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帝国-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墙上的炮火如同冰雹一般;不要钱似的往南汉军这边招呼;压得他们抬不起头;别说攻城了;就是往前凑凑都难;江湖上的汉子;打家劫舍聚众斗殴还行;冒着天雷一般的炮火爬城墙;那可不是他们的专业。


半晌之后;炮火终于停止;南汉军们以为他们弹药打完了;欢呼一声爬起来就要往前冲;可是忽见城头变幻大王旗;原本赭黄色的大周旗帜被降下;换上了火红色的北汉旗帜。城头上也出现了穿红色号衣的北汉军。

 南汉将士们面面相觑;完了;被人家先进城了。

 ……


待到汉军步兵控制了城墙;元封才带着文武大员浩浩荡荡开进城来;和他上次来京城的不同;这次京城的城门完全为他而开。


城门大开;黄土垫道;全副武装的汉军步兵和没有武器的原大周京兆尹捕快联合执勤;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个路口还放着十名机动骑兵;放眼望去;到处是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这倒不是汉军的旗帜多;而是胡惟庸他们临时加急制作的;一夜之间就能制造出这么多的红旗;京城的动员能力可见一斑;如果他们把这个力气花在抵抗上;元封想进京城恐怕还要花些时间和人命。


元封只穿了一件素色的战袍;头上随便扎了条缎带;腰间宝剑;脚下皮靴;就这样很随意的跨马进了京师。


铺满黄土的大路上;一个单薄的老人瑟瑟抖的跪在那里;在两边高大雄壮的骑兵衬托下;更显得渺小可怜。


这是胡惟庸;他手里拿着的是用过内阁大印的降书顺表;老头今天特意穿了一件大礼服;以示庄严隆重。


“臣胡惟庸;奉大王命组建看守内阁;保全京师万民;幸不辱命;现将周室降书献上;请大王笑纳。”


胡惟庸力图让自己的声音显得中气足一些;但是在这些来自西凉的粗犷战士所散出的强大气息中;他的声音依然颤抖而又微弱。

第六卷 6…23 北兵进宫
胡惟庸身后十丈远的地方;是大周的文武百官们;大家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汉王受降;现在周军武装尽数解除;城池已经被人家控制;这些人已经成为案板上的鱼肉;要杀要刮随便人家了。


在北汉军兵临城下之际;大臣们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乱窜;有的担心汉军屠城;想趁机逃跑;有的想为皇帝尽忠殉国;但是又狠不下那个心;彷徨无助之际;还是老宰相胡惟庸担起了收拾烂摊子的重任;老人家四下信;安抚联络;稳定了人心。


胡惟庸没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却安然稳坐大周宰辅位子长达二十五年;大周朝哪个官员不是经他手提拔起来的;可谓门生遍布天下;老人家虽然退位;但是影响力极其广泛深远;他一言既出;谁敢不仔细琢磨掂量。


其实面对此危局;胡惟庸也是担惊受怕;不知所以;关键时刻;一封来自城外的书信让他彻底放心了。


这是故旧柳松坡写来的信;信中并未提及劝降;只是说百姓何无辜;要跟着遭受兵灾;又说汉王取得天下是大势所趋;民心天意;不可违抗;作为臣子;更应该明白重社稷;轻君王的道理。


柳松坡现在是南汉的席文臣;听说他女儿柳迎儿;就是那个曾经逃婚不愿意当妃子的小丫头;现在是汉王身边的军师呢;而且和汉王有那么点不清不楚的关系;柳松坡一个国丈的位子是跑不了的;有这样一位重量级的老同僚写信过来;怎么能让胡惟庸不动心。


胡惟庸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彻;自古来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书写的;即便自己为大周殉葬;将来在史书上未必会有好名声;不如顺应潮流;做个改朝换代的助力。


老夫不想流芳千古;也不愿遗臭万年;在青史上有个小小的名字就行了;这是胡惟庸的心声。


至于其他官员;人心惶惶之际;老宰相的话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咱们上下一力;保全京城献给汉王;肯定能换来一个好前程;汉王仁义;素来不杀降;更是赏罚分明;咱们十几万人马缴械投降;免了多少杀戮;光这一条就是大功一件了;还怕没有赏赐么。


胡惟庸动用了全部关系;联络了六部官员和禁军将领;组成了看守内阁;架空了大学士杨峰;秘密逮捕主战派将领;派兵围攻锦衣卫衙门;炮击宫城;维持城内治安;弹压盗匪;将一个完完整整的京城交到了汉军手里。


