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英雄-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大空中投入势在必行,万幸的是,空军的动员工作进行得更早。

    到二零一三年初,除了F…22A的生产线早已开始全速运转。以每月数十架的速度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外,美国还重启了B…2A的生产线,以二十四亿美元的单价从诺思罗普公司采购了数十架,将B…2A机群的规模扩大了三倍。F…22A的多用途改进型,也就是与F…15E类似的FB…22的设计工作也已完成,即将投产。F…35系列战斗机的量产工作已经安排下去,空军的F…35A最先量产,然后是海军的F…35C与陆战队的F…35B,第一批F…35A将在第二季度服役。

    不说其他的,大批F…22A服役,美国空军的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除了负责制空作战任务之外。在中国空军无力发起全面反击的情况下,F…22A还担负起了对地打击任务,凭借其优异的隐身能力,执行一些高难度的轰炸任务,比如对付中国空军的远程防空系统。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的动作就没有这么大了。

    除了等待F…35C服役取代F/A…18C/D之外,美国海军没有其他军机采购计划。只是在战争期间,为了提高海军航空兵的出动效率,美国海军与空军合用岸上基地,将部分舰载航空兵部署在陆地上。

    在东北方向上,因为黄海过于狭窄,绝大部分海域都的中国陆军远程炮兵与弹道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美国海军很少派遣舰队进入黄海北部海域,也就无法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多少支援,最多只能在上千公里之外,用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

    针对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帕特里奇能做的就是将部分部署在东南方向上的空中力量调过来,加强空中打击与空中封锁,用轰炸来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显然,这也很不靠谱。

    虽然轰炸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也不小,中国的军火工厂全速运转,也只能保证主力集团军达到基本配制,绝大部分新编集团军与所有民兵纵队都没有重装备,是纯粹的步兵,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最大资源就是人力,充足的人力让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战斗力。

    事实证明,美军的轰炸行动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

    特别是在战线后方,轰炸能够瘫痪公路与铁路,却挡不住人的脚步。在罗耀武动员了数百万军民,用肩挑背扛的原始方法把物资送上前线的情况下,美军的轰炸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归根结底,轰炸起不了作用,还是得增兵。

    美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及时到达,韩国又没办法继续扩大动员规模,甚至连已有的部队也不愿意渡过鸭绿江。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

    可是,能向东北出兵的还有谁呢?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九十一章 最后通牒

    第九十一章 最后通牒

    D集团军覆灭的消息传出。韩国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一月十三日,全球各国的主要电视台与报纸都重点报道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而且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都有一个类似的重点,即中国军队在退守本土之后,几场会战打下来是越打越顺手,美韩联军却是节节败退。

    暂且不说这些报道是否客观公正,舆论导向说明,中国军队正在逐步扭转不利局面。

    当然,客观的讲,战场局势没有这么乐观。

    虽然在这场会战中,中国军队的损失并不大,几个主力集团军中,除了第十五集团军的减员率较大之外,其他几个集团军的伤亡都不是很严重,六个主力集团军的平均减员率还不到一成,但是打完这一仗,罗耀武手里的作战物资也被用得一干二净,后方补给也很难在短期内到达。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很难再次发动类似的大规模会战。

    说得不客气一点,就算到了二月份,罗耀武也难以筹集到足够发动一轮大规模进攻的作战物资。

    没有物资。就没办法打下去,更谈不上扭转败局。

    与之相反,美韩联军的作战物资却在源源不断的送到丹东与庄河。仅在一月上旬,美军就向东北前线运送了五万吨面粉,而同一时期,中国军队送到前线的粮食只有一万吨,仅够前线作战部队消耗一个月。

    拖下去的话,下一次抢先发起进攻的肯定不是中国军队。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韩国被打怕了。

    两次会战,韩军折损四十多万人马,算上之前损失的兵力,仅在中国军队手里,韩国就损失了相当于战前人口百分之一的人员。

    一百个韩国人,就有一个在战场上被中国军队歼灭。

    这个比例,也太吓人了。

    要知道,一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关系网络是在四百人左右。也就是说,每一个韩国人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四个亲朋好友。

    对韩国社会来说,这个打击确实不小。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韩国的征兵工作。

    C集团军覆灭之后,韩国的征兵工作就遇到了困难,一些有点基础的家庭都想方设法的让正在兵役期的子女逃到外地,再有点钱的话,则想办法出国。D集团军完蛋之后,就连没有基础的普通家庭也在想办法让家人逃避兵役,而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家族还在设法让自己的族人从军队里退出来,或者想法呆在后方。

    招不到兵,就没办法扩大军队规模。也就没办法增加军事投入。

    有意思的是,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前,韩国的失业率还高达百分之十四,军队征兵根本不成问题。

    一月十三日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台湾当局公开表示,不会出兵东北。

    虽然在这份声明中,台湾当局声称,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会容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领土,在必要的时候,“中华民国”会接管占领区,但是在声明最后,台湾当局表示,受东南战局影响,无力出兵东北。

    做得更绝的是,台湾当局甚至以战事未定,拒绝向东北的美韩占领区派遣行政官员。

    显然,台湾不想卷入东北方向上的战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台湾就那么大个地方,只有两千多万人。组建一百五十个旅的地面部队已经非常吃力了,哪还有力气去第二条战线上作战?

