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虽然离开了技校,但是希望你们记住是学校的一份子,而且你们学到东西的地方不仅仅是技校而已,我希望你们天天都乐于学习,天天都有新的进步!”

  看着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马千竹并不知道,这将是整个一鹏技校毕业生技术成就最大的一批,他们抵达湖州的时侯,刚好赶上了煤铁大会战一穷二白人才齐缺的关健时候,每个人都在这一场会战中成长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几乎全是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

  而在上海,西方人同样为这一场煤铁会战的消息所震动。

  虽然之前虹军已经试制了一部分工业品,甚至还制造了一艘自制的蒸汽战船,但是在上海的西方人眼里,那根本称不上制造或是工业化,而是简单的组装而已。

  大部分的半成品与机床都是从上海购入,甚至连技术人员都是上海租界的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虹军的努力只是为上海的这些西方人士多了一些谈资而已。

  但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光是名字就可以显见其性质了:“煤铁大会战。”

  这是一场不异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古方的东方中国将第一次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而且根据西方的历史经验,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将带来史无前例的大订单。

  购买上海港的洋枪洋炮与军事用工业品,比起这样的大建设来说,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订单而已,别的不说,虹军现在已经公开在上海求购煤矿与钢铁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他们甚至还准备购入大量的废铁与废钢--没错,在大量的铁矿石被治炼出来,废铁与废钢将是钢铁工业的粮食,日本铁钢工业一直到禁运之前都是依靠着美国的废钢而维持着主要的生产能力。

  现在许多西方商人已经赶到湖州去与虹军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谈判,事实上,这代表着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中国人的消费不再局限于棉纱或是少量工业品,而是正在向一个真正的工业品消费大国迈进。

  这是过去几十年英国人与法国人费尽千辛万苦却始终无法打开的真正市场,而且对于工业建设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时代,一个没有技术壁垒与技术输出限制的时代,甚至是一个专利保护刚刚开始草创的年代。

  而那样与虹军有着长期稳定贸易的老洋行,比方说大名鼎鼎的安瑞洋行,纷纷就想办法直接找上了柳畅,想在机床和其它重要设备的贸易上占有最主要的份额。

  但是德蒙斯却没有这么干,他现在得到消息已经半个星期了,却始终坐在上海指挥调度,一点都没有亲临湖州的意向。

  有些西方人以为德蒙斯伯爵阁下太注重自己与柳将军的传统关系,在这样巨额的订单面前,德蒙斯会失去太多的机会了。

  只是现在德蒙斯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等待的人,他手里拿着晶莹的水晶杯,看着拖着长裙的露丝雅:“露丝雅阁下,欢迎您的到来!”

  虽然德蒙斯与露丝雅这两位成功的商人占据了整个上海港与虹军军事贸易的接近一半,而且他们是最早与柳畅展开贸易的西方人,但是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正式的碰过面,只是偶尔在酒会偶遇而已。

  露丝雅拖着百褶长裙,脸上蒙着嵌着珍珠的面纱,手里还穿着白色手套,仿佛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女士,但是德蒙丝清楚得知道,他们都是一类人--那种绝不可能放过一丝机会的人。

  “好!德蒙丝伯爵阁下,我清楚您请我来是为了什么,那么大家就开承布公地谈吧!”

  德蒙斯已经放下了倒满了红酒的酒杯:“没错,我也清楚您的来意,我必须说明的是,这批工业订货的订单,将决定惊人的后继订单,作为上海港最有实力的西方商人,我们希望我们能联起手来,不要打无意义的价格战,而是以更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竞争。”

  露丝雅笑了:“我也希望我们不要打无意义的价格战,而是以最适当的价格来合作。”

  德蒙斯却是将手一挥,问道:“那么,什么是更适当的价格。”

  露丝雅也询问道:“那么,什么是最合理的竞争方式?”

  这是一个大订单啊!

