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奕回头一看,“哈!小曹评,两年不见,你长这么高了!”
  曹评嘿嘿一乐,“干爹!”
  一边喊,一边扑到唐奕怀里。
  “干爹,给我带好玩的了吗!?”
  好吧,只有八岁的曹评惦记玩还是比惦记唐奕这个人要多一些。
  唐奕佯装生气,“想我没?”
  “想!”
  小女娃在边上看得好奇,“曹评,你们认识?”
  “嗯,这是我干爹唐子浩!大家都叫他唐疯子!”
  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
  唐奕抱着曹评,对那女娃道:“你看,我是曹评的干爹,不是坏人吧?”
  “嗯!”女娃用力点头。“曹评是我朋友,那你就不是外人啦!”
  “你叫小妹?”
  “嗯!”
  “那你姓什么?谁家的?”
  “我姓苏,叫苏小妹,当然是苏家的啦。”
  唐奕被逗笑了,这小女娃机灵之中透着可爱。
  “苏小妹……苏家的……”
  苏小妹……
  苏……小妹!
  唐奕石化当场。
  “你爹是苏明允?什么时候来的?”
  “对呀……来了有一个多月喱!”
  苏洵又进京赶考了?
  还把苏小妹带来了?
  那苏小妹来了,她那两个妖孽的哥哥不也来了?
  难怪他们说来了牛人……
  二苏到了,就没有比这更牛的了!
  正想着,远处行来两个晨读文生,其中一个见了唐奕,快步跑了过来。
  “大郎,可算回来了,家父差不多天天念叨你!”
  正是尹洙次子尹文钦。
  唐奕抱着孩子,脑袋里还转着二苏。
  “尹二哥!”
  “来,我为你引见一下。”
  说着,尹文钦拉着身后的那位中年文生道:“此为张载,张子厚,后入书院的仕子,与我相交慎密。”
  张……
  张载!
  唐奕眼皮有点抽抽……


第274章 交版税
  尹文钦一说那三十来岁的文生叫张载,唐奕就不淡定了。
  妈的,这可真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偷了人家的东西,现在找上门儿来了,这可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张载看到文圣石上那四句话是个什么心情?
  淡定!
  唐奕暗自打气,那个“四为句”现在不是小张同志的,而是我的。
  ……
  可偏偏唐奕怕什么,来什么。
  张载一听尹文钦介绍,立把神情激动地一个长揖。
  “原来是子浩兄!久仰久仰!”
  “子浩兄文圣石前那四句题字,当真是字字入耳、句句铭心,学生佩服不已啊!”
  噗!!
  好吧,小张同志看到那四句话的时候是佩服的,是激动的。
  唐奕心虚应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子厚大兄不觉得……”
  “不觉得什么?”
  “不觉得耳熟吗?”
  千万不能耳熟啊,可别是人家早就想好了的。
  张载一愣,客气道:“不觉得,只觉子浩与我不谋而合,颇合心意罢了。当时还在感慨,为兄虽与子浩心意相同,却无子浩之才,能写出这般磅礴大气的句子。”
  “咳……咳!”
  唐奕被小张两句话给呛着了,这应该是他长这么大听过的最别扭的夸赞。
  “子浩,这是?要多注意身体啊!”张载以为唐奕受凉有疾。
  “没事!没事……”唐奕一边假装又咳嗽两声,一边放下曹评,让他一边玩去。然后,一把揽过张载的肩膀。
  “小弟与子厚一见如故,可为兄弟!”
  张载心里纳闷儿,这唐子浩怎么一点都不见外,头次见面就勾肩搭背,还称兄道弟的?
  他是不知道,更不见外的,还在后面呢。
  唐奕一手搭着张载的肩膀,一手从腰间一扯,把自己带的三色勾钰摘了下来,往张载手里一塞。
  “来,全当是见面礼!”
  “什么情况!?”张载有点脑袋转不过。“这唐子浩平时也这么大方?这么热情?”
  “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唐奕大喇喇道,“兄弟之间有通财之仪,不过是一块儿玉,子厚收下便是。”
  唐奕打着哈哈,“哈哈……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不打搅你们晨读……”
  说完,转身就走。
  反正老子是交过版税了,不走还等什么!?
