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刚经释义-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照你的头脑:它一直都准备要执着于任何东西,它是多么地害怕未来和害怕改变。它想要使每一样东西都变得很稳定,它想要执着于每一样发生的事情。你很快乐,那么你就想要这个快乐继续保持下去,你会执着于它,但是当你一执着,你就将它粉碎了,它就不复存在了。

你碰上一个男人或女人,你坠入情网,然后你就执着,你想要这个爱永远停留。就在那个片刻,当你欲求那个爱必须永远停留,它就消失了,它就不复存在了。一切头脑的经验都好象闪电一样:它们来了又去。

佛陀说:你只要观照。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执着!你只要观照,注意:「头痛、头痛。」「爱、爱。」「美、美。」只要记下,那就够了。它是这么短暂的一个片刻,你无法做其它更多的事。只要记下和觉知。

觉知能够变成你的永恒,其它没有办法。

最后一件事,第九:佛陀说,将头脑的经验想成云、改变的形状、或流动。你注意看云,有时候云就好象一只象,然后它立刻开始改变,变成一只骆驼或一只马,以及其它很多东西。它一直在改变,它从来不是静止的,有很多形状形成,然后消失,但是你并不烦恼。云看起来象一只象或是象一只骆驼,那对你有什么关系?它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它只不过是一朵云。

头脑也是围绕在你意识周围的云。你的意识是天空,而头脑是云。有时候它是一朵愤怒的云,有时候它是一朵爱的云,有时候它是一朵贪婪的云,但这些都是同一个能量的不同形式。

不要选择,不要执着,如果你执着于大象形状的云朵,你将会痛苦。下一次你将会发觉大象不见了,然后你就会哭,但这是谁的责任?云必须负责吗?云只是遵循它的本性。你只要记住:云会改变,头脑也是一样。

从你内在的天空来看,让云飘浮,只要变成一个观照者,记住,云将会来了又去,你可以保持漠不关心。

佛陀给「漠不关心」很大的价值,他称之为「乌佩克夏」。保持漠不关心,没有关系。

有两个航天员,一男一女,去拜访火星,他们发现火星人非常好客,很热心地带他们到处逛。几天之后,那两个航天员决定向他们的主人提出一个比较具有压迫性的问题:「在火星上面生命是怎么繁殖的?」

火星人的领袖带航天员去到一个实验室,展示给他们知道说它是怎么做的。首先他量了一些白色的液体,将它放进一个试管里,然后很小心地洒一种棕色的粉末在上面,搅拌那个混合物,然后将它摆在一旁。他们告诉航天员说,九个月之后,这个混合物就会发展成一个新的火星人。

然后轮到火星人问说在地球上生命是怎么繁殖的。那两个航天员觉得有一点尴尬,最后还是凑足勇气来表演给他们看,他们开始作爱,但是在作爱当中,他们被火星人歇斯底里的笑声所打断了。

「那有什么好笑?」航天员问。

火星人的领袖回答:「那是我们在制造咖啡的方式。」

这一切都是形式,一个人不需要去担心这些形式。只要观照,将头脑想成

星星、看法的错误、或是一盏灯

一个虚假的表演、露珠、或泡沫

一个梦、一道闪电、或一朵云

一个人就是必须这样去看我们内在的制约

然后那个制约就会消失,你就变成没有制约,那个不受制约的就是「如是」、就是真理、就是真相。

现在让我们来看经文:

神圣的主问:「你认为如何?须菩提,如来有认为“达摩被我展现出来”吗?任何说“如来展现出达摩”的人,他所说的是虚假的,他经由抓住那个不存在的东西把我误传,为什么呢?」

「因为甚至连一点达摩都找不到、都抓不到,所以它被称为“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而且,须菩提,“自我同一”就是那个达摩,在它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它被称为“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透过自我的消失,以及存在、灵魂、或一个人等的全部消失而达到“自我同一」,那个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全然被知道成一切完整的达摩的全部。」

