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联1991-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急状态委员会政变成功几率,百分之五十五。失败几率,百分之四十五。
  布什双手搓了搓自己的脸,慢慢说道,“看来我们即将要面对一位斯大林式的对手了,这对自由世界来讲,绝对又是一次沉重的灾难。”


第十三章 镇压
  虽然比预期的要稍微晚一点,但是装甲部队还是成功的进驻了列宁格勒和伏尔加格勒,一个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一个作为俄罗斯南部粮仓。亚纳耶夫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座城市失守,成为民主派寄生虫的本营。
  军队进驻之前,他通过电话跟苏联十六大军区的司令长来了一次促膝长谈。每一位上将或者大将都战战兢兢的握着话筒,听从着亚纳耶夫发出的指示。不过有一个人却永远听不到这些指示了。乌拉尔军区的希利琴科上将早在三个小时前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开枪自杀。据说当时有格鲁乌的士兵曾进去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出来之后希利琴科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坐在沙发上抽烟,抽完最后一根之后毫无征兆的拿起手枪开枪自杀了。两个小时之后,希利琴科的家人也失去了音讯。
  军队里谁都知道希利琴科和叶利钦一直在眉来眼去,叶利钦才倒台不到两个小时,希利琴科就跟着遭殃了。苏共高层的报复比他们想象中来的还要手段狠辣一些。
  所以当其他军区的总司令接到亚纳耶夫打过来的电话的时候,害怕的双手颤抖,这些绝大多数都经历过卫国战争血腥的将军们,第一次在一位文官出身的总书记面前表现出畏惧和敬意。亚纳耶夫让他们派遣军队进驻城市戒严,没有他的命令禁止撤出军队。所有人招办无误,再也没人敢阳奉阴违。
  人越位高权重越是惜命,这些已经被酒精和岁月摧残的老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什么事情也干得出来。亚纳耶夫放下电话的时候,第一次察觉到苏联的悲哀。
  当年那些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们早已迷失了方向,在权利的喜悦之下忘记了奋斗的目标,开始怀疑自己信奉的理想和信仰。最终变成那一小撮想要靠改变制度来篡取国家利益变成中饱私囊的小人。而那些还在为信仰奋斗的人,也逐渐在不满的现实中变得失望,最终选择冷眼旁观自己为之奋斗过的祖国轰然坍塌。然后在尘埃中捡起那枚生锈褪色的镰刀锤子徽章,黯然伤神。
  所幸的是,亚纳耶夫还有改革的热情,以及足够的权力支撑他去做着这一件事情。当他用手中的笔签下一些任命状的时候,亚纳耶夫知道在苏联各地正在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些自发组织的反对派虽然没有在叶利钦的号召之下爆发出令人震惊的示威游行,但还是有不少人走上了街头,举起旗帜高呼口号让紧急委员会下台,渐渐的游行演变成骚乱,不少的店铺被砸,汽车被焚毁,甚至有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骚扰猥亵。这些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龌龊小人向来喜欢在暗地里做一些与之截然不同的行为。
  人民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了失望,这些人不是针对政府,而是掠夺自己的财物,就像一个光明正大的强盗打着正义的旗号闯进自己家中掠劫。
  戒严的军队一开始遵照中央指示,暗中观察不行动。不过他们每隔半个小时就直接向中央高层直接报道,当亚纳耶夫意识到这些反动派人物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伏尔加格勒和列宁格勒的市民忍无可忍的时候,他终于下达了那一道准备已久的清场命令。
  这一天,这些沉浸在虚假民主带来的喜悦的寄生虫们,终于领教到钢铁洪流的可怕之处。那些履带转动的暴力机械将会成为他们下半生难以磨灭的噩梦。
  清场的军队先向人群中投掷催泪瓦斯,当那些人意识到这些是什么的时候已经被呛得睁不开眼睛。有些人企图用自制的莫托洛夫鸡尾酒打算点燃那些士兵,却被房顶上早已埋伏好的狙击手用空气压缩的气枪打断了腿。
  然后是士兵清场,苏联军队的粗犷风格注定他们不会使用警棍和盾牌这些文艺的镇压武器,他们没有手中都有防暴枪,里面直接上疼痛感十足却又不会致人死地的橡胶弹。亚纳耶夫下达的命令是,不用怜悯任何一位暴徒,直到你们打光所有的子弹。原谅那些人是上帝的事情,我们只负责送去见他们。在街上抓到就当街暴打,在厕所逮到就直接把头溺马桶中。