  只不过,这版税是真他妈贵!要知道,那块玉可不是一般的玉,那是在苏州之时偶然遇到的一块三色宝玉。
  这玉不是土里挖出来沁色古玉,而是天然出坑就是白、绿、紫三色,色正而艳,花了唐奕一千多贯啊!
  落荒而逃的唐奕,留下张载和尹文钦二人呆呆的发愣。
  连尹文钦都觉得,唐奕有点热情过头儿了。
  “大郎……平时也不这样儿,子厚收下就是……”
  ……
  来到上院边上的小树林,果然潘越、宋楷、范纯礼等人已经到了。
  大伙儿一看唐奕脸色有点不对,遂问道:“怎地了你?”
  唐奕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没事,遇上鬼了!”
  ……
  众人也不多问,一边舒张筋骨,一边闲聊。
  “苏明允来了,他家里那两个儿子怎么样?厉害吗?”
  丁源一撇嘴,“厉害吗?那哪里是厉害!?和你差不多,应该叫妖孽才对!”
  范纯礼接道:“小苏,只有十二岁,十二岁啊!却已得苏明允文章的六成功力,你说扯淡不扯淡!?”
  苏洵文章的六成功力!?特么那些三四十岁的老举子,要是能有苏老泉的一半儿水平,也够春闱之用了。
  庞玉则道:“更扯淡的,是那个大苏。这家伙只比弟弟大两岁,不但文章不输其弟,更是通背十三经义,把《韵略》记得一字不差,你说妖不妖?小爷要是有他那个脑袋,闭着眼睛也能考上进士。”
  ……
  唐奕一阵无语,唐宋八大家让这爷仨占了一小半儿,那也是能用道理讲得通的?
  说了二苏的一大堆神奇,大伙儿又七嘴八舌地把书院这两年的变化一一向唐奕道来。
  这两年,观澜书院的规模,已经从最初靠着孙复从泰山书院带过来的十几个学生,加上宋楷这帮纨绔来撑门面,发展到如今有儒生百多人,大小名儒、客讲十余人的大型书院。
  学生多了,范仲淹等几个老儒就显的力不从心了。
  杜衍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风月班头柳七公也已经年逾七十,两位古稀老朽哪还受得住在堂前一站就是半个时辰的劳累?
  现在,除了一些特别好的苗子,杜柳二人会单独抽些时间指点一二外,他们已基本进入了养老的状态。
  去了杜师父和柳师父,书院的师资即显匮乏。毕竟范仲淹年纪也大了,孙复和尹洙虽是正当年,但也一下管不过来这么多学生。范仲淹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为这百多学子再找几个好老师。
  去年,范仲淹特意给远在眉州的苏洵去信,意在劝他放弃科举,来观澜授业。
  苏洵接信也确实有点动心,其实上一次陈希亮高中,他苏洵却没中,对苏老泉的打击就很大,那时就已有了几分退意。
  几经踌躇,苏洵最后终于决定举家进京。不但自己来了,老婆孩子一大串都带来了。
  不过,苏老泉可不是应了范仲淹之请,而是想再试一次。若来年大比还不中,苏老泉也就死心了,安心在观澜传道授业。
  再说,观澜的师资肯定比蜀地要好得多,为了两个儿子着想,也该带着二苏过来。
  而苏老泉进京,还拐来一个人——王方。
  说起王方,进士出身却无意为官,反而回乡一心办学,以一己之力创下了青神中岩书院是为眉州名院。
  前几年,观澜书院初创之时,范仲淹就曾去信给他,希望他能过来相助。
  那时候的王方,一来想为家乡多培养几个柱国之材,二来当时手底下正有几个得天独厚的好苗子,当真舍不得走。可是,现在好了,范希文很不“地道”的来了个釜底抽薪,不来挖他,却把他寄予厚望的两个学生给挖跑了。
  王方这个气啊,老子就指着苏家这两个小子给我争脸了,这还没长成呢,就让你给抢跑了!
  王方一琢磨,不行,我得跟着,到什么时候苏轼、苏辙那也是我的学生。
  于是,王方也举家迁来,成了观澜书院的人。
  ……
  众人一边聊,一边练,又晨跑至回山码头,再往回折。跑回山上,已经到了早饭时间。
  唐奕本来是要去拜过老师,可是一想,反正也是饭点儿,就别去打搅了,便与贱纯礼一道,拐进了食舍。
  食舍里已经满满登登的都是用餐学子,唐奕一边打饭,一边四下扫看。
  “哪个是二苏?”