佛陀说:

「你认为如何?须菩提,如来有认为“达摩被我展现出来”吗?」

它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如来身上,因为它已经不再有一个人在里面。人格是头脑的一个形式,「我」的概念是云里面的一个形式。对一个如来而言,云已经消失了,只剩下无限的、纯粹的天空,没有「我」的概念会升起。

所以一个如来不能够说:「我展现了达摩。」首先,他不存在,再说,因为他已经消失了,所以他知道没有一个人存在。

比方说,你们今天晚上都睡着了,然后开始作梦。有人开始说梦话,有人开始呻吟,有人开始叫喊,有一个醒着的人,他会怎么想?他将会笑你,因为他知道梦只不过是梦,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有一个人在呻吟,有一个人在哭,有一个人在叫,或者有一个人非常狂喜,有一个人在笑——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假的。既没有任何笑的理由,也没有任何哭的理由,一切都是虚假的,人们在睡觉,他不会去安慰那个正在哭的人说:「不要哭。」他也不会因为有人在笑而觉得高兴,他知道他们在作梦。

那就是一个佛或一个如来的情况;一个已经知道他内在天空的人现在知道说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天空,但是每一个人都被云遮住,而那些云是虚假的、想象的。如果那些云是虚假的、想象的,那么就没有实质存在。

如来能够对谁展示达摩呢?没有人,只有纯粹的天空。当你消失,一切的存在就都消失了,那么就不再有分开的存在,一切都是「一」,没有师父,也没有门徒。

那就是为什么前几天我告诉过你们说这是一个游戏,我们在此演出的是一出大戏,它是一出古老的戏,已经演过很多次——由佛陀和他的弟子演出过,由基督和他的使徒演出过,由克里虚纳和他的门徒演出过,同样的戏在被演出。

从你那边来说,它是一件非常真实的事,从我这边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出戏。从你那边来说,成为门徒是一件严肃的事,从我这边来说,它既不是严肃的,也不是不严肃的,它只是一片云,我在此的整个努力就是要帮助你去看清说它只是一片云,它只是云里面的一个形状。。

你成道的那一天,你将会笑,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要被达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也没有什么东西要被达成,一切都从一开始就一直存在着,到最后也一直都存在,它一直都保持一样。

你认为在雨季期间当云层聚集时天空会改变吗?你认为在夏天当云消失的时候天空会改变吗?你认为天空会有任何改变吗?天空依然保持一样,只是云层来了又去。

世界也是如此,头脑也是如此。

佛陀说:

「你认为如何?须菩提,如来有认为“达摩被我展现出来”吗?任何说“如来展现出达摩”的人,他所说的是虚假的,他经由抓住那个不存在的东西把我误传。」

既没有你,也没有我,既没有师父,也没有门徒,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展示,一切都象它现在这样,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学。

「因为甚至连一点达摩都找不到,都抓不到,所以它被称为“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

佛陀说:所以我们称之为完美的成道。世界上有其它的宗教,它们的成道不能够被称为「完美的」。比方说,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概念——神、耶稣、和圣灵。它意味着在最终点仍然存在着三个区别、三个分隔,那意味着有一些云还被保留,有一些形式还被保留,有一些外在形式仍然被保留。世界仍然有一些在持续,头脑还没有完全被抛弃。

印度教的观念稍微好一点,只有两个被留下来:神和灵魂。比三个更好,但还是两个——二分性。所有的二分性都属于头脑。是头脑在将东西分开,是头脑在划定界线,所以这两个不可能是完美的成道。

在耆那教的观念里,只有一个被留下来——灵魂。这好多了,比基督教和印度教好多了。只有一个被留下来——灵魂。

但是佛陀说,那也不是完美的成道,因为你会想到一,你就会想到二、三、四和五。光是说「一」就足以将整列的束西都带进来。如果没有将「二」带进来,「一」无法被定义。

你说「一」是意味着什么?你必须说「不是二」,所以至少在定义上,那个「一」需要另外一个。「另外一个」会隐藏在某一个地方,它并没有完全消失。

如果我存在,那么你也会存在,它不可能完全消失。「我」需要「你」;就为了它本身单纯的存在,「你」是需要的。只有跟「你」成对,「我」才能够存在,它们是在一起的,「我——你」是一个实体。

