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广信并非是他的防区,他也没有责任增援广信,但在得了福建同乡沈葆桢一封血书之后,因为沈知府不但是他的同乡,沈知府的妻子林夫人是林文忠公则徐的女儿,也是他的同乡,他就冒死赶去支援,并获得一场大捷。

  他告诉自己最信赖的毕定邦与范高翔:“咱们出门在外,坑谁都可以,就是不能坑老乡,让们加紧行军,力争尽早与红贼接阵!咱们要对得王雪轩这个老乡啊!”

  只是这两员战将却说道:“如今正值六月,烈日当空,行军不易,只有清晨和傍晚可兹利用,除非总镇肯拿出一批犒赏来!”

  “那有什么关系!”饶廷选笑了:“让弟兄们加紧点,到了处州府城,我给大家加发半个月的军饷!”

  他还是重复了那句话:“我想王雪轩也不会在这方面坑了咱们吧!”

  这说的是一句实话,王有龄自然不会亏待他们,但是他们首先要把保存住。

  ……

  临海城。

  作为台州府城,这里一直是整个台州的行政中心。

  冼拿出任台州留守司令官已经有些日子,这军事上的业务也慢慢上手起来了。

  他仍然保持持着一位技术军官的特色,在地图上用新购买来的铅笔标注着一个个数字:“诸位,现在全台全部的五十三个乡,都已经设置乡兵排,共有乡兵两千一百七十三名。”

  这是洗拿上任以后抓的第一项重点工程,要求每个县都设置乡正,并组建有力的乡兵排与基干民兵连:“除了乡兵排之外,全台共有四十一个基干民兵连,有些乡之所以不能组建好基干民兵连,也是干部的问题!”

  不是因为干部太少,而是因为自我推荐的土豪太多了,在柳畅与洗拿的规划之中,现在不允许组建团练了,而是分成了乡兵、基干民兵与普通民兵三种类型。

  乡兵作为脱产武装,是各乡治安与警备的核心力量,洗拿欢欣鼓舞地说道:“全台五十三个乡兵排里面,我可以明确地说,有百分之七十的乡兵排是靠得住的,是我们依赖的力量!”

  那里面冯思贤同意这个判定:“没错,虽然说我们黄岩县的乡兵战斗力不算强,但是我可以向老洗你保证,每个排都靠得住。”

  乡兵排的干部,大半是虹军派遣出来的,而剩下的干部与骨干之中,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乡间一向忠诚于虹军的士绅,甚至到了要求必须有子侄在善叶军校与虹军中服务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乡兵就成了虹军深入台属各县的触手,唯一进展不大的是玉环县:“符闻道那边的乡兵排,大部分没掌握在符知县手里,叶娘娘,我相信叶娘娘你手下的乡兵排也可以靠得住。”

  叶语蝶应了一声:“我手下的乡兵,绝对没问题。”

  乡兵之下就是民兵了,实际就是传统的团练改编而来,但是柳畅根据现代的经验,将其划分为基干民兵与普通民兵,基干民兵可以说是真正的骨干,半脱产性质,随时都可以拉出来作战。

  现在象黄岩、太平这样的“先进县”,只要虹军任命的知县一声令下,可以动员两千名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参战。

  而且基干民兵,特别是基干民兵连的军官有着许多特殊的待遇,以致现在乡间有许多传统的士绅阶层开始争夺基干民兵连、排的关健位置。

  在传统的清代社会里,想要上升的途径很狭窄,大抵只有科举与捐输两途,但是科举之路难于登天,捐输得到的功名往往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因此许多读书人与土豪格外注重这个基干民兵连连长的位置,认为得到这个一个位置,自己就可以在乡里扬眉吐气了。

  现在洗拿就为剩下的十二个乡基干民兵连长烦着,虽然他任用干部的基准是以数字来衡量,但是每个乡都有三四个侯选人在争,他一时间觉得难以决断。

  更重要的是,基干民兵的可靠程度弱于乡兵:“如果说乡兵有百分七十是绝对可靠的,那基干民兵的情况就反一反了,百分三十是绝对可靠!”

  这并不是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不可靠,而是其中多数是骑墙派,那边高梁材作为一府知府也补充了一句:“现在台州的治安形势虽然好转,但是政治性的匪团反而增多了!”

