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较而言,湖南也是差不多同时练勇,但是湖南的官绅从一开始就是筹划着东征,也就是沿江而下收复金陵,两者高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湖北巡抚胡林翼曾言:“国家用兵数年,各省皆有得力之将数人以折冲御侮,浙省之有与否?臣不得而知。”

  这话说的确是实情,非是浙省不出将才,而是浙江前后执政的数任巡抚都没有这样的全盘筹划,即使有浙江人带勇,也多半是纨袴子弟混个功名,滥竽充数,但纨袴子弟带勇望风而溃,却还比商贾之流强得多,比如大名鼎鼎的俞斌,以放债受宠于当路,当路为偿其恩,也令其带勇发财,结果是上行下效,明明勇营名目极多,但是找不出一支能战的队伍,临战只能到江南大营去借将借兵。

  真正能一战的浙籍将领,也是石景芬手下的夏宝庆与陶宝登这两员,但是这两员都是招安的盗首,根本不堪大用,更何况石景芬还需要他们来镇守金华府城。

  只是石景芬对武红船十分器重,一再询问道:“武参戎,你在缙云大破红贼,我可是对你寄以厚望啊!”

  武红船知道自己也是个滥竽充数的货色,石府台是看错了人,但是他也不会公开纠正石知府的错误,而是说了一句:“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战场之上,岂有侥幸二字!”石景芬很是器重武红船:“武参戎,红贼纵横浙省四府二十余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唯挫于缙云城下,可知武参戎果是名不虚传!”

  他这么一捧,武红船不得不卖些力气,何况石景芬还继续举出了实实在在的实战战例:“何况处州府原本稳若泰山,武参戎驰援浙中之后,不数日即日即告陷落,可见红贼必知参戎一离处州府,即刻趁虚而入!”

  武红船被捧得找不着北,他连声说道:“没错,若我还在处州府,处州府必然稳若泰山!”

  他还有一个潜台词没说出来,自己来了金华府,这金华府的局面就稳定下来了,可见自己就是那泰山石敢当啊!

  只是这也逼得他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现在金华尚存四县,浦江、金华、汤溪、兰溪,以武某之见,胜败之关健在于浦江!”

  这说的没错,为什么胜败关健在于浦江,那是因为张玉良的三千兵勇驻扎在浦江县,这是清军这边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是石景芬当即说道:“只是张参戎虽是大营名将,却有些过于老成了!”

  这是说张玉良避战不出,与红贼打起了消耗战,他凭借着浦江县城为依托,扎营十数座,死战不出,红贼见占不到便宜,因此也转向了金华县的民团、小股勇营,使用牛刀杀鸡的办法,屡屡得手。

  因此武红船就是采用了双虎相争的办法:“浦江方面,张玉良不愿出营野战,红贼也不愿攻城,而胜负关健既在浦江,那么不如我们派几支壮勇过去增援张玉良。”

  “增援张玉良?”石景芬除了看错武红船之外,倒算是一员能员:“是把红贼引到张玉良营前吧?”

  “没错!老府台高见!”武红船觉得这是现在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可以令诸勇营绕过浦江县城,经郑义门前出义乌县,如若侥幸得手,可以与绍兴府合击红贼……”

  石景芬知道,这样的侥幸是不可能的,但是郑义门离浦江县城不过二三十里地,完全可能吸引红贼大队来攻,这些勇营不足恃,但问题在于他们跨下来,第一时间就会奔往浦江县城。

  一想到,石景芬当即一拍大腿:“武参戎高见啊!确实高见!”

  这些勇营损失了似乎也是件好事,何况他们背后就是浦江县城,张玉良只要有点良心,都可以把他们收容下来,而红贼战胜之余奋勇追击,肯定会直接撞到浦江县城去。

  这龙虎相斗,胜了是他石景芬谋划有功,败了是张玉良作战不力,而且以石景芬的了解,张玉良手下有三千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兵勇,即使吃了亏也能保住浦江县城,当然,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红贼与张玉良各自折损千儿八百精锐,而他自已镇守的金华县则安枕无忧。

  好!就这么引得两虎相斗,石景芬当即说道:“我明日即派忠义勇、奇胜勇、百胜勇、建威军、福威军二千三百名绕浦江县城,经郑义门助张玉良攻义乌县!”