    加上美韩联军新败,东北战局扑朔迷离,台湾当局自然不肯淌这潭浑水。

    搞到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向日本施压。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奥康纳就在当地时间十三日上午召见了日本大使,向日本当局摊牌。

    要参战就早点,不然就别提参战的事了。

    也就是说,奥康纳向日本下了最后通牒。再拖下去,别说美国走不到干路,日本也别想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

    事实上,日本当局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台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就做出了参战决定,而且知道美国不会让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轻易结束,所以在二零一二年八月初,日本就开始进行秘密战争动员,包括让主要的军火厂重新开启装备生产线,招募适龄退役军人与新兵,扩充各个师团,并且将主要师团的编制提升一级等等。

    之所以说是秘密动员,是因为日本没有战争动员的资格,甚至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

    美国下达最后通牒之前,日本刚刚进行了全民公决,有接近九成的日本公民投票,超过七成赞成修改宪法,组建正规军。

    也就是说,修宪的全民公决已经完成。

    剩下的,就是由日本众议院的议员对修宪的具体事项进行投票表决。过了这一关。在经最高法院审定,日本宪法就将修改,日本的三军自卫队也将正式升级为国防军,日本也将由此成为主权国家。

    显然,最后两关实际上都是走过场。

    一切顺利的话,别说一个月,半个月就能搞定。

    因为提前进行了动员,所以日本军队的规模已经得到扩充。

    到二零一三年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在原有部队的基础上新建了十个师团,而且扩军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最终目的是组建一支拥有四十个师团、八十万官兵的地面部队。

    空中自卫队的兵力扩充了大约一倍,作战飞机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其中包括从美国引进的数十架F…22J,以及两百多架重启生产线之后,按照新的战术标准、增强了对地打击能力的F…2B战斗机。

    海上自卫队的兵力也扩充了大约一倍,虽然新建造的战舰就那么几艘,而且都是在战前就已动工建造,但是日本战舰的服役周期本来就很短,大部分退役战舰均封存处理,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队规模也扩大了不少。

    关键还是日本国民的心态。

    与美国一样,在参战之前,日本当局想方设法的抹黑中国。不但把中国说成了破坏世界和平的邪恶国家,还称其对日本的生存构成了致命威胁。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中国摧毁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卫星,其中也包括日本的卫星。

    如同大洋对岸的美国人一样,日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并且感受到了战争威胁。

    加上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宣传,日本国民的战争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

    再说了,美国都准备大打出手,而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小跟班,内外政策都向美国看齐。

    大哥都上去了,小弟还能呆在后面吗?

    修宪公决。可以说是日本国民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的直接写照。

    只不过,日本政客的野心更大。

    如果说美国的目的是推翻中国政权,消灭最具实力的潜在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那么日本的目的就是取代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小霸主。

    至于要不要取代美国,那就不得而知了。

    显然,美国不大可能轻易答应日本的这个要求。

    好不容易打垮了中国,如果让日本崛起,那不等于白干了?

    要知道,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偷袭珍珠港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那个年代,中国还是美国的盟友呢。

    如此一来,日本就得隐忍,等到美国实在扛不住了,再提出条件。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忍术”确实发挥得淋漓尽致。

    忍到二零一三年初,随着韩军两大集团军覆灭,日本政客看到了出手的机会。

    美国总统奥康纳下了最后通牒之后,日本首相进藤加一立即派遣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商讨出兵事宜。

    一月十四日,这个被称为日本外务女强人的外交大臣当着奥康纳的面,提出了日本参战的要求。

    前几项还没有什么,都是与军事援助有关,毕竟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技术。

    关键在最后两项上。

    一是美国得放开关键物资的出口管制,向日本出售石油与稀土等战略资源,并且保证产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能够安全运抵日本。为此,日本可以以国际价格购买,并且用冻结的中国国有资产做抵押。

    铁矿石没有问题,那是澳大利亚的事,而且没有了中国市场,澳大利亚的几家矿产企业正在寻找下家呢。只要日本出得起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关键还是石油与稀土。

    相对而言,稀土更加敏感。

    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与出口国,就连美国都从中国购买这些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战略资源。甚至将其囤积在国内,以备战时需求。问题是,美国本身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储备国,而且在中国疯狂开采数十年之后,美国的稀土储备量已经不比中国少多少了。

    随着日本无法从中国进口稀土,另外一个稀土储备大国俄罗斯又不大愿意卖给日本,就只能在美国身上想办法了。

    事实上,日本也在几十年间囤积了不少稀土,只是全都沉在了濑户内海的港湾里面,不想拿出来用。

    对于这个要求,奥康纳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道理也很简单,稀土是生产众多尖端武器装备的必要资源,没有这个东西,日本的军火企业就无法开工,日本储存的稀土最多只能在大规模战争中消耗一年,而这场战争还要打几年,恐怕谁也说不准。

    与之相比,日本的最后一个要求最为过分。

    这个要求与资源无关,至少与美国的资源无关,却更加敏感,也更加考验美国的政治底线。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九十二章 秘密协议

    第九十二章 秘密协议

    青木和惠子在华盛顿为日本参战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正是占领区的管理问题。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