  第405章 转型

  只是问过了这一句之后,德蒙斯与露丝雅的脸上都带着微笑,他们觉得双方之间确确实实有着合作的条件与便利。

  不为别的,就为他们俩位在与虹军贸易上的绝对优势,要知道一个很清楚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曾经垄断了全部的虹军军火贸易。

  即使是在宁波开港之后的初期,德蒙斯与露丝雅依然占据着军火与工业品贸易的百分之七十,但是伴随着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他们在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很快下滑到百分之六十。

  这百分之六十还是因为某些洋行由于无法直接与虹军进行军火贸易,不得不把自己的货物交给德蒙斯与露丝雅代理,让他们获得了额外的超额利润。

  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德蒙斯与露丝雅的贸易额总量虽然不断上涨,但是越来越多的洋行获得了与虹军直接交易的权利,以致于他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下降,而且从长远看,这是不可扭转的方向。

  进入今年以后,他们联手起手的贸易额已经下滑到百分之五十以下,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在继续大幅下降,根据最新的统计,他们只占有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市场。

  但是谁也不敢小看他们的联手,要知道整个军火贸易最重要也最有利润的武器与工业设备市场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而且虹军对他们有着特殊的照顾,价格与利润都比其它洋行有适当的上调。

  但是现在露丝雅与德蒙斯却清楚得知道,那只是过去的辉煌而已,接下去在湖州的建设才是这个国家真业的商业机会,而且谁抢下这一单,往往后面还有着成百上千的商业机会。

  比方说,虽然虹军没有提及铁路建设,但是根据传统的经验,煤矿建设必然要上马煤矿专用铁路,而这条专用铁路的轨距、机车、铁轨以及其它设备的供应商,将会成为整个东方国家铁路事业的标准。

  要知道,光是轨距,就有标轨、窄轨和宽轨的不同选择,而窄轨之间又有四种不同的标准,比方说法国人最喜欢用在殖民地的七六二毫米窄轨,现在已经有很多代理人推行自己的设备,甚至准备压低利润了。

  要知道,这么一个大国,根据欧洲的经验是需要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标准铁路,而专用铁路市场的规模,也足以让一个欧洲企业经营一辈子了。

  至于其它类近的市场,如高炉,如机床,都有相近的例子,谁拿上这一单,后面至少跟着几十单甚至几百单的大单子,而德蒙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之间应当具体细分我们之间的市场,不应当简单地进行价格竞争,当听说这个消息以后,我就知道虹军的事业将统治整个东方……”

  之前虽然从柳畅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超额利润,而且对虹军十分看好,但是德蒙斯仍然质疑着虹军统治整个中国以及东方世界的可能性,毕竟有太多的变数可能发生。

  但是虹军的煤铁大会战,却标志着这支军队的眼光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位东方世界的皇帝、军阀与督抚们,只要给虹军一年时间,虹军就象日本的某些地方政权一样,建立起标准的工业体系,能生产接近西方标准的武器、钢铁与其它工业品。

  之前就有一个让西方人为之吃惊的例子,那就是日本的岛津家,这些日本武士简直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没有几个西方人协助的条件下,组建起了东方世界第一个工业区,其中包括西方化的武器工厂、蒸汽机与钢铁厂,大部分的工业资料来源于这些日本武士所接触的西方书籍,他们照着书上的记载实现了一次小小的工业革命。

  只是很可惜,这个工业区仅仅是一个日本小军阀的个人努力,而这位军阀的健康情况很值得担忧,而他的领土而太小了些,不值得西方人投资。

  但是柳畅却不一样,他具备了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部条件,他占据着四五千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虽然缺乏矿产,但却是中国传统的粮食、茶叶与丝绸产地,有着惊人的财富,足以支撑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跃进。

  更重要的是,煤铁大会战代表着这位柳将军有着惊人的眼光,他的军队勇敢善战,虽然和欧洲的一流军队有些差距,但是西方在远东兵力投入的局限性,代表着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战胜的。

  而露丝雅则直白地告诉德蒙斯:“您应当知道,法兰西人对柳将军有着不小的敌意,关健就在天主教问题上,但你和我都不介意宗教问题吧?”

