵意义不明的笑声。

    但是现在还不是离开南京城的好时机。

    更何况贸贸然再度跑去四川见李定国,恐怕也未必能得到他的信任,还需要再找一个好的切入口,如此才有可能达成自己的目地。

    再加上多铎,到现在都还没有撤军回去,依然在虎视眈眈,想要再度攻打扬州……

    正当张云边走边思索着,该怎么样将多铎干掉之时,长街的尽头却突然传来了争吵声。

    看热闹是所有人的天性,张云也不例外,因此,当发现前面有好戏看时,张云也就顺着人潮,走到了长街的尽头……

    “咱们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皇上被那个妖道蛊惑,以莫须有的名义,肆无忌惮的屠杀朝臣,所以咱们要团结起来,一起去午门抗议,劝谏皇上,诛杀妖道,还黎民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而此时张云却有些鄂然地看着,正在人群中央大声叫嚣的几位书生打扮的书生,以及他们身边围着的几百名同样做读书人打扮的人。

    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值得他们这样聚众声讨!

    预感到可能有麻烦的张云,连忙向周边的吃瓜群众打听,好一番折腾之后,张云总算明白了正在人群中央大声叫嚣的几个人,究竟是谁?

    原来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侯方域、方以智等人,同时也打探到了这件事情的起始。

    原来昨天晚上的大抄家行动终于刺激到了东林党,那些在朝廷当中没有被昨天晚上抄家行动所波及的东林党大臣们自然是很沉稳,但是这些年轻的书生可就坐不住了,或者说他们可能就是被人指使的。

    因此他们却是准备集中几百名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前去午门口向皇帝抗议!

    看看能不能够置自己这个他们口中的妖道于死地。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复社四公子,或者说他们身后的那些东林党大佬,真实目的应该就是想要逼迫崇祯,将已经被抓捕起来的几十名权贵给放出来,毕竟此例不可开呀……

    念头转到这,张云有些无语!

    早知道昨天晚上的抄家行动就应该做得狠一点,干净利落的将那些人全部干掉。

    反正他们在历史上也是投降派,都不是什么好鸟来的……

    可是现在一切都迟了,也不知道崇祯究竟能不能顶得住他们的压力?

    不过想想崇祯刚才的表现,似乎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对于虚名这个玩意,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视,反倒是对于实利看得比较重,这么一想之后,张云稍稍放下了刚刚提起的心。

    只是自己刚刚的打算就要被打乱了,在这种乱哄哄的局势当中,如果自己离开南京,去找多铎的麻烦,昨天晚上的那件事情恐怕还要出现反复……

    几百名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一路乱哄哄的向午门走去,沿途他们不停的给自己打气。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竭尽全力的声讨和抹黑张云,这个他们口中的妖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好几次,张云都听得牙疼,想要跳出去教训他们一顿。

    毕竟这种听着别人骂自己,而且是几百张嘴一齐骂自己的感觉确实不太好。

    而且昨天晚上那件事情的收尾却是还没有处理干净。

    仅仅凭借着一封栽赃嫁祸的书信,就想把几十家权贵都打入死牢,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人来给他们申冤。

    可是看现在这个情况,这些东林党徒们恐怕已经是铁了心要给那些权贵们张目了。

    张云想了想就凭那么一封书信,后续不再安排详细的话,恐怕真的会被这些书生们反咬一口。

    搞清楚了他们的目的和能耐之后,张云当机立断,不准备再跟着这帮废物们去闹事了。

    转身就去找锦衣卫指挥使马銮,张云想将昨天晚上所做的事情,好好的处理一下,彻底把他们给办成铁案!

    可是张云却扑了一个空,马銮早就已经收到了书生们想造反的信息,因此他在第一时间就匆匆赶进了皇宫……

    于是才刚刚跟崇祯分别的张云,又再度匆匆跑进了皇宫,一见崇祯的面张云就不管其他的什么事,而是立刻指着站在崇祯身后畏畏缩缩有些怕事的马銮道。

    “那些想闹事的读书人都快要到午门了,你却还在这里,难道你希望他们冲进乾清宫,直接让陛下下不了台吗?”

    早先进宫的马銮,不知道已经跟崇祯说了什么,导致崇祯的态度都有了一点变化。

    只是一见到张云的面,崇祯却莫名的又有了信心,因此也回过头呵斥马銮……

    等把马銮赶出了皇宫后,崇祯才上前两步拉着张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