  苏仙都已经来了,唐奕当然要先看看,名留千古的苏东坡是个什么样儿。
  “没在这儿!那两位跟他老子一起吃小灶,哪会来食舍?”
  唐奕了然,苏洵在上院有单独的宅子,和教谕们是一个待遇,餐食都是送到住处的。


第275章 饿一天长长记性
  “那接着说,除了二苏,还有谁比较牛?”
  既然二苏现在见不着,唐奕又问起了别人。
  苏仙和他弟弟苏辙再怎么妖孽,也才不过刚刚十岁出头儿,只能说是潜力惊人,远没到学问大成的地步。
  刚刚丁源也说了,二苏虽然厉害,但却不是书院第一,有比他们更生猛的角色。
  宋楷用下巴一指,“那边那个,叫张载,张子厚。”
  “不提他。”唐奕示意宋为庸换一个。
  奶奶的,一早上都琢磨着抢了人家的句子,现在还提他作甚?
  “那……看见那边的两个了吗?”
  唐奕点头。
  离他们不远,坐着两人,一个续着短须,看上去得有三十多了;另一个看着则比唐奕等人还要小上几岁。
  “大的叫曾巩,小的叫曾布,为异母兄弟。他们边上那个叫郑獬,现在风头最盛的除了二苏,就属他们三个了。”
  唐奕瞪圆了眼睛,“曾巩!?欧阳公的弟子怎么跑咱们这来了!?”
  宋楷一挑眉,“这你都知道?”
  “他们确实是欧阳永步的弟子,但你使辽刚走没几天,官家就把欧阳公调回京了。后来杜师父身体欠佳,范师父就把欧阳公叫来代讲。欧阳公本来也愿意来观澜授业,就任了个客讲,每逢沐休年节得空之时,就来书院讲上两天。”
  “曾巩本来在太学里听讲的,但后来欧阳公说观澜比太学强,曾巩就过来了。今年出了正月,曾布也来了。”
  唐奕盯着曾家兄弟两人眼睛直冒光,尤其是曾巩。
  奶奶的!这么算来,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宋六家,观澜聚了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加欧阳修……五个!
  五个啊!就问一句——
  还、有、谁!?
  宋楷不知道唐奕心里都美出了花,继续道:“那边坐在一块儿的两兄弟……”
  “嗯。”
  “是张载的两个侄子,程颢、程颐。”
  噗!
  唐奕一口稀粥喷出来,神情一肃。
  “他们怎么来的?谁收的!?”
  大伙儿一怔,“怎地?认识?”
  “屁!”唐奕猛淬一口。“要我在,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进来!”
  宋楷笑了。
  “果然是兄弟,那就是两个‘神棍’!”
  “神棍?”丁源戏虐道,“我看人家是想当圣人!”
  “大郎还不知道,这两位别看跟咱们一般年纪,已经有信徒喽!平时没事儿就在学舍开讲授业,讲《易》那叫一个精彩!”
  唐奕板着脸不说话。
  废话,这二位爷宣扬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东西,本来就是教大伙儿怎么当圣人的。
  ……
  理学,
  是唐奕来到这个时代,说什么也避不开的一个梦魇。
  谁让这是一个思想爆炸,学说林立,有点本事就想开宗立派,立地成圣的年代呢?
  而理学,到时候会是其中翘楚,即使是在后世也很难评好其好坏。
  程朱理学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以儒家为本,扬弃道家、玄学、道教,甚至佛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一个新的学说。最初的“存天理,去人欲”也非后世那般变态扭曲。
  但问题是,理学太容易被利用,太容易被扭曲。
  经过南宋的趋于成熟,明代的思想大成,等传至清朝,已经变成了封建统治的急先锋,束缚华夏文明进程的大毒瘤!
  之后近千年,华夏这个民族被理学绑住了手脚,束缚住了心智。到了清朝,统治者以其愚民愚国,把华夏都弄成什么样儿了?
  当初鼓动范仲淹辞官办学时,唐奕就和尹洙说过关于儒学的问题,其中影射的就是理学。那时候,他都想过把理学直接灭了。
  ……
  说心里话,唐奕对程氏兄弟并没有偏见。但他们那套对之后华夏影响最深远的儒家学说出现在观澜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