所以佛陀说,「我」也必须消失。那么整个三位一体就消失了。在最终的经验里,既没有三个,也没有两个,也没有一个。它是纯粹的天空——空无、没有存在、没有实体。它是零,尚雅塔。那就是为什么佛陀说这是「……“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而且,须菩提,“自我同一”就是那个达摩,在它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它被称为“至高无上的、正确的、完美的成道”。透过自我的消失,以及存在、灵魂、或一个人等的全部消失而达到“自我同一”……」

所有的形式都消失了,因此天空跟它本身变成同一的。不会再有任何形式的产生和消失,不会再有任何改变和移动,所有的梦都消失了。

它是旱晨,太阳升起,一个人醒过来。有觉知,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我是觉知的。」有教导,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我是老师。」有一个途径,但几乎是没有途径的。有方法,但是不能够被称为方法。有师父和门徒,但是只有从门徒这边来看才有、从师父这边来看,一切都消失了。

「你认为如何?须菩提,如来有认为“众生被我解放而获得自由”吗?你不应该这样看,须菩提。为什么呢?如来并没有解放任何众生。」

「我使众生解放而获得自由」这个概念怎么可能在一个如来里面升起?首先,没有一个人是不自由的,所以,如果你问说:「佛陀是一个救世主吗?」佛陀将会说:「不是,我不是一个救世主,因为没有一个人需要被救,没有一个人可以被救。」自由是每一个人的本性。自由已经存在,它不需要被带来。一个人只需要去觉知到那个已经存在的,所以佛陀说:

「如来并没有解放任何众生。」

神圣的主在那个场合更进一步地教导下列的诗句:

「那些借着我的外形来看到我的人

以及那些借着声音来跟随我的人

他们所作的努力是错误的

那些人看不到我。」

如果你将佛陀看成形式,看成身体,那么你就错过了;如果你只听到佛陀的话语,而没有听到他的宁静,那么你就错过了;如果你只看到他的脸,而没有看到他内在的天空,那么你就错过了。

佛陀只对全然的宁静讲话。佛陀以形式存在只是为了要表达那个无形的。记住这个诗句,我也只能够告诉你同样的东西。

「那些借着我的外形来看到我的人

以及那些借着声音来跟随我的人

他们所作的努力是错误的

那些人看不到我。」

「一个人必须从达摩来看诸佛……」

从天空的观点,而不是从云的观点。

「一个人必须从达摩来看诸佛,由“达摩诸体”来引导他们,然而达摩真正的本性是看不出来的,没有人能够以一个客体来意识到它。」

这是用语言来说出那个不能够被说的。佛陀是在说:佛的引导来自哪里?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那永恒的,来自天空。佛只是一个通道,「那永恒的」透过他而漂流。

不要过份被他所使用的语言所占据,要听他的宁静,不要太顾虑到他所驻的身体,不要顾虑他所住的屋子,想想那个内在的「在」,想想他的本性,看得深人一点。

要如何在一个佛的身上看得深入一点?看一个佛看得深入唯一的方式并不是用睁开的眼睛,而是闭起眼睛。深入去看你自己就是深入去看一个佛的唯一方式。如果你熟悉于你自己内在的天空,你就会熟悉佛陀的,熟悉所有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的内在天空。进入到你自己的本性。

「任何说如来有去或回,站或坐或躺的人,他并不了解我所教导的意义。为什么呢?“如来”意味着一个没有去到任何地方,也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人,因此他才被称为如来或阿哈特——一个全然成道的人。」

当云来临,你认为天空有跑到什么地方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