  橡胶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立马皮开肉绽,就算没有也是一片紫红色的淤青。这些在温室下长大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痛苦,立马鬼哭狼嚎的倒地哀求,但是那些士兵却没有放过这些人,无论是倒地的,还是求饶的,都继续享受橡胶弹的折磨。
  示威的人群害怕了,这些反对者第一次体会到专政的铁拳是多么可怕,原本以为发动街头政治会让苏共高层不忍对付人民而屈服,他们没想到新上任的苏共总书记本来就是一位铁血领袖,只要军队和国家机器还效忠领袖,那些企图通过社会变革浑水摸鱼的人就永远没有机会。
  发动游行的领导人害怕了,就像一个粉墨登场的小丑又迅速黯淡下台,他们抛下自己的队伍灰溜溜的逃跑了,留下那些被骗的年轻人品尝共产主义的惩戒。失去组织和战斗力的他们立马缴械投降。
  两个大城市的清场行动中,一共有六人因为踩踏死亡,二十人重伤,六十人轻伤,逮捕了数百位进行街头政治的年轻人。虽然很多人都在新闻上痛哭流涕说自己是被人骗去游行的,但亚纳耶夫只对这些人来了一句简短而又犀利评价,“一场懦夫和垃圾组成的滑稽演出”。
  这些部分情节严重的人会被送到克格勃特种精神病院接受温暖而又美好的治疗,直到他们一听见民主自由就双腿哆嗦才会重新获得自由。呵,多么讽刺。
  针对这次的清场,那些自诩斯拉夫民族良心的知识分子开始指责亚纳耶夫的所作所为,出版过《古拉格群岛》,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将亚纳耶夫比喻成一位凶残,毫无人性的铁血暴君,并将他形容成和斯大林一样的疯子。对此亚纳耶夫不屑的撇撇嘴角,嘲笑他是一个只会写矫情的文字,没有任何作为的傻子而已。
  然而此次事件中,国内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倒是选择了沉默,亚纳耶夫不觉得这些人有多么识相,或许是报禁的关系而让他们无处发言。
  当然西方世界对亚纳耶夫所作所为也是一片口诛笔伐,英国人还特地发表声明说苏联的镇压行为让英国倍感震惊,希望苏联政府可以停止这种野蛮血腥的屠杀行为,并表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然后美国也发出类似的通告,但是要比英国委婉的多。对此,亚纳耶夫发表声明,称英国政府纯粹吃饱了没事干,先把自己镇压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那点事洗白了再来跟苏联探讨人权。当然英国政府假如再这样胡说八道,保不准哪天就被一支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爱尔兰共和军给打败了。他还多强调了一遍强大武装的爱尔兰共和军这一句话。
  亚纳耶夫直接犀利的发言让西欧各国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苏联最新领导人说话会这么直接。只有美国躲在一边,笑看英国政府被打脸威胁的一片尴尬。至此,那些西欧领导人终于明白过来,此时的苏联总书记,或许真的是一位不可小觑的铁血暴君。


第十四章 波罗的海困局
  当国内棘手的问题暂时解决之后,终于忙的焦头烂额的亚纳耶夫终于有空腾出手来应付来自加盟国,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分离危机了。自从斯大林逝世之后,原本打击分离主义的严苛政策出现了松动,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紧紧束缚住民族分离主义的铁链出现了松动,裂口越来越大,终于在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的那一刻产生彻底的缺口,冲垮了保卫苏维埃领土完整的最后一道堤防。
  苏联国土虽然庞大,但是没有任何一处是多余的。波罗的海三国作为威胁西欧,压制北约的重要跳板,并且还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前沿的战略缓冲要地,真要独立出去,苏维埃武装力量不会答应,波罗的海舰队不会答应,同样,政府高层一样不会答应。
  虽然到最后大多数加盟国被忽悠西方的蠢货们独立之后才发现自己比之前更加一贫如洗,那些生产石油,棉花等丰富资源的国家最后成为盛产西欧洗碗工人和妓女的地区。
  但是现在平心而论,就连亚纳耶夫本人不敢保证还能在波罗的海三国的分崩离析已经到达无可挽救的地步之前,压制住气焰跋扈的分离主义浪潮。