  “不止是法兰西人!”德蒙斯的情报更准确一些:“法兰西在中国沿海顶多只能部署几千人而已,而且他们投入到中国战场的话,至少要半年以后,关健是俄罗斯人……”

  事实上虽然法兰西在缓慢地进行着工业化,但是通讯和其它条件的局限,让法国人在远东进行着一场大规模战争时有心无力,而英国人显然对于出售工业品已经相当满意了。

  德蒙斯就告诉露丝雅:“现在俄罗斯沙皇对于中国的关外领土表示过度的关心,他们企图从政府那里获得一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弥补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损失……”

  “但是柳将军是他们最大的敌人!”露丝雅对于整个中国战场的战局表示乐观:“今年之内,柳将军将拥有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军队,即使在海上遭到了禁运,他们仍然能生产出大量的步枪、火炮与军用品。”

  “你确认这个事实?”德蒙斯笑着说道:“之前他们生产了一些西方世界已经淘汰的武器,比方说击发步枪,比方说一些小型火炮,但是这些武器的生产完全依赖从上海和其它渠道购入的半产品与原材料,严格来说,那只是组装而已。”

  “建设一个工业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让他有个基础,只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有西方人的帮助的话,那会更快。”

  对于露丝雅的回答,德蒙斯非常满意:“露丝雅女士,你是见过我最聪慧的一位女性,您说得没错,这场会战将改变很多东西,俄国人与法国人现在不动手的话,半年以后,他们即使动手也改变不了事实了。”

  “事实上,我希望法国人与俄罗斯人能与我们的主顾动手!”露丝雅告诉德蒙斯那代表着什么:“那将是上千万英磅的利润!”

  “说得太妙了!”备蒙斯回答道:“不过现在也是上千万英磅的利润,我将以尽可能合理的价格向柳将军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工业设备、原材料与任何需求。”

  “事实上我觉得您想得太简单了!”露丝雅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比方说虹军如果自己能生产击发步枪的话,即便价格比外购的要高一些,产量也有限,他们也不会从我们手里继续大批量购买击发步枪,除非是刻不容缓的军事需要,因此这既是一个大订单,在某种意义上将减少我们手上的低级订单。”

  他用“低级订单”来形容手上的某些军事物资,比方说燧发枪、小型火炮,事实上现在虹军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这些物资的采购,但是接下去的话,除非是极其迫切的军事需求,虹军一般不会在这些物资下订单,而是转向自己的工业--即使自己的军事工业产量低、价格高,但只要保持最基本的质量,虹军就肯定会扶植自己的重工业。

  “我同您的观点,事实上现在购买这些低级产品的不是虹军,而是一些清朝官员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伴随虹军在战场上越来越发扬洋枪洋炮的优势,清朝官员也不得不购买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来武装自己的军队。

  有人曾有这样的观点,就是洋务运动根本不能称之洋务运动,根本是被推着缓慢前进,完全没有运动的状态,倒是之前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由于时关存亡,倒有一个运动的态势。

  放在现在这个形势下,确确实实有这么一回事,无论是僧王、胜保还是和春,在虹军的洋枪洋炮面前吃过大亏之后,他们都开始大量采购洋枪洋炮,只是由于财力与其它关系,他们现在采购是虹军已经开始淘汰的燧发枪等旧式西洋火器。

  甚至连曾国藩与胡林翼也比历史上更早地考虑西洋火器,而虹军的工业基地初步建成之后,低级工业品的采购还要继续下降,甚至会影响到某些半成品的采购量。

  但是对于露丝雅来说,这无疑也是机会:“您应当清楚,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莫大的机遇,对于这一场工业会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设备与材料提供商的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