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情阴晴不定。良久,他才低声说道,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邪归逆思索了一下,恨恨地说道,本来可以请舅舅弥加帮忙,但他被大帅钳制在东部鲜卑,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大帅,所以我们想找帮手都找不到。不象拓跋锋,他还有东羌人和匈奴人可以相助,就算受损巨大也还有翻身的机会。
  魁头忽然凑到邪归逆耳边,压低声音问道:“我们可以信任大帅吗?”
  邪归逆摇头,神色坚决地说道:“母亲说过,鲜卑人最不能信任的就是大帅。母亲的话绝对没有错。如果他值得我们信任,他为什么要和拓跋锋商定十年之约?鲜卑大王是什么人?难道是他中部鲜卑的小帅吗?这说明什么?说明母亲的话绝对没错。父亲怎么会死?大帅既然算无遗策,怎么会让父亲去死?父亲怎么会有他这么个生死兄弟?大帅不值得我们信任。大帅就象父亲说的那样,他心里只有鲜卑国,没有弹汗山,没有大王,更没有我们这些檀石槐的子孙。”
  魁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好像决定了一件什么事,“你还记得射墨赐吗?”
  邪归逆骇然心惊。
  ****
  大战第五天清晨,五里亭。
  张燕突然听说拓跋锋撤军赶向了积云岭,立即知道黄巾军的意图已经被鲜卑人识破,他们要撤回雁门关了。张燕毫不犹豫地命令三万大军丢掉一切辎重,立即启程追敌。
  “带上弩车,一定要带上弩车。”
  黄庭迟疑了一下,问道:“大人,进了雁鸣岭,驰道蜿蜒崎岖,带上弩车会耽误大军行进的速度,是不是不要带了?”
  “一定要带。”张燕说道,“鲜卑人集中在驰道上,那就是活靶子,有多少射死多少。命令各部士卒,用巨型矛做抬杆,抬着弩车随军前进,把所有弩箭全部带上。”
  黄巾军闻鼓而动,迅速集结。王当所部五千人一马当先,率先急速跑向积云岭。
  大战第五天,积云岭。
  魁头集结了一万三千大军,在朝阳升起的时候,向积云岭发起了猛攻。邪归逆前天带着一万人攻打,结果打了一天,损失了两千人马。今天,他吸取了教训,命令两个小帅各带两千士卒沿着驰道两侧的山林进攻,先把埋伏在山林里的黄巾军弓箭手给杀散,同时,他指挥铁骑以五百人为一队,轮流齐射,轮流冲杀。鲜卑铁骑由于攻击队形又小又密,轮流攻击的速度又非常快,结果把黄巾军打得措手不及,阻击阵地丢了一个又一个。
  指挥阻击的李尧浑身浴血,誓死不退。那天他给杨凤骂惨了,憋了一肚子气。心想老子就是战死了,也不能给你骂中了当真做个胆小鬼。武功高强的小婢女弃天为了保护他身中数箭,要不是铁甲下还有铁板,李尧的这个小婢女就被射死了。不过,小帅杨震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他在带领士卒反扑的时候,被鲜卑的战马撞进了驰道边的树林里,虽然浓密的树枝救了他一命,但他肋骨断了好几根,昏迷不醒,直到中午战事稍歇的时候,才被士卒们找到救了回去。
  中午的时候,李尧撤退不及,被鲜卑人的长矛刺中了大腿,鲜血就象喷泉一样射了出来。李尧痛得破口大骂,连滚带爬好不容易逃了回去。他找杨凤要援兵,说支持不住了,正面战场只有六七千人了,再不发援兵就完了。杨凤回答得更简单,什么时候全部打完了什么时候再说,援兵没有。李尧气得跛着一只脚把杨凤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遍,但骂归骂,仗还要打。他一手拿根长矛做拐杖,一手拿着战刀继续带着士卒奋勇冲杀,“兄弟们,不要指望援兵了,我们拼吧,拼完了为止。”
  北面战场打得激烈,南面战场打得就是惨烈了。
  拓跋锋和落置鞬落罗集结了两万八千大军进攻积云岭。落置鞬落罗前天猛攻一天,也损失了将近两千人,今天他和邪归逆选择了同样的攻击办法,只不过他派了更多的士卒从两侧山林攻击前进。负责在驰道上阻击的黄巾军因为缺少两翼弓箭的支持,死伤惨重。
  到下午的时候,梁百武和唐放伤痕累累地被抬到了山岭上,一万多黄巾军被彻底打散了,没死的都逃到附近山岭里去了,鲜卑人的攻击太可怕了,根本挡不住。杨凤冲两人拍拍手,大声赞道:“好,好样的。”随即他带着两万黄巾军精锐对上了鲜卑铁骑。鲜卑人顿时觉得就像撞到了铁板上一样,寸步难进。