  ……

  “金华县的清妖有动静了?”柳畅笑了笑:“看来还是我们这边耗得起啊,队伍多操练一日,便多一分战力!”

  石汀兰把一份文书交给了柳畅:“据报石景芬已经派百胜勇、奇胜勇、建威军等千余往浦江县城助张玉良攻义乌县!”

  “都是一群垃圾勇营!去了浦江也只是多点麻烦而已!”

  柳畅已经不分析这些勇营的成份了,到现在为止的实战战例告诉他一个事实,就是这些名声有些响亮的队伍实战中根本不是虹军的对手,甚至不是新组建独立营的对手。

  “不过还真是麻烦!”柳畅却觉得不着急:“等着这批洋枪送到金华府我们再动手解决张玉良吧!”

  浦江县方面已经有了当地的土勇、绿营兵数百名,加上张玉良的三千精锐兵勇,现在又压上来这一千数百名勇营,那边的磐石营与独立三营压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石汀兰当即问道:“真等洋枪到手了再说?”

  这批洋枪是由叶语蝶在磐石寨帮柳畅接收的,总数有一千三百杆,大部分经柳畅同意后准备留在台州府,其中相当部分准备移交给瞿振汉,经过于村的关系,瞿振汉已经准备把乐清县让给虹军,以换取一大宗武器弹药,只是双方在价格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条件。

  转送到金华方面的只有六百杆洋枪加上几门小口径洋炮,主要是拿来充实各个独立营,只是柳畅已经同军官们打过招呼了:“买洋枪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张玉良洋枪近千杆,洋炮十余尊,就等着你们去拿!”

  但是对于这一批从台州府运来西洋火器,柳畅相当重视:“没错!我们不着急,我们在金华多练一日兵,战斗力就强上一份,倒是张玉良,他坐守浦江不出,还真不好对付!”

  石汀兰询问道:“要不要我们打一打金华县?”

  金华县既是首县,又是金华府城,柳畅如果打定主意猛攻金华县,那么张玉良责任重大,多半是南下救援府城,但是柳畅又说道:“府城不好打,虽然多数是滥竽充数的勇营,但名义上有着近万营兵、勇营、民壮,其中还有千余人的台勇,要小心些!”

  光是围城,未必能调动张玉良,可要是真打,这些饭桶野战不足,守城却有余,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上怎么也能守一守,因此柳畅在地图上划了一划:“汀兰,你看萧山怎么样?”

  萧山?石汀兰第一时间在地图扫了好一会,才在北面找到了萧山:“似乎可行,但那是杭州了?”

  这是来王陆德顺在另一个时空克取金华的战术,当时他在浦江县与清军僵持,眼见战局陷入僵局,当即从浦江富阳抄山路,出和尚店渡临浦攻克萧山,当时清军主力还在金华一线与太平军僵持,哪料想北路告急,太平军已经攻克萧山县,兵进杭州,纷纷溃回杭州。

  柳畅倒算是谋划已久:“没错,我派一个主力营绕浦江、富阳,兵进萧山县,一副直取杭州的状态,必然能调动清军回师杭州,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运动中消灭清妖了!”

  杨长妹觉得柳畅这个办法不错:“这是围魏救赵的办法,我们天国最喜欢用这一手了!”

  没错,太平天国在战略上确实喜欢用围魏救赵之术,而且多次得手,柳畅正想多说话,那边外面突然有人来报:“检点,磐石营与独立三营报告,清妖奇胜勇、百胜勇、建威军等勇营已经蜂拥绕过浦江县城,准备经郑义门往攻义乌县,磐石营鉴于这股清妖战斗力不强,张玉良又坐守浦江县城,已经准备在野战中歼敌一部,只是希望检点能派个营过去接应一下……”

  “孙胡子兴致不错!”柳畅倒是笑了下:“让他注意一下,与张玉良可以野战,不许攻击浦江县城!”

  那边石汀兰倒是说了一句:“根据我在天京了解到的情况,张玉良多半是不管这些勇营的死活,可以让磐石营稍稍主动一些!”