  “政治性”是他从柳畅与虹军这边学来的新词语,现在高梁材已经用得很熟练了:“咱们必须着重铲除这些政治性匪团。”

  所谓政治性匪团,实际就是指那些与虹军作对的溃勇、民团与其它武力,自从柳畅率主力西征之后,他们就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组织暴乱。

  “杀人!”洗拿一向喜欢使用精确的数字:“全台郡杀二百人都不用怕!”

  大家已经明白了,这个二百人的数字,即是最低数字,也是最高数字,洗拿的这点恶习一直没改,就是先制订目标,然后精确地完成他。

  不过大家最关心还是宁波府与绍兴府的情况,因此施退季就询问:“宁绍两府的清妖现在形势如何?”

  洗拿答道:“都是招募壮勇,企图与我台州府对抗,但是宁波绍兴两府一向风气已开,向无募勇之例,宁波赖布兴有、布良带兄弟,绍兴府可恃之勇,唯有余姚谢氏之勇。”

  两座数百万人口的大府,可以依赖的壮勇居然只有两支而已,而且数目最多不过千余,可想糜烂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那边洗拿还是提供了一个情况:“不过诸暨县新近有一支政治性的匪团出现,值得我们注意。”

  “是什么匪团?”高梁材知道所谓匪团就是团练,既然有执意反抗虹军的团练出现,就必须关注。

  “包村包立身!”洗拿告诉大家:“这支匪团很特殊。”

  “怎么一个特殊法?”

  “自称遇仙神授,得一宝刀专诛点检伪天子!”

  点检伪天子,很明显说得是柳畅,因此在座的军官与地方官员都决定重点关注这股匪团:“值得注意。”

  “这股匪团创立时间不久,但是迷惑力甚强,现在已经有数百之众,而且我台郡前往依附土匪不少。”

  柳畅攻入台州府,自然有许多利益受损之辈,他们无力对抗柳畅与虹军,在听闻包村包立身神迹降身的传言,纷纷携带枪械金银前往投效,一时间包村声势大壮。

  那边符闻道倒是有进取之心:“要不要我们先动手拿下绍兴府,省得养虎为患?”

  叶娘子却不同意这样的判断:“现在要进攻宁绍,首先得在海路上获胜,海路不胜,我们后路随时会遭到布氏兄弟的抄击!”

  高梁材也表示同意:“何况检点西征之前已经交代过了,我们最紧要的是守住台州府这一后路,只要台州府守住了,一切都好办。”

  但是洗拿虽然是个技术人员,却也有些小聪明:“打宁绍两府,此是下策,我们现在才刚刚把乡兵与基干民兵建立个框架来,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拿下两座府城,如若北进,不如往东!”

  他说的是象山县,自然虹军拿下海宁县之后,象山就成了一块飞地,在陆地与宁波隔绝了,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象山自然成了洗拿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何况我这里还有十二个民兵基干连连长的人选没定下来,我已经想好了,这次谁表现好,谁就是连长。”

  他已经想清楚了,只要拿下象山,台州府在陆上就可以稳如泰山。

  第233章 悔意

  比起台州府的波澜不惊来,孙胡子在金华府就显得有些手慌脚乱了。

  当虹军主力南下之后,无论是前方的武义与义乌两县,还是后方归善叶步兵学校管理的两县,都发生了一些小小的骚乱。

  许多人对于虹军主力南下之后的情景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悲观,因此他在思考了好久之后,特意来请教国史馆的张总裁:“张总裁,现在检点南下,浙中情形大变,不知道您可有什么好的谋略。”

  张玉藻这次是主动留在了浙中,他不是为了争金华知府而留下来的,恰恰相反,他是为避让这个金华知府的头衔而主动留在浙中。

  他很清楚得知道了一件事,自虹军西征入金之后,高梁材就给柳畅发了一封信,推荐他出任金华知府。

  换在两个月前,他会乐上天了,台州府与严州府、处州府可以说是浙江最差的三府,谁到这三个府当知府,那绝对是省中无人,而金华府恰恰相反,是全省都闻名的肥缺。

  但是张玉藻却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以国史馆总裁的身份转任金华知府,那这辈子纵然能凭借从龙甚早再进上一两步,也就局限于此。

  现在就是把宁绍台道台拿给他,他也不愿意高就此职,现在最重要的是辅佐柳畅打出一片江山来,到时候柳畅坐南面北,他也能封侯拜相。

  因此他得知高知府的这一封书信之后,却是趁着这个机会主动留在金华辅佐孙胡子:“孙团长客气了,现在这个局面看起来有点坏,但实际却是显现您一身本领的好时机啊!”