即便如此;胡惟庸依然颤颤巍巍;心中忐忑;这位汉王虽然是草莽起家的英雄;但是却出身贵胄;乃是前朝武帝遗孤;严格来说;这些人都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又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万一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把他们全都砍了也未可知啊。


幸运的是;这位年轻的君主待人处事极其老城;策马来到胡惟庸身边;翻身下马;扶住了老人的臂膀。

 “老大人劳苦功高;快快请起。”


胡惟庸还想说两句罪臣惶恐不敢起来的话;但是身子一晃;轻飘飘的就起来了;元封搀着他的手哈哈大笑道:“诸君保全京师;都是大功一件。”


远处黑压压一群原周廷官员;看到这一幕;听到这句话;心中都是一阵轻快;也不知是谁带头;呼啦啦全都跪下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叫的顺口;元封却有些不习惯;呵呵一笑;翻身上马:“听说张九四还在皇宫里;我倒想会会他。”


彷佛为了映衬他的话似的;紫禁城方向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提醒着大家战争并未结束。


炮弹是向这边打来的;空中传来炮弹划破长空的呼啸之声;百官们虽然长期在衙门里享清福;但是围城这些天来也养成了战时的好习惯;纷纷躲避;但是汉军将士却纹丝不动;以他们久经沙场的耳朵一听便明白;炮弹离这边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几枚紫禁城角楼上射的炮弹徒劳的落入远处的民居;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但却激起了大家的义愤。尤其是那些刚刚投降的大周文武官员们;个个义形于色;满脸的愤懑:“太猖狂了!这个无道昏君还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妄图再次兴风作浪!不劳汉军大哥们出动;俺们这就料理他!”


降顺的周军急于在新君王面前表功;奋勇争先;在火铳弓弩的火力掩护下向紫禁城猛攻;一帮人披着浇了清水的棉被;抱着从六部衙门里拆下来的巨大房梁;去冲击午门的正门。


巨大的红色门板上;镶嵌着九九八十一枚铜钉;这是帝国最庄严的大门;平时只有皇帝进出的时候使用;现在却被一群粗莽的军汉用房梁冲击;午门上的抵抗非常激烈;火铳打得如同爆豆子一般;可是细碎的铁砂子却对浇了清水的棉被无可奈何。

 


午门坚固;怎么冲撞都打不开;情急之下;一个军官打扮的人挺身上前;大声喝道;我来!


众军士认得是江防总兵邓云峰;操炮的行家里手;便闪开让他操作;邓云峰挥刀割下一块油布;命人将步兵所用的火铳铅子拿来;都是大粒的弹丸;约莫四五十枚;用油布包裹起来;再将射用的药包打开;取出大部分火药;只留下四分之一的用量;这才将油布包裹着的铅子塞入炮膛。


邓云峰仔细调整着炮口的角度;瞄准城墙上方一丈处;这才用烧红的铁钎子插入了火眼;一声炮响之后;但见午门上方哭爹喊娘;守城军士被霰弹杀伤无数;火力顿时一弱。


其余炮手也依样画葫芦;一团团霰弹朝着紫禁城上方打去;铅子如同暴雨一般;御林军死伤惨重;不堪压力;终于挑出了白旗;投降了。


午门大开;禁军们欢呼着从这座皇帝专门的御道内蜂拥而入;冲进了广阔的奉天殿广场。


午门守军一降;宫城防务就崩溃了;汉军大队人马及时赶到;出号令;不许滥杀无辜;不许擅自进入后宫;违格杀勿论。


禁军在乾清门前止步;大周宫殿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格式;以乾清门为界;前面是上朝议政;司礼监内阁的所在;后面是皇帝和后妃们居家过日子的地方。


前面半部分有两个重要的机构;位于武英殿北面的司礼监;以及位于文华殿的内阁;内厂那些千刀万剐的阉奴就在司礼监;相比起来;反倒是周军将士比较痛恨这些太监;当汉王的封刀令传来之前;已经杀掉了不少内厂番子;一些太监也跟着遭了殃;被乱刀砍死。


前面宫殿血流成河;浓重的血腥气和不断地惨叫传到乾清门里面;吓得那些大内侍卫瑟瑟抖;太监们面色惨白;在长长的御道上奔跑着;惨叫着:“北兵进宫了!”


