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没听过关于陈宫的消息。
    所以就只能是另一个信息。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广宗之行
    另一个信息说的是。
    陈宫先帮曹操得到了兖州,所以被曹操视为心腹,但因为曹操的某些做法,得不到陈宫的认同。
    所以陈宫在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反叛曹操,勾结某些人,投靠了吕布。
    还引吕布来攻打兖州!
    赵风不清楚陈宫具体不认同曹操的什么做法。
    所以赵风也不太敢去招揽陈宫。
    怕到时候自己出去讨伐别人时,陈宫反叛自己,去投靠吕布,把吕布给引到并州,那就蛋疼了。
    吕布在兖州作战和在并州作战,那性质是不同的。
    因为吕布本就是并州人,手下一大部分士兵,也都是并州兵。
    就相当于本土作战和异地作战一样。
    赵风虽然是并州刺史,但却不是并州人士。
    而曹操正好与赵风相反,曹操既是兖州人士又是兖州刺史,与异地的吕布作战。
    都战斗的十分艰苦,差点就丢了兖州。
    赵风在并州和吕布作战,胜算根本不大。
    好谋士那么多,没必要弄个定时炸弹过来。
    第二天一早。
    大军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赵风唤来赵狗蛋:“赵狗蛋。”
    “你派人把这份书信,交给华雄。”
    “华雄目前应该在大谷关一带。”
    赵狗蛋接过竹简,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离去。
    赵云好奇道:“兄长怎么给华雄那厮送信呢?”
    “我们与华雄,应该没什么瓜葛吧。”
    赵风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道:“程昱没见着,陈宫不在东武阳。”
    “想要招揽的两人,一个都没见着。”
    “这不,打起了华雄的主意嘛!”
    赵云听了一愣:“这个,兄长想要华雄背叛董卓?”
    “这怎么可能嘛。”
    赵风嘿嘿一笑:“试试嘛,万一成功了呢?”
    “不说了,出发吧。”
    说完,就往绝尘走去,然后翻身上马。
    赵风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走向了千里追风白龙驹。
    大军行军了不到半个时辰。
    就在茌平成功渡河了。
    接着过柳城,经博平,在午时时,大军进入清河国灵县一带。
    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
    大军继续往巨鹿郡开拔,没有选择甘陵那条路,而是绕了一点远路,选择的绕路贝丘。
    在即将天黑时,赵风唤来赵云,向赵云询问道:“探马回来了没有?”
    “这里是何地?”
    “我们还有多久才会进入巨鹿郡?”
    赵云大声回道:“这里是界桥一带。”
    “过了界桥,就进入巨鹿郡了。”
    “界桥过去不远,就是广宗!”
    赵风思索了一下,大声道:“传令下去。”
    “大军停止前进。”
    “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说完,开始勒紧马缰,开始减缓速度。
    随着赵风军令的下达。
    全军速度都开始明显减速,然后到停止下来。
    接下来就是安营扎寨的事情。
    不过这事,已经不需要赵风去操心了。
    赵风的中军大帐,是最先弄好的。
    弄好后,赵风就走进了大帐。
    这时其他士兵的帐篷,还没完全弄完。
    赵风刚进大帐。
    赵云就跟着走了进来:“兄长。”
    “为何在这里安营扎寨?”
    “明明可以在赶一段路,过了界桥后,再安营扎寨的嘛。”
    赵风总不能说,这里日后会有一场,决定冀州归属的大战。
    自己想要在白天,仔细看看周围的环境,看看日后怎么插手这场战争吧。
    只好随意找了一个蹩脚的解释:“我之前看了地图。”
    “界桥过去,就是广宗。”
    “如今天色已晚。”
    “我们又不清楚广宗的情况,怎么能贸然率兵过桥。”
    “如果广宗在界桥对面设伏。”
    “因为天黑,视野不清,导致我们吃上大亏。”
    “岂不是太不明智了。”
    赵云哦了一声:“我出去忙了。”
    说完,就准备退出大帐。
    赵风赶紧说道:“帮我把周仓叫来。”
    赵云喏了一声,就直接走出了大帐。
    不一会。
    周仓走进大帐,一拱手:“见过主公!”
    “主公唤我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坐下聊。”
    等周仓跪坐下后。
    赵风继续开口道:“元福,前面就是广宗了。”
    “当年你们的天公将军张角,人公将军张梁,都是在这里被杀。”
    “也可以说,他们最后的落脚地,就是广宗了。”
    “既然地公将军张宝,都在下曲阳埋了宝藏。”
    “这广宗怎么说也应该有大量的宝贝,被掩埋在地下吧。”
    周仓一拱手:“启禀主公!”
    “这广宗地下埋有宝藏一事,民间早有传闻。”
    “这传闻的来源,就是原先的黄巾余部。”
    “很多人都来广宗挖掘过。”
    “就连广宗令也不例外。”
    “不过没人挖到宝藏。”
    “当然,也可能宝藏被人挖走了,只是被隐瞒了下来。”
    赵风点了点头:“那张角,真在广宗埋了宝藏?”
    “你能确定吗?”
    周仓摇了摇头:“不能确定。”
    “当时本来就分属不同的战场。”
    “我和张宝将军在下曲阳作战。”
    “对广宗之事,知之不详!”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明天如果派大军,到广宗掘地三尺,把宝藏挖出来。”
    “元福你以为如何?”
