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联1991-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赫尔佐克无力的摸着头,他已经被对方古板固执所折服。但是之前征求国防部长意见时对方会却回答尽量避免战争,因为要大规模的恢复后勤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按照对方的说法,我们拥有人数相近的士兵,更加庞大而空军队伍。对方只是一群拿着反坦克和反导弹组成的乌龙之众,我们却并没有占据半点的上风。
  国防部长暗示赫尔佐克,真正想要打赢对手,内阁就不应该对军队指手画脚,到底现在军队无论怎么看,都更像是表演的仪仗队,而不是德意志的军人。
  他把国防部长说的话一五一十全告诉了科尔,然而得到对方的回答却是他们这群暴徒没有资格代表德国人民的利益。
  仁慈,爱和平等,才是成为优秀德国总理的必备因素。所谓的仇恨与大民族主义只是维持人民团结的口号,经济面临的崩溃不是屠杀幕斯林就能解救的问题。
  这种靠扩散人性阴暗面的做法,迟早会将过他们带入毁灭的疯狂中。
  起码科尔是这样固执的认为。
  “科尔总理,你应该醒悟了。”
  他的眼神里满是悲伤,将德国践踏到这一步是联邦德国放下最大的错误。而科尔依旧无声无息的坐在另一张审判的电椅上,时不时展现出偏执的疯狂。
  当赫尔佐克与克伦茨面对面的交谈之后,才发现他们的情报是多么片面。主流媒体只是将他们想看到的部分内容表达出来。
  但实际上克伦茨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可怕得多。
  “其实我们输了,从一开始就没有赢过。曾经我们亲手建立了秩序,如今人民已经不满足于难民继续挤压生存空间,德国已经没有多少苟延残喘的时刻,从虚无的命令中解放出来,德国人民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他们不再执着于仁慈,而是需要发泄日积月累的憎恨。克伦茨为他们提供了宣泄的阀门。”
  政治,人心上都是一盘散沙的国家一开始还能考经济维持,但在金融海峡中这种模式就不攻自破,要么学着希特勒发动掠夺战争以满足国内越来越强的吞噬,最终将自己反噬。
  科尔终于意识到,傲慢与偏见毁掉了胜利的曙光。
  媒体的赞扬让他的灵魂迷失在路上……
  “醒醒吧,虽然他们夸大其词,但是德意志绝大多数人都在反对我们的做法。我们真的孤立无援了……”
  科尔原本强壮的身躯瞬间伛偻下去,在赫尔佐克刺激下,无数在恍惚中的记忆汹涌的淹没了他的意识。他就那么突然僵硬在作为上,像是剥夺了灵魂的人偶。
  在赫尔佐克停止说话后,恢复了寂静无声,他心底有些发毛的注视着歇斯底里之后的德国总理。
  这对他来讲,打击太大了。
  赫尔佐克注视着面前没有生气的人偶,鼓起勇气小声的询问,“科尔总理?”