  今年的三月立陶宛就已经开始筹划自立门户了,苏共高层当然不予承认。虽然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条约让这些加盟国看到了独立自主的希望。但是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又让这些独立份子心头烙上一层阴霾。现在还在访问芬兰的爱沙尼亚总统阿诺德·吕特尔听到政变成功的消息,甚至做好了建立流亡政府的准备。
  亚纳耶夫想过动用军队,像镇压布拉格之春那样挺进捷克斯洛伐克,但是面临苏联内忧外患的格局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战争是政治无奈的延续,虽然他不介意用钢铁洪流将波罗的海三国变成废墟,但是之后却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值当。
  比如伊拉克战争斩首行动干掉萨达姆的部队的确轻而易举,但是如何在战后应对层出不穷的游击队和自杀式袭击却是美国财政一直头疼的问题。苏联吃过阿富汗帝国坟场的亏,所以无论如何,亚纳耶夫都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外交手段施压?谁的看得出现在的红色北极熊已经虚弱不堪,故作强硬的话只是打肿脸充胖子。
  为此,他需要跟国防部长亚佐夫交流一下这个问题,毕竟亚佐夫作为曾经中央集团军的领导人,的确在这个问题上比纸上谈兵的亚佐夫更有发言权。亚纳耶夫将自己的疑问抛出来,不过国防部长的回答却让他倍感意外。
  “战争?我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苏联现在的经济状况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再发动战争的话,我真难想象我们的国家会滑向怎样的深渊。恕我直言,亚纳耶夫总书记,这样做,苏维埃领导人会被描述成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刽子手,还是邪恶帝国的希特勒?”亚佐夫心平气和的问了一句。
  “我一直以为你会赞同使用战争的手段,亚佐夫同志。”既然连军政高层都不愿意用战争的手段了,亚纳耶夫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但他心中还是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既然不同意用战争的手段,那么波罗的海三国分家也会成为既定的事实。之后加盟国的连锁反应恐怕……更让人接受不了。”
  “而且爱沙尼亚油页岩的储量高达150亿吨,年产3500万吨,占原苏联油页岩总产量的80%,再怎么看都是不能放弃的战略要地啊。”一提到资源亚纳耶夫就是双目放光的资本家嘴脸,能为苏维埃创造财富的资源,都是他不可或缺的东西。
  “与其千辛万苦的去维持一个战后的破败国家,不如趁他有一口气的时候压榨他的剩余价值,直到最后波罗的海三国不得不回头求我们帮忙。”亚佐夫笑呵呵的给亚纳耶夫提出了一个歹毒的建议,“那些我们援建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工业基础全部拆除,要么运回国内,要么就地销毁。让这些杂碎重新回到农耕文明的时代。”
  “光是这样还不够,西方为了对付我们还会给他们大量的经济援助,得从根源上彻底断了他们的念头。”一向很容易脑洞大开的亚纳耶夫很快就举一反三的想到了其他的对策,“拉脱维亚民族中有拉脱维亚族,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波兰族,立陶宛族。此外还有犹太族、爱沙尼亚族等民族。立陶宛民族中立陶宛族,波兰族,俄罗斯族,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拉脱维亚等民族。复杂的民族关系向来都是内战的导火索,群众只缺一个宣泄的缺口。”
  想到这里,亚纳耶夫微微一笑,“苏维埃拥有足够多的从地狱里搬回来的武器,我们可以半卖半送给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民,毕竟民主世界有权拿起枪保卫自己的安全。然后,在民主之春的照耀之下他们会发现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会比他们手中的选票重要得多。当然,对于那些宁为选票而亡,不为独裁之食而活的人,他们开心就好。而且加盟国一旦背叛苏维埃就要承担内战和政权颠覆的风险,他们都会慢慢思量一下。”
  “但是真要这么做?虽然说是暂时的妥协,但是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恐怕接下来加盟国都会出现跃跃欲试的想法。这种方法对付这三个国家还行,要是对上乌克兰,我们的重工业基地,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