  “怎么说?”

  “检点南下,浙中只留下一营一连加一军校,实力甚微,您若是不但守住了这已有的四县,甚至近而再取一两县,那么检点会怎么看待您?”

  孙胡子开心起来:“说得有理,有理!张总裁果然是位大贤。”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乡间骚动,甚至出现了不少团练反水的情形,孙胡子就此请教于张玉藻:“民团甚是可恶,该怎么办?”

  “怎么办?”张玉藻却有自己的办法:“欲治民团,必用民团治之!现在我兵能进浙中,台州府已定,据闻已立乡兵与基干民兵于各地,永东两县,可是请台郡就近给予适当支援!”

  “没错,仙天两县靠近浙中,他们有事,我们也可以给予支援!”

  这是两府之间相互支援的意思,乡兵、基干民兵连虽然越府作战,实际却离乡不远,顶多是越过县界而已,孙胡子一下子有了信心:“那前方两县,就交给我们磐石营!”

  磐石营怎么说也是虹军排名第三位的步兵营,虽然实力有所减弱,但是收拾一些乡间的民团,那是轻松写意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金汤第二连等基干部队协同作战,但是张玉藻却劝道:“战胜轻松,收服民心甚艰巨,如今上策在于依台郡之例,立乡正,设乡兵,立民兵。”

  孙胡子当即点头道:“此事非得张总裁出面不可!”

  “吾治州郡三十余载!”张玉藻当即笑道:“既然孙团长有意,那某便一展所学之才。”

  他的眼光可不局限于这浙中十县。

  ……

  “向南,向南!”

  火一般的赤潮比太阳还要灼热,柳畅的虹军分左右两翼一路越过了缙云县,与在那里的牛刀营会合,很快他们就兵分三路,继续向南。

  南面就是处州的府城与首县丽水县了,但是柳畅并不准备拿下丽水城,而是只派了一个骑兵排与一个步兵连盯住府城,只要城内的清军不出城,那么就首先解决饶廷选的闽军。

  但是丽水恒知府一向不知兵,见到有大队红贼过境,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平知府,今日终于能有建奇勋的一刻了,他当即叫道:“诸位将官,红贼入境,意取我府城,诸位将官哪位出城接战,到时候可与饶镇一同里应外合,大破红贼。”

  一听到这样的说法,城上的清军看着城外的赤色洪流,根本没有什么出战的意愿,个个面色如土。

  现在担心的是人家打进来,而不是自己打出去啊!恒知府又问了一句:“哪位勇将肯学武红船参将,出城接仗?”

  下面还是无人回答,恒知府现在后悔把武红船借给了金华府的石景芬,但是这个世界上最缺的东西就是后悔药,他连问三五次都无人回答,面子拉不住了:“本府亲自出城接阵!”

  众将官一下子都跪下来了:“知府大人,您饶了小人吧!”

  “知府大人,不可出城啊!”

  “府尊,红贼势大,还是拒守城内为好!”

  恒知府却是怒道:“且让你们见识一下本府的惊天手段,给我点齐壮勇一千二百名!本府要率队杀出!”

  不多时,城门突然放下了,接着大队壮勇纷拥而出,准备直扑过境的红贼,城上的将官个个胆战心惊,连声叫道:“恒知府恐怕是闯了大祸了!”

  “不行,不行,得把恒知府拉回来!”

  “难道今日我们处州会重演全州之屠城?”

  这所谓全州屠城,是太平军初起时故事,当时太平军过全州,不欲破城则假道奔长沙,不料城中兵勇开炮射击,致南王冯云王中炮重伤而陨落,太平军为此勃然大怒,倾全力而攻全州,城破后而屠。

  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