第八百三十九章 党国亡了
  德意志民主共和军第一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坦克团已经往勃兰登堡的方向前进。第八摩托化步兵师已经在博伊岑堡和察伦廷严阵以待。根据联邦国防军前线人员的反馈,在苏联的眷顾之下,德意志正在大规模的集结军事力量,来给联邦国防军施压,反对这次的竞选阴谋论。证据确凿的情况加上联邦德国闪烁其词的辩论彻底的激怒了乔尼什基斯。
  而且他们还强调,在新总理选出来之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军必须被解散,编入邦联军队之中。但乔尼什基斯的强硬发言让也让这群小人感到棘手。
  “我们绝对不允许让一群操纵选举的政客掌控这个国家,更不会缴械投降。”
  乔尼什基斯向外界宣布绝对不会向卑劣无耻的欺骗者妥协,赌上一切也要阻止左翼圣母的上台。政客卑劣的手段在原本的大框架内还有使用。但是遇上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这种贯彻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外挂却无可奈何。他们是党指挥枪,强悍的军事实力能够将德国再一次带到分裂的危机边缘。
  想想一群被苏联调教之后,喊着为了德意志而乌拉冲锋的东德人民军队,就令人毛骨悚然。如果背后有苏军的支持加上美国人见死不救的话,别说马格德堡,估计波恩他们也保不住。拿着伏特加的毛熊一路平推到荷兰与比利时边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们不想体验1945年被人从1942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反推过来的耻辱。最后的结局无非是东西德局势的重现,德意志邦联的再临,联邦德国不希望成为第二个倒霉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苏联驻柏林大使最后一次出入总理府,是为了寻求苏联的政治帮助。
  “联邦德国已经到将近崩溃的边缘,外界只需要施加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便不攻自破。德国的复兴终究会成为可笑的谎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施压让克伦茨重新见到的曙光,不然他也不会不辞辛苦的跑到这里寻求帮助。
  “我们希望苏联能够成为阻断联邦政府的最后一道屏障。大选必须重新开始,联邦政府要为他们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克伦茨用最后的屏障来形容事态的严重性,也是为了让莫斯科尽快意识到这个问题。
  联邦德国已经行将就木,摇摇欲坠的危楼已经经不起施压,可能在下一刻坍塌殆尽。
  是时候添上最后一把柴火了。
  落井下石的不仅有苏联,克伦茨甚至将马里奥也带进局,这是在危险的钢丝上做出跳舞动作。结局将变得难以控制。
  美国人则非常希望能够送科尔老朋友最后一程。尽管科尔一再强调,如果失去的德国,美国在北约军事一体化问题上将岌岌可危。因为德国是阻拦苏联前进的最终屏障。除了游而不击的法国之外,谁还能担任起这个重任?
  民主复兴党统领德国之后,绝对会采取苏德合作的方式,到时候北约军事一体化也将受到不小规模的冲击,一场没有欧洲大国坐镇的组织只能成为苏联吊打的可悲角色。
  如果德国变天,北约东扩的计划将会受损。你们几十年来的遏制成果以及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德国没了,美国就是自掘坟墓!我们倒台了,你们会后悔的。
  不过想方设法要在经济上搞垮欧盟的美国却不这么想。而且之前克伦茨就曾表示即使是欧盟解体,北约也不会解散。尽管他之前的身份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德国的战略问题上,他跟立场一致。
  克伦茨用法德联盟抵抗苏联的想法,巧妙的避开了自己准备与苏联结盟的野心。而且他表示将重整德国军事武装力量的想法让马里奥非常的欣慰。要知道这几年科尔裁军裁的几乎将整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都搭了进去。现在的德国如果不是靠北约部队的支撑,地面部队想单挑东德人民共和军都难上加难。
  白宫在商量了几天之后给出的答复让科尔感到绝望。
  秉持着主权高于人权的决定,美国将不支持任何一派。德国人的问题交给德国人解决,美国绝对不会干预盟友内部事务。民意上一路高歌前进的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和衰落式微的联邦政府都不干涉。
  科尔傻眼了,整个联邦德国都傻眼。
  一个厚颜无耻的联合国流氓居然说起主权高于人权的话,完全将不要脸的准则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连美国都不干预的话,那么联邦德国就彻底的完蛋了。而且美国嘴上说不干涉他国内政,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东德民主复兴党,你们大胆的干吧。我就当做没看见。
  从二战之后维持了几十年之久的国家终于在激烈的改革口号中不复存在。
  苏修和美帝要让自己灭亡,内部人民的崛起也让科尔看不到半点的希望。四面楚歌的科尔算体会当年蒋公奔逃台湾时的心情。
  满脸忧伤的望向不再属于自己的国家。
  我的……党国……亡了……
  最终在柏林方面的施压下,他们终于妥协了。承认重新选举。同时国会议员都在内心由衷的诅咒联邦德国高层做出的愚蠢决定。如果不是他们的草率也就不会酿成现在的尴尬的局面。不过就算是科尔也不会想到自己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居然会引来全盘皆输的局面。
  科尔也没有料到早已干预的克格勃部门会这么快找到他们没来得及销毁的证据,简直为德国的政治丑闻提供了第一手的证据。
  大选重新选举。
  然而候选人却只剩下克伦茨一个人。