  此时,鲜卑人密密麻麻地挤在积云岭两端近十里长的驰道上,许多铁骑士卒都是轮流上阵攻击几次了。积云岭上两里长,五百步宽的战场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北面的阻击也被打散了,李尧被几个黄巾士卒连拖带拽拉到附近树林里去了。他虽然一心要求死,但士卒们好心好意,把他捆起来抬着跑了。
  杨凤的主力两面受敌,岌岌可危。杨凤夷然不惧,大声命令点燃山岭上的火堆。
  在山中埋伏了好几天的黄巾将士们看到出击的信号,个个吼声如雷,士气如虹。他们顺着驰道两侧的山峦狂奔而出,一时间,积云岭上,惊雷阵阵。
  彭烈带着两万人攻击积云岭北面魁头的大军。雷传带着两万人攻击积云岭南面拓跋锋和落置鞬落罗的大军。这四万人虽然是屯田兵,但此时杀出,对鲜卑人的心理冲击和震骇那是相当惊人的。看到满山遍野的黄巾军,要说心里不怕,那是假话。黄巾军,到处都是黄巾军,杀不尽杀不绝的黄巾军。
  拓跋锋瞠目结舌。此时,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这次出关攻击晋阳实在是太冒失了,自己的确是中了汉人的奸计,不承认都不行。汉人放弃雁门关,诱敌深入,步步设计,早就算计好了要击败自己,可惜,自己直到现在才明白过来。但他有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汉人的战将皇甫嵩、朱俊、豹子,个个只用几万人就能击败几十万黄巾军,为什么自己和几万鲜卑铁骑却不行,还反而被十几万黄巾军给算计了,给打败了。他不服气,他真的不服气,为什么会这样?
  突然,远处的鲜卑人大乱,恐怖的叫喊声让人毛骨悚然,好象天地都要塌了一样,无数的鲜卑铁骑慌不择路,纵马狂奔。弩炮的吼声随之响了起来,此起彼伏,震撼山野。张燕带着三万黄巾军追杀而来。
  鲜卑人拼命了,积云岭上的厮杀声已经被恐惧疯狂的吼叫声彻底淹没了,几万人纠缠在几里长的驰道上,杀得如醉如痴,全然忘记了身在何处,只知道杀,往前杀。
  黄巾军被鲜卑人杀得眼珠子都红了,不要说退,就连性命都不要了。杨凤杀得晕头转向,逮到人就砍,根本不管是敌是友,先砍几刀再说。徐荣连挡了杨凤三刀,才把杨凤握刀的手抓住了。
  “命令撤退。”
  杨凤没听到,还在摇摇晃晃地找人去砍。徐荣又说了一遍,杨凤劈头就是一刀,“谁说撤退,老子剁了谁。”
  徐荣说:“再打下去,这岭上的两万黄巾军就没了。现在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撤了,无须再战。”
  杨凤说:“没了就没了,这都是我的兄弟,我说了算。”接着他举刀狂呼:“战死为止,绝不后退。”
  徐荣气得一把抱住他,凑到他耳边大声叫道,“你把拓跋锋杀死了,鲜卑将来还乱个屁啊。魁头知道你把他杀死了,还不高兴地狂奔而逃。”
  杨凤这才清醒了一点,指着远处说道:“战鼓兵,金锣兵都去砍人了,要鸣锣撤退,你自己去敲,被人砍死了可不要怪我。”说完返身就冲进了激战的人群,一边挥刀乱砍,还一边狂叫,“快砍,快砍,等一下就砍不到了。”
  徐荣狠命地敲起了金锣。
  还真有杀红了眼的黄巾军士卒跑来杀他,要不是徐荣的亲卫兵拼死拦住,徐荣说不定真被愤怒的黄巾军士卒乱枪戳死了。
  黄巾军渐渐让出了积云岭,鲜卑人如释重负,呼啸而去。
  残阳如血。
  黑夜来临,积云岭上燃起了一堆堆的大火,绵延十里不绝。
  黄巾军士卒有的精疲力竭地躺在战场上,有的兴奋地跑来跑去大喊大叫。几万民夫从山里走出来,开始打扫战场。
  徐荣、张燕、杨凤、张白骑几人聚到一起,几双手激动地握到了一起,其中的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尽涌心头。
  “赢了,这一仗我们总算赢了。”徐荣颤抖着嗓音,眼含泪花,“黄巾军从此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张燕泪水滚落,哽咽无语。
  深夜,初步战报呈送了上来。黄巾军从攻占积云岭开始,到今天黄昏主动放走鲜卑人为止,总共杀敌一万三千人,黄巾军折损三万八千人。
  徐荣非常满意地笑道:“雁门关一战,我们总共杀敌六万八千多人,黄巾军的损失加上雁门关将士的损失大约十二万人。此仗打完,黄巾军将无敌于天下了。”