  只是战局的变化,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

  第247章 郑义门

  浦江。郑义门。

  郑义门虽名为“门”,实际却是郑宅镇的一部分,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历经三百六十年,时人称义门郑氏,故称“郑义门”。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

  明中叶以后,郑氏衰败,但是依旧是浦江县上的名门,而郑义门的说法也被流传了下来,这里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是今天的情况有点掺,只见成千数百的大股清军如同潮水一般地退了下去,他们大声叫道:“红贼来了,红贼来了,洋枪洋炮好多,大家快跑啊,大家快跑啊!”

  这些清军都是建威军、福建军、百胜勇、奇胜勇的兵勇,有的是浙江本地人,也有的是潮勇,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川勇,只是现在他们狼狈不堪,有胆大的还朝着天上放一枪壮勇,胆子小的已经扔下了军旗、装具、鸟枪和一切能丢下来的东西跑个精光。

  零散的枪声,如潮的人流,加上找不到军官与主将,让这些兵勇越发慌张起来,他们都在传说着红贼的大队已经杀过来了:“快跑啊,快跑啊!被红贼逮住了,你们个个都要剥皮抽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快跑!”

  只是带队的头目与主将跑得比他们还要快,现在在队伍之中已经找不到他们,他们甚至把自己的亲兵都给丢下,直接就骑马跑回浦江县城,向驻守在那里的张玉良求援。

  而在他们的后面,是不计其数的装具、火炮、骡马、大车、帐篷、粮食、鸟枪、抬枪,他们把能丢下来的一切都能丢光了。

  只是对这一切看得口瞪目呆的不仅仅是郑义门的老百姓,连虹军金华独立第三营的这个加强排都看呆了,郑章玉舔舔了舌头说道:“太夸张了吧,太夸张了吧!才打了几枪,怎么一千来号人,都跑个精光了!”

  郑章玉是磐石营出身的干部,组建金华独立第三营让他担当个副连长,这次听说清军向浦江方面机动,有可能攻击独立第三营与磐石营镇守的义乌县,因此他主动请战,带了一个加强排过来侦察。

  过来的清军勇营大约有五六支之多,总数不下千余,装备似乎不太好,士气也一般,因此郑章鱼心里没底,看着清军的营垒已经扎过了郑义门,就决心打上了几枪捡个小便宜就撤走了。

  只是郑章玉怎么也没想到,只是朝着清军的营垒里打了一轮排枪,打伤打死两三个壮勇,整个清军六七个营垒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营啸。

  接着,大队大队冲出了大营,朝着浦江县奔去,只是他们跑得再快,也不如带队的那些纨袴子弟与商人跑得快,他们一听到枪声,就立即乘马狂奔而走,而大营的崩溃如同滚雪球一般,才几分钟的时候,一千多人清军已经一路狂奔而走。

  只空留下了五六座营垒与不计其数的战利品,郑章玉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就这么跑了,太夸张了,太夸张了!”

  他手上才一排人,兵力太少,虽然趁着这个机会抓了二十来个俘虏,但是清军狂奔而走,郑章玉根本是追之不及。

  他正感叹的时候,他手下一个班长已经喜滋滋地报讯来了:“副连长,好事好事,大营里战利品应有尽有,装具、帐篷、锅具、粮食,甚至还有饷银……”

  郑章玉一听就乐开了:“这群清妖真是饭桶,居然连饷银都不要了,这可是六座营垒啊,有多少东西啊!”

  事实上进了营垒,郑章玉才发现他手下那个班长说的一点都不生动,清军把什么东西都留下来了,战利品那是海载斗量一般,把鸟枪、抬枪、劈山炮、火药、铅子都留下来了,甚至还有大车与骡马,更不要说还有至少好几百粮食,都是细粮。

  磐石营的家底本来就不如龙枪营与楠溪营,更不要说是由磐石营分出来的独立第三营,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家底,因此郑章玉一看到这么多战利品就眼红了:“咱们营里什么都缺,清妖既然这么大方,那就绝对不能客气了!”

  只是他手上就只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总共才四十多人,加上抓来的俘虏,面对这么多战利品,根本运不回去,因此郑章玉那是犹豫了一下,已经做出决定:“赶紧收拢部队,看看咱们在附近有什么活动的部队,最好是咱们独立三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