    周仓一拱手:“主公自己决定就好。”
    “不用询问属下。”
    赵风点了点头:“好吧。”
    “我在考虑一下。”
    “你去处理军务吧。”
    周仓走到大帐中间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翌日。
    赵风率领骑兵,安全过了界桥,然后来到广宗城下停了下来。
    因为没有事先派人通知。
    广宗守军,在看到不明大军过来时,就已经关闭了城门。
    赵风大量了一下广宗城墙。
    高约三丈半,差不多有四人高。
    也就是说,如果搭登云梯,梯子上要爬上四个人。
    城郭比酸枣要大上一圈,同样也比高邑大上一圈。
    赵风打量完,看向典韦道:“典韦。”
    “你嗓门大,你去城下告诉守军,我是并州刺史。”
    “叫广宗令出来谈话。”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策马往城下跑去。
    隔得老远。
    赵风都能听到典韦的声音‘城上守军听着。’
    ‘我们是并州刺史的军队,现在要返回并州。’
    ‘叫广宗令出来谈话!’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粮队遇险
    不一会,典韦就策马回来,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话喊完了。”
    “城上守将说,已经派人去通知广宗令了。”
    赵风笑道:“你嗓门大。”
    “你喊的话,我都听到了。”
    赵云、周仓,也跟着打趣了几下。
    众人闲聊了一刻钟。
    典韦伸手一指:“快看,广宗城门,开始打开了。”
    赵云笑道:“我们在这里,等了一刻钟。”
    “广宗令还是比较上心的,没让我们久等。”
    不到一炷香。
    广宗县令,就带着一众属官,跪到赵风身前,行了一揖,同声道:“见过赵刺史!”
    赵风伸手虚空一抬:“都起来说话。”
    跪着的众人,喏了一声,纷纷站了起来。
    赵风刚准备开口询问宝藏一事。
    广宗县令就率先开口道:“赵刺史,一定有事要询问下官吧。”
    赵风点了点头:“正是。”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赵刺史,肯定是询问自己部下之事。”
    “此事昨日才在巨鹿郡传开,没想到赵刺史消息如此灵通。”
    “原反贼张纯的余部,盘踞在瘿陶、杨氏一带,听闻赵刺史的部将运输大量粮食,要经过瘿陶。”
    “原反贼张纯的余部,已经放出话来,他们会率兵劫掠粮队!”
    赵风听了眉头深皱。
    自己本来想询问的是,关于道张角宝藏的事。
    结果广宗县令把张辽、田丰等人,会被张纯余部打劫的消息说了出来。
    也不知道广宗县令是故意这么说,还是田丰等人,真的遇到了麻烦。
    但那里怎么说也护送了六十万石粮食,比起不靠谱的宝藏,明显是田丰等人的周全更重要。
    赵风开口道:“把你知道的消息。”
    “详细告诉我。”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喏!”
    “消息说,赵刺史的部下,在经过南和时,反贼张纯的余部,就得到了那些军队护送了大量粮食的消息。”
    “昨天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巨鹿郡。”
    “从时间上来看。”
    “赵刺史的部下,今天应该已经离开了任县。”
    “后日就会途径瘿陶。”
    “如果反贼张纯的余部,提前出城拦截,可能明日就会出现战事!”
    听到这里,赵风叹了一口气:“这么说来。”
    “我们是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今天全速行军,大概可以赶到任县。”
    “只有这样,才能在明日发生战事前,和张辽、田丰等人汇合了。”
    周仓一拱手:“主公!”
    “正事要紧。”
    “宝藏之事,可以日后在说!”
    广宗县令接着行了一揖:“原来赵刺史是为了宝藏而来!”
    “下官不敢有所隐瞒。”
    “宝藏之事,绝对是子虚乌有的!”
    “这五年来,来广宗挖掘宝藏的人,络绎不绝。”
    “不但广宗百姓,就连临县的曲周百姓,安平国的经县百姓,一到农闲时期,就会过来挖掘。”
    “但从没听谁挖到过一个银饼。”
    “因为宝藏之事,导致广宗鱼蛇混杂,下官对此也是十分头疼。”
    “赵刺史如果不信,随便找一个百姓问问,就知道了!”
    赵风知道,如果连普通百姓都知道的事。
    基本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因为根本隐瞒不住。
    赵风点了点头:“此事我知道了。”
    “劳烦广宗令跑了一趟。”
    “广宗令请回吧!”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赵刺史召见,何谈麻烦?”
    “都是守将有眼不识泰山,关闭了城门。”
    “不然,下官应该请赵刺史进城一叙!”
    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然后一挥手:“全军出发!”
    说完,就率领大军,策马离去。
    河南尹,成皋临时相国府。
    李儒快步跑进相国府,行了一揖:“启禀相国!”
    “刚刚得到消息。”
    “赵风已经于前日午时,离开了酸枣。”
    “从附近看到大军的百姓所言。”
    “当时是万马奔腾的景象。”
    “由此判断,赵风当时应该是率领骑兵离开的。”
    “步兵应该在之前,就已经悄然撤出酸枣了。”
    董卓哈哈大笑道:“走了好啊。”
    “赵风走了,我也可以走了。”
    “传令下去,大军返回旋门关!”
    李儒行了一揖:“相国,英明!”
    “相国一来陈兵,赵风就离开酸枣了。”
    “赵风一离开酸枣,相国就返回旋门关了。”
    “此事巧合到,就算告诉袁绍、袁术等人,这只是巧合,他们也不会信。”
    “为了让他们更加怀疑。”
    “相国应该‘不小心’泄露出长安告急的消息。”
    “然后撤军到旋门关。”
    “只要我们驻守旋门关几日时间,袁绍等人,自然知道长安告急的消息,是假的。”
    董卓一拍案己:“此事就交由文优去办了!”
    内河郡,怀县。
    一士兵打扮的人,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盟主!”
    “探马传来消息。”
    “小平津一带的董卓军撤军了。”
    “好像是说长安告急!”
    袁绍冷哼一声:“马太守前些日子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