  联邦德国派系溃不成军,见风使舵的政客已经向克伦茨方向靠拢。即便社会民主党想选出一位能够代替调查中的拉方丹人选,但无论是谁,都不及这位老牌政客的资历。临时推选上去也是被对方吊打的节奏。
  克伦茨上台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八百四十章 共和国,我回来了
  因为大选出人意料的结局翻转,克伦茨成为唯一的总理候选人。他并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因为已经没有候选人的呼声和选票能够高过自己,社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已经拦在了骨子里,民众的眼中,在东西德以大一统前提上成立的执政党,更有机会带领德国摆脱困境。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克伦茨的当选表示不满,但已经没有人敢站在德国未来领导人面前螳臂当车了,蠢货都能看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成为未来执政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硬是要阻拦克伦茨前进的人最后只会被碾压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当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成为了执政党,乔尼什基斯自然而然的担任了国会议长的职位,那些被驱逐到波恩的议员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能够重新踏上柏林这片土地,并且在有生之年再度入驻国会大厦。
  台上已经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期待克伦茨会为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改变。如果不是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建立,背负着前共产党国家领导人身份的克伦茨永远不可能踏入柏林总理府,因为这是政治正确。就像罗曼诺夫姓氏的人不可能成为苏维埃最高领导人同一个道理。
  “准备好面对德国人民了吗?”
  克伦茨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西服的袖子,这是自从1990年以来,第一次站到了德国的政治舞台。
  他早已熟悉各种大场合,演讲对于克伦茨而言只是正常发挥而已。
  “克伦茨总理,可以上场了。”
  保卫局人员推开门,向克伦茨说道。
  为了防止刺杀事件再度发生,这次保卫局所有人员都动用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人。
  “好。”
  这是克伦茨在1989年之后第二次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意气风发的站在宣讲台上,进行就职演讲。他走向讲台,步履坚定,表情沉稳,站在聚光灯汇聚的位置上。
  全场明亮的光线都集中在他容光焕发的脸上,观众的表情隐藏在灰暗的角落里。
  他是唯一的主角。
  反对派口中咬牙切齿的“窃国贼”。
  德国民众眼中的德意志救星。
  终于在这么多年之后,他又重新的站在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重归权利顶峰的克伦茨微微一下笑,缓缓开口说道,“我在此郑重的向全德意志的民众宣誓,我将把捍卫国家的利益还有人民的权益,全心全意的为德意志而忠诚职守,永远视为我最为神圣而至上的这样一个职责,我不会辜负我们德意志民众几百万人对我的这样一份厚爱和期待。我将用我毕生的精力去捍卫德意志、服务人民而努力。”
  在挑剔的政治评论家眼中,克伦茨的第一段显得平庸而索然无味。甚至有人带着偏见的嘲笑,克伦茨根本就不懂西方政治的规则。
  “我们在一起经历很多,我们共同走过特别困难的那一段历史,德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我从来不会回避,因为正是由于这些困难。我们所有的这些人变得更加的团结,我们永远是站在一起,那么现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想说这都是我们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我非常想感谢所有的人,所有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更好而做出贡献的人们。”
  本来他们希望克伦茨能够像之前演讲一样的语出惊人,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方式来进行演讲。
  毕竟在政治上,保守主义能够延续相当的稳定,而政治浪漫主义的激进派往往把整个国家带入不可预测的深渊。
  “我们在未来的六年当中,我将会继续的把捍卫国家权益、人民权益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任务。那么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这一项目标是离不开大家所有人的通力合作和努力的,我们一直想把重振德意志的雄风,让德意志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我们也要捍卫德意志的民主,扩大人权的自由还有经济的自由,我们德意志是一个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它是多民族的有多宗教信仰,所以我想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捍卫这个国家的凝聚力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