  杨凤大笑道:“等将军大人回来,我和他再打一仗,一定能把他打败。”
  徐荣笑道:“栖之,这个机会你是没有了,下辈子吧。”
  ****
  大战第六天,雁门关。
  慕容风在雁门关外和拓跋锋,落置鞬落罗谈了大约一个多时辰,然后拓跋锋面无表情地带着仅存的一万五千名士卒连夜出关,回自己的北部鲜卑去了。
  第二天上午,魁头、慕容风,落置鞬落罗带着一万多残兵开始了返回草原的行程。
  慕容风驻马回首望着雁门关,久久无语。
  中午,徐荣、张燕、杨凤带着大军进驻雁门关,巨大的汉字大纛在雁门关上空高高飘扬。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九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
  六月下,雁门关。
  雁门关大战结束三天后,徐荣、张燕决定带着黄巾军主力返回晋阳。
  北疆的险恶形势并没有因为雁门关大捷而得到任何改善,但徐荣和张燕都清楚,整个北疆的被动局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他们不知道;北疆的被动局面何时会得到彻底扭转,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只有等待,耐心地等待。
  由于雁门郡太守郭蕴受伤,前来支援雁门关的河内郡武猛都尉丁原也受伤了,所以徐荣和张燕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小帅王当带着一万黄巾军精锐,一百台弩车驻守句注要塞。
  徐荣接着向黄巾军各部首领提议,雁门关大战后所剩下的五万屯田兵应该全部转为黄巾军主力。张燕和杨凤大喜,他们当然愿意了,但朝廷会不会答应?尤其这次他们战胜了鲜卑人,杀敌数万,其强悍的实力一定会震撼朝野,让朝廷内外惶恐不安。徐荣笑道:“陛下不会不答应。这个时候,陛下除了指望你们黄巾军镇守并州还能指望谁?难道就指望我一个空空如也的镇北将军府吗?”
  “但朝廷的现状你们也知道,大司农府给我们的粮饷基本上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现在整个北疆军队的粮饷全靠镇北将军府的一点老底子在撑着,能不能撑到十月谷物成熟很难说。”徐荣接着说道,“所以,我希望飞燕和栖之能理解镇北将军府的难处。除了王当这一万人马以外,其他八万人的军饷暂时只发一半,另外一半用屯田所得的谷物相抵,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杨凤心里立即就有点不高兴,但他脸上还是勉强挤出了几丝笑容问道:“大人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徐荣解释道:“此次参加大战的十三万屯田兵都是从河东抽调,损失了大约八万人。阵亡了这么多将士,河东的那几十万亩田地仅靠剩下的七万屯田兵耕种是忙不过来的。”
  张燕说道:“这么说,徐大人的意思是把黄巾军的主力全部送到河东去屯田了?”
  徐荣点点头,为难地说道:“我们马上要给在大战中阵亡的十二万将士下发抚恤。朝廷是没钱,天子也会说先欠着,但我们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让将士们寒心的。这笔抚恤镇北将军府无论如何都要在三个月内全部下发完毕。因此……”
  杨凤脸上一红,顿时感到很羞愧。他激动地说道:“大人,我们活着的人可以暂时不发军饷。”
  徐荣摇摇手,坚决地说道:“这更不行。我们可以不拿,但士卒们不能不拿,这是将军大人的原则,也是我们镇北将军府的原则,没有人可以私自违背。他们不但要拿,而且还要拿更多,因为今天的并州能够完好无损,是靠他们一刀一刀砍出来的。所以,我的意思是让黄巾主力去屯田,谷物丰收后,除掉上缴的,都是他们个人的,以此来补足士卒们的军饷。这样,士卒们军饷也拿了,粮食也种了,闲暇之余还可以训练,一举多得。”
  张燕高兴地说道:“大人说错了,不是补足,而是多拿了许多,将士们一定很感激大人。”
  徐荣笑笑,望着杨凤说道:“八万黄巾军主力到了河东,我就要把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