北兵;多么可怕的称呼;野蛮凶悍的骑兵;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想到要被这些肮脏粗俗兽性的大兵施暴;一些脆弱的宫女后妃悬梁自尽;或投井身亡;还有些人吓疯了;披头散;抱着饰盒子乱窜。


西宫;皇帝手持长剑;站在他心爱的翠妃床前;年轻的妃子刚刚小产;病体未愈;就要面临死亡;她惨白的脸上挂满了泪珠;头上缠着白色的汗巾:“陛下;臣妾才十九岁;臣妾不想死啊。”

 皇帝惨然一笑:“要怪就怪你不该嫁入宫门吧。”


说着;将长剑刺入翠妃的心窝;用力搅动了两下;翠妃一蹬腿;死了;血流了满床满地。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曹少钦和文海身穿甲胄手拿兵器奔来;神色匆匆道:“皇上;北军打进来了;我们护着您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皇帝低着头;仔细的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迹;根本不搭理他俩。两人这才注意到横死在床上依然瞪着两只大眼的翠妃。


“皇上;突围吧!”曹少钦老泪纵横;苦苦劝道;此时撞击乾清门的声音远远传来;夹杂着爆豆一般的火铳声音。


“皇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弟兄们撑不了太久了!”文海也焦躁的喊道。


“朕不走;朕要留下来看看;历史是怎样重演的。”皇帝冷笑道;又看了看两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叹口气道:“你们走吧;去山西找承平;朕把大统交给他了。你二人要肩负辅佐之责;朕老了;也累了;你们还年轻。”


曹少钦和文海对视一眼;终于屈服了;趴在地上给皇帝磕了个头;匆匆离去。


皇帝踉踉跄跄的走向御花园;不知道什么时候宝剑也脱手而出;身边忙着逃命的太监宫女来回奔跑;根本就没人注意他这个皇帝。


御花园内有座小山;上面有棵歪脖子树;站在树下遥望皇宫;但见到处硝烟弥漫;黑压压的人群;白晃晃的兵器;惨号声尖叫声不绝于耳;皇帝悲凉的笑笑;望望歪脖子树伸出来的枝桠;伸手向腰间而去。

 糟了;龙袍上没有腰带;连上吊都找不到绳子。


正在踌躇;一根长长的腰带递了过来;“陛下;用奴婢的带子吧。”曹少钦不知道啥时候又回来了。


………………………………………………………………


亲奈的童鞋们;铁器时代的都市新篇正在紧张筹备中;不日就将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第六卷 6…24 落幕
皇宫中大火焚烧形成的灰黑色飞灰如同黑色的雪花一般飘落在御花园的小山上;君臣二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没想到辉煌二十五年的大周朝;到了最后关头竟然只有一个太监陪伴在自己身边;皇帝百感交集;两滴浑浊的泪水从枯瘦的面颊上留下;曹少钦也泣不成声;将长长的腰带递了上去:“陛下;让奴婢最后伺候您一次吧。”

 皇帝点点头:曹;朕先上路;在奈何桥边等着你。”


曹少钦将腰带甩到歪脖子树的树杈上;打了个结;退后两步;毕恭毕敬的跪下磕头:“皇帝;奴婢送您上路了。”


说完;膝行上前;跪在皇帝脚下;皇帝踩着曹少钦的脊背;伸手抓住了腰带结成的环扣;将脑袋伸了进去。


皇帝的脑袋进入环扣之后;便用脚点点曹少钦;老曹会意;身子一矮;皇帝的躯体便悬空了。


忽然一声破空之音;皇帝的身躯便重重的摔下来;砸在曹少钦背上;曹少钦一惊;他是干脏活出身;亲手勒死的人都不在少数;结的绳扣牢固无比;怎么会断呢;难道是心慌意乱所致?

 还没爬起来;就听见皇帝惊讶的声音:“是于虎!”


曹少钦四下张望;果然见御花园凉亭之上;一个虎背熊腰手持弓箭之人正望向这边;不是前御林军统领于虎还能是谁!

 “老曹不想落到这个叛贼手里!”皇帝急切的喊道。


曹少钦很明白皇帝的心思;身为一国之君;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决不能落到仇人手里被他们羞辱。


想到这里;他迅速从靴筒里拔出淬过毒的匕;短小的锋刃闪着幽兰的光芒;这是曹少钦最后防身的武器;经过十三种毒虫七七四十九天熬制淬炼的毒药;见血封喉;划破点皮就能要命。


情急之下也顾不了许多了;曹少钦手持匕呼道:“陛下;来世再做君臣!”


说着就挥动匕向皇帝的咽喉刺来;皇帝两眼一闭;直挺挺的坐在地上等着受死。


说时迟;那时快;又是一声;雕翎箭正中曹少钦手中的匕;巨大的力量将匕碰撞出去;转着圈飞到了草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紧接着又是一箭飞来;曹少钦身